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十九世紀英國文學作品中的批判現實主義論文
十九世紀的英國經歷了一次經濟、政治、工業、文化的分水嶺,1837年以前的英國屬于新興資本主義國家,而1837年之后,維多利亞上臺了。在維多利亞女王的統治和工業革命的帶動下,英國成為了傳說中的“日不落帝國”。經濟、政治的發展必然帶動社會矛盾的激化和社會文化的碰撞。也正是十九世紀,英國文學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古典主義文學、浪漫主義文學、印象派文學、女性主義文學以及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等重要的文學分支。
一、批判現實主義文學
從歷史上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主要還是指以英國為代表的十九世紀歐洲一批文藝復興作家們搞的一種文藝創作思潮和方法,主要就是以批判社會中的丑陋、揭示現實家庭社會的陰暗面、突破宗教教條雜規、對傳統生活的批判和無奈。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批判但卻沒有建議,對新生活和未來沒有肯定意義。
二、十九世紀英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代表
十九世紀英國的政治、經濟、工業發展讓英國的文學發展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主要的文學流派批判現實主義文學中的核心代表人物之一就是狄更斯,狄更斯是一位偉大的作家和思想家,其作品對世界文學的影響和貢獻巨大,通過對狄更斯的分析,我們可以從一定程度上認識英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在十九世紀的大概情況。
狄更斯最擅長的就是對底層人物的刻畫,從小處入手,從生活中最細微的點滴描繪起來,尤其在刻畫貧窮和痛苦時的對象選擇,具有其自成一派的特點,從人物刻畫上,對英國的批判現實主義整體寫作風格有深遠而生動的影響。在底層生活的描繪上,狄更斯更傾向于對小孩子的刻畫。狄更斯從小群體的角度出發,因為群體的特征更具有一般性,把群體的社會生活刻畫得悲慘萬分以突出社會的黑暗和階級的矛盾是狄更斯的拿手好戲。他擅長在無聲無息中進行現實批判,其作品《大衛·科波菲爾》和《霧都孤兒》都是針對社會底層人物悲慘生活的重點描繪和現實寫照。
在《霧都孤兒》這部作品中,狄更斯選擇了一種長篇小說的形式來表達自己控訴現實的渴望,而十九世紀的文學圈子里,小說其實并沒有很流行,尤其是用小說來寫照現實的做法,更加是少人問津,一方面是長篇小說不好控制內容和故事的走向,另一方面是對于現實的描繪尺度不好把握。但是狄更斯偏偏要選用這樣的方式,因為小說才能大膽的表達,因為長篇小說才能寫出他內心的不忿和激動。在《霧都孤兒》中,主人公是一個孤兒,正如后面我們看到的許多長篇小說一樣,主人公的生活是悲慘而孤獨的,在他的周圍到處是犯法和黑暗。狄更斯對社會底層里的人物刻畫簡直是深入骨髓,每個壞人都是有自己壞得不可救藥的樣子,哪怕是面對一樣悲慘的人生也不會有一絲絲同情和拯救,相反的是更加自私的迫害和搶奪。這就是社會的樣子,頂層社會的人和人之間是嬉皮笑臉的陰謀,底層社會的人與人之間是赤裸裸的'威脅和自私。但是主人公的善良是狄更斯的一種渴望,就是社會之光一樣,狄更斯渴望社會有正義、有善良、有公平、有希望,所以主人公在那樣惡劣的環境下沒有向任何勢力屈服,而是頑強的做自己,最后成長成熟為一個善良的人。這樣的故事當然有作家文學性的夸張和天真,但文學作品中存在的對比和矛盾也是一種對現實社會的寫實。
狄更斯的作品是十九世紀英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重要代表,其表現出來的那種對社會現實的厭惡、批判以及對社會公義、善良的追求、渴望,也正是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核心之所在,F在的世界文學可能再也回不去十九世紀的文藝復興思潮及批判現實主義時代了,但是我們可以借鑒其對現實的批判思考來審視當今社會的問題,思考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社會良心是否仍然存在。
參考文獻:
[1]苑新法,杜小梅.淺析狄更斯作品中的人道主義精神[J]. 長城.2010(08):125-126
[2]王紅茹.英國文學的批判現實主義特質[J].作家.2015(12): 146-147
【淺析十九世紀英國文學作品中的批判現實主義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