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貧困生心理資本在學校管理中的運用
導語:由于學校助貧方式不當和家庭期望過高校貧困生心理資本的開發在學校管理中的運用李柯柯高,導致貧困生容易產生心理壓力,而且,對于貧困生的經濟援助和心理援助涉及隱私保護問題,從而給貧困生帶來更大的心理負擔。
高校貧困生作為一個特殊群體,因家境貧困,缺乏社會資源,以及自身成長中缺少見識,容易導致自卑心理和自我退縮,這種狀況直接影響了貧困生的情緒和人際關系水平,甚至會影響他們未來的職業發展和生活。因此,如何促進貧困生心理的健康發展是學校學生管理中的一個重要課題。本研究認為,對于貧困生的心理健康管理最核心的環節是要提升他們的心理資本水平。心理資本作為一個國際心理學界的新理念,從積極心理學方向研究如何促進人的心理健康、主觀幸福感及各種能力的提升,對發掘貧困生的潛能,培養貧困生的積極心理,增強貧困生應對壓力,保持學習工作效益,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一、從心理資本角度看高校貧困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因自我意識角色認知偏差導致貧困生心理沖突和學習工作效率低
對于高校貧困生而言,他們有一種自卑感和低人一等的心理,他們更愿意生活在自己狹窄的空間里,不知如何與人交流,他們適應新的學習方式和職業容易出現問題,變得焦慮、迷茫、消沉,生活失去了目標,他們向往戀愛,盲目的追隨,容易失去自我。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主要是因為貧困生不能清楚的認識自我,自我評價趨向于更加消極,貧困生學習熱情不高,畏懼困難,不敢嘗試新的挑戰,情緒容易消極低落。
(二)學校助貧方式不當而產生心理壓力
現在的高校普遍建立起了以獎學金、助學金、勤工助學和學費減免為主體的多元化的資助政策體系,這些經濟援助體系有力的緩解了貧困生的經濟壓力。但是學校對于貧困生的心理援助體系往往比較薄弱,由于學校助貧方式不當和家庭期望過高校貧困生心理資本的開發在學校管理中的運用李柯柯高,導致貧困生容易產生心理壓力,而且,對于貧困生的經濟援助和心理援助涉及隱私保護問題,從而給貧困生帶來更大的心理負擔。
二、學校管理中貧困生心理資本開發的研究方向
我們通過調查研究發現,單純物質性的資助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貧困生的心理問題。在學校管理中需要注重心理資本的開發研究,以培養貧困生的樂觀、自信、公正、幸福等積極的心理品質的手段,促進貧困生提升其價值層次,增強其主觀幸福感,提高其生活滿意度,確立其職業理想。因此,我們認為在學校管理中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研究開發貧困生的心理資本的途徑:
(一)開發貧困生發展潛能,提升貧困生價值感和幸福感
貧困生價值感的提升是高校必須要研究的心理資本開發途徑,因為價值感的提升是貧困生感受幸福程度的重要環節,使之在不同的生活情境中都能有一定的滿意度,感到生活有目標、有意義,會悅納自己的一切。因此,如何引入個性化的幫助服務、開發貧困生個性發展的潛能,培養正確歸因,激發內在需要,是獲取提升貧困生價值感的有效途徑。
(二)依據貧困生個性特點,設計貧困生的生涯發展
高校應該研究如何根據貧困生的不同個性特點,制定個性發展目標,建立合理、公正、有效的動力機制,促進貧困生完善自我意識,明確自己的發展方向,為他們提供生涯規劃和就業幫助,培養個人優秀的生涯規劃能力,為今后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三)引導正確面對生活和學業壓力,提高貧困生效能感
高校要研究如何消除因家庭經濟困難的壓力對貧困生產生的消極影響,改變貧困生面對生活壓力和學業競爭的心理認知,使其能夠合理得調整情緒,積極得溝通尋求社會支持,從而打開心扉,能正確面對環境壓力,提高效能感。
三、在學校管理中貧困生心理資本開發的具體運用
心理資本是學校進行貧困生管理的必要保證,心理資本干預理論(PCI)認為:心理資本干預是對信心、希望、樂觀及韌性的開發。信心可以通過掌握經驗或獲得成績、社會說服力以及身心的喚醒激勵;希望可以通過確定具體、富有挑戰性的個人目標,以及在目標實現過程中所獲得樂趣來實現;樂觀可以通過學會對過去寬容、學會正確評價以及學會為將來尋找機會來開發和訓練;韌性可以通過壓力和風險管理,提升人從挫折、失敗和逆境中恢復力。因此,學?梢詮囊韵聝蓚方面來開發貧困生的心理資本。
