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光尋址型傳感器中光源控制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摘 要:針對光尋址型傳感器對尋址光源的要求,本文以FPGA芯片為核心,采用VHDL作為FPGA開發語言,以Visual Basic為軟件開發平臺,研制了可實現電腦遠程控制的、具有較好人機交互界面的光源控制系統。根據傳感器陣列中敏感單元的實際使用情況,本光源控制系統可對光源陣列的尋址方式和尋址時間,以及光源驅動功率、波形、調制頻率等進行自由設置,與傳統的逐點掃描型尋址方式相比,有助于節省檢測時間、提高系統的靈活性;光源的調制頻率可在1~80K Hz任意設置,滿足了光尋址型傳感器對不同調制頻率的要求;光源的驅動電壓,可根據所選光源類型,在1.25~5 V內設置和調節。
關鍵詞:光尋址型傳感器光源陣列FPGAVisual Basic
中圖分類號:TP3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416(2011)03-0018-04
1、引言
光尋址型傳感器是一種基于半導體光電效應的固態敏感器件,通過敏感膜將生化反應過程與半導體光電效應相耦合[1],激發光照射位置與輸出電信號之間具有一一對應的關系,因此易于實現多種物質的同時檢測。目前這類傳感器在實現離子[2]、蛋白質分子[3]、甚至細胞[4],等多種物質的檢測中得到了研究,取得了較好的成果。隨著新型半導體功能材料及相關加工技術的不斷涌現,光電式傳感器向著微型化,集成化,多點及多參數測量方面發展,在生物醫藥等領域有著廣闊的發展應用前景。
由于光尋址型傳感器的輸出信號與尋址光源具有一一對應的關系,通過控制光照位點,可實現對傳感器陣列中不同敏感單元尋址,因此在光尋址傳感器系統中,又將光源成為“尋址光源”或“激發光源”。在光尋址型傳感器測控系統中,光源控制模塊是傳感器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需滿足傳感器對光源的調制頻率、尋址方式和尋址時間、發光強度等方面的要求,同時還需針對不同光源提供適當的驅動電壓。其中,陣列化光源因其具有尋址精度高、易于小型化、便于攜帶等優點,是當前的發展方向[6]。為此,本文研發了光源陣列控制器,可提供1K~80K Hz的調制頻率;既可實現傳統的逐點掃描,也可實現任意自由尋址;可為不同類型的光源,提供1.25~5 V任意可調光源驅動,并有方波和三角波兩種可選驅動波形;控制器主板可通過串口或USB與電腦相連,實現了對光源控制系統的遠程交互式控制。
本文在主板設計上采用了基于FPGA(可編程邏輯器件)芯片的設計方案,其中的系統功能描述使用了VHDL語言;軟件設計上,以Visual Basic為平臺,為硬件系統開發了交互式光源控制軟件,既可控制光源陣列,也可查詢當前系統狀態。
本系統可滿足光尋址型傳感器對激發調制頻率、尋址方式等方面的控制需求;封裝后整體尺寸為13cm×12cm×3cm,便于與傳感器整合,實現光尋址型傳感器的儀器化;同時易于操作,具有較好的用戶友好性。
2、控制器主板設計
本文要實現的主要功能:(1)光源的尋址方式可調:自動尋址和人工尋址;(2)光源的調制頻率可由用戶指定;(3)光源驅動電壓可按需選擇;(4)整體系統可由電腦控制數據的發送和接收。針對以上要求,本文設計了光源控制器主板,設計框圖如圖1所示。
2.1 硬件設計框圖及說明
FPGA芯片是控制器主板的核心,采用VHDL語言編寫了FPGA的系統功能描述程序,該程序經下載口燒錄至FPGA。
電腦對控制器主板下達的指令通過串口模塊傳輸,控制指令主要包括兩方面:1)光調制頻率、光源所需驅動等控制信息,經串口到達FPGA芯片后,經“數模轉換”模塊(DAC)和“光源驅動”模塊后,轉化為光源所需模擬信號,到達光源陣列使其按照以一定的調制頻率和強度發光;2)尋址指令,經串口模塊達到 FPGA后,選通的地址信息經地址譯碼對指定光源進行選通操作。
FPGA芯片將系統當前狀態,如光調制頻率、光源驅動信號、尋址狀態以及當前尋址光源等信息,經過串口反饋給電腦。
電平轉換模塊將外界5 V電壓轉化為主板中芯片所需正常工作電壓,并解決芯片間通訊的電平匹配匹配問題。
2.2 主要芯片的選擇
2.2.1 FPGA
