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表演的心理問題與情感分析
意境就是指藝術創造過程中所產生的境界,是情感的真實體現,下面是小編搜集的一篇關于音樂表演心理問題分析的論文范文,歡迎閱讀借鑒。
音樂表演是以創造主體的心理為基礎的,受這種創造主體的心理支配,音樂表演涵蓋了很多種要素,是一種綜合性的心理行為,包括情感、想象、記憶等多個方面,另外還具有再創造的因素,使音樂表演區別于其他音樂心理,具有特殊之處。本文對音樂表演中一個重要的問題進行談論,也就是音樂表演的心理。
一、音樂表演心理的幾個內容
1.意境和心境
所謂意境就是指藝術創造過程中所產生的境界,是情感的真實體現,意和境的結合不只是心理和外界的融合,更是演唱者內心世界的融合,是一部分內容同另一部分的融合。藝術的創作并不是基于面對對象的直覺,而是基于對其的表象記憶,都有一定的客觀來源,有什么知覺就有什么樣的表象。所以藝術的創造也就是對于生活的直覺,探索“意”與“境”兼容的創作心理就要把重點放在知覺上。
所謂心境是一種情緒狀態,情緒是一種容易變化的內心活動,由于并不是任何心理都適合藝術創作,因此把最佳的情緒狀態稱為心境,這是一種有別于激情的一種特殊的情緒狀態。情感狀態可以分為三種:
激情、熱情和心境,其中激情是一種最為激烈的感情,熱情則處于中間的位置,而心境正是情緒比較平穩的一個狀態,心境最容易產生間離效應。
2.情感
人類的情感分為兩種,其一稱為自我情感,是從生活中感受到的情感體驗;其二是從藝術中感受到的情感體驗,也叫第二自我情感,藝術創作中的情感當然是指第二種感情,也就是審美感情。無論是第一種還是第二種,都是一種動態的心理因素,我們常說的喜怒哀樂并不是心理學中的情感,而是主、客體之間的一種產物。
在創作藝術的過程中,通常有三種情感:第一種是可以用形象表達出的情感,第二種是可以用語言表達的情感,而第三種是直覺的情感,用語言和視覺都不能表達出來。當歌唱家在面對創作者的作品時,如果不依靠自身的情感是領會不到作品中的情感的,如果沒有領會自然也就不會產生共鳴。在心理學和藝術理論中,涉及的最多的就是情感,情感是生命存在的證明,離開了情感就會失去活力。
3.理解
音樂演唱是技術和技巧的結合,在創作者完成音樂作品的前提下,演唱者進行的二度創作,也就是說,音樂表演者的創作受到一定的限制,只是把創作者完成的樂譜加工為音樂。要想更好的表達作曲者的作品,就要充分的感知作曲家的內心,如果演唱時的聲調和口吻蓋過了創作者的,歌曲演唱的質量也就會大打折扣,由此可見,理解、感受作曲家的內心和創作意圖是非常重要的。在進行音樂表演之前,演唱者要通過理性的思維去理解作品,只有充分理解了作品的內容才能更好地演唱。音樂感是比較特殊的一種心理素質,在演唱者同創作者之間的共鳴上,當作品激發了演唱者的共鳴時,就會極大地促進了演唱家的歌唱欲望。在理解的前提下,音樂表演者通過自身感情的引導,思想里的潛意識就會產生巨大的能量,更好地完善音樂形象,因此成熟的演唱家,不僅要具備熟練的演唱技巧,還要具備情感的體驗能力,提高自我意識,理解決定了藝術的審美價值。音樂表演者在理解到達一定程度之后,審美形象就轉變為理性結構,才能使體驗性和觀念性二者相結合,不分軒輊。所以,理解決定了審美形象及其外化形式---藝術作品的審美價值。
二、提升音樂表演中心理素質的策略
1.提升修養,滲透情感
音樂表演的過程是比較復雜的,一方面要具備歌唱的技巧,另一方面還要具有一定的專業修養。修養包含了道德、文化、藝術等綜合因素,同時也是學習者成為藝術家的一個關鍵因素。提高修養同藝術的學習和音樂的.表演心理有著極大的聯系,兩者之間是相互輔助而成的。演唱者的修養提高能夠使演唱者對音樂藝術所蘊含的內涵掌握得更加透徹,充分地展現出音樂所散發的魅力,只有表演者對作品有足夠的了解,包括創作的背景、作者的經歷、創作的動機等,只有真正地了解了作品的內容才能更好地演唱作品,才能在表演的過程中深入到音樂中,滲透情感,否則演唱是華而不實的,打動不了觀眾。
2.學習
要想保證音樂表演者在演唱時保持輕松愉悅的心情,不會被一些外界因素影響,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確表演過程中哪些心理要素是必不可少的;換一種說法即是要明確心法,要把心法提高到一定的程度,才能有效地增強自身的綜合藝術素養。其實每個音樂的演唱者都是創造家,都在不斷地增強自身的專業素質和心理素質。學習的過程就是一種修行,同時也是創造,演唱者在演唱的過程中是由創造心理作為基礎的,它同感性理性、直覺、記憶等多個方面都有著極大的聯系,其中心理學和美學是當今人們的研究重點。
3.實踐
當演唱者具備了重要的心理要素之后,就要整體地提高臨場素質。
①增強自身的自信心,把自己的潛能挖掘出來,要做一些激勵和自我暗示,忘掉挫折帶來的傷心和不愉快。
、谘莩咭浞至私庾约,當緊張時會出現什么樣的反應,采取怎樣的措施才能消除緊張等,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演唱順利進行。
