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課題開題研究報告
一、選題緣由和意義
2004年秋季起,高中新課程改革在廣東等四省區試點試行,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狀況悄然發生了變化:教材的編排體系呈現多樣化,版面設計內容豐富多彩,學生的學習興趣日漸濃厚;學生在課堂活潑多了,變得敢于舉手,敢于質疑,敢于發表不同見解;同時,教學手段的現代化、教學資源多元化也給教師的課堂教學帶來了諸多的便捷。實施新課改應讓課堂孕育著生機和活力,應讓其成為學生個性張揚和生命涌動的舞臺,但隨著課改的深入和推進,我們也逐漸感受到課改后的一些反常現象,特別是在教師課堂教學行為,學生學習狀態,課堂教學整體效益上存在著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
如果我們深入到高中歷史教學課堂,就會發現,低效、無效甚至根本不講成效的教學現象俯拾皆是,某些所謂的“新課堂”仍然明顯帶有師生劇本化的表演,不少冠以“活動式”、“研究性”等新型教學課堂教學在本質上仍沿用了傳統的“填鴨式”的教學方法,有些教師因一味追求教學的動態生成性、教學內容的生活化處理和開展所謂的“研究性學習”而影響了新課改有效實施的現象大量存在,課堂教學有效性缺失仍然是目前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亟待解決的問題。
我市在新課程條件下高中歷史課堂有效教學的研究領域尚欠深入具體,未能根據生源實際情況得到一套可以套用的方法,可操作性較弱,我校在本課題研究更是欠缺。本課題主要針對目前我校高中歷史課堂教學存在效率較低的實際情況而進行的應用性探索研究,其目的在于從現有的新課程背景下有效教學理論和實驗研究成果上,提出一些實踐操作措施,并在實際課堂教學中得到驗證,為我市新課程改革的健康發展提供有益的借鑒。
本課題主要是基于我校實際情況而進行的`實驗性創新,會考成績及學生的滿意度調查如果達到預期目標,課題組則建議茂名市教育局教研室將此種教學方法逐步推廣至茂名其他同類學校的歷史教學,擴大實驗面積。
另外,此次實驗也是新課標條件下歷史教學的一次探索,對各地的相關實驗也應該具有有益的借鑒作用。
二、可行性
本課題負責人和主要成員均參加過校級課題研究,多位成員的研究論文獲市優秀論文一、二等獎。
本研究一個周期為三年,屬歷時研究,資料的定期采集和存檔十分重要。實驗結束后,需要開展橫向和縱向對比研究,包括同年級實驗班和非實驗班的對比研究,同類實驗學校和非實驗學校的對比研究等。完成一個研究周期至少需要三年(含撰寫研究報告時間)。
三、學術前史
。ㄒ唬⿲W術專著
從杜威到布盧姆,從斯金納到加涅都非常重視對高效教學的理論研究和實證研究,并取得了各具特色的研究成果。自上世紀80年代后,又涌現出新的研究成果,諸如美國加里?d鮑里奇的《有效教學方法》,美國梅里爾?哈明的《教學的革命》,佩爾?蒂埃的《成功教學的策略—有效的教學實習指南》,等等。
國內除葉瀾、裴娣娜等人對高效教學進行研究以外,部分專家、學者對此也進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重要成果。如崔允漷的《有效教學:理念與策略》,呂渭源的《有效教學草綱》,陳厚德的《新概念——有效教學》,張慶林、楊東合著的《高效率教學》,黎世法的《新課程異步教學方法論》等。
此上諸多專著,或多或少涉及高中歷史高效課堂教學方面的研究,然對于我們國家新課程條件下高中歷史課堂有效教學的研究領域的研究則甚少。
(二)學術論文
綜論方面,夏偉在《論新課改后高中歷史課的素質教育》一文中分析新課改后,高中歷史教師如何從傳統的應試教育教學模式中解放出來,實現向素質教育的轉變。夏氏結合自身教學實踐,提出某些頗有價值的想法,如積極向國外同行學習;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重視史料教學;提倡社會實踐教
學;不要將高中歷史課上成政治課,等等。
朱國平《論提高高中歷史教學的有效性》提出個人對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理解:學生在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在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熱愛到熱愛,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此后,朱氏提出提高歷史課堂有效性的方法:首先,教師需不斷學習,努力增加自己的歷史知識;其次,教師需要做好教案設計;再次,教師需善于發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還有,教師需學會教學反思;最后,教師需要優化課堂教學方法。