根據系統VHDL程序綜合結果,整體功能實現需占用五百個邏輯單元,31個I/O口,所以選用了型號為EP1C6Q240C8的FPGA芯片,它具有異步雙端口、帶寄存器輸入口、可選擇的帶寄存器輸出口的存儲模塊。有2個 PLL (鎖相環),含5980個邏輯單元,90k bits 內部RAM,FPGA串行配置芯片含1 M bit Flash ,240個引腳。從資源數量、類型和引腳數量可滿足本文的各項要求。
2.2.2 光源驅動及尋址電路
為實現光源驅動控制及尋址功能,首先需要將FPGA發出的八位功率控制數字信號轉化為模擬信號,本文選用了MAX5480B芯片,并采用MAX6120芯片為其提供1.2V基準電壓,轉換后的模擬電壓信號通過MAX4330運算放大器進行放大輸出,作為光源驅動電路的輸入電壓。
在數模轉換模塊輸入電壓的激勵下,光源驅動電路為光源提供驅動信號。在光源驅動模塊的設計中,本文使用了電流串聯負反饋的設計方案[7],如圖2所示。其中,集成運放LM358內部包括有兩個獨立的、高增益的、內部頻率補償的運算放大器,將LM358的1腳輸出電壓經電阻R1反饋至反相輸入端,這就形成了同相比例電路;三極管Q1與運放的基極相連,有助于增強驅動電流;當LM358的同相輸入電壓恒定時,負反饋電路起到了穩定LM358輸出電壓的作用,從而實現了為光源陣列提供穩定的驅動電流的作用。
為了實現光尋址功能,需要對光源陣列中指定地址的光源進行選通。電腦發出地址指令,經串口到達FPGA;FPGA將其轉化為數字地址信號,經地址譯碼模塊后,實現對指定光源的選通。地址譯碼模塊中,本文采用了SN74CBTLV3251芯片。
2.2.3 晶振的選擇
實現對光源驅動信號的調制,是本文設計的難點。電腦發送的調制頻率信息,需要經過FPGA芯片中“直接數字式頻率合成計(DDS)”模塊的處理后,才能成為光源控制模塊的時鐘信號,使光源按照指定調制頻率發光。同時電腦傳輸數據需要使用串口。因此在晶振的選擇上必須既要滿足DDS模塊的要求,又要滿足串口傳輸數據所需9600 Hz通訊要求。
根據光尋址傳感器常用頻率,本系統的光源的調制頻率范圍被設置為1K~80K Hz, 本系統中通過對DDS輸出信號頻率的75分頻,來獲得所需調制頻率的光源驅動信號,因此DDS輸出信號ddsout的頻率取為75K~ 6M Hz。在實際工作中,DDS的輸出頻率值由用戶通過串口通知FPGA,經DDS處理后轉化為DDS輸出信號ddsout,作為“光源驅動”模塊的時鐘,對此動態時鐘進行75分頻,可獲得所需調制頻率的光源驅動信號。例如,用戶需要10K Hz的光源驅動信號,FPGA由串口獲得10K Hz的指令信號,DDS將其轉化為頻率750K Hz的DDS輸出信號,75分頻后為10KHz。
傳輸數據波特率為9600Hz,由于對傳入的信號進行三次接收保證信號正確,所以輸入時鐘頻率至少為28800Hz。本文選擇了18M Hz晶振,既可滿足RS232的通訊需求,又滿足DDS模塊最高6M Hz的時鐘頻率需要。
2.2.4 串行通信接口
根據本設計使用環境要求,通信距離約為15 m,可提供5 V直流電壓輸入,所以接口協議選取了較為通用的EIA RS-232C 標準(協議),數據傳輸速率為9600波特。同時,為了能夠同計算機接口或終端的TTL器件連接,必須在RS-232C 與TTL電路之間進行電平和邏輯關系的變換。我們應用集成電路芯片MAX232芯片實現TTL電平與EIA電平間的轉換。
此外,利用USB串口線,串口設計方案還可擴展為USB接口,從而解決了某些電腦未設串口或串口數量不足的問題。
3、軟件設計
3.1 FPGA功能描述
FPGA的設計主要包括光源的控制,尋址功能和串口數據的收發三方面。
3.1.1 對光源驅動信號的控制
對光源驅動信號的控制,包括信號的頻率和信號的強度兩方面。
電腦給出的光源調制頻率信息,需經過處理后,才能轉化為實際驅動光源的模擬信號的頻率。本文采用了DDS原理,實現這一功能。簡述如下:通過相位累加的方法,將電腦發送的頻率控制字,生成為一個所需頻率的正弦信號,再通過一個比較器來把它轉化為方波或三角波,這樣光源的調制頻率便由DDS輸出信號決定,從而使“光源驅動”模塊獲得指定頻率的輸入電壓。系統仿真后的結果如圖3所示,其中frequency為頻率控制字,ddsout為DDS輸出信號,reset為復位信號。圖3(a)為80KHz的頻率控制字時DDS的輸出信號,按照理論設計DDS應輸出6MHz信號,仿真結果顯示DDS輸出信號的周期為165.0ns符合設計要求。圖3(b)為29KHz頻率控制字時DDS的輸出信號,周期為490ns。由于光源驅動信號的頻率為DDS輸出信號的75分頻,因此仿真結果顯示設計方案可行。