③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當站在舞臺上,面對下面的觀眾和學者不要有過大的壓力,壓力過大反而會適得其反;也不要有僥幸的心理,在演唱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只有這樣才能發揮出最好的演唱效果。
④豐富自身的演出經驗,這是演唱者要注意的最重要的一點,在平時要多加實踐,適應演唱的環境,在演唱的過程中才不會緊張。
三、音樂表演中有關情感表現的維度
1.音樂表演中情感的傳達
音樂表演的根本目的不在于展現自己,更主要的是要把音樂中所包含的感情表現出來,通過感情的表達,帶給聽眾不一樣的體驗。音樂表演能夠貼近大眾,同時也是最容易被大眾接受的一種藝術形式。德國的一位哲學家曾經說過,人的聲音是完美的,可以同任何樂器融合到一起。音樂演唱是把文學和音樂融合起來的一種綜合藝術,包括了音樂和詩、詞兩種藝術功能,聽眾能夠通過音樂中優美的旋律充分認識到歌曲中所蘊含的情感和思想。
音樂重視的是歌詞情感的真實性和有效性,把人的感受、愿望歌唱出來,使表現內容在音樂情感的作用下,對人的心靈產生震撼。因此聽眾在歌詞和曲調引導的基礎上,把情感和作曲家、演唱家的情感統一起來,這也就是音樂表演最容易被接受的原因。
2.音樂表演中情感表現的境界
聲音能夠有效地激發人們的情緒波動,對人們有著很大的激發效果,音樂就是通過聲音來展現生活的,音樂通過思想感情來反映人們的心理,這也是音樂和其他藝術不一樣的地方。在音樂表演的過程中,來維系創作者、演唱者、聽眾的就是情感,在情感中要做到虛實合一、形神合一,尋找音樂演唱的最高境界。
①形神合一:在音樂表演中,形就是指音樂中有規律的節奏、速度等因素所構成的音樂音調。這些因素是作曲者記錄思想感情信息的聲音符號,但是再完整的樂譜也不能把音樂的各種要求沒有遺漏地記錄下來,以此演唱者在面對一首作品時,首先要對作品進行文學、藝術等多方面的分析,從樂譜中領會作品所要表達的情感,在內心中感悟作品的意境。
、谔搶嵔Y合:音樂演唱者在演唱每一首歌曲時,首先要做的就是化實為虛,換一種說法就是,歌曲樂譜上的符號是“實”,演唱者把音符變為情思,這就是所謂的化實為虛。要求表演唱者對音樂的旋律、和聲等進行全面的分析,在自己的知識結構的制約下,進行藝術的形象思維,將眼中的樂譜化為頭腦中的音樂。其次要化虛為實,一方面是演唱者對作品的理解,另一方面是對生活的感受,都要通過音樂來展現出來;要求演唱者把虛無縹緲的感情、心理,用具體的物質形態來展現出來,也就是化情思為音樂。除此之外,這種虛實關系還體現在演唱者所掌握的演唱技術方法,在表演過程中屬于實;演唱者進行聲音造型的思維活動,就是表演創作中屬于虛的一面。總而言之,演唱者的任務就是要把虛實結合起來,帶給觀眾美感。
、垡魳返淖罡呔辰纾阂晃徽軐W家曾經說過:藝術作品所處的地位是介乎直接的感性事物與觀念性的思想之間的,它還不是純粹的思想,但是盡管它還是感性的,它卻不復是單純的物質存在,藝術作品中的感性事物本身就同時是一種觀念性的東西,但是它又不像思想的那種觀念性,因為它還作為外在事物而呈現出來。由此可見,音樂中的意境可以說是人心營造之境,是創造想象的產物。演唱者的目的就是要通過創造性想象中的精神操作和技術上的物質操作,把自己心中的意境轉化為活生生的音樂中的意境。
總結
通過以上論述能夠總結出,研究音樂表演過程中的心理是一個重要的內容,由于音樂表演是一項綜合性很高的藝術形式,同演唱者的心理有著極大的關系,因此良好的心理素質和演唱情感是音樂表演的前提。要想有良好的心理就要強化心理訓練,不斷地積累表演的經驗,培養自身的心理調動能力,深刻地掌握心理內涵。只有盡最大地可能提升自己,才能更好地把握住表演時的心理狀態。
[參 考 文 獻]
[1]羅小平.當代音樂學中音樂心理學的發展動態[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版),2004(03):7-16.
[2]楊健.音樂表演的情感維度[J].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2005(03):34-49.
[3]丁妮.淺談音樂表演過程中存在的心理問題及解決方法[J].成才之路,2007(15):19-20.
[4]劉洋.談鋼琴演奏者音樂表演心理素質的構建[J].黃河之聲,2014(04):37-38.
[5]王歡.中外音樂表演心理研究比較的文獻綜述[J].戲劇之家,2014(07):88.
【音樂表演的心理問題與情感分析】相關文章:
音樂表演存在的心理問題與解決策略論文11-23
關于厭學與逃學心理問題的分析與矯正11-05
中學生心理問題的分析與策略12-16
中學生心理問題分析與指導12-26
寶寶心理問題分析12-11
淺談音樂與服裝表演的配合07-17
高職學生學習心理與行為存在問題分析12-18
關于肥胖心理問題的分析12-30
自認心理有問題的分析12-29
心理問題病因的簡要分析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