(一)從團體層面組織貧困生群體開展心理資本團體訓練
心理資本團體訓練是通過招募貧困生組成團體,采用游戲、活動、模擬、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形式影響貧困生的心理狀態。有針對性的制定訓練內容和方案(見表1),如加強貧困生應對挫折、壓力的提升訓練;自信心提升訓練;貧困生的人際交往溝通;妥善進行情緒管理;生涯規劃等。通過團體的訓練以及心理學知識,提高貧困生的自信心、增強他們的希望感,樂觀、韌性。團體訓練可以使貧困生在獲得一種具有耐久性和相對穩定的心理品質,這對提高貧困生的心理資本來說具有實效性。同時在充滿尊重、真誠、接納的氣氛的心理資本訓練活動中,讓他們回顧成長經歷,重新認識自我,發揮內在潛能。
同時他們的樂觀,韌性,希望,以及相互支持水平等都可以有一定程的提升,這些對心理資本的整體提高都有較好的作用。貧困生的心理資本團體訓練在設計上需要合理利用資源、分解目標、替代學習等方法融入一些具有創造性和挑戰性的活動中,使貧困生在競爭的過程中掌握這些方法,進而達到提升其心理資本水平的目的。如在活動中對成員的角色不做規定,這就要求成員需要根據自身的特點來合理分配角色,這在一定意義上訓練了貧困生合理分配和利用資源的能力。而在活動結束后,要引導成員對小組的經驗教訓進行總結,并完善達成目標的計劃,培養貧困生的希望和韌性品質。此外,要引導貧困生借鑒其他人的經驗教訓,起到替代學習的作用,因為替代學習是提高個體自我效能感的有效途徑。
(二)從個體層面對貧困生開展心理輔導
對于個別存在心理問題和障礙的貧困生,不適合用團體心理訓練方式,需要開展有針對性的心理咨詢和輔導,改變認知模式是幫助他們疏導情緒,直面壓力,強化他們的自尊、自信的有效途徑。改變認知模式就是改變貧困生對特定事件的態度、看法、評價等認知內容,通過改變認知,進而改變情緒。所以對于貧困生的心理輔導的核心應該是通過改變學生的非理性信念來改變不良的情緒和行為結果。貧困生的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看上去是因為家庭困難或遭遇挫折而導致的,實際上,真正的原因來自貧困生本身對自己以及周圍的不合理認識和評價所引起的。
貧困生的觀念里存在“我一無是處,沒有任何值得稱贊的地方”,“如果事情沒有想象的順利,那是很糟糕的”等一些絕對化、過分概括的思維非理性觀念,這些觀念都會引起他們對于自己的過低評價,又因為貧困生的支持感的來源單一,要么是學業成績要么是人際關系,容易導致焦慮、抑郁等消極情緒。因此,改變認知模式,以合理思維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維方式,以合理信念代替不合理信念,例如改成“不一定成為最好的,只要自己盡力去做就可以了”、“一次落后和失利并不代表會永遠失敗,只要自己努力就好了”合理的信念就能幫助貧困生減少或消除情緒困擾,以此學會正確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問題,從而促進身心的和諧發展。
四、高校在貧困生心理資本開發中應遵循的原則
(一)保護隱私的原則
在進行心理資本開發和訓練的過程中要尊重每一個學生,對于貧困生認定過程中的約談、心理咨詢的內容應該嚴格保密,嚴禁隱私泄露,避免給貧困生帶來更大的負擔。
(二)自愿參與的原則
無論是參加團體訓練還是參加心理輔導都應本著自愿原則,因為只有自己有意識地想改變自我,主動參加活動,這樣才能達到提升的目的。
(三)正確處理貧困生的心理防御
在心理輔導或團體心理訓練時,如果有學生產生心理防御,學校應與之真誠地溝通,切忌急躁,以免對學生造成心理傷害。
【高校貧困生心理資本在學校管理中的運用】相關文章:
論述沖突管理理論在高校課堂管理中的運用12-06
淺談高校行政管理中績效考核的運用02-24
談管理心理學在檔案管理中的運用03-03
談談高校學生管理中老子哲學思想的運用12-03
論述高校學生管理中老子哲學思想的運用12-11
淺談團體心理輔導在幼兒師范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運用12-10
發展思想在高校人才培養中的運用02-20
體育游戲在高校體育課教學中的運用03-02
翻轉課堂在高校音樂專業舞蹈教學中的運用03-20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