3.1.2 尋址功能
本文設計了兩種尋址模式:逐點掃描、指定地址。電腦發送的尋址信息達到FPGA芯片后,轉化為地址信息,經地址譯碼后對光源陣列中指定地址光源進行選通操作,系統仿真結果如圖4所示,其中address_type為地址控制模式,address為地址控制字,qi(i=1,2,3,……)為第i個光源的地址信號,高電平表示該地址被選通。當address_type為低電平時,尋址方式為逐點掃描,光源陣列中光源按地址增加的順序依次被選通,如圖4(a) 所示;當address_type為高電平時,按照address控制字中的指定地址選通光源,當address分別為2、9時,分別只有q2和q9為高電平,如圖4(b)、(c)所示,分別表明只有2號地址和9號地址的光源被選通。對尋址功能的仿真結果顯示,尋址功能的設計方案可行。
3.1.3 串口通訊
串口模塊的目的是實現FPGA和電腦的雙向通訊,即:接收電腦指令,并將其傳達給FPGA;將FPGA反饋給電腦的當前系統狀態,發送給電腦。
(1)接收功能:接收子模塊接收判斷電腦發送的控制字,當收到起始位“0”時開始接受8位的控制指令,直至收到停止位“1”是結束接收,將指令送至寄存模塊進行分類寄存,并發出相應控制指令至FPGA中指定功能模塊,啟動FPGA讀取操作。
(2)發送功能:FPGA將當前狀態輸送給保存在串口模塊的發送寄存器中,待電腦發出查詢指令,串口模塊將指定寄存器中內容發送給電腦。
3.2 光源控制器控制軟件
配合光源控制器主板,本文以Visual Basic為基礎編寫了光源控制器的軟件平臺。通過這一平臺,用戶向控制器主板發送控制指令,并查詢和現實系統當前運行狀態。系統控制界面如圖5所示,界面分為5個區域,分別為:
(1)“串口設置區”,完成端口設置后,可點擊“串口測試”按鈕,測試當前端口選擇及設置是否正常。
(2)“光源驅動設置”區,用戶可在此為光源驅動選擇所需波形和驅動功率,并設置調制頻率的大小;
(3)“尋址方式設置”區,是光尋址型傳感器的要求。根據實際使用需求,可進行“逐點掃描”或“指定尋址”。當傳感器陣列中所有敏感單元全部使用時,可選擇“逐點掃描”,此時系統根據地址設置,從1~9逐點選通該地址所對應的光源;若只使用部分敏感單元,可選擇“指定尋址”模式,根據需要點擊所需地址標號,即可實現對指定地址光源的選通。光源選通時間,可由用戶在“尋址時間”欄中設置。
(4)“系統功能”區,是用戶想控制器發送指令的按鈕區域。當完成對串口、光源驅動和尋址方式的設置,點擊“啟動”按鈕,系統根據用戶設置向光源控制器發送指令。其它功能包括:“系統復位”,為控制器的軟件復位按鈕,點擊此按鈕后,光源全部亮起;“清空緩沖”用于清空接收緩沖區內容;“保存設置”用于將當前設置保存至數據庫中,以備傳感器檢測系統調用。
(5)“系統狀態”,系統每隔0.5s查詢以此系統當前狀態,包括:當前尋址光源的地址、調制頻率、發光強度等方面的信息。
4、結果
4.1 控制器主板
控制器主板及封裝后照片如圖6(a)、(b)所示。主板尺寸11.5 cm×12cm,采用了雙層制版。為滿足不同類型光源的要求,控制器頂端設有可調電阻,用于調節光源驅動信號的額定電壓,可滿足額定電壓在1.25~5V間光源的驅動需求。
由于光尋址型傳感器具有陣列的結構,陣列設計又具有很強的靈活性,為使本文提出光源控制器具有更大的靈活性,在主板上設有預留擴展槽,可將光源陣列擴充至30×30的陣列結構,滿足對900個敏感單元的尋址需求。目前,本文完成的設計可控制3×3光源陣列。
4.2 光源驅動信號
圖7為,當用戶通過軟件控制平臺,發出調制頻率和發光強度的控制指令后,光源驅動信號的波形圖。其中(a)為控制界面發出2KHz調制頻率、100%額定功率、方波的控制指令后,示波器采集到的信號;(b)為控制界面發出5KHz、50%額定功率、三角波的指令,示波器采集到的信號。由圖7可見,本控制系統實現了,通過系統軟件平臺對光源驅動信號的控制。
4.3 尋址功能
