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會計課程教學小議
【摘 要】 成本會計是會計專業的一門主干課程,在會計學科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就成本會計課程的內容和特點進行研究,并提出了改進成本會計教學的建議,以期對成本會計教學有所裨益。
【關鍵詞】 成本會計; 內容; 特點; 建議
成本會計工作在會計實踐中具有重要地位,成本核算的正確與否直接影響到企業資產計價和利潤計算的準確性,進而影響到企業的決策質量和市場競爭力。美國戰略管理大師邁克爾·波特教授提出了企業取得成功的三種基本競爭戰略,其中之一就是成本領先戰略(使企業成本保持在同行業最低水平),而執行其他兩種戰略也需要盡可能控制成本,不能完全不計成本。因此,如何準確地計算成本和較好地控制成本是每個企業都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由于成本會計工作的重要性,會計專業學生應努力學好《成本會計》課程,為以后成功走向工作崗位打下堅實的基礎。筆者多年從事成本會計教學工作,成本會計是會計專業的一門主干課程,是會計專業學生必須學習的重要課程。但是,目前在成本會計教學中存在很多問題,影響了教學效果。筆者擬結合教學經驗,談談對成本會計教學的幾點思考,以期對成本會計教學有所裨益。
一、成本會計課程的內容界定
目前,我國成本會計教材有很多版本,內容存在很大差異。通常認為,體系完整的成本會計學內容主要包括成本核算、成本預測、成本決策、成本計劃、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的內容,其中以成本核算內容為基礎。但是,由于成本會計和管理會計是緊密相連的,一般認為成本會計是管理會計的前身,成本會計經過演化、發展成為管理會計,因而,兩門課程的內容存在諸多重復。如成本會計學中的成本預測、成本決策、成本計劃、成本控制等內容與管理會計學中的預測、決策、預算、控制等內容類似,兩門課程有些章節的內容則完全一樣,如標準成本制度、作業成本計算法等。這樣,在實際教學中,為避免內容重復,節約教學資源,成本會計學應根據其傳統職能重點介紹成本核算、成本分析的內容,而將成本預測、成本決策、成本計劃、成本控制等有關成本管理的內容安排在主要為內部經營管理提供信息資料的管理會計學中介紹。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成本會計的教學內容應主要包括:成本核算的基本概念、原則、程序,各項要素費用、輔助生產費用、制造費用的歸集和分配,生產損失的核算,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的分配,各種成本計算方法(品種法、分批法、分步法、分類法、定額法),成本報表和成本分析。成本會計教學內容主要以工業企業經營業務為背景,如果學校所設會計專業具有行業背景,則應同時介紹所屬行業的成本核算方法。
對于標準成本制度和作業成本計算法安排在管理會計學中介紹,主要原因是:標準成本制度不僅是一種成本計算方法,而且是一種成本控制系統,它的出現,標志著管理會計的萌芽,因而將其安排在管理會計中介紹;作業成本計算法是新出現的一種成本計算方法,它在新的制造環境下可提高成本計算的準確性,但是作業成本計算不僅僅是一種成本計算方法,更重要的是一個作業管理過程,目前作業管理思想已引起企業管理者的普遍關注,因而將其安排在主要為內部管理服務的管理會計中介紹。
二、成本會計課程的特點
(一)邏輯性和系統性強
與有些課程前后內容比較松散不同,成本會計課程內容前后聯系非常緊密,一環扣一環。成本會計課程的主要內容是按照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進行編排的,即首先介紹各項要素費用的歸集與分配;然后介紹輔助生產費用的歸集和分配、制造費用的歸集和分配、生產損失的核算、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的分配;最后介紹各種成本計算方法。而成本計算方法是前面各環節內容在不同企業的具體運用,不同企業生產類型不同、成本管理要求不同,所采用的成本計算方法也不同。通過學習成本計算方法可將前面各環節的內容有機地聯系在一起,如果前面任何一個環節的內容沒有很好掌握,就無法正確計算出產品成本。成本會計的這一特點要求學生必須全面掌握成本核算各環節的內容,并能夠結合企業具體情況加以靈活運用,否則只能事倍功半,無法勝任成本會計工作,不能提供有用的成本核算信息。
(二)以計算為主,賬務處理為輔
成本會計課程一般安排在財務會計課程之后講授。成本會計與財務會計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一方面財務會計要依據成本會計所提供的有關資料進行資產計價和收益確定;另一方面成本的形成、歸集和結轉程序也要納入以復式記賬法為基礎的財務會計總框架中。但是與財務會計以賬務處理為主、會計分錄紛繁復雜不同,成本會計的內容以計算為主,主要是各種直接費用、間接費用等的分配方法以及產品成本計算方法。成本會計通常是在經過一系列計算后進行必要的賬務處理,涉及的會計分錄很簡單,基本上是在財務會計課程中學習過的,其中很多會計分錄在會計學原理課程中就學習過。成本會計以計算為主,涉及的計算方法都很簡單,基本上就是加減乘除,比較容易理解和掌握。因此,學生普遍認為,學習成本會計課程只要用心就不是很困難。
(三)成本核算方法多樣,容易混淆
盡管成本會計中涉及的計算方法比較簡單,對于單個計算方法來說,學生容易理解和掌握,但是由于成本會計中涉及的成本核算方法過多,使學生容易混淆,難以全面掌握各種核算方法并根據實際情況加以靈活運用。例如,輔助生產費用分配方法有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計劃成本分配法、順序分配法和代數分配法五種;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與在產品之間的分配方法有在產品不計算成本法、在產品按年初成本計價法、在產品成本按完工產品成本計價法、在產品按所耗原材料成本計價法、在產品按定額成本計價法、約當產量法和定額比例法七種;產品成本計算方法有品種法、分批法和分步法三種基本方法以及分類法和定額法兩種輔助方法等等。
