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紅松球蚜生物學特性與防治方法

        時間:2024-11-05 01:42:46 生物科學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紅松球蚜生物學特性與防治方法

          紅松球蚜(Pineus sp)屬同翅目球蚜科,是我省紅松幼樹和苗木的主要害蟲之一。該蟲在伊春林區每年發生3代,由于它是刺吸式口器,體外又有一層白色蠟絲層,防治難度較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相關句子,希望大家會喜歡!

        紅松球蚜生物學特性與防治方法

          [摘要] 紅松球蚜是紅松幼林和圃地的主要害蟲。對紅松球蚜生活史、生活習性、發生規律進行觀測,提出了營林措施、化學藥劑防治、物理措施、人工助遷異色瓢蟲取食球蚜等生物措施進行防制。

          [關鍵詞] 紅松球蚜;生物學特性;防治方法

          紅松球蚜(PineuscembraePinikoreanuszhangetFang)是紅松幼林和圃地的主要害蟲。以若蚜(僑蚜)吸取紅松新梢和嫩針的汁液,影響針葉萌發和新梢生長。紅松人工幼林中每年都發生紅松球蚜危害。大發生年份經對第1代若蚜蟲口密度調查得知,在紅松球蚜重度發生林分,平均每10cm長新梢上有球蚜600多頭,平均每束新針葉上有若蚜20頭,造成大量新梢萎縮,針葉枯黃,嚴重影響了紅松的正常生長。為了控制紅松球蚜的發生與危害,鞏固造林成果,筆者對紅松球蚜的生物學特性和發生規律進行了調查,并開展了綜合防治試驗,取得了較好的防治效果,F將紅松球蚜的調查結果和防治方法報道如下。

          一、紅松球蚜的生物學特性

          1.1生活史

          紅松球蚜營全周期生活,有兩個寄主,第一寄主是云杉,第二寄主是紅松。經調查,紅松球蚜1a發生4代。以孤雌僑蚜在紅松針束基部內側越冬,4月中旬開始活動,4月下旬成熟并開始產卵,5月上旬為產卵盛期。當年的第1代幼蚜于5月上旬開始孵化,5月中旬為孵化盛期;5月下旬第1代僑蚜成熟并開始產卵,6月上旬為產卵盛期;第2代僑蚜于6月上旬開始孵化,6月中旬為孵化盛期,6月下旬,第2代僑蚜開始產卵,7月上旬為產卵盛期;第3代僑蚜于7月中旬開始孵化,7月下旬為孵化盛期,7月下旬第3代僑蚜開始產卵,8月上旬為產卵盛期;第4代僑蚜于8月中旬開始孵化,8月下旬為孵化盛期。孵化的若蚜生長到2齡,則以2齡無翅的孤雌僑蚜在針葉束基部分泌白色蠟絲團,并在蠟絲團中越冬。

          1.2生活習性

          在紅松上僑居若蚜生長到2齡便開始分化,一部分分化為帶翅的若蚜遷飛到云杉上發育為性母,危害并刺激云杉嫩梢基部,使云杉嫩梢基部形成膨大的球果狀蟲癭。一部分無翅若蚜仍在紅松上繼續僑居,因此也稱為僑蚜。僑蚜主要在嫩梢和針葉束中活動取食,并在其上產卵,每雌產卵50粒左右。為了保護自己,僑蚜會分泌一種帶粘性白色的絲狀物將自身和卵粒包被,似白色絨球,高粱米粒大小。僑蚜活動或卵孵化后,絨球破裂,破裂的絨球仍粘掛在針梢上,好似針梢上掛了白霜。根據針梢上的“小白絨球”和“掛白霜”現象,可作為判斷紅松上有紅松球蚜發生的初步依據。

          1.3發生規律

          紅松球蚜的發生與光照、氣象、地形、林齡、樹種組成,林分密度等因素有關,根據調查,光照多的林分重于光照少的林分,陽坡重于陰坡,疏林重于密林,林緣重于林內,幼齡林重于中齡林,留床苗重于換床苗,純林重于混交林,雨水少、溫度高、較干旱的年份重于雨水多、溫度低、較濕潤的年份。

