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建筑設計課教學思考
論文摘要:從目前的現狀入手,分析建筑設計課教學目前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改進的幾點意見,希望以此來不斷提高教學效果,為培養具有獨立工作能力的專業人員。
論文關鍵詞:建筑設計;技術;實踐
1 引言
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的城市建設進入了極速發展期,國內越來越多的院校競相開設建筑設計專業,每年都有大量的畢業生離開校門。但是,這些畢業生中間卻很少有人能夠在離開校門走上工作崗位后迅速勝任設計單位工作,往往還需要設計單位較長時間的培養和鍛煉。因此建筑設計作為建筑教育的主干課程,教學內容設置的合理與否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和畢業生的職業素養。為了把學生培養成為畢業后便能獨立工作的成熟的專業人員,有必要將建筑設計課的教學做深入思考。
2 目前存在的問題
2.1 過分重視建筑方案設計技能訓練
雖然目前國內各建筑院系師資力量、教學硬件設施及學生整體狀況差別比較大,在建筑設計課程的教學安排上卻基本一致,都是花好幾年的時間來重復相同的建筑方案設計技能訓練,而且絕大部分建筑院系對建筑設計課程的教學安排均是每個學期兩個方案設計(每個設計8周時間)。在建筑設計類型的選擇上主要體現為平行展開,雖然看起來是功能組織越來越復雜,建筑規模越來越大,但是從整體來看各個方案之間缺乏聯系性,只是在重復建筑平面功能組織等少數技能的訓練,學生的方案設計技能并沒有實質性的提高。而對于建筑方案設計來講最重要的建筑設計原理和設計方法卻需要學生自己去悟,去。每次設計學生還來不及研究設計規律,就到了設計周,只能用一份圖紙來作為設計的結束。也就有了那句最常聽到的話;建筑設計需要天分。正是基于此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逐漸開始了自暴自棄,認為自己沒有天分,根本學不好建筑設計。因此,盡管建筑方案設計技能訓練在整個建筑設計課程中占絕對的統治地位,但是相當多的學生到畢業時其實并沒有掌握好建筑設計的基本規律和方法。
2.2 沒有將工程建造知識融匯到建筑設計中
由于我國建筑教育的使然,我國的建筑教育從一開始就被籠罩上了學院的色彩,重輕技術。學生受社會氛圍或者學校有意無意的影響,一味的只想創新、追求標新立異。由于學校在教學過程中并沒有給學生灌輸一個建造全過程的概念,目前的教學現狀是絕大多生的設計只停留在方案設計階段,缺乏相結合的工程建造知識進行進一步深入。雖然每個建筑院系的教學計劃中都技術類課程的大量內容,比如建筑結構、結構選型、建筑構造、建筑、建筑設備、建筑構造等課程,但是學生一般重視不夠,只是把他們作為輔助課程學習,在思想上沒有認識到這些知識與建筑設計是緊密聯系的。同時,這些技術類課程一般也都是由非建筑設計的教師講授,相關課程的教師彼此之間也缺乏溝通和聯系,無法從設計的角度對學生進行。這樣一來,學生在校期間始終無法體會工程建造知識對建筑設計的支撐作用,不能將所學的工程建造知識自覺與建筑設計相結合。因此,盡管學生在建筑的平面和立面形式上花費了大量時間,卻對建筑的、結構和構造缺乏思考,對方案設計的可實施性缺乏研究。
2.3 缺乏有效的工程實踐訓練
雖然每個建筑院系都會安排學生到設計單位或者學生自己找設計單位參加工程實踐訓練,但是設計單位出于對自身效益的考慮,無法讓一個沒畢業的生手去參加重要的工程設計,學生只能做些瑣碎工作,很多有經驗的建筑師也沒有時間去給他們講解設計中遇到的實際技術問題。同時,各個設計單位實力差別比較大,學生在期間遇到的工程項目差別也比較大。對于工程實踐訓練,學生、學校、設計單位等各方面的主觀認識也有很多不足,因此工程實踐訓練的有效性很難保證,無法獲得理想的效果。
2.4 缺少具有工程實踐經驗的教師
由于目前高校對于教師學歷的嚴格要求,很多從未離開過學校大門、在校期間缺乏工程實踐經驗的高學歷年輕教師站在了高校的講臺上。年輕教師本身就缺乏實踐經驗,又缺乏接受再教育的機會,最終導致無法給學生的設計進行技術指導,甚至不能為學生解決設計中對技術問題的困惑。與此同時,高校微薄的代課費也無法吸引校外實踐經驗豐富的職業建筑師到學校兼職代課,“請不進來,也送不出去”的現實狀況直接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3 改進的幾點意見
