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小學數學論文
導語:論文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簡稱之為論文。它既是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一種手段,又是描述學術研究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淺談小學數學論文,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淺談小學數學論文(一)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節課的開始對于整節課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因此,教師在上課伊始就應采用生動有趣、新穎、引人入勝的教學方法導入新課,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求知的欲望,促使學生深入思考。那么,如何更好地導入新課呢?筆者認為要堅持正確的原則和選擇較好的方法。
一、數學課導入的原則
1.新課的導入應具有吸引力
注意力是學習的先導,它對學習的影響是最直接的。由于小學生年齡小,好動,無意注意占很大成份,所以在上課伊始,有經驗的教師都很注意利用導入新課這個重要環節,在極短的時間內,巧妙地把學生分散的注意力吸引過來,通過談話或一些具體、形象、直觀的事物引起學生的注意,使學生的思維跟著教師講課走。
2.新課的'導入要有趣味性
學生只有對所學的知識產生興趣,才能愛學。因此,導入新課的主要作用在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求知欲,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同時參與學習過程。
3.新課的導入應有針對性
新課導入必須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征,針對不同年級、不同教材、不同條件、不同環境、不同時間,選擇不同的方法。切記不能只圖表面的熱鬧,追求形式花樣,甚至故弄玄虛,畫蛇添足,更不能占用過多的時間削弱其它教學環節。
二、數學課導入的方法
1.開門見山
教師在授新課前,直接向學生出示新的課題,這樣能使學生以有意注意和有意識記來對待他們所學的功課。例如:教學“多位數的讀法與寫法”時,上課伊始,教師可在黑板上寫一個很大的數,比如:92600000、12億(用數碼表示)。然后教師指出:這種數的位數很多,讀好這種數和寫準這種數對今后學習與工作有很大幫助,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多位數的讀法和寫法”。
2.創設懸念導入
抓住小學生的好奇心理,巧設懸念,以疑激學,促使學生在高昂的求知欲望中探求知識,引發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例如:在教學“年、月、日”時,教師可先出示試題:小明今年12歲,過了12個生日,小華也是12歲,可他只過了3個生日,你知道這是怎么回事嗎?(讓學生略加討論)此時,學生情緒高漲,產生了好奇,好奇又轉化為強烈的求知欲望和學習興趣。隨即教師指出:等你們學了今天的課后就知道了(出示課題),這樣從學習一開始,就把學生推到了主動探索的主體地位上。
3.以舊引新
以舊知識作為橋梁,使學生知識不斷遞進,增加知識坡度,減輕學生的學習難度。例如:教學“百分數應用題”之前,先復習分數和百分數的互化及分數應用題,如“一桶汽油倒出2/5,剛好12升,這桶汽油共有多少升?”然后將題中2/5改為40%,讓學生計算,巧妙地把百分數應用題與分數應用題聯系起來,這樣導入新課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
4.創設情境導入
小學生思維活躍,創設一定的學習情境,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教學“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征”時,教師指出:3,7,5這3個數能被3整除嗎?學生一時說不出來。教師接著說,我能直接判斷任意一個數能否被3整除,請同學們報數我來判斷,這時學生紛紛報數,教師對答如流,學生被眼前情景所吸引,然后教師說,今天,我就來教你們這個本領(出示課題),這樣使學生在愉快的情境中輕松地接受了新知。
5.類比遷移
利用知識間的遷移規律,對同類知識進行類比,獲得新知。例如:教學“分數的基本性質”時,可根據分數同除法的關系,從“商不變性質”推出“分數的基本性質”。這樣,不僅使學生獲得了新知,而且也強調了新舊知識間的聯系。
6.實物演示
