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繪畫藝術在職業院校德育教育中的滲入研究
中國傳統繪畫藝術同其它類型繪畫相比是文化而非純技藝的載體,它沉淀了五千年的華夏文化,滲透著國學文化精神,對于職業學校學生而言它是一門真正意義上的“視”與“覺”的藝術。然而面對世界全球化的沖擊、外國文化的滲透,中國傳統文化的逐漸丟失。中國傳統繪畫藝術融當代職校德育教育是學生學習祖國傳統文化精華、弘揚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徑。本文從中國傳統繪畫藝術自身德育教育的特點及其融德育教育課程的迫切性與可行性角度出發,論述了中國傳統繪畫藝術融當代職校德育教育的作用及實施途徑。
一、前言
作為中華文明的精粹之一的中國傳統繪畫藝術在我國有著五千多年的歷史,從傳統繪畫的發展史來看,它的出現一開始不曾離開“教”與“化”的功能,相對于其他繪畫而言,它更多的承擔了“成教化、助人倫” 的角色。當今經濟高速發展的情況下,作為教育者我們應該關注學生的品德教育。蘊涵于中國傳統繪畫藝術的傳統儒、道、釋精神雖是階級統治下的產物,但其中所蘊含的品德教育內容非常豐富。雖然中國傳統繪畫藝術在學生德育教育中的作用只是杯水車薪,但作為教育者,我們應該有責任將傳統文化的精華通過中國傳統繪畫藝術這一載體直接傳授給學生,從而使我們的傳統文化得以傳承。這是歷史的使命,同時也是時代的呼喚。
二、中國傳統繪畫藝術融職校德育教育的迫切性
中國傳統繪畫藝術是人類藝術寶庫中的瑰玉,經過數千年的發展,它們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沃土融匯了民族的道德情感、哲學觀念和審美意識。利用傳統繪畫進行教育,不僅能夠通過直觀的圖片震撼學生的心靈,而且可以通過畫面反映出來的古人熱愛生命、熱愛自然、積極向上、正直高潔的人文精神鼓舞學生。然而面對世界全球化的沖擊及外國文化的滲透,中國傳統文化的逐漸丟失。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不僅是祖先留給后人寶貴的精神財富,對于教育者而言也是一種特殊的思想資源和教育資源。我們的教育尤其是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要根植與我國的傳統文化,汲取其中的優秀成分,中國傳統繪畫藝術的滲透堪稱捷徑。中國傳統繪畫藝術記載了祖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它在內容、題材、文化認同等方面對職校生德育教育具有啟示作用,將其作為一種視覺圖形穿插到職校思品課程,不僅對職校德育教育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而且是炎黃子孫學習華夏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通過中國傳統繪畫藝術作品的`賞析,使學生在思想、情感、文化及藝術修養方面得到全方面的提升。
三、中國傳統繪畫藝術對職校生德育教育的作用
中國傳統繪畫藝術是一種與文化和人格道德修養密切相關的繪畫,這是西方繪畫(如素描、色彩、油畫等)所沒有的現象。中國傳統繪畫藝術融入當代職校德育教育有助于教師利用直觀的視覺語言滋養學生心靈,從而對整個思品課題起到促進作用。具體而言,中國傳統繪畫藝術融德育教育課題具有如下作用。
1、幫助學生了解歷史從而增強愛國主義熱情
中國傳統繪畫藝術是中國人深為自豪的藝術精粹,它久經歷史、內涵豐富,是構建中國文化的中流砥柱,職校學生通過對中國傳統繪畫藝術的賞析,可以全面了解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建立起具體的概念和深厚的民族感情,可以說對學生進行中國傳統繪畫藝術的賞析教育就是愛國主義教育。如國畫大師蔣兆的《流民圖》,該作品是以祖國山河在遭到日本人肆意踐踏后,作者目睹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所創作的一幅記錄中國近代史上悲壯的民族歷史群像的畫卷,作者懷著強烈的愛國之心投入創作,畫面所流露的強烈的民族性是對學生最好的愛國主義教育語言。
2、陶冶情操,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一般來講,蘊含傳統儒家思想的繪畫作品通常含括一個典故,如明代王克孝繪制的《二十四孝圖》,內含《孝感動天》、《戲彩娛親》、《蘆衣順母》、《涌泉躍鯉》、《棄官尋母》等二十四幅國畫作品,《二十四孝圖》的思想教育目的雖有維護古代禮教的成分,但從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而言,孝,無疑是值得我們很好地學習、繼承和發揚的。
3、滋養心靈,助于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素質
現代研究證明,健康的良好的心理素質對人的成功起決定作用。由于種種原因我們職校生畢業后存在較大職業競爭壓力,這導致學生學習生活中的精神壓力增大,中國傳統繪畫藝術中的古色古韻,不僅能緩解壓力與緊張的情緒,滿足人們回歸與避世的情感,而且能夠滋養學生心靈。如中國傳統畫中的文人畫善用比興的手法,在繪畫選擇對象中最受文人畫家喜愛的是梅蘭竹菊 “四君子”,它們分明是畫家本身思想和人格的化身,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通過諸如此類中國傳統繪畫藝術作品的導讀,可讓學生與中國傳統繪畫藝術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從而使他們自己的精神得以升華,心靈得以陶冶。
