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試論少數民族漢語教學中的交際法教學及文化教學

        時間:2024-09-08 04:14:41 文學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試論少數民族漢語教學中的交際法教學及文化教學

          關鍵詞:交際能力 語用能力 文化教學

        試論少數民族漢語教學中的交際法教學及文化教學

          摘要:交際法教學理論要求語言教學者在教學實踐中強調語言的社會交際功能和使用功能,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思想和實踐上都進行相應轉變。因此,在教學過程實施交際法教學,強調語用能力培養,注重文化教學很有必要。

          在漢語教學中,人們對語言教學教什么,實施何種教學法,語言教學中要不要進行文化教學存在一些分歧。這主要表現在三點上,一是認為漢語教學主要目的應是語言本體知識的教學(語音的準確性、詞匯的擴充、語法與句型知識等),相應采用結構主義教學法;另一點是認為語言的本質在于它的工具性,因此,語言教學應以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及語用能力為根本,并應采用交際主義教學法。本文將結合對這二個問題的討論,探討語言教學中,處理好文化與語言關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相應提出一些建議。

          一、 交際能力、語言本體知識及和文化教學

          語言學、語言教學理論的不斷發展使人們對語言的本質不斷加深認識,提出語言是交際性工具這一功能性觀點,語言教學目的、目標也隨之不斷修正。并明確了語言運用能力包括的內容,即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細化了語言運用能力的指標。那么交際能力包括哪些因素,它與語言知識是什么關系,它與文化教學又是什么關系呢?

          比較一致的看法認為:“交際能力應包括下列五方面的內容:(1)語言——指掌握語法知識,(2)功能——指運用聽、說、讀、寫四方面的能力,(3)語境——選擇與所處語境相適宜的話語,(4)交際者之間的關系——根據對方的身份、地位、社會場合,說出合乎自己身份的話語,(5)社會文化知識——語言首先是一種“社會實踐”。其中,后三個方面綜合起來就是一點——語言得體性。交際能力的培養也就是使學習者在與對方交流中,根據話題、語境、文化背景講出得體、恰當的話。兒童在習得一種民族語言的同時,也在習得該民族的文化。所以,語言和語言的應用不可能脫離文化而單獨存在。對少數民族漢語教學不僅要學習語言本體知識并進行“四會”技能訓練,更應該把這種學習與訓練放到文化教學的大背景中進行,最終使學生具有語用能力。

          只強調語言形式和內部結構的結構主義教學,割裂了語言形式與語言意義及功能的聯系。用這種教法教出的學生可能很會做專測語法形式、結構的試題,但必然缺乏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包括讀、寫的能力),出現交際失誤,最終也就達不到學習和掌握并運用漢語進行交際的目的。

          二、交際法教法中文化教學的體現

          廣義上講,文化教學存在于語言教學的每個階段,甚至每個單元。語言教學既然最終以語用為目的,就必然涉及語言文化的教學。真正使學生感到困難的不是如何發準音或拼寫正確,而是在實際交際中如何恰當運用語言。教師在教學中只要自始至終注意結合語用、文化因素,把語言形式放到社會語用功能的背景下進行教學,就能使語言知識“活”起來,使學生逐步提高語用能力。這樣講,并不是要求教師在講每一個語言項目時都把與之相關的語用功能介紹全、練習夠,這是不現實的,也違反認知規律。目前我區對少數民族的漢語教學的弊病之一就是講者不厭其煩,力求一次講全、講透。在介紹一個新語言項目時,往往以點帶面,全面開花,字典搬家。學生則忙于記筆記。應試教育和結構主義理論的影響更起了負面推動作用。交際法教學注重語言功能訓練。具體語言形式的功能要隨語境而變化,使用中相關社會因素較多,只有逐步介紹、訓練,循環往復,學生才能體會到不同語境中語義的差異并逐步掌握,進而形成語言能力。目前,在教材編寫中,教學內容循環出現的方式與原則也應體現在漢語教學中。

          三、交際法教法中文化教學的實現的方法和原則

          語言教學中的文化教學不是深不可測的難點。日?谡Z交際中就存在著文化因素,各類教材也提供了大量真實的語言素材,教師可以充分加以利用和發掘。我們提倡我區從事漢語教學的各族教師不斷加強對漢語語言與文化知識的了解和掌握,提高自身語言交際能力,進而使教師在教學中注重文化因素的教學。文化因素存在于最簡單的交際活動中,文化教學也應存在于最基本的日常教學中。教師在教學生如何向別人問候時,即使只介紹了一種形式的實際用法,只要從語用角度講是正確的,他就傳授了語用原則與文化知識;學生如果通過訓練掌握了這一形式的運用,教師也就是在幫助學生逐步發展文化語用能力。盡管這種學習可能是零散、不系統的,學生卻是在沿著正確的語言學習道路前進。教師自己不應該也不應要求學生學習好了語言形式再去實踐,或者掌握了語用知識再去實踐,而應在實踐中學習、發展語用能力。交際能力的培養只能在交際中實現。

          如何進行交際能力訓練?方法可以多樣。交際教學并不否認語言基礎知識、技能的訓練,并把它看成是語用能力發展的必要組成部分。交際法與結構主義教學法的區別主要在于學習目標的不同?唆斈分赋觯“成功的外語課堂教學應在課內創造更多的情景,讓學生有機會運用自己學到的語言材料。”他提出了課內開展交際活動的幾個環節:“假設交際”,指在課內圍繞教學內容展開的各種操練,包括機械操練和教師講解等;“教學交際”,指課堂內進行的再表達練習,學生掌握語言知識后,根據教師提供的語境開展模仿性對話或書面練習;“針對性交際”,指學生根據情景和語用考慮,作出反應;“談論性真實交際”,指學生不受限制地自由交談,語言具有真實性和社會性,言語符合語用及文化規范。

          克魯姆強調交際活動存在于外語教學的每個步驟,其基本觀點是:語言應作為技能培養。大量的交際活動有助于語言知識向語用能力的轉化,這種從操練到真實交際的過渡與現在流行的“五步教學”的某些環節有明顯的共同點。

          綜上簡述,教師只要確立語用學觀點,在對少數民族漢語教學中采用交際法教學并在漢文化的大背景下引導學生利用語言材料進行各種旨在提高語用能力的訓練和交際,是能實現漢語教學的最終目的的。

          參考文獻:

          [1]盛炎.語言教學與原理[M].重慶:重慶出版社,1990.

          [2]岑運強.語言學概論[M].北京:東方出版社,2001.

          [3]陳潮華.試談新疆民族語言教學中文化因素的重要性[J].語言與翻譯,2004(2).

        【試論少數民族漢語教學中的交際法教學及文化教學】相關文章:

        試論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漢語課教學03-09

        對外漢語教學中的中西文化交際03-10

        試論英語口語教學中交際教學法的運用03-16

        試論武術教學中武術文化的傳承12-04

        試論跨文化交際與大學英語教學探究03-18

        論傳統法與交際法在英語教學中的綜合應用03-19

        小議傳統法與交際法在英語教學中的綜合應用03-25

        探析大學英語教學中交際法運用03-18

        研究大學英語教學中交際法運用03-19

        談交際法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03-19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