圖8為系統指定地址為2、7時,先后拍攝到的光源陣列照片。視頻形式的支持材料中將提供“逐點掃描”模式、尋址時間為0.24 s時,采集到的視頻文件?梢,本文的光源控制系統,實現了指定尋址和逐點掃描,兩種工作模式。
5、結語
本文開發了基于FPGA的光源陣列控制器及其軟件控制平臺,該系統實現了對光源陣列驅動方式(包括驅動波形、功率、頻率)和尋址方式的控制,可滿足光尋址型傳感器對尋址光源強度、調制頻率、逐點或指定選通的要求。其中調制頻率可在1K~80K Hz內設置為任意整數,光源強度設有4個檔位。此外,為滿足不同類型光源的要求,控制器中光源驅動信號的額定電壓可在1.25~5 V之間任意設置。
參考文獻
[1] Giuseppe Massobrio, Sergio Martinoia, Massimo Grattarol. Light-addressable chemical sensors:Modelling and computer simulations.[J] Sensors and Actuators B. 7(1-3): 484-487 (1992).
[2] T. Yoshinobu, H. Iwasaki, Y. Ui, K. Furuichi, Yu. Ermolenko, Yu. Mourzina, T. Wagner, N. N?ther, M.J. Sch?ning. The light-addressable potentiometric sensor for multi-ion sensing and imaging. [J] Methods, 37(1): 94-102 (2005).
[3] William E. Lee, H. Gail Thompson, John G. Hall and Douglas E. Bader. Rapid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biological and chemical agents by immunoassay, gene probe assay and enzyme inhibition using a silicon-based biosensor. [J] 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14(10-11):795-804 (2000).
[4] Yunfang Jia, Ming Qin, Hongkai Zhang, Wencheng Niu, Xiao Li, Likai Wang, Xin Li, Yunpeng Bai, Youjia Cao, Xizeng Feng. Label-free biosensor: A novel phage-modified Light Addressable Potentiometric Sensor system for cancer cell monitoring. [J] 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2007. 22(12): 3261-3266.
[5] 韓涇鴻,梁衛國,張虹.陳德勇.徐磊.微陣列光尋址生化傳感器系統性能研究[J].電子與信息學報,25(6): 831-837 (2003).
[6] 王南,徐曉潔,葉 楠.崔志立,張曄暉.提高LED穩定性的高精度數控恒流源[J].微計算機信息,22(12-2):246-247 (2006).
本文受到南開大學本科生創新科研計劃(No.8-13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No.60602002)、天津市應用基礎研究(NO.08JCZDJC21700)項目資助
【光尋址型傳感器中光源控制系統的設計與實現】相關文章:
智能家居控制系統的設計與實現03-18
新型船舶航向控制系統的設計與實現03-07
計算機遠程控制系統設計與實現Delphi03-08
基于PLC的關節型機器人控制系統設計03-07
傳感器無線互聯標準及實現03-19
多碼型調制光發射機的設計03-07
多能源動力總成主從式控制系統的設計與實現11-22
面向對象設計在樓宇控制系統中的應用03-18
論網絡教學中課件系統的設計與實現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