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患者監測血流變、血脂的臨床意義
【關鍵詞】 高血壓。 血流變; 血脂; 臨床意義; 治療
高血壓近年來已成為危害人類健康的大敵,隨著對高血壓的國民教育,高血壓的知曉率、控制率大大提高。但高血壓的`危害不僅取決于血壓的高低,還與是否存在其他危險因素如吸煙、血脂異常、血流變異常、糖尿病等密切相關[1]。基于上述觀點本文通過對200例高血壓患者的血液監測及治療總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病例均為我院2000~2005年門診及住院高血壓病患者,診斷標準根據2000年我國高血壓聯盟制定的高血壓防治指南[2]。高血壓組200例,其中男152例,女48例,年齡32~78歲,平均(56.3±7.22)歲;健康對照組50例為同期在我院體檢的同年齡段的人群,均未發現高血壓及其他急慢性病,其中男38例,女12例,年齡35~81歲,平均(55.2±7.01)歲,2組性別年齡比較差異均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檢測200例高血壓病患者治療前后及50例健康對照組血流變、血脂指標,清晨空腹抽血5ml,使用北京280型半自動。并觀察血壓控制良好的高血壓患者分別有如下癥狀:頭暈、頭沉、記憶力差、四肢憋脹、胸悶等(其中132例有上述癥狀),治療前后癥狀的改善。高血壓病組在采用常規降壓治療措施的同時隨機分為:A組(n=52)給予復方丹參滴丸10粒,3次/日口服;B組(n=48)給予通心絡膠囊每次3粒,3次/日;C組(n=50)給予燈盞花素針50mg+生理鹽水250ml靜脈滴注,1次/日;D組(n=50)給予川芎嗪液100ml,2次/日靜脈滴注。A組、B組6周為1個療程,C組、D組14天為1個療程,(其中合并高膽固醇者加服來適可片20mg,1次/日,口服,合并高甘油三酯者加服苯扎貝特片0.2g,3次/日,6周為1個療程。)療程結束后復查血流變、血脂,并詢問癥狀改善情況。
2 結果
高血壓組與健康對照組比較血液粘度、紅細胞聚集系數明顯升高,紅細胞變形系數明顯降低,血脂明顯升高,見表1,2。高血壓組經使用改善血液粘度狀態、血脂藥物治療后,血液粘度、紅細胞聚集系數明顯下降,紅細胞變形系數明顯升高,血脂明顯改善,差異有顯著性(P<0.05),見表1、表3;不同治療組之間比較差異無顯著性見表3。高血壓組在血壓控制良好狀態下部分伴有如下癥狀:頭暈、頭沉、記憶力差、四肢憋脹、胸悶等,經上述治療后癥狀明顯改善。 表1 兩組血脂比較注:兩組對照P<0.05;治療組治療前后對比P<0.05表2 兩組血液流變學比較表3 各組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比較注:各治療組治療前后比較,P<0.05;四組療效比較P>0.05
下一頁
【高血壓患者監測血流變、血脂的臨床意義】相關文章:
2.出院患者感謝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