3.1 注重對設計過程的完整認識
建造是一項嚴謹的活動,為了改變只重視方案技能訓練的教學現狀,必須讓學生建立對建筑設計過程的完整認識。建筑設計過程有廣義和狹義兩種界定方法。廣義的建筑設計過程可以理解為從項目策劃、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到最終的建筑落成以及后期使用的全部活動。而狹義的建筑設計過程就可以理解為從設計前期的調研、收集資料開始,到方案的構思、深化,再到施工圖設計的全部活動。對于建筑設計課的教學來說,可以從制定任務書階段就鼓勵學生參與,針對特定的教學目標,教師可以只給出大致的項目情況,具體的功能要求可以由學生通過調研、查閱相關資料來最終確定;根據教師把關后的任務書學生開始設計,結合技術條件和詳細的構造,注重建筑與城市的關系等等,從方案設計逐步深入,直到最終的施工圖設計,通過培養學生對設計全過程的把握,改變以往學生設計缺乏內涵的狀況。
3.2 注重系統化的建筑設計方法
建筑學科作為一個工科學科,教學過程中應該多借鑒其他學科的教學經驗。建筑設計課的教學,要盡量減少讓學生“悟”的不確定性,給予學生系統的理論。首先,要向學生傳授一些規律性的原理和方法,培養學生關注文脈、關注生態、等問題的意識;其次,設計題目需要打破以往以建筑類型為主線的設置方式,進而選擇針對性更強、教學目的更明確的設計題目,比如與建構、復雜人文與自然環境下的建筑設計、結構選型與建筑形式、城市文脈與傳統街區保護等等。系統方法的講解再加上系統的訓練使學生逐步掌握建筑設計方法,具備較強的方案設計能力,正應了那句話:“授之以魚莫若授之以漁”,培養學生的能力勝過知識傳授。
3.3 注重建筑設計的技術支撐因素
建筑是和技術的載體,再好的形式也需要技術和材料的支撐,否則只能成為紙上談兵。通過學校要讓學生認識到設計不僅要考慮形式,更要關注建筑中的各種技術因素;方案設計不能只停留在形式層面,應該深入研究各種技術支撐因素。加強建筑結構、建筑構造、建筑材料、建筑法規等相關課程與建筑設計課程的橫向聯系,關注新材料、新結構等科技的新發展,端正學生對這些課程的學習態度。條件允許的話,最好有建筑設計專業的教師兼職任教相關技術課程,當然這一點實現起來可能有難度,但是可以邀請相關技術課程的老師加入到設計教學中來,在課程設計的全過程為同學們解決結構設計等技術難題。學生們加強了技術支撐的理念之后,有利于學校培養一出校門便能獨擋一面、進行獨立工作的職業建筑師,而不是只能設計外表絢麗、甲方滿意,建造起來卻造價昂貴的不切實際建筑的設計人員。
3.4 注重教師自身知識結構的不斷完善
教師必須對自己嚴格要求,建立終身學習的觀念,經常地對自己的教學過程進行反思,及時發現不足,不斷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建筑設計的教師不僅應該具備建筑設計相關的設計方法、工程技術、實踐經驗等專業知識,還應該具備廣博的跨學科知識。不僅要專,而且要博;不僅要教書,更要育人。只有教師自身的知識結構趨于完善了,才能夠更好地保證教學質量。
4 結語
“學習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教學亦是如此。學生的情況每年都會有變化,建筑設計課的教學也必須與時俱進。在全球化給建筑設計帶來巨大挑戰的今天,我們希望學生在離開校門時能夠具備獨立面對工作的職業建筑師素養,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必須對建筑設計課的教學進行不斷的思考,不斷地改進教學方法。
【建筑設計課教學思考】相關文章:
關于生態建筑設計的幾點思考03-11
中學音樂欣賞課的教學思考11-27
探析加強中職德育課教學的幾點思考11-21
對課改中中職英語閱讀教學的思考03-07
淺談高職院校思政課實踐教學資源利用的思考03-02
對初級階段留學生漢語綜合課教學的思考03-01
英語課改中英語教學與素質培養的思考03-19
教學樓建筑設計05-09
微課與翻轉課堂運用于臨床醫學教學思考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