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旅游資料社交語用等效翻譯
[摘 要] 隨著中國旅游業的迅猛發展,將旅游資料翻譯成各國語言,特別是英語就變得格外重要。社交語用等效是語用翻譯的一個分支,其強調譯者在翻譯時必須考慮西方國家與中國在文化、思維等方面的不同,運用一些翻譯策略以達到中英文等效翻譯。
[關鍵詞] 旅游資料 社交語用等效 策略 等效翻譯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綜合國力的提升,加上我國悠久燦爛文化遺產的魅力,世界各地來中國公務旅游的人數直線上升,中國旅游熱方興未艾。旅游資料作為潛在游客的唯一信息來源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對旅游資料進行翻譯,以滿足不同國家游客的需求就變得至關重要。本文將從語用學中的社交語用等效對旅游資料的翻譯進行探討。
一、旅游資料與社交語用等效翻譯
旅游是一門綜合性的活動,它涉及政治、歷史、地理、文學藝術,甚至天文、考古等多方面的知識。旅游資料包括與旅游有關的書信、廣告、景點介紹、中式菜肴名稱、旅游宣傳廣告、旅游告示標牌、民俗風情畫冊、古跡楹聯解說、旅游日程安排、旅游條件書、通知、電訊和各地特色產品等各方面的內容。旅游資料的目的在于對外宣傳、推薦我國旅游資源、弘揚悠久歷史文化,開拓旅游市場、吸引國外游客,激發他們參觀景點的興趣。社交語用等效翻譯是為跨語言、跨文化的雙語交際服務的等效翻譯。這類語用翻譯要求譯者在準確理解原作內容的前提下,根據原文提供的語境,通過對兩種語言,兩種文化的對比,選擇合適的譯文形式。對來中國旅游的外國游客來說,旅游資料對于意欲來中國景點旅游的他們來說是獲得信息的唯一來源。因此旅游資料翻譯除了在語言表達方面應該具有生動形象、活潑熱情、引人入勝、富有感染力,使游客產生一睹為快的欲望等等這些特點外,更應該考慮到東西方地域不同,歷史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思維方式也不同等特點,注重原文與譯文間信息內容的對等,而不是語言形式上的對應,譯者在必要時需對原文作一些技術上的處理,找到源語與譯語文化的最佳結合點,使譯文充分、傳神、恰到好處表達出來才是翻譯的最終目的。
二、旅游資料翻譯策略
1.增加必要的解釋
不同游客旅游的目的不盡相同。大多數中國人選擇旅游僅僅是為了觀景、購物、拍照,放松。而對于外國人來說,他們不遠萬里來到中國不僅僅是為了領略異域風光,更重要的是想通過旅游了解中國的歷史、文化、民族習慣、社會習俗等等,增長域外見聞。鑒于國與國之間文化背景不同,要想求得旅游資料社交語用等效,達到宣揚中國文化的目的,對于旅游資料的翻譯者來說,翻譯時必須對旅游地的人名、地名、典故、歷史事件、風土人情等等都要有深入的了解和認識。必要時對于譯文中未經“洋化”的拼音進行必要的解釋或對其缺省部分者技術性處理。如譯者不作任何改變,直接按原文翻譯,中國游客毋庸置疑地能夠體會原文的人文之美,而對于缺乏中國歷史文化必要背景知識的外國游客來說,就很難理解譯文要傳遞的信息,從而失去進一步閱讀的興趣,這樣就不能達到翻譯的目的。在這種情況下,在譯文中增加必要的解釋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例1] 溫州歷史悠久,文化發達,有“東南鄒魯”之稱。
析:這里的“東南鄒魯”是什么意思? 查閱《辭!(1979年版,P445)得知:孟子生于鄒國,孔子生于魯國,用“鄒魯”為文教興盛之地的代稱。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的鄒國和魯國許多人不清楚,但孟子和孔子作為中國儒家思想的代表而聞名世界,據此,應對譯文作一些技術上的處理,即換個角度將這個典故解釋出來,譯成:
譯文:With a long history and rich culture, Wenzhou is reputed as a place, in the southeast of China, comparable to the birthplaces of Confucius and Mencius.
