雍姓的來源,姓雍的名人
雍
一、姓氏源流
雍(Yōng 壅 雝)姓源出有二:
1、出自姬姓,以國名為氏。西周初周朝剛建立時,周文王的第十三個兒子,也就是周武王的兄弟,被封于雍地,就是現今河南省泌陽縣一帶。這位王子又封為伯爵,所以人稱雍伯,雍伯是雍國的創始人。其后人以國名為氏,稱雍氏,世代相傳,形成了今天的雍姓。
2、出自姞姓,以邑名為氏。據《古今姓氏辯證》記載說,黃帝的后代中,在商、周之間有的食采于雍邑這個地方,就以邑名為氏,稱為雍氏。因此雍氏的姓源可以追溯得更早。望族居于京兆郡,就是現在的陜西省西安以東。
得姓始祖:雍伯。雍氏出自姬姓,是3000多年前周朝王室的后裔,得姓始祖是周文王的第十三個兒子雍伯。周成王繼位之后,雍伯被封于雍國,成為周天子的諸侯。古代雍國的所在地就是在現在的河南省泌陽縣東北與修武縣接境的地方。根據《通志·氏族略》山東記載,雍讀去聲,原來是雍伯受封之國,雍伯的后裔稱為雍氏。而《名賢氏族言行類稿》上也指出,周文王的第十三個兒子雍伯的后代以國為姓,稱為雍氏。
二、遷徙分布
(缺)雍姓在大陸和臺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雍姓出自姬姓。上古周朝時,武王姬發打敗紂王得天下以后,分封諸侯,將他的弟弟,周文王的第十三個兒子封在雍(今河南焦作市一帶,一說河南省泌陽縣一帶)為伯,人稱雍伯。雍伯的后代中有的以封地名作姓氏,稱為雍氏,世代相傳,形成了今天的雍姓。
三、歷史名人
雍 齒:漢高祖劉邦的武將,很能打仗,因戰功而被封為侯爵。
雍 陶:字國鈞,成都人。他是唐代后期的重要詩人,尤以寫山水名噪一時,被稱為“山水詩人”。雍陶少年時家境貧困,因蜀中戰亂,顛沛流離,羈旅他鄉。他曾考試落第,寫有《自述》詩:“萬事誰能問,一名猶未知。貧當多累日,閑過少年時。燈下和愁睡,花前帶酒悲。無謀常委命,轉覺命堪疑。”敘述了他當時窮困潦倒和悲觀失望的心清。他又曾把自己的詩文寫成卷軸投送給當時的宰相裴度。唐文宗大和八年(834年)登進士第,為當時名輩所推重。唐宣宗大中六年(852年)授國子毛詩博士。在長安,他與張籍、王建、賈島、無可、徐凝、章孝標等友善,以琴樽詩翰相娛,時相唱和贈答。這些人中有的是當時名士,有的因懷才不遇而后歸隱,他們對雍陶有相當影響,雖然雍陶曾出任簡州(今四川省簡陽)和雅州(今四川省雅安)刺史,但后來雍陶卻辭官隱居廬山,養疴傲世,與塵世隔絕而終。
雍 獻:宋朝的畫家,山水畫名盛一時,而又善于畫竹和畫梅花,并且不愛上色,用墨筆分濃淡,就使梅、竹生動多姿,這種畫法稱為墨竹、墨梅。
雍 泰:明朝成化年間舉為進士,當上南京吏部尚書的高官。他為官為人都廉潔清明,受到朝中官員和地方百姓的稱贊。
此外,雍姓名人還有:春秋時期鄭國有大夫雍糾,楚國有雍子,齊國有雍稟,宋國有雍鋤。先秦時期,雍糾、雍門子周。宋代有以隱求導的雍存……等是雍姓家族的杰出代表。
四、郡望堂號
1、郡望
京兆郡:漢武帝太初元年設京兆郡,下轄十二縣。三國時魏置郡,治所在長安(今陜西省西安市)。大約在今天的陜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的地方。
平原郡:西漢初置,相當于今山東省西北部平原縣一帶。
2、堂號
雍姓的主要堂號有:“燕貽堂”等。
〖雍姓宗祠四言通用聯〗
源自周代;
望出平原。
——佚名撰雍姓宗祠通用聯
全聯典指雍姓的源流和郡望(見上題頭《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號》介紹)。
返舟縣令;
種玉良緣。
——佚名撰雍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明·雍泰為吳縣縣令,舊令離任,慣例饋樓船,惟泰不受。下聯典出《搜神記》雍伯種玉得美婦的故事。
〖雍姓宗祠六言通用聯〗
熙日圍棋國手;
興元山水畫家。
——佚名撰雍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明代圍棋國手雍熙日,無為人。著有《弈正》。下聯典指宋代山水畫家雍云,興元人。字幼山,進士出身,工山水,又善墨竹墨梅。
