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建筑節能技術論文
在各領域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論文吧,借助論文可以達到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目的。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論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綠色建筑節能技術論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綠色建筑節能技術論文1
摘要:本文介紹了綠色建筑的概念,對綠色建筑節能技術進行了探討和分析,以及能為綠色建筑節能技術的應用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
關鍵詞:綠色建筑;節能技術
隨著社會不斷發展,能源緊缺日趨嚴峻,“低碳、環保”是必由之路。歐美國家為減緩建筑對環境所造成的能源負載與破壞,提出了綠色建筑的環保理念。綠色節能建筑將建筑及其周圍的環境看成一個有機的系統,在建造和使用過程中綜合各項措施有效地節約能源的消耗,在更高的層次上實現了建筑業的可持續發展。
“綠色建筑”概念的出現,給當代建筑設計及系統優化節能技術應用帶來了理念上的巨大革新。它要求我們在建設適合人們生活、工作和開展其他社會活動建筑場所的同時,不但要全面地提高資源利用率還要盡量地減少環境污染,這不單是時代所賦予建筑工程師和城市規劃設計者的重要任務,也是社會發展和能源緊缺時代的世界性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們順應自然與社會發展所必須承擔的社會責任。
1綠色建筑的概念
綠色建筑在概念上主要包含如下幾點:
。1)節能,在這里主要是強調要我們減少各種各樣的資源浪費;
(2)保護環境,在這里主要是強調減少環境污染以及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數量;
。3)滿足人們使用上的要求,為人們提供的使用空間要做到“適用”、“健康”、“高效”。綠色建筑從設計、建設、使用、維護到拆除每個環節都有各種各樣的節能及環保要求。這意味著在設計階段就要重點考慮環境因素的利用,還要盡量地降低建設過程對環境造成的不良影響,且確保建筑在運行階段能為人們提供低耗、舒適、健康的空間,并全力降低拆除時對環境所造成的危害程度。
2綠色建筑節能技術的應用
2.1合理的建筑布局能夠大幅降低建筑使用過程中的能耗
在一棟建筑的規模、功能、區域確定了以后,建筑外形和朝向對建筑能耗將有重大影響。一般認為,建筑體形系數與單位建筑面積對應的外表面積的大小成正比關系,合理的建筑布局可以降低采暖空調系統的電力使用載荷。從熱力學與空氣動力學的角度出發,較小的體形系數與較小的外部負荷呈現正比關系。而用途為住宅的建筑物外部負荷不穩定其對能量消耗占主要因素。而對運動場館、影院等大型公共用途的建筑物而言,其內部的發熱量要遠遠高于外部的發熱量,所以在設計中較大的體形系數更加有利于散熱。也就是說普通住宅與大型的公共建筑由于用途不一樣,其發熱量影響因素也不一樣,從節能的角度出發,其體形系數的設計要求是相反的。
2.2建筑物進行外墻保溫能夠大幅降低建筑使用過程中的能耗
在溫度較低的北方地區,對建筑物進行外墻保溫是一項能夠大幅提高熱工性能的綠色節能工程。其外墻保溫材料的鋪設厚度與其保溫效果呈現正比例關系。外墻保溫工藝的廣泛應用不但可以在寒冷的冬季有效地避免室內溫度的快速流失,而且在炎熱的夏季還可以有效地避免由于太陽光輻射而導致的外墻溫度升高進而帶動室內溫度的上升,從而減小了空調等制冷設備的工作載荷。這樣一來,通過鋪設建筑物外墻保溫層不但使夏季的隔熱性能得到提升還使得冬季的保溫性能得以加強。這樣就減輕了冬季供暖壓力和夏季的降溫電力載荷,從而使得建筑物的能耗得到降低。所以,從考慮降低能耗的角度來看,我們應該大力推廣建筑物外墻保溫工藝與技術進行廣泛的實施。
2.3對室內環境進行系統控制以達到綜合性系統節能的目的
