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醫師職業生涯的規劃和發展
畢業論文麻醉醫師職業生涯的規劃和發展
紹清
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麻醉科
所謂職業生涯設計,是指1個人在對自我評價和對從業條件進行測定,分析和總結研究
的基礎上,確定其最佳的職業奮斗目標,并為實現這1目標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換句話說
就是根據社會經濟發展需和本人實際情況,作出職業選擇,對職業發展每1階段作出設想和
規劃,以達到自身最適發展,最大限度地實現自我價值與社會價值相統1.其實質是追求最
佳職業生涯發展道路的過程.
"人是1種尋找目標的動物,他生活的意義僅僅在于是否正在尋找和追求自己的目標."
完全沒有規劃的職業生涯是被動的.我們大多數麻醉醫師缺乏這種自我職業規劃意識,本文
對麻醉醫師這個特殊職業的職業生涯發展規律做些探討,以期給大家1個參照.
醫師的職業任務是調整那些在身或/和心方面不和諧的人與自身,家庭和社會的和諧.
然而這些人是有思想和靈魂,有家庭和社會網絡,他們也是社會和人類的基本單元,因而從
醫者所面對的不是單個疾病,還有患者心理和他們組成的社會.對從醫者要求也不僅限于診
斷和治療,還有對個體和社會的促進.麻醉工作是繁重而高風險,對從業者在體質,性格,
心理,思維智力,知識構成,人倫道德等方面都有較高的特定要求.《現代麻醉學》第3版
劉教授講現代麻醉醫師需要兩方面的基本素養:高尚的醫德和精湛的醫術.工作學習中要耐
心,細致和負責的精神,善于合作和誠信的品質,努力實踐的作風.我認為對于1個麻醉醫
師高標準和比較完美的要求是:
德:胸襟開闊,能存萬物于心;同感身受,能體他人之苦;行事與天地準,避己私利之
擾.
智:能察物之細微,能見事后之道理.
體:1夜無眠而能行動敏,遇事急時而腦清.
性格:行時慎密,決時果敢.
知識構成:(專業知識)+(社會學)+(自然學)+(人類學,心靈學),達到洞穿個
體之肌膚,透視群體之心靈,知人與自然隨之道.
學風:"萬物咸睹,靡不兼載."
1 麻醉醫師的人-職匹配
人-職匹配理論其基本思想是,個體差異是普遍存在的,每1個個體都有自己的個性特
中華麻醉在線 http://www.csaol.cn 2007年9月
征,而每1種職業由于其工作性質,環境,條件,方式的不同,對工作者的能力,知識,技
能,性格,氣質,心理素質等有不同的要求.進行職業決策時,就要根據1個人的個性特征
來選擇與之相對應的職業種類,即進行人1職匹配.如果匹配得好,則個人的特征與職業環
境協調1致,工作效率和職業成功的可能性就大為提高.反之則工作效率和職業成功的可能
性就很低.其中最有影響的是"特性1因素論"和"人格類型論".
特性1因素論是由美國職業心理學家威廉斯(E. G. Wil lianson) 在帕森斯(F.Parsons)關于
職業指導3要素思想之上發展而形成.認為個別差異現象普遍地存在于個人心理與行為中,
每個人都具有自己獨特的能力模式和人格特質,而某種能力模式及人格模式又與某些特定職
業存在著相關.每種人格模式的個人都有其相適應的'職業,人人都有選擇職業的機會,人的
特性又是可以客觀測量的.
人格類型論是由美國職業心理學家霍蘭德( Holland)創立.在人格和職業的關系方面,霍
蘭德提出了1系列假設:①在現實的文化中,可以將人的人格分為6種類型:實際型,研究型,
藝術型,社會型,企業型與傳統型.每1特定類型人格的人,便會對相應職業類型中的工作
或學習感興趣;②環境也可區分為上述6種類型;③人們尋求能充分施展其能力與價值觀的
職業環境;④個人的行為取決于個體的人格和所處的環境特征之間的相互作用.在上述理論
假設的基礎上,霍蘭德提出了人格類型與職業類型模式.不同類型人格的人需要不同的生活
或工作環境,例如"實際型"的人需要實際型的環境或職業,因為這種環境或職業才能給予其
所需要的機會與獎勵,這種情況即稱為"和諧"(congruence).類型與環境不和諧,則該環境
或職業無法提供個人的能力與興趣所需的機會與獎勵.
因此,對于組織和個體來說,進行恰當的人職匹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麻醉醫師的
選擇和培養中,大學和機構應該測評更多東西;而作為有意從事麻醉醫師的個體若期望1個
快樂和成功的職業,也應拿自己同麻醉的職業特點和職業環境先行匹配,以達最適狀態.