三、改進成本會計教學的建議
(一)采用比較分析法教學
由于成本會計中涉及的成本核算方法很多,每種方法都有一定的適用條件,使學生眼花繚亂,容易混淆,不能夠靈活運用。針對這一狀況,筆者認為,對于存在多種方法的成本核算環節,教師可采用比較分析法教學,重點剖析每種方法的適用條件及計算過程的異同,使學生在理解和比較的基礎上記憶,可達到較好的效果。例如,對于輔助生產費用分配的五種方法、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與在產品之間分配的七種方法、產品成本計算的三種基本方法以及兩種輔助方法、分步法中的逐步結轉分步法和平行結轉分步法、制造費用分配的實際分配率法和計劃分配率法等內容都可采用比較分析法教學。
(二)采用多媒體教學
成本會計課程內容具有公式多、表格多、計算過程多等特點。在傳統的黑板加粉筆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如果將公式、計算過程和表格都寫在黑板上進行講解,花費時間太多,影響教學進度,而且在教師抄黑板時,學生感覺無所事事。如果教師不將公式、計算過程和表格都寫在黑板上進行講解,而是直接對著書講,學生又不容易集中注意力,感覺枯燥乏味。因此,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很多學生對成本會計課程提不起興趣。如果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則有助于改進教學效果。通過多媒體教學,教師可將復雜的公式、表格及計算過程通過大屏幕清晰地展示給學生,同時配上一些動畫和音響效果,使得教學內容更加生動和直觀,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多媒體教學省去了板書時間,可以提高教學效率,使學生有更多的時間進行課堂討論、案例分析等,有助于提高教學效果。
(三)采用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可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調動學生獨立思考的.積極性,使學生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成本會計案例教學中應注意幾點:一是精選案例,案例應盡可能貼近我國企業的實際情況,并且具有代表性,能夠較好地體現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對學生具有啟發意義;二是精心組織,教師應要求學生做好課前準備,課堂討論時,教師應積極引導,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鼓勵學生大膽發言,對案例進行全面、深入的討論;三是做好總結評價工作,使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優勢與不足,不斷提高案例分析的能力。
(四)加強實踐教學
成本會計是一門實踐性、操作性很強的課程,應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實踐教學可采用多種形式:一是進行認知實踐。即組織學生到管理比較完善并且有代表性的工業企業參觀,實地了解企業的生產組織方式、生產工藝流程以及成本會計工作組織、成本核算程序等,使學生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書本內容。二是進行模擬實習。成本會計系統性強,前后內容聯系緊密,但是一般的教材在介紹成本計算方法時,由于受篇幅所限,例題內容不完整,使學生雖然掌握了成本核算各環節的內容,卻很難將其有機地聯系在一起,弄不清楚成本計算數據的來龍去脈,難以全面掌握成本核算的全過程。通過模擬實習,可以將成本核算的全過程完整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學生自己動手,完成成本核算全過程,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整體把握和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模擬實習可采用手工模擬和電算化模擬兩種形式。三是安排學生到企業實習,使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實踐中鍛煉自己的能力。
(五)轉變考核方式
傳統閉卷筆試的考試方法,盡管比較客觀公正,但是考試內容比較僵化,死記硬背的內容多,對學生實際能力的考查少。因此,有必要轉變成本會計考核方式,全面考核學生的理論知識及實際應用能力。具體來說,可采用靈活多樣的考核方法,課程成績可由對理論知識進行考核的筆試成績、作業和課堂發言等平時成績以及實踐環節的成績三部分組成。
【參考文獻】
[1] 歐陽清,楊雄勝.成本會計學[M].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8.
[2] 龐碧霞.《成本會計》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的改革探析[J].湖南財經高等?茖W校學報,2007(8).
[3] 孫茂竹,文光偉,楊萬貫.管理會計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4] 俞宏,夏鑫.成本會計教學的體系結構創新及策略構想[J].會計之友,2006(6).
【成本會計課程教學小議】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