綠色建筑的一大特點就是綜合利用空氣處理、盡可能地多采用自然光、優化完善自然通風設計等諸多綜合系統,整體性多方位地進行優化與系統整合。將多方面的使用功能有機地進行整合與優化完善,科學系統地從整體上降低建筑物的能耗。在整體性綜合控制當中暖通系統占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因為一般的建筑當中暖通系統占其總能耗百分比高達50%以上。對建筑物的暖通系統進行科學、合理的優化和有機的整合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而要降低暖通系統的能耗,首當其沖就是要從優化暖通系統的設計入手,其節能成敗的關鍵因素是對暖通系統的自動控制。而從當前的暖通空調系統優化設計方案實施效果來看,節能效率最高的基本上都是采用集散控制技術的綠色建筑系統,一般地,整個暖通空調系統的節能效率最高可達30%左右。
2.4充分利用潔凈豐富的太陽能天然能源
就目前而言,太陽能為目前已開發的綠色能源中最重要的能源,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廣泛存在的天然能源,其具有極為潔凈和廉價等諸多顯著優點。目前,在住宅建筑中太陽能的利用主要有太陽能空調、太陽能熱水器和太陽能電池。對于我國而言太陽能資源相對還是十分豐富的,在我國年日照時數為2500小時以上的地區占國土面積達三分之二以上,甚至有的地區年日照時數高達3000小時以上。這為我國開發利用潔凈的太陽能資源提供了良好的條件,F在制約著太陽能利用的最大因素在于其能量轉換率過低,但是從發展的角度來看,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太陽能利用的范圍將會更廣,能量轉換效率將會更高。
2.5引入中水系統,對水資源進行合理的開發及使用避免浪費
我國的年平均年水資源總量為28124億m3,年平均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有2200m3,年平均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為世界年平均人均水資源占有量的四分之一。中國屬于被聯合國列為水資源緊缺的國家之一。在正常生活中使用量占95%的洗滌及排污用水使用的都是飲用水,這就造成了極大的浪費。而飲用水的處理要求極高,但是使用量只占5%。引入中水系統后95%的非飲用水
。补、洗滌、沖刷)將不再使用飲用水,并且經過簡單處理后即可循環使用,這樣極大地節約了對飲用水的浪費性使用,減少了水處理成本,從而實現節能降耗的目標。
2.6應用晝光照明技術降低照明能耗
在建筑的能耗排行中,建筑照明是排名前列的選項。在一些商業性質的建筑物中,建筑照明所消耗的電量有時候可以占到總耗電量的30%以上。而且由于照明發光制熱的因素,在一些需要降低環境溫度的區域空間里,因為照明制熱的原因還導致制冷系統載荷的被動性加大。晝光照明就是將日光引入建筑內部,并將其按照一定的方式分配,以提供比人工光源更理想和質量更好的照明。晝光照明減少了電力光源的需要量,減少了電力消耗與環境污染。研究證明,晝光照明能夠形成比人工照明系統更為健康和更興奮的環境,可以使工作效率提高15%。晝光照明還能夠改變光的強度、顏色和視覺,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學習效率,廣泛應用于綠色建筑中。
3結束語
當今世界對低碳排放的追求越演愈烈、人們對健康節能的要求越來越高的背景下,節能減排與綠色生態成為了建筑設計的發展方向。綠色建筑是我們對周圍環境的改變和適應的開發行為。建筑行為要素是自然資源的消耗、改變和轉化,綠色建筑行為在各方面都對環境產生重要的影響,也將對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產生重大影響。在目前中國的社會發展情況下,有效地開發與推廣建筑物綠色節能技術,可以有效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資源浪費并實現節能創效。面對我國各種資源都相對緊缺的現實情況,推廣節能建筑已經迫在眉睫、刻不容緩。
參考文獻:
[1]鄒錦開.生態節能技術及新能源在建筑上的應用[J].廣東科技,2012,(2).
[2]鄒江,賀珉,朱華威.綠色建筑與建筑節能[J].浙江建筑,2009,23(10).
[3]涂逢祥.建筑節能[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7.
[4]莊迎春.論綠色建筑與地源熱泵系統[J].建筑學報,2011,(3).
[5]沈天清.節能省地住宅小區設計新理念[J].工程與建設,2010,(5).