"選對池塘釣大魚".
2 麻醉醫師職業生涯階段和任務
○1成長階段(0-18歲):體質,性格,生理,心理,思維智力,素質等方面獲得成長
和發展.
○2探索階段(18-25歲):此階段生理已成熟,而心理動力能量最大,需要尋找突破方
向,但對自身,職業和環境不甚了解,處于職業焦慮和探索期,此階段任務是找到適合自己
的職業方向,即進行人1職匹配.
○3建立階段(25-40歲):大學已畢業,職業方向已確定,此時應是按醫師和麻醉醫師
的專業素質和知識構建要求確立發展自己,逐步達到成為1位能獨立工作和能承擔相應責任
的專業醫師.
○4維持或發展階段(40-55歲):此時已具備專業素養,麻醉專業自身已不再能燃起熱
情,以至職業惰性期.此時若能從窄的專業角度走出,在專業科研,教育有所發展,拓展專
業的廣度和深度,發展心靈的平衡力量,重視精神整體,將是職業又1發展期.
○5衰退或升華期(55-):職業惰性期慢慢發展成職業停滯,由于感觀退化,記憶的自
然遺忘和知識的更新變化,職業成衰退變化.此時若能從更大范圍看待人生和疾病,從大醫
學概念看到本專業新的發展方向,努力引領專業新發展,推動專業對人類社會的和諧發展的
促進作用,職業將獲得升華,人生將獲得超然.
3 麻醉醫師職業發展的模式
□1水平式:主要指麻醉專業知識廣度的積累,個人專業素養的發展.
□2垂直式:指對麻醉專業知識的深度加工,個人對專業思想認識上的提高和頓悟;在人
性上和人倫道德上獲得提升.
□3向內式:以麻醉專業目的為扳激點,吸引各方面知識向此聚斂,從而達到對本專業知
識的不斷深加工;也包括專業素養的提升,更益于從事麻醉專業.
□4向外式:當麻醉職業發展達到1定高度,需要從更大概念認識本專業,對本職業有新
的界定,從而突破狹隘的專業自身,就需要向外發展.此模式1般開始于麻醉職業發展的第
○4階段,在第○5階段完成.
4 麻醉醫師職業發展通道
醫學大師
麻醉醫學大師不僅有精深的專業知識,還要具有廣博多方面學識,有超越專業自身的
大醫學概念,對醫學同人類社會和自然的關系有深刻體察,有超前觀念,能指出麻醉專業發
展新方向,指引麻醉專業超越時空發展.
大師的出現不是每個年代都有,他需要超常的智力,勤奮,堅韌的性格,廣博的知識,
還有不受世俗羈絆的心靈.
我們麻醉專業期盼大師的出現.因為,他是我們的燈塔.
5 麻醉醫師職職稱與能力的關系
主治醫師
醫學專家
高級醫學專家
教育工作者
教育專家
高級教育專家
科研人員
高級科研人
科學家
輪轉醫師,住院醫師
醫學院學生,實習醫師
職稱
能力
1般,職稱與能力有平行發展的關系.在我國現階段,職稱的評定還不能很好達到這種
關系,職稱與能力常不能平行發展.職稱與能力的不協調對會對麻醉專業發展不利,對年輕
麻醉醫師的成長也會產生造成1定阻礙.當阻礙發生時,麻醉醫師個體常需要換1種角度看
待,不要因職稱阻礙了職業發展.
6 麻醉醫師職業焦慮
焦慮是個體由于不能達到目標或不能克服某種障礙的威脅,致使自尊心與自信心受挫,
或者使失敗感和內疚感增加,而形成的1種緊張不安且帶有恐懼色彩的復雜情緒狀態.
麻醉醫師職業焦慮發生的原因多是對發展前景模糊或者是發展受到阻抗而產生.麻醉
職業生涯中常規有幾個焦慮期.
在職業發展第2階段的探索期,由于對自身認識不足和對職業不夠了解,行職業匹配
或者說行職業選擇時出現困難而不安,因不安而焦慮.在職業發展第3階段的建立期,開始
是屬知識結構不完整而產生的行醫中的不確定,處于知識結構模糊期;而后期屬則屬于經驗
積累不夠,處于經驗模糊期.這兩階段的焦慮是正常的,也是職業發展所需要的,屬于成長
性焦慮.克服此階段焦慮就是努力學習,努力工作,就會隨專業知識結構的完善和臨床經驗
豐富而焦慮減少.
