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技能及變化認識
隨著新課程的不斷深入,對教師專業化的要求不斷提高,職前教師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技能訓練是教師專業化過程的基礎,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下面是小編搜集整理的相關內容的論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摘要:隨著小學數學課程改革推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日益受到關注,教師的專業技能以及教學技能納入人們研究的視野。什么是教學技能?如何分析、評價教師教學技能?如何訓練教學技能?教學技能能否進行個性化發展?諸多問題需要逐步分析。
關鍵詞:小學數學;技能;變化
一、什么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技能
1.1一般說來,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技能按功能劃分主要有兩個方面:教學技能與管理技能。課堂管理技能是為教學的順利進行創造條件和確保單位時間的效益,在教學中表現為教師的組織教學技能。而課堂教學技能又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直接指向課堂教學目標和內容的,可事先做好準備的技能,這種技能稱之為“主要教學技能”;另一種技能直接指向具體的學生和教學情景,常常面對難以預料的課堂偶發事件,事先很難或根本不可能做準備,這種技能稱之為“輔助教學技能”。“主要教學技能”在教學中表現為傳統的課堂教學技能,包括導入技能、結束技能、變化技能、強化技能、板演技能、演示技能、語言技能、講解技能、提問技能等。
1.2在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人們很少注意課堂中教師教學技能的研究,更多地考慮教學目標的實現、教學內容的把握、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效果的關注、學生成績的提高等。無論是在師范院校,還是在教師的職后培訓,課堂教學技能都未能引起人們的研究興趣。在走上工作崗位之前,師范生們在學校除了專業課程學習之外,還要學習教育學心理學理論作為教師的教育理論基礎課,再加上小學數學教育學和小學數學教學論的研究,被認為足夠對付中學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了;真正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訓練是在教育實習中,由實習學校的小學數學教師手把手地傳授。實踐證明,這種模式訓練師范生課堂教學技能的效果很不理想,存在十分明顯的缺陷。如何克服這一不足,已引起人們的關注。
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技能的變化
顯然,在課程改革進程中,小學數學課程理念變化,課程目標的變化,課程內容的變化,學生學習方式的變化,課堂教學方式的變化,勢必引起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技能的變化。對應于課程理念的變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技能的變化具有以下四個明顯特點:
2.1課堂教學技能關注點由“客觀”轉向“主觀”:《全日制義務教育小學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對小學數學知識的理解發生了變化:小學數學知識不僅包括“客觀性知識”(又稱“顯性知識”、“明確知識”),而且還包括“主觀性知識”(又稱“隱性知識”、“默會知識”)。對后一類知識的認識與理解是教師面臨的新問題。以往的教學技能,更多的是針對“客觀性知識”———通過教師的講授、學生的記憶理解便可習得的那些書本知識,所以教學技能多是“講深講透”、“先講后練”、“邊講邊練”、“講練結合”,教師一板一眼地講,學生一招一式地練,教師課堂教學技能以講授知識與指導學生練習為基本招數。隨著課程改革的進行,教師更要注重學生“主觀性知識”的學習,關注學生的差異性,發展個性化教育。于是,教師教學技能要更加“人性化”,首先就要考慮學生的發展,恪守原來的`基本招數顯然不能適應目前課程的需要。
2.2課堂教學技能取向由“單向”轉為“多向”:傳統課堂教學的信息流向是單向性的,唯一的信源是教師,而教師完全是“照本宣科”的。課堂教學信息由教師流向學生,教師的一切教學表現,都是為此服務的。教師要考慮的是:如何使得信息完整無缺地被學生收到;如何加快信息的流速,加大信息的流量;如何排除各種干擾保證信道暢通無阻;如何讓學生吃得多一點、飽一點。新的課程標準要求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同時也要求改變教師的課堂教學方式,教學信息在教學中的傳輸不再是單一渠道了。學生可以通過各種方式獲取知識,教學資源的多元化使得教學信息可以反向傳輸,由學生傳向教師,也可由學生傳向學生,學生還可通過網絡或其他媒體獲取知識。教師原先的教學行為就遠遠不夠用了,需要增加新的教學技能以適應這種變化。
2.3課堂教學技能指向由教師轉向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存在兩種學習方式,即由教師主導取向的接受性學習和學生自主取向的研究性學習。在學生學習小學數學知識時,兩種學習各有所長,缺一不可。然而在傳統課堂上,基本只有前一種學習,教師的作用被極大強化,學生學習的自主權被限制在極小的空間里。于是,教師的教學技能突出其主導作用,突出教師個人表現的效果,不適當地強調教師在課堂中的“主角”地位,學生被要求“配合”教師講課,成為無奈的“配角”。在目前課程教學中,教師主導取向的接受性學習被放到恰當的位置,而學生自主取向的研究性學習比重加大,學生不再是配角,而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的教學技能由此應作相應的調節,由過去多考慮教師轉為多為學生考慮,以適應兩種不同取向的學習方式。
2.4課堂教學技能態勢由“靜態”轉向“動態”:《全日制義務教育小學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小學數學的重要方式。”“小學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這是一個重大變化。傳統小學數學課堂更多的是靜態的學習,教師神采飛揚地講授,學生安安靜靜地聽課,于是,課堂默契和諧,教學紀律良好,師生皆大歡喜。在課程改革后,合作交流、小組討論、小學數學實踐活動分享了課堂教學的位置,安靜的課堂常常被學生面紅耳赤的爭辯所取代,在小學數學活動中學生興趣盎然、生龍活虎,學習積極性得到極大釋放。如何指導學生的小學數學活動,如何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成了教師教學行為的關注點。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技能及變化認識】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