綠色建筑節能技術論文2
摘要:建筑工程項目中有效落實節能戰略是當前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建筑節能的必要性和價值是極為突出的,為了更好提升建筑節能水平,必須要注重對于綠色建筑技術的充分運用,圍繞著建筑工程項目的各個要求和基本特點進行分析,確保其相應技術手段的應用能夠較為適宜,表現出最強的節能高效性。本文就重點針對建筑節能及其綠色建筑技術的應用進行了簡要的分析論述,希望具備一定借鑒價值。
關鍵詞:建筑節能;綠色建筑技術;應用措施
建筑行業的發展在當前比較迅速,建筑工程項目在現階段社會中也越來越多,這些建筑工程項目的有效施工建設雖然能夠較好滿足了人們的基本需求,但是在能源消耗方面卻存在著不良表現,加劇了我國能源短缺問題的發展;诖,重點加強對于建筑節能的高度關注也就顯得極為必要。結合建筑節能的有效落實和開展,從綠色建筑技術手段方面進行充分分析是必不可少的,這也是提升其綠色水平的重要手段和方式,需要在建筑工程項目的設計以及施工建設中予以高度重視。
1建筑節能的必要性分析
建筑工程項目體現出理想的節能效果是比較重要的一個發展趨勢,這種建筑節能的必要性體現也是多個方面的,首先從建筑工程項目角度來看,較好注重節能方面的優化處理,進而也就可以保障其能夠在較大程度上具備理想的能源損耗控制效果,對于傳統不必要的能源損失形成規避,充分提升其整體節能水平,實現了傳統建筑工程項目的優化升級,最終必然也就能夠提升其發展效果;其次,從建筑工程項目的應用人員角度來看,重點做好節能方面的優化控制工作同樣也能夠體現出較為理想的適應性,在保障其能源消耗盡可能較低的情況下,提升其建筑物應用舒適度,進而也就能夠有效確保了建筑工程項目的實用價值,滿足了人們對于建筑物居住的要求;當然,從整個社會發展角度來看,現階段我國能源短缺問題越來越嚴重,能源短缺帶來的威脅和影響要想得到解決就必然需要從能耗較為突出的一些行業入手進行優化改進,建筑行業作為其中較為典型的一個代表,必然也就需要進行節能方面的創新優化,綜合運用各類節能措施手段,降低建筑物施工以及后續運用中存在的能源消耗問題,實現建筑行業的整體節能,進而保障社會能源短缺問題得到緩解。
2建筑工程中綠色建筑技術的應用措施
建筑工程項目中綠色建筑技術的應用在當前已經引起了足夠的重視,并且也在實踐中進行了多方面的探索,為了充分提升各類綠色建筑技術在建筑工程項目中的應用價值,必須要豐富其應用類型,確保綠色建筑技術的應用能夠較為匹配適宜,其中較為常見的,應用效果較為突出的具體措施和處理方式如下:
。1)合理運用節地技術。對于建筑工程項目中綠色建筑技術手段的運用,從土地資源節約入手進行優化控制是比較重要的一個方面,這種土地資源的節約也就需要重點圍繞著建筑工程項目進行詳細分析探索,了解土地節約的基本手段和技巧,能夠保障建筑物在具備應有使用功能的同時,避免多于不必要土地資源的占用,這也就需要在前期設計工作進行探索優化。結合這種節地技術手段的應用,其需要首先分析建筑物所處環境條件,對于日照以及通風等進行分析,如此才能夠對于建筑物的具體布局進行分析,保障這些建筑物能夠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具體到實際節地技術手段的落實中,其可供選擇的方式也是比較多的,比如對于建筑物層高的適當增加,對于建筑物綠化率的提升,地下室的合理設置等,都能夠明顯提升土地資源利用效率,最終必然也就能夠有助于實現節地目的。
