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談小城市醫院急救護理的管理
摘要: 急診醫學是一門新興學科,急診科的建設和發展直接關系到千家萬戶人民生命的安危。急診護理也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服務對象、內容、觀念的變化,賦予現代急診護理新的內涵。本文從急救護理的管理、急救護理質量要求、注重以病人為中心、從各方面滿足病人的需要以及護士具備素質等多方面進行討論。
關鍵詞: 急診 護理 管理
急救護理是急診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現代醫學的進步和社會醫療保健需求得提高,急診醫學和急救護理愈來愈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鶎俞t院的急救護理同樣是以挽救病人生命、提高搶救成功率、促進病人康復、減少傷殘率、提高生命質量為目的,所以科學、合理、快捷的急救護理管理決定了急救的成功和社會效益。
1 急救護理組織管理
1.1急救科護理組織管理形式
醫院業務主管院長或護理副院長分管護理部,急診科護士長接受護理部和急診科主任的雙重領導,護士接受科主任和護士長雙重領導,以護士長為主。
1.2急救護理人員編制標準
綜合醫院急診科應設副主任護師一名,主管護師、護師人員占護理人員20%-30%。護理人員要求正規護理專業學歷,具有一定臨床經驗,熟練掌握急診護理技術。急診科應配備足夠的護士和衛生工作人員,負責護送病人檢查、拍片,減少中間環節,實施全程服務。
2 急救護理質量要求
護理管理在急診科生存和發展過程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急診護理質量是急診科護理管理的核心問題。良好的護理質量是急診科取得良好醫療效果的重要保證。站在以病人為中心的立場上對急診護理工作制定管理目標,根據目標確定急診護理管理的規劃與措施,并認真落實。做到有監督、有檢查、有評價。
2.1急救護理管理的質量標準要求
急診科要建立各項完整的護理規章制度和各級護理人員的崗位職責,制定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的措施。要求常規物品消毒合格率為100%,急救物品準備完好率為100%,使護理工作達到科學化、標準化、制度化的要求。
2.2制定護理技術標準和業務考核內容
急診科護理管理要高度重視護理人員的專業知識學習,嚴格技術操作規程,要求護士掌握規范的搶救工作程序,熟悉搶救藥品、儀器的使用,達到與醫療水平相適應的專科護理技術水平。這不僅是成功搶救危急重癥病人的重要保證,也直接關系到醫院的良好社會形象和信譽。
2.3制定護理文件書寫的質量標準
護理文件包括各種急診登記本、護理病歷、四測單、長期和臨時醫囑、搶救和監護記錄、交班報告等。護理文件的書寫是護理工作質量、護理人員工作態度及專業水平的客觀反映,也是護士的基本功。
因而,要求護士書寫工整,病情描寫確切、重點突出,記錄及時、可靠,書寫合格率應在95%以上。
3 急救科主要管理工作
醫院規章制度是實行科學管理的基礎,是醫護人員行為的規范和準則。急診科的規章制度是從急診工作的服務性、責任性、技術性原則出發,根據其特點和要求而制定的。主要包括預檢分診制度,首診負責制度,急診留觀制度,急診治療室、處置室、ICU的工作制度,出診救護制度、救護車使用制度以及各部門消毒隔離制度等。
3.1首診負責制
凡是第一個接待急診就診病人的科室和醫生為首診科室和首診醫生。遇到病情復雜的多發傷、跨科疾病、不能明確診斷的病人時,首診醫生和首診科室應首先承擔診治責任,請上級醫生分析病情,作出肯定性指示;蜓埰渌剖視\、協助治療。在沒有確定接收科室前應全面負責,嚴禁相互推諉病人。
3.2急診留觀管理
需留觀的病人,由接診醫生通知觀察室值班醫生和護士,并與值班醫生和護士當面或床頭交代病情。建立交接班制度,應到病人床旁交接,共同觀察病人。
3.3注重以病人為中心,不斷提高病人的滿意度,病人對醫院急診科的滿意度代表著其對整個醫院的評價,它取決于醫院全體人員的合作,主要是要提高工作人員素質、在職人員象投資者一樣把病人看成是顧客和收入,確立以病人為中心最大限度地提高病人對醫院的滿意度,作為急診科每個工作人員努力方向,為此從各方面滿足病人的需要,有幾點可借鑒。
3.3.1護士具備高度責任心,要求護士要有急、準、穩、快的觀念和應急能力。要實行“沒有任何借口拒絕病人”的政策,急診科不斷完善管理和檢查制度,規定值班護士每班至少2次探望病人,以利交接班與處理病人。
3.3.2為使急診科實行人道主義和解除神秘化,按病人需要和感覺進行護理。開創“軟愈合”環境,隱藏輪椅、搶救車和其它設備,減少病人的恐懼和噪音,使用暗淡柔和的燈光,在病房及候診室里擺設鮮花,減輕病人的憂慮,兒童要有活動樂園或環境緩解兒童緊張心情。
【談小城市醫院急救護理的管理】相關文章:
談醫院的護理服務文化建設03-19
談醫院成本管理問題與方法03-16
談醫院醫療器械的維修管理03-19
社區醫院護理管理的體會論文05-07
院前急救的護理體會11-15
談醫院成本核算的管理論文03-04
談醫院開展人性化服務的管理與效果03-20
談現代醫院管理會計03-18
談學習醫學文獻 提高康復護理管理水平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