[例2] 這座名城(紹興)孕育了著名歷史任務勾踐、西施、王羲之、陸游、魯迅和周恩來等。
析:提到這些人,80%的中國人都很熟悉,但是對于不熟諳中國歷史文化的西方人是無法理解的。音譯不能體現它有什么旅游價值,所以,譯文采用音譯加解釋。
譯文:Shaoxing city is distinguished by many outstanding persons. Some of them are: Gou Jean, the king of the Kingdom of Yue in ancient China, Xi Shi, one of the most famous beauties in Chinese history, Wang Xizhi, the famous calligrapher of Eastern Jin Dynasty, Lu You, a famous poet in the Song Dynasty, Lu Xun, a famous writer in contemporary China and Zhou Enlai, the first Premier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避實就虛
中國是有著五千年悠久文化歷史的國家,中國人的思維具有直覺性,也就是人們基于有限的事實,憑借自身已有的知識、經驗和體驗,對事物本質、現象及其規律所做的識別、判斷和理解。因這種思維過程不是建立在具體事實的基礎之上,所得結論就必然具有一定程度的猜測性。旅游資料中所堆砌的大量褒揚詞匯,華麗辭藻,能充分發揮中國人的想象力,讓潛在游客從語言美中感悟到具有很大想象空間的意象美、含蓄美和朦朧美,激發其好奇心與興趣。而西方人注重理性思維,注重形式邏輯,注重實用性,強調科學實證和形式論證,表現在語言上,除了通常所說的語言形態的外露及形式的完整外,在內容上也強調層次清楚,邏輯分明。西方國家旅游資料是以向游客傳遞必要信息為目的的。最重要的信息一般都在開篇用一句話概括,隨后圍繞其以具體的事實為支撐介紹一些具體的細節(如景點路線、旅店分布等等)。他們一般所采用的語言都很簡單、通俗易懂,以給游客提供盡可能多的有用信息為目的。其景物描寫大多實景實寫,客觀而忠實地在線自然。單純大量的詞匯堆積只會讓他們覺得“空而不實”、“沒有意義”。無視兩者的差異,一味地死譯、硬譯,最終定然會給旅游業帶來巨大的損失。因此根據中文較“虛”而英文較“實”的特點,譯者在翻譯用詞華麗辭藻書寫的中文旅游景點介紹時,可以采用改譯法,化虛為實,化間接為直接。
[例3] 祖國山水,風格多樣。多樣的風格相對應而存在,相比較而多姿。杭州西湖,水榭歌臺,閉月羞花,沉魚落雁,人工賦予她典雅美。蜀中仙山峨嵋,漂浮于云濤霧海,呈秀色于煙海漫漫的山林。譽滿中華的廣西桂林山水,水秀山奇,山水平分秋色。
析:這段文字充分體現了中國人重直覺的思維特點。作者大量堆砌了四字詞語,對各個景點的“美”給出的意象提供給中國的游客巨大的“美”的想象空間,然而其卻并不是建立在具體的事實之上的,字對字的翻譯定然會使外國游客失去興趣。因此譯者對其在翻譯成英文成作了一些必要的詞序調整或者省略。
譯文:China is a land of scenic contrasts, each uniquely representing its own area: West Lake in Hangzhou with enchanting pavilions set in quiet surroundings, Mount Emei in Sichuan with peaks peeping through mist and clouds, Gulin in Guangxi with panoramic views of mountains and rivers.
[例4] 盛夏炎日,一走進四川九寨溝的林間小道就汗止心涼,加上清風拂煦,渾身有說不出的舒坦,忍不住要贊嘆一聲:九寨溝,好一個清涼世界!
譯文:No matter how hot it is “outside”, once you step onto the trail through the forest on Jiuzhaigou in Sichuan Province, the sweat withdraws from your body. In addition, the breeze refreshes you with a gentle caress. How cool it is!
三、結語
英漢文化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其歷史淵源、發展軌跡截然不同,因此將中文旅游資料翻譯成英文是一個相當復雜的過程。譯者必須將各種各樣影響理解的因素考慮在內,特別是中外文化,思維方式的差異,旅游資料的英文在處理內容時可有一定的靈活度,達到宣傳中國文化的目的。
參考文獻:
[1]何兆熊:新編語用學概要[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2]康 寧:從語篇功能看漢語旅游語篇的翻譯[J].中國翻譯,2005(3)
[3]梅德明. 新編商務英語翻譯[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8
[4]孫舒和:“功能對等”理論在旅游翻譯關鍵詞中的運用[J]. 安順學院學報,2008(10)
[5]張 寧:旅游資料翻譯中的文化思考[J].中國翻譯, 2000(5)
【旅游資料社交語用等效翻譯】相關文章:
公示語的語用等效與翻譯原則03-01
論等效翻譯及其在漢英翻譯中的應用03-11
從關聯理論看語用翻譯03-04
淺析語用負遷移對翻譯的影響03-19
淺論文學形象的敘事翻譯和語用翻譯03-18
試析旅游資料翻譯中跨文化信息轉化03-21
認知語言學識解觀下的等效翻譯12-05
中國旅游宣傳資料中文化圖式的翻譯03-03
關于言語行為理論及電影字幕等效翻譯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