〖雍姓宗祠七言通用聯〗
治國傳循良之譽;
工詩擅風雅之宗。
——佚名撰雍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明代狄道人雍焯,字閻仲,嘉靖年間官監察御史,曾巡按山東,奉公守法而有風采。下聯典指唐代成都人雍陶,字國鈞,太和年間進士。擅長寫詩,大中年間官國子《毛詩》博士,后出任簡州刺史。
〖雍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聯〗
乘夜破寇,功封縣男;
修城繕學,惠播富川。
——佚名撰雍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唐代龍州別駕雍無逸,吐蕃入寇,乘稚、夜破之,以功封什邡縣男。下聯典指明代富川知縣雍恭,字可南,清水人。富川地多瘴,前宮避古城寨蒞事。恭修城繕學,復居縣治,百姓安之。
書數紛更,直道馳聲太學;
才長吟詠,德政留名簡州。
——佚名撰雍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代太學生雍沖事典。雍沖,洋州人。下聯典指唐代國子毛詩博士雍陶,官簡州刺史,有德政。
附錄:【雍姓典故、趣事——種玉之緣】
《搜神記》說:“洛陽楊雍伯常施義漿,解行路人口渴。”后有一人,把石于一斗,給予雍伯。并且說:“把石子種了,可得美玉,并得美婦。”雍伯就把石子種在田里。后來右北平徐氏有女,很美,雍伯欲聘其為妻,徐氏道:“需要白璧一雙為聘禮。” 雍伯就在種石處掘得白璧五雙,喜聘徐女。后來,人們稱良緣為“詩題紅葉”或“種玉之緣”、“種玉為緣”。共2頁,當前第1頁1
“卻”同“卻”。讀音:què。“卻”的繁體寫法為“卻”。卻姓是中國人姓氏之一。卻一、以封地為姓,源于春秋時期,出自姬姓。春秋時,晉獻公征伐翟人,公族子弟叔虎奮勇當先,帶領晉軍攻破翟人營壘,打敗了翟人。...
一、姓氏源流逄(Páng)姓源出有三:1、出自姜姓,上古炎帝的后裔,以國名為氏。炎帝子有人名叫陵,商初受封于逄(今所在地不詳),建立了逄國。也稱為逄伯陵。
一、姓氏源流薊(Jì 薊)姓源出有二:1、出自姬姓,軒轅氏黃帝的后裔,以封地國名為氏。據《路史》載,周武王姬昌擊敗紂王,滅了商朝,建立周朝,周武王立國后,敬仰先賢的`功德,封黃帝之后于薊(今北京市西南角廣安門一帶)作諸侯,稱于...
一、姓氏源流宓(Fú,Mì)姓源流純正,源出有一:宓姓出自上古的伏(宓)羲氏,與伏姓的源流是一樣的,是伏(宓)羲氏的后裔。宓姓始于遠古始祖伏羲氏,在古代,因宓(Fú 古音伏,今多讀 Mì 音蜜)字和伏字通用,伏姓也叫宓姓,其后子...
一、姓氏源流邴(Bǐng)姓源出有三:1、始于春秋,以封地名為姓,是晉大夫邴豫的后代。據《通志》載,邴是春秋時的一個城邑,故城址在今河南成武縣東。晉國大夫邴豫的封地就在邴,他的后代遂用祖先的封地“邴”作為自己的姓氏。
一、姓氏源流崔(Cuī)姓源出有三:1、出自姜姓,以邑名為氏。據《唐書·宰相世系表》及《元和姓纂》等資料所載,炎帝神農氏后裔,西周時齊國國君丁公伋的嫡長子季子曾食采于崔邑(今山東省章丘縣),子孫以邑為氏,是為山東崔姓。
姓氏起源出自風姓,為上古傳說中的部落酋長太昊(伏羲)的后代。太昊創制八卦,教民捕魚、畜牧,以充庖廚,故又名庖犧或庖羲。據《路史》載:包羲氏后有包氏。出自申姓,為春秋時楚國大夫申包胥之后。
一、姓氏源流賁(Bēn,Féi 兩支,字同音異,源流有別)姓源出有三:1、出自春秋魯國縣賁父,以祖字為姓。據《名賢氏族言行類稿》及《元的姓纂》載,賁姓起源于春秋魯國,魯國有一個貴族叫縣賁父,他的后代取賁(Bēn 音奔)字作為姓,世...
【雍姓的來源,姓雍的名人】相關文章:
艾姓的來源及姓艾的名人07-21
楊姓的來源及姓楊的名人07-20
楊姓的來源及名人07-21
司馬姓的來源10-18
柯姓的來源03-15
閆姓的來源06-16
局姓的來源06-13
盾姓的來源06-12
愛新覺羅姓的來源07-21
趙姓的來源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