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論唐代詩文中綠珠故事的文化意蘊(yùn)

        時間:2023-02-25 11:30:16 論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論唐代詩文中綠珠故事的文化意蘊(yùn)

          論文關(guān)鍵詞:綠珠 唐代 美女禍水 殉情 知遇

        論唐代詩文中綠珠故事的文化意蘊(yùn)

          論文摘 要:歷史上的綠珠只有一個,而在不同時代不同作家筆下的綠珠都是對綠珠故事的“各種解釋”,在晉至北朝時期,詩人們大多著眼于歌頌綠珠的美貌和才藝,唐代詩文中也不乏贊嘆綠珠的美貌和才藝的作品,但是人們逐漸從道德角度來審視綠珠故事,或褒或貶,根據(jù)自身的利益和經(jīng)驗(yàn)對綠珠故事作出的“自己的解釋”。綠珠故事的原本形態(tài)也給后世對綠珠褒貶不一提供了文本上闡釋的可能因子。
          
          美女綠珠她墜樓而死,過早的夭折使人為之感到痛惜,晉代以后,綠珠成為眾多詩人墨客歌詠的對象。在晉至南北朝時期,詩人們大多著眼于歌頌綠珠的美貌和才藝,尚未上升到道德評判的層面。到唐代以后,也不乏贊嘆綠珠的美貌和才藝的作品,如王勃《采蓮賦》:“命妖侶于石城,嘯娛朋于金谷。乃使綠珠捧棹,青琴理舳”[1],但是人們逐漸從道德角度來審視綠珠故事,或褒或貶,唐人所接受和再創(chuàng)造的綠珠故事,已經(jīng)具有了特殊的深刻含義。
          唐代與晉至南北朝相比,綠珠故事的文本呈現(xiàn)出多樣性,除了史傳、詩歌等傳統(tǒng)樣式之外,綠珠故事在筆記、小說等文學(xué)樣式中的數(shù)量明顯增多。下面我們逐一進(jìn)行梳理。
          一、一旦紅顏為君盡——綠珠以死殉貞情
          綠珠不惜墜樓明志,被傳為千古佳話。時隔半個世紀(jì),在綠珠墜樓之烈舉的直接感召下,唐代也發(fā)生了一個與綠珠墜樓驚人相似的窈娘殉情報喬知之的愛情悲劇!杜f唐書》卷一百九十記載了喬知之有侍婢曰窈娘,美麗善歌舞,為武承嗣所奪,因作《綠珠篇》以寄情,密送與婢,婢感憤自殺。承嗣大怒,因諷酷吏羅織誅之[2]。值得注意的是宋代志人小說集《續(xù)世說》卷九著錄此事的時候,一反前人對這一愛情悲劇的同情惋惜、唏噓感嘆,而把此事收錄“惑溺”條下,帶有明顯的貶斥色彩。
          《太平廣記》卷一七七記載了崔郊秀才與其姑一婢私通,姑貧婢于連帥,連帥愛之,崔郊思慕無已,候婢寒食節(jié)外出之時誓若山河。并贈詩曰:“公子王孫逐后塵,綠珠垂淚滴羅巾。侯門一入深如海,從此蕭郎是路人!焙髞磉B帥命婢與崔郊同歸。并且“幃幌匣,悉為增飾之,小阜崔生矣”[3]。崔郊繼承了江總詩中所描繪的綠珠含淚而舞的哀怨凄楚形象,勾勒了一個用羅巾拭淚的淚美人的形象。由此,綠珠哀怨的形象在唐代廣為人們接受。唐代詩人劉商《綠珠怨》、權(quán)德輿《送張將軍歸東都舊業(yè)》以綠珠怨為題,描繪一種凄冷哀怨的氛圍。綠珠的哀怨是美好的愛情之花被惡勢力摧折的的凄美。因此,唐代詩人對綠珠在石崇遇難之時以死殉情流露出同情惋惜,高度贊美綠珠的剛烈之舉,如汪遵《綠珠》“從來幾許如君貌,不肯如君墜玉樓。”
          二、綠珠猶得石崇憐——盼君臣知遇銳意進(jìn)取
          綠珠作為一個歌妓,她的命運(yùn)掌握在石崇的手里,幸福與否,能否得寵也是由石崇一人決定,這種男女之間的關(guān)系和封建社會中君臣遇合的關(guān)系極其相似,臣子的地位和婚姻關(guān)系中妻妾奴婢的地位和命運(yùn)極其相似!俺跆扑慕堋敝坏鸟樫e王在《艷情代郭氏答盧照鄰》中日:“莫言貧賤無人重,莫言富貴應(yīng)須種。綠珠猶得石崇憐,飛燕曾經(jīng)漢皇寵。良人何處醉縱橫,直如循默守空名”[4]。綠珠作為一個歌妓,在美女如云的金谷園中,卻得到了石崇的知遇和寵愛,甚至為了綠珠而速禍。美麗善歌舞的綠珠尚且能得到主人的寵愛,才華橫溢的初唐四杰對自身為代表的落拓文人的終能顯達(dá)的充滿了自信。這些出自初唐四杰筆下的詩句,表現(xiàn)了社會中下層人們長期以來被壓抑的自我意識和匡時濟(jì)世的自我期待、以及渴望建功立業(yè)的人生理想和熱情。以綠珠受石崇寵愛來比喻君臣遇合,后世已經(jīng)被經(jīng)常當(dāng)做典故來使用。石崇對綠珠可謂有知遇之恩、賞識之恩,而綠珠也沒有負(fù)石崇,在石崇遇難之時,墜摟而死來報答石崇的賞識寵愛之恩。在渴望知遇的文人看來,綠珠是知恩圖報的楷模和典范。