在職業發展第4階段的職業維持期,專業知識結構和臨床經驗已具備,在專業上,已
無促使其發展的動力,處于專業惰性期.但此時年富力強,處在人生頂峰期,心理能量巨大
而無處釋放,因阻抗而焦慮.在職業發展第5階段的職業衰退期,由于體能下降,跟不上知
識的快速更新而落伍,有無力感和失落感,因失落而恐懼,從而產生焦慮.如何處理好這兩
階段的的焦慮不適感對人生和職業發展將有重要意義,處理不好,將可能從此走上苦悶的職
業人生路,時時會出現生命無意義感,老的時候有可能在失落,回憶和寂寞中度過.在職業
維持期,要克服焦慮,就要從對單個個體的關注走向對群體的關注,從狹隘專業走向廣泛專
業,尋找麻醉專業使命感,可從臨床,教育,科研等多個角度尋求發展,突破瓶頸,實現人
生第2次發展.在職業衰退期,脫離具體麻醉臨床工作(因那是年輕人的事),走出專業的
思維,從醫學同人類和社會,自然的關系角度來認識醫學,走向人性和道德的完善,實現人
性升華.
在麻醉醫師隊伍中還有另1些原因引起的焦慮:職業定位模糊――它是自我定位和社會
定位兩者的統1.通常面臨下列情況容易出現職業定位模糊:1,麻醉專業與自身興趣,愛
好不吻合;2,盲目求職,沒有充分考慮自身的優劣勢;3,對目前工作狀態不滿意,但又
不知所措;4,面臨多個選擇,或對未來職業發展沒有把握.職業規劃缺失――職業規劃就
是個人針對自身的性格,能力,特長,興趣,潛能,根據市場的行業發展與從業準則進行分
析和測定,制訂相應的職業計劃,從而達到個人職業發展的終極目標.而很多人卻很少會考
慮到制訂這樣的計劃,以致迷失方向.職業倦怠――職業倦怠是人們在緊張和繁忙的工作之
中由于受環境,情感等內,外因素影響而出現的1種的身心不適,心理衰竭,情感封閉和亞
健康狀態.產生職業倦怠的癥狀有:對職業前景茫然,缺乏工作熱情和動力.
7 麻醉醫師職業生涯的高原
最早提出職業高原概念的是Ference(1977).他認為,"職業高原是指在個體職業生
涯中的某個階段,個體獲得進1步晉升的可能性很小".
Feldman and Weitz(1988)則認為,職業高原意味著個體工作上接受進1步增加責任
與挑戰的可能性很小.
職業高原被看作是個體職業生涯的峰點,是向上運動中工作責任與挑戰的相對終止,是
個體職業上的1種"停滯期",常有困惑感和類似高原的缺氧窒息感.
Bardwick(1986)把職業高原分為:結構高原,內容高原和個人高原.結構高原是發
生于組織水平之上,是因組織結構的不合理而使員工職業發展受到限制,它1般不受員工個
人的控制,是最為復雜的1種職業高原;內容高原是指當員工掌握了與他(她)的工作相關
的所有技能和信息之后,而缺乏進1步發展知識與技能的挑戰時,所出現的1種個體職業發
展上的停滯狀態;個人高原主要是指因個體生活上的靜止,而導致個體職業發展上的停滯.
也可分為主觀職業高原與客觀職業高原.主觀職業高原與個體自我概念相關,是個體主
觀上所認知到的1種職業上的"停滯期".客觀職業高原是個體根據可觀察到的客觀測量指
標所客觀觀察到的情況所分析出的現有職業停滯狀況.
根據對上海10幾所醫院麻醉從業人員的分析觀察,發現許多人在30多歲這種人生發展
黃金期就已出現職業高原反應,類型多樣,有結構高原,內容高原和個人高原,也有主觀職
業高原與客觀職業高原,而多數是在40歲上下會出現職業高原現象.
職業高原的出現無論是對個人還是對麻醉專業的發展都是不利的.要改變這種職業高原
過早出現,恐怕需要多方努力,包括從業者自己,醫學教育者和管理者.而麻醉專業的結構,
職業的目標和任務可能也需要調整.
由于麻醉職業組織結構類型呈金字塔式,其頂點是永遠達不到的.因而,1般來講,終
生有追求而好學的人可以沒有高原期.
綜合以上職業特點,在市場經濟迅速發展和我國醫療急劇變革時期,為推動麻醉醫學和
麻醉醫師個人的發展,無論組織和個人,都應把麻醉職業作個統籌規劃,以期使能力,技術,
個人和社會價值獲得良好發展.
【麻醉醫師職業生涯的規劃和發展】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