小學生的思維特點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抽象邏輯思維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感性經驗。因此,新課的導入可利用實物演示,變抽象概念為具體的實物。例如: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時,教師可拿出模型,讓學生觀察模型的六個面,使學生對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有一個感性認識,為下面的教學掃除了障礙。當然,導入新課的方法不止以上六種,常見的還有演算發現導入和動手操作導入,這里不再例舉贅述。
淺談小學數學論文(二)
一、視野差別和“一校一品”
20xx年4月27日,聽了首都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孟繁華教授《學校發展的理論框架》的報告,深受啟發。其中談到學校發展理論要點時,提到“視野”問題:不同視野對待同一事情是不一樣的。要構建一種核心知識體系,讓這種知識體系在學!傲鲃印逼饋,進而在同一視野下看問題,這才是學校發展的基礎。
這一觀點,使我想起我區倡導的“一校一品”,建設學校特色的思想!耙恍R黄贰闭窃谝龑W校構建一種“核心的知識體系”,并使這種“知識體系”真正在學校流動起來,使每一位教職員工都在同樣的視野下看待每一件工作,進而形成學校核心力,促進學校的發展。一種教育思想,一套教學模式,一項規章制度,等等,不論內涵大小,不論視角寬窄,只要能在學校教師中達成某種共識,就能形成促進學校發展的“核心知識體系”。
針對實際,精心構想,齊心合力,形成學校核心知識體系,才能促進學校特色發展,科學發展。當然,這種“核心知識體系”是需要在一定的實踐過程中逐步形成并完善起來的,這需要有創新的思想和意識。一件事按照常規思維思考,有時感覺再進一步深入很困難。而在常規思維下工作,有時付出很大的努力,卻仍然是在原來思維基礎上“打轉轉”。因此,創新是必須的,也是必要的。
孟教授在談到創新問題時,例舉了一個生動的“燒開水效應”,很有道理,也很耐人尋味。
問題一:一壺水,要求你加熱到100度。這個問題解決起來并不困難,我們只要用水壺放到火上燒就可以了,用不了一會工夫,水就會燒開了,開水水溫就是100度。問題解決了。
問題二:要求你把水加熱到120度。有人就會產生質疑:不可能,水燒開了才是100度,再怎樣加熱也就是100度了,不會加熱到120度。這樣的思維方式就屬于比較傳統的,不靈活的,缺乏創新意識的。其實只要我們換一種思維思考,也許就會找到解決辦法:換成高壓鍋。問題解決了。
傳統的思維方式,就是按照傳統的方式努力的、不辭辛勞的努力,但再如何努力,結果還是“原地踏步”。因此,當傳統思維受阻時,就需要靈活的尋找另一種思維方式,改變,才會創新。教育的許多問題至今并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教育需要克服“承諾升級”,需要創新,需要探索能幫助我們實現教育目的的“高壓水壺”。
二、“立體化校本資源”——走出固有模式
校本課程開發是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各校也在校本教學資料的研制方面做出了積極的努力,結合學校實際開發出各類校本課程,研制出多樣的校本材料,可謂豐富多彩。
然而我們仔細品味,卻總是在圍繞課堂做文章,基本上還處于以前的“課外小組活動”的范疇。如何跳出這一固有模式呢?我們一直在思考。其實不是我們不能跳出固有模式,關鍵是想不想跳出固有模式,只有想,才有可能。
20xx年5月6日北京第二實驗小學校長李烈老師在介紹學校校本課程開發時,提到了兩種開發內容,值得我們借鑒。
1、100個成語故事。我們看到這個內容感覺沒有什么好奇的,但看看他們的做法,我們不得不佩服思維的'創新。他們學校在校園內布置了100個成語故事的情境,由教師引導學生在校園里去尋找這100個成語故事。這100個成語故事的意義就不僅僅在于故事本身了,遍布校園的故事情境本身就是一種很好的教育素材,通過它,不僅使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故事內容,而且呈現的是一種積極參與的學習狀態。當然,這一百個故事也是有材料的。
2、100種花草樹木。在他們學校中種植了至少100種花草樹木,并有科學老師編制這一百種花草樹木的材料,給學生提供直觀的學習材料,在觀察中學習,在學習中觀察。
這兩個100的校本材料,再加上其他的內容,就構成了學校立體化的校本教學資源。
這種立體化校本教材開發,是不是給我們一些啟示呢?
其實在我們周圍,有很多素材可供我們開發,只要我們靜下心了思考,跳出固有模式思考,一定會有成效。
【淺談小學數學論文】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論文07-15
小學數學論文07-14
小學數學論文(15篇)02-02
小學數學論文15篇12-14
小學數學論文15篇(精)07-22
關于數學論文11-18
初中數學論文07-29
數學論文寫作格式08-19
數學論文(精選13篇)07-27
(合集)初中數學論文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