崔女紅《高中歷史課堂教學如何提高效果》文中,結合其自身的教學實踐,提出提高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某些措施,如講究課堂語言藝術;以問題為中心,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運用多種教學手段,防止或緩解學生的疲乏心理;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有助于知識的掌握,課堂效果更佳等。
某個方面,姜南《異步教學法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一文結合其的教學實踐,較詳細地介紹異步教學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具體操作過程:教師明確課題,提出問題;教師指示學習方法;學生學習,了解學情;強化效應;學生演練等五個步驟。
李春才的《提高高中歷史課課堂交往效果之我見》,文中以為課堂交往包括師生之間的交往及學生之間的交往。在課堂交往中,師生都應注重提高自己。
吳銀春《讓高中歷史課堂熠熠生輝——小議提升高中歷史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從歷史課堂提問的角度如何提高高中歷史課堂的有效性。其文認為,在高中歷史教學中,課堂提問要堅持啟發性,讓課堂提問激活思維;堅持聯系性,讓課堂提問接軌社會;堅持開放性,讓課堂提問提升課堂效果;堅持靈活性,讓課堂提問培養學生的思維,從而不斷提高課堂提問的實效性,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
楊奕信《歷史課堂教學改革中現代媒體技術的應用》一文,既肯定歷史課堂教學中現代媒體技術的利用,但同時指出歷史課堂教學中應正確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如正確處理好手段和教學目標的關系;正確處理好手段與教學內容的關系;正確處理手段與教學策略的關系。
董志輝《高一歷史教學如何做好初高中知識的銜接》提出解決初高中知識內容銜接問題的三點看法:興趣引路,能力滲透;理清主線,建構體系;隨機訓練,點撥提高等。
張海霞的《利用教材中的文字史料增強課堂教學效果》著重論說如何利用教材中的文字史料,如詩歌及民謠類、講話類、典籍類史料,甚至小字部分內容來提高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徐增山的《活躍歷史課堂氣氛提高歷史教學質量》則較具體地論說活躍歷史課堂氣氛的方法,具體如下:教師提高自身素質;教師精心設計新課的導入環節;教師把詩詞等藝術形式引入課堂;教師把情感引入課堂;教師把國內外大事引入課堂;教師應將教學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和現實。
四、研究方法
。ㄒ唬┭芯磕康
1、研究提高高中歷史教師教學活動有效性的途徑。
2、研究提高高中學生歷史學習活動的有效性的策略。
。ǘ┭芯繉ο笈c方法
選取我校高一某班為實驗班,高一某班為對比班。
在研究方法和統計上,本研究采用多種研究手段,有準實驗法、問卷調查法、文獻研究法,對研究數據統計分析。
。ㄈ┭芯砍绦
準備階段: 20XX年3月~20XX年8月,該階段做了以下工作:
收集有關信息,進行文獻查閱,確定研究主題
制定研究計劃
組織研究人員
2、立題階段:20XX年8月~20XX年9月
采用文獻研究法,收集各類期刊、出版物中有關教學有效性研究,認真研讀,制定方案,提煉升華,撰寫課題研究方案。
3、實施階段: 20XX年10月~20XX年10月
。1)數據分析、資料整理階段。采用調查法,對高一學生進行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活動有效性調查問卷;文獻研究法,綜合分析近兩年有關教案和教學設計,分析影響教學活動有效性的因素和行為表征。
(2)行動研究案例分析階段。定期進行課題研究課,立足課堂進行草根化實踐研究;要求課題組成員每兩周撰寫一篇教學反思或教學隨筆、每學期寫一篇課
題教學論文;每學年組織兩次課題研究經驗交流。課題組成員每月進行一次課題理論學習與研究,努力探索提高課堂活動有效性的教學策略,鼓勵教師在有效性教學指導下大膽創新,提出案例。
4、總結階段:20XX年11月~20XX年10月
(1)省會考成績抽樣分析,主要針對實驗班學生與對比班學生會考抽樣分析。 2)對本課題研究進行有效性的分析和反思性評價,形成結題報告。
五、創新之處
“新課程條件下高中歷史課堂有效教學的研究”課題自2004年廣東新課改實施以來,各地各學校均有相當數量的相關論文陸續發表,但時至今日,該課題仍是不少地方不少學校的探討的焦點,原因部分源于之前論文理論性太強,而可操作性稍弱;部分由于各地生源不同,學生素質各不相同,導致得不到一套可以套用的方法。本課題旨在結合本地生源實際情況,采用數據呈現的方式,解決新課標下歷史教學過程中的具體問題,以期能夠為新課標的推廣提供可行性參考。
【歷史課題開題研究報告】相關文章:
7.課題開題報告
8.教學課題開題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