4、將中國傳統繪畫藝術融德育教育是文化傳承的需求。
中國傳統繪畫藝術有著漫長的社會積淀和民族傳統,它依附于歷史文化藝術進程的長河,在幾千年的歷史進程中建立了自己獨特的藝術理論及審美傳統,是中華兒女引以為豪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將中國傳統繪畫藝術有效的同職校思品課程相融合是學生了解歷史、傳承文化的需求。
四、中國傳統繪畫藝術在職校德育教育中的傳播可行性
1、教育出發點的一致性
職業院校學生的素質教育是集德、智、體、美、勞為一體的教育形式,學生的德育教育與美育教育同屬素質教育的范疇。從藝術表現上看中國傳統繪畫藝術是的美育教育組成部分,我國著名的國畫家潘天壽說過:“藝術原為安慰人類精神的至劑,其程度愈高,其意義愈深,其效能亦愈宏大。藝術以最純靜的、至高、至深、至優美、至奧妙的美之情趣,引人入勝地引導人類之品性道德達到最高點,而入藝術極樂的王國”。從中國傳統繪畫藝術的功能性上看它不僅重技、更重教,是德育教育的組成部分,這與職業院校德育教育的出發點是一致的。
2、中國傳統繪畫藝術的親和教育效果
愛美之心, 人皆有之。教師可利用學生天生的這種愛美之心因勢而利導之,在思品課的教學過程中通過怡人的藝術作品輔助德育教育,從而不斷健全學生的人格。通過一幅幅國畫作品不斷凈化學生的心靈,讓學生在作品中獲得關于自然、人生的體味以及生命的意義和人生價值的啟迪。
五、中國傳統繪畫藝術在職校德育教育中的傳播途徑及方法
1、職校德育教育課程中適當增加中國傳統繪畫藝術的模塊或中國傳統繪畫藝術以插圖的形式貫穿整個德育教育課程
中國傳統的繪畫作品有一種魅力,它融括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畫家通過畫作表達自己的情趣與思想, 體現出一種意境。作為傳統文化精神的表達方式之一的中國傳統繪畫藝術,我們可以將其精髓設置成為模塊作用于職校思品課程從而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此外職業學校的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過程中可將優秀的中國傳統繪畫藝術作為插圖插入德育教育的章節中,這不僅作為思品的視覺論證,而且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巧妙地向學生傳輸中華古典文化,學生對民族藝術與民族文化情境的理解的同時不知不覺的中掌握了思品的知識。
2、成立中國傳統繪畫藝術社團活躍校園文化,豐富德育教育內容
校園需要文化的滋養,社團是校園文化的重要載體。職業學校社團作為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課堂內容的有益補充。成立中國傳統繪畫藝術社團,通過社團開展活動營造校園文化氛圍,以此帶動陶冶全校學生,使他們在耳濡目染、潤物無聲的情境中通過中國傳統繪畫藝術的載體吸收傳統文化精髓,進而內化為品質、習慣、觀念、精神,從而豐富德育教育的內容及形式。
3、結合特色活動開設中國傳統繪畫藝術專題賞析普及,從充實思品內涵
中國傳統繪畫藝術是幾千年來的中國傳統文化的積淀,職業學?山Y合具體的活動開展中國傳統繪畫藝術欣賞教育,通過教育使學生認識傳統中國傳統繪畫藝術的形式語言特點及其折射的精神內涵,從而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與傳統繪畫相結合的具體活動如國慶期間可以愛國主義畫家的愛國作品為主題作為宣傳教育的主要插圖,通過學生對此類作品的賞讀增強其愛國情感,從而達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六、中國傳統繪畫藝術融職校德育教育存在問題
1、跨學科合作對教材提出新的要求
中國傳統繪畫藝術屬于藝術類學科,德育教育屬于政治教育類的學科,兩者的融合屬于跨學科的合作,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教師既要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任務,又要將中國傳統繪畫藝術的精髓傳授給學生,這就需要從課時分配及教學內容上對這兩門課的課程進行一定的整合。
2、對教師的要求提高
目前職業學校的德育教育課程一般由政治教師承擔,中國傳統繪畫藝術的賞析一般蘊含在美育課程中由美術教師承擔,將中國傳統繪畫藝術融德育教育課程關鍵問題除了課程的整合,課程整合后的對授課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外來文化的沖擊下職校學生對傳統文化的接受需要循序漸進的引導
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自覺與科學發展聲浪下中國傳統繪畫藝術的傳承現象表明,作為中華優秀文化品牌的中國傳統繪畫藝術在西方繪畫的沖擊下,在職業學校其整體學科地位不高。我們職校的教師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對學生循序漸進的對學生引導,讓他們逐步認識國家的傳統繪畫藝術及其中蘊含的文化,從而為本土文化延續作出應有貢獻。
七、結語
中國傳統繪畫藝術在其五千年歷史中根植于中華文化沃土而自成獨特體系,與其他繪畫類藝術相比,它是真正意義上的“視”“ 覺”藝術。將中國傳統繪畫藝術融當代思品課程,讓學生在接受思想教育的過程中將中國傳統繪畫藝術作為“體道”“ 悟道”“ 證道”方式不僅豐富活躍了思品課程,且兩門課程的融合對于中國傳統文化傳承意義重,其道路建設任重道遠!
【傳統繪畫藝術在職業院校德育教育中的滲入研究】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