          三、昔時歌舞臺,今成狐兔穴——抒發(fā)懷古感傷情緒
          唐代詩人們看到當(dāng)年鋪錦列繡、花奇草異的金谷園,如今已是秋草迎風(fēng)敗葉委地荒草映月一片凄涼;富可敵國的石崇最終落了個人亡財空,連心愛的姬妾也無從保全的可悲下場。綠珠如花似玉然而又像春花難常開,雖技壓群芳深受石崇的寵愛,但是世事無常,好花易落,就像唐代詩人蘇拯《金谷園》中寫道:“積金累作山,山高小于址。栽花比綠珠,花落還相似”[4]。更是讓人覺得繁華富貴如過眼煙云,世事之難料。如劉希夷《洛川懷古》:
          晉家都洛濱,朝廷多近臣。詞賦歸潘岳,繁華稱季倫。梓澤春草菲,河陽亂華飛。綠珠不可奪,白首同所歸。高樓倏冥滅,茂林久摧折。昔時歌舞臺,今成狐兔穴。人事互消亡,世路多悲傷。北邙是吾宅,東岳為吾鄉(xiāng)。君看北邙道,髏縈蔓草[4]。
          劉希夷面對“繁華事散”的金谷,從萋萋春草、白頭翁坐泣、高樓倏冥滅,髏縈蔓草中感受到衰敗以后的沉寂與凄清;金谷園的昔日繁華歌舞臺,今成荒涼狐兔穴這一鮮明的盛衰巨變,讓詩人愁緒郁結(jié)、悲不能抑。驁不遜的李白在《古風(fēng)》中寫道
          天津三月時,千門桃與李。朝為斷腸花,暮逐東流水……功成身不退,自古多愆尤。黃犬空嘆息,綠珠成釁仇。何如鴟夷子,散發(fā)棹扁舟[4]。
          洛陽的天津橋見過昔日的繁華,也領(lǐng)略過王公貴戚今天耀武揚(yáng)威,明天就會人首異處,它成了人事盛衰的見證,也自然地成了人事盛衰的象征,李白慨嘆自古以來功成應(yīng)該及時全身而退,否則世事無常,禍福難料,不如散發(fā)弄扁舟。在《魯郡堯祠送竇明府薄華還西京(時久病初起作)》中李白也同樣流露出這種人生慨嘆和感悟:
          君不見綠珠潭水流東海,綠珠紅粉沉光彩。綠珠樓下花滿園,今日曾無一枝在[4]。
          政治的復(fù)雜、競爭的重壓以及個人理想與社會意識的尖銳沖突,是李白面臨著一種選擇,也就是入世與出世這兩種不同生活態(tài)度和價值取向的選擇。由于社會地位、生活方式和人格形成上的諸多原因,這些人總是處于懷才不遇或抑郁難伸的境地,他們的用世之心常常受到嚴(yán)重挫傷,從而處于心理失衡的痛苦無望狀態(tài)。于是投身田園,怡情山水,在大自然中求得一種慰藉和解脫。
          綠珠在金谷園中享盡了榮華富貴,但最終也逃脫不了墜樓而死的悲慘結(jié)局,綠珠和她生活過的金谷成了篤信佛教的人們闡釋空無思想最好的例證。如唐朝著名詩僧天臺寒山《詩三百三首·傳語諸公子》“伸頭臨白刃,癡心為綠珠”[4],在他們看來萬法皆空,所以勸戒人們不要對原本空無的財色執(zhí)迷不悟。唐代另一位詩僧貫休也在吟詠綠珠的詩中表達(dá)佛教空無的思想。他在《偶作五首》、《洛陽塵》中分別寫道:
          君不見金陵風(fēng)臺月煙霞光,如今五里十里野火燒茫茫。君不見西施綠珠顏色可傾國,樂極悲來留不得。君不見漢王力盡得乾坤,如何秋雨灑廟門[4]。(《偶作五首》)
          昔時昔時洛城人,今作茫茫洛城塵。我聞富有石季倫,樓臺五色干星辰!了餍新,冢石花磷磷。飛鳥好羽毛,疑是綠珠身[4]。(《洛陽塵》)
          詩中先是濃墨重彩極力渲染金谷之繁華,來反襯如今金谷之荒涼。以樂寫哀,而倍增其哀,以盛用寫衰,倍增其衰,想以此來告誡人們,財色以及世間諸相,都不過是虛幻之像,不要滯于虛幻之像。
          四、不羨綠珠歌——抒發(fā)渴