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風險基礎審計芻議
所謂風險基礎審計,是指以審計風險的、評估為基礎,規劃審計工作,確定審查賬目的重點和抽查規模,以獲取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查明會計報表是否公允真實的審計程序模式。它是在制度基礎審計的基礎上,于20世紀80年代產生的最新審計程序模式。一、風險基礎審計的運用要求
首先,它要求審計職員在受托前對被審計單位的審計風險進行分析、評估,并根據審計能力和獨立性,決策是否接受委托或應收取的審計費,以便審計職員在受托之前就能有效地防范和規避審計風險,或為將來進行充分的實質性測試提供充足的資金保證,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其次,它要求審計職員把編制審計計劃的客觀依據,從控制程序拓展到包括控制環境和風險評估在內的整個內部控制框架,從控制風險深進到固有風險,以固有風險和控制風險的綜合水平為編制審計計劃的客觀依據。即要改變制度基礎審計編制審計計劃時,只依據內部控制的控制程序是否健全、有效的局面。
同時,它還要求審計職員樹立主動控制審計風險的意識,從保證審計質量、進步審計效率、實現審計效益最大化的目的出發,制定審計謀略,主動接受一定水平的審計風險即期看審計風險,并以此為編制審計計劃的又一重要依據,以明確審計質量控制目標,保證實質性測試的充分性,也可防止盲目擴大實質性測試范圍、浪費審計資源的發生,進一步地進步審計效率?傊,它要求審計職員在編制審計計劃時,要全面、深進、積極地考慮審計風險。
再次,它要求審計職員在審計過程中,要全過程使用分析性測試,即不能僅從查賬進手,試圖查清被審計單位的重大錯誤和舞弊,更要從分析內部控制環境特別是治理當局的經營理念的變化出發,評價內部控制的健全、有效性,確定內部控制的薄弱環節;要從調查被審計單位的內外環境,特別是治理當局面臨的或工作上的壓力進手,分析被審計單位是否存在形成舞弊的動機和環境,以及舞弊可能存在的領域和方式;要從會計報表的內在邏輯關系的分析進手,尋找舞弊的蛛絲馬跡;要從確保將實際審計風險水平降低到期看審計風險水平之內的目的出發,不斷分析審計風險的控制情況,確保審計質量合格?傊,它要求審計職員要從更高的角度、更寬的視野,進行更有針對性的深進分析、檢查,更正確地確定審計重點和程序,更快、更全面地查清重大錯誤和舞弊,保證審計質量,進步審計效率。
最后,它要求審計職員對固有風險,要在受托前、計劃期間和實質性測試后進行三次評估;對控制風險也要在計劃期間、期中審計期間和實質性測試后進行三次評估,以便審計職員對審計風險進行層層設防,確保將實際審計風險水平控制在期看審計風險水平之內,保證審計質量合格。
二、風險基礎審計的運用程序
正確運用風險基礎審計,才能發揮其既能保證審計質量又能進步審計效率的作用。為此,風險基礎審計應按以下五步來進行:
第一步,受托前,審計職員應通過調查、了解被審計單位的基本情況,初評審計風險,決定是否受托或收取審計用度的金額。風險基礎審計要求審計職員在受托前應對被審計單位的固有風險和控制風險進行評估。評估的重點是:被審計單位發生經營失敗的可能性,治理當局的老實、可信性等;評估的目的是:決定是否受托或收取審計用度的金額。假如審計職員以為被審計單位的審計風險能夠承受,可以有效地控制,就可以受托并根據初評的審計風險水平確定將要收取的審計用度額;否則,審計職員就應謝盡委托。
第二步,受托后,審計職員應進一步了解被審計單位的經營環境、經營規模、業務性質、組織機構、內部控制、報表使用者對報表的依靠程度和需求特點等情況,對被審計單位報表進行性測試,可能存在的舞弊的形成環境和原因,確定期看審計風險水平,評估固有風險和控制風險的綜合水平,計劃檢查風險水平,據以確定審計謀略、重點和規模,選擇適當的審計程序,編制審計計劃,以便在保證審計質量的條件下,最大限度地進步審計效率。
第三步,假如在計劃階段,通過了解以為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很可能比較健全、有效,可進行期中審計,對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進行評審,進一步評估控制風險,校正計劃檢查風險,以便完善審計計劃,在保證審計質量的條件下,進一步進步審計效率。
第四步,根據審計計劃的安排,充分進行實質性測試,分析復核和抽樣審查會計資料,努力揭露重大的錯誤和舞弊,獲取充分與適當的審計證據,確保將實際審計風險水平降低到期看審計風險水平之內,以保證出具審計報告的正確性。
第五步,復核審計工作底稿,終極評定實際審計風險的水平,在確定已將實際審計風險水平降到期看審計風險水平之內的條件下,出具審計報告。
三、風險基礎審計運用中存在的
,風險基礎審計在運用中主要有兩個方面的題目需要引起我們的留意:
一是不當使用的題目。近年來,國外的一些著名會計公司紛紛發生重大審計失敗案件,固然原因很多,但不當使用風險基礎審計,是一個重要原因。這些會計公司在使用風險基礎審計時,只注重風險評估,不重視甚至忽略實質性測試,片面追求審計效率。在這些審計失敗案件中,審計職員不是大量地檢查會計報表的數據是否有假,是否有錯漏,而是把主要的精力,特別是高層次專業職員的精力都用在評估被審計單位的審計風險中往了。他們只注重根據審計風險決定是否受托或收取多少審計用度,而不注重實質性測試和保證審計質量,把會計公司變成了保險公司。他們只知道審計風險越高,審計收費應越高,卻不知道審計收費越高,實質性測試工作量也應越大。他們想的只是怎樣通過風險評估來減少實質性測試,進步他們所謂的審計效率,忘記了風險評估主要是為了更正確地確定實質性測試的重點、規模和程序,把保證審計質量拋到了九霄云外,因而導致審計失敗是必然的。
二是不會使用的題目。在國內,很多審計職員只會就賬查賬,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進行賬賬、賬實、賬證、賬表核對,也沒有查出什么重大錯誤和舞弊,于是出具了無保存審計意見的審計報告。但不久,被審計單位就暴露出隱瞞巨額虧損和負債的題目。是什么令審計職員這樣尷尬呢?是這種傳統的“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賬項基礎審計。這種方法在業務簡單、確定和舞弊手法不太高明的情況下,往往還能奏效,但在業務已紛繁復雜和變幻莫測、舞弊手段不斷翻新和日益高明的今天,僅靠這種傳統的方法往往很難查清被審計單位的重要錯誤與舞弊,從而很可能為被審計單位所蒙騙而發表錯誤的審計意見。要改變這種局面就需要學會和運用風險基礎審計,以風險評估和控制為基礎,以舞弊形成的原因和環境分析為關鍵,然后,再輔之以有針對性的查賬,這樣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風險基礎審計芻議】相關文章:
審計風險與控制芻議03-23
芻議內部審計參與風險治理03-23
風險基礎審計模式及其運用03-20
論審計證據與審計風險03-24
規避審計風險03-24
淺談審計風險03-20
審計風險、貿易風險、業務關系風險、經營失敗與審計失敗12-08
芻議往來賬款的審計方法12-09
試論獨立審計準則與審計風險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