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列寧體制轉換的思路演進
戰時共產主義; 新經濟政策; 列寧; 體制轉換
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上,列寧第一次領導了蘇維埃俄國的體制轉換,即由戰時共產主義向新經濟政策轉變的體制轉換,列寧在體制轉換過程中所展現出來的高超政治藝術和能力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一、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出現危機
列寧領導的蘇維埃政權成立不久,帝國主義武裝干涉和國內戰爭就爆發了,蘇維埃政權實行了戰時共產主義政策。戰時共產主義政策的主要措施包括:實行余糧收集制;大、中、小企業的產品一律歸國家所有,由國家進行統一分配;取消自由貿易,實行實物化工資制;實行普遍義務勞動制,強迫資產階級參加體力勞動。
1920年底,布爾什維克黨贏得了國內戰爭的勝利并粉碎了外國武裝干涉。但蘇維埃政權卻面臨著新的不穩定因素,即農民的情緒越來越不穩定,對蘇維埃政權越來越不滿意,對蘇維埃政權推動的余糧收集制越來越反感。農村出現危機。危機狀態表明,蘇維埃政權與農民關系出現嚴重問題,共產黨的政策嚴重脫離農民,蘇維埃政權已經處于危機狀態。
事實上,國內戰爭勝利后,布爾什維克黨面臨的任務、環境和條件都發生了巨大變化。但遺憾的是,俄國布爾什維克黨對這些問題沒有及時著手分析,憑著決策的慣性繼續推行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從而在任務、環境和條件都發生變化的態勢下造成了一系列危機現象的出現。到1921年初,布爾什維克黨決策高層面臨著困難的選擇:要么冒著與多數農民為敵的危險,繼續強制推行戰時共產主義政策;要么廢棄原有模式,選擇農民所能夠接受的政策?Μ樖┧檬录䦟α袑幃a生了極大的震動。列寧看到,黨如果不改變政策,不進行體制改革,就會被人民群眾推翻,因此必須改變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二、向新經濟政策轉變
1921年黨的十大完成了決策層面的轉變,出臺了新經濟政策。這時期,列寧在經濟上實行糧食稅、國家資本主義、租讓制、開動市場機制;在政治上縮小肅反機構的職權和作用,初步提出了政治體制改革的一系列思路,成立了蘇聯。經過一系列政策性的調整和轉變,蘇聯平穩地遏制了政治危機和經濟危機。
實行糧食稅以后,共產黨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如何對待農民手里上繳糧食稅后的余糧。如果余糧上市則商品貨幣關系就會復活。而當時的布爾什維克黨將商品貨幣關系看成是同資本主義關系連在一起的東西。實行新經濟政策開始階段,列寧還想在糧食稅的框架內通過產品交換來阻止商品交換。但在1921年秋天產品交換失敗了。“所謂失敗,是說它變成了商品買賣。如果我們不想把腦袋藏在翅膀下面,如果我們不想硬著頭皮不看自己的失敗,如果我們不怕正視危險,我們就必須認識到這一點。我們應當認識到,我們還退得不夠,必須再退,再后退,從國家資本主義轉到由國家調節買賣和貨幣流通。商品交換沒有得到絲毫結果,私人市場比我們強大,通常的買賣、貿易代替了商品交換!保ā读袑幦返42卷,第228頁)在這種情況下,列寧及時取消國家與農民進行的產品交換,讓農民走向市場。列寧號召大家“學會經商”。這時期列寧不再強調“國家強制”的方法,不再敦促使用最革命的手段,而是強調,俄國革命在經濟建設的一些根本問題上必須采取“改良主義的”、漸進主義的、審慎迂回的行動方式。在列寧看來,余糧收集制是一種革命辦法,而新經濟政策則是改良主義的辦法。
下一頁
【列寧體制轉換的思路演進】相關文章:
制造成本法的演進及發展思路03-24
淺析我國公路建設投融資體制的完善思路03-24
淺析企業會計管理體制改革的思路和方法03-27
營銷觀念演進的哲學思考03-21
報紙與戲曲關聯的演進芻議03-18
審計風險模型的演進及應用03-07
論禮法結合的歷史演進11-27
人的發展:歷史演進與價值理想03-20
審計方法的歷史演進及其動因03-23
演進視角下的企業并購探討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