          二、防治措施

          2.1營林措施

          在更新造林時,要和營造紅松與其他針葉或闊葉樹種混交林,對球蚜的遷飛和繁殖有一定的阻隔作用,但應注意紅松不能與云杉混交,并盡量離開較遠距離,以避免相互傳染,加重蟲害。對已經成形的紅松林如密度和郁閉度不夠的應盡快補植速生樹種,以保持林分密度和郁閉度,減少林內光照,降低紅松球蚜的發生機率。

          2.2物理防治

          對第一寄主云杉上的紅松球蚜可采取以下措施:剪除蟲癭:6月中旬,在云杉蟲癭形成后,癭蚜遷飛前,用枝剪剪除云杉上的蟲癭并集中銷毀,可減少紅松球蚜的發生。黃板誘殺:根據調查和有關資料記載,遷飛的有翅成蚜,對黃色和橙黃色有較強的趨性,可利用這一特點進行誘殺。即在有翅蚜遷飛期間(如6月上中旬)在林間貼掛黃板。黃板可用硬紙板、塑料板或膠合板制作,長20cm,寬15cm。將制作好的黃板貼或掛在樹的枝干上,上面涂刷一層機油或不干膠。貼掛高度2m左右,距離10m左右。當遷飛的蚜蟲趨向黃板時,便會被機油或不干膠粘住而死亡。在誘殺期間,對貼掛的黃板要進行定期的觀察,清理和更換,以保證誘殺效果。

          2.3化學防治

          對發生高蟲口密度紅松球蚜的圃地和林分,應及時采取化學滅蟲措施,以迅速降低蟲口密度減少受害損失。對紅松球蚜開展化學防治應本著“殺滅第1代,控制第2代,監測3、4代”的原則。只要對第1、2代紅松球蚜及時采取積極的化學除治措施,才能夠防止3、4代紅松球蚜的發生。用50%氧化樂乳油或80%敵敵畏乳油或1.2%苦、煙乳油1000倍液噴霧防治。噴霧作業時間在若蚜孵化盛期進行。其防治效果均在95%以上。

          2.4生物防治

          對于低蟲口或輕度發生紅松球蚜的林分,以生物措施控制為好。可采用異色瓢蟲防治紅松球蚜。防治方法如下。

          2.4.1異色瓢蟲的收集與存放:異色瓢蟲多在向陽面的草垛、洞穴、石縫等處越冬?捎3月上旬至4月上旬到以上地方進行收集。將收集到的瓢蟲進行挑選,剔除死亡和殘蟲體,將好的瓢蟲用編織袋裝上平放入紙箱中。存放時,紙箱中蟲體厚度不超過5㎝,以免捂死。然后將紙箱置于溫度較低的地下室或地窖內保存待用。

          2.4.2異色瓢蟲的處理與釋放:放瓢的最佳時期是越冬僑蚜產卵盛期(5月上旬)。放瓢前,先將瓢箱從窖里取出攤開,用小噴霧器灑1:10的蜂蜜水(目的將翅暫時粘住,短時間內不能遷飛)。每10萬頭瓢蟲(約2kg)噴蜂蜜水150g左右,放瓢人員要準備好裝瓢蟲的信封、背兜和接瓢蟲的“紙托”(即2㎝見方的紙條)。釋放時,作業人員先將紙托夾在松梢的針葉之間,然后取出1只瓢蟲放在紙托上(因異色瓢蟲有假死性,不用紙托瓢蟲就會掉落在地面),過一段時間,瓢蟲就會恢復活動,爬到梢葉上尋找并取食紅松球蚜的卵和若蟲。放瓢數量根據樹木大小和紅松球蚜密度而定,一般10a生左右紅松,球蚜輕度發生時,在不同的方向枝梢上,每株放8-10頭異色瓢蟲即可。利用異色瓢蟲防治紅松球蚜不但成本低,效果好,收集容易,操作簡便,無環境污染,而且瓢蟲能夠在釋放林分進行自然繁殖,不斷增加種群數量,起到長期控制紅松球蚜的作用。

        【紅松球蚜生物學特性與防治方法】相關文章:

        淺談藍莓的生物學特性及栽培技術07-09

        血紅蛋白的生物學的特性論文08-10

        血紅蛋白的生物學特性論文07-07

        探討藍莓的生物學特性及栽培技術09-16

        研究藍莓的生物學特性及栽培技術06-06

        論審計證據的特性與獲取方法05-25

        淺探藍莓的生物學特性及栽培技術10-19

        談山藥生物學特性及高產栽培技術09-06

        淺談山藥生物學特性及高產栽培技術06-27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