。2)合理運用節水技術。針對水資源的應用狀況進行節約控制同樣也是綠色建筑技術中比較重要的一個方面,這種節水技術手段的應用主要就是為了促使其水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效率得到提升,并且隨之避免傳統建筑工程項目應用中存在的一些水資源浪費現象。結合這種節水技術在建筑工程項目中的有效落實應用,其需要重點圍繞著給排水系統進行合理構建,首先應該保障其滿足于建筑物正常運行的基本要求,能夠實現對于水資源的有序供給和排除,進而才能夠從節水方面進行探究,尤其是對于一些高層建筑物,這種給排水系統方面的'節水技術應用是極為必要的。節水技術的有效開發和運用還需要注重對于以往不能夠利用水資源的進行高效運用,比如對于雨水資源,就可以采取一些較為合理的收集裝置進行充分回收,并且通過合理的設置,促使其能夠在綠化或者是其它水質要求不高的方面得到應用,降低了對于傳統供水系統的壓力,實現了節水目的。
。3)外墻外保溫結構的應用。綠色建筑技術手段在建筑工程項目中的運用還需要重點關注于能源節約方面的控制,有效規避傳統能源的浪費和消耗,尤其是在熱能的散失方面,更是需要形成較為理想的全面防控效果。這種外墻外保溫結構方面的合理設置和應用需要重點加強對于建筑物外墻結構的協調處理,促使其能夠和外墻主體結構較為統一,共同具備理想的保溫隔熱效果,最終提升其建筑物節能水平。當然,對于這種外墻外保溫結構的有效運用,往往還需要重點加強對于保溫材料的恰當選擇,確保這些保溫材料的應用不僅僅具備隔熱性能,還能夠具備理想的耐久性以及耐腐蝕性,如此也就能夠充分提升其整體保溫性能,還能夠有助于具備可持續發展效果,最終避免了可能出現的能源損耗缺陷。
。4)自動化控制系統的應用。隨著當前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創新,各類自動化控制技術手段的運用同樣也表現出了較為理想的作用效果,并且在建筑工程項目中的運用還能夠具備理想的節能目的,避免了不必要電力能源的消耗。比如現階段各個建筑工程項目中比較常見的聲控以及光控開關,就能夠體現出理想的電力能源節約效果,應該在照明系統的布置中有序運用,并且逐步實現對于其它系統的創新推廣。
(5)各類可再生能源的運用。在建筑工程項目中實現綠色建筑技術的應用還需要注重對于各類可再生能源的充分運用,確保相應可再生能源能夠取代傳統電力資源,具備高效可靠的節能效果。在可再生能源的應用中,同樣也需要詳細分析建筑工程項目所處區域環境的特點,對于其中涉及到的太陽能資源、風能以及地熱能進行有效設計,保障建筑物運行中能夠實現對于這些能源的高效結合,并且避免相互之間可能存在的矛盾和沖突,也避免其對于建筑物的應用價值產生影響。
。6)綠色植物的充分運用。綠色建筑技術的運用必然也會涉及到大量綠色植物的應用,要求其需要具備理想的覆蓋效果,同時規避可能出現的隨意栽植以及相互沖突問題,并且還需要考慮建筑物的實用功能以及建筑工程項目的人員需求,確保綠色建筑的可用價值。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于建筑工程項目中綠色建筑技術手段的應用,其在節能方面確實表現出了理想的作用效果,但是為了提升其最終實際效益,還需要詳細分析整個建筑的構建需求和外界條件,如此才能夠將綠色建筑技術的應用價值發揮到最大。
參考文獻
[1]吳一鳴.節能技術在綠色建筑工程中的應用[J].江西建材,2017,(20):113-114.
[2]楊志鵬.我國綠色建筑與建筑節能技術應用研究進展[J].中國建材科技,2017,26(01):9+14.
[3]馬驥.房地產開發中綠色建筑節能技術的應用[J].建材與裝飾,2017,(06):54-55.
[4]馬艷鳳.綠色建筑工程中節能施工技術的應用研究[J].低碳世界,2016,(33):152-153.
[5]謝秉正.綠色建筑節能智能化技術的應用與發展[J].智能建筑與城市信息,2014,(02):57-64.
[6]張河興.綠色建筑節能技術的應用探討[J].沿海企業與科技,2012,(02):35-36.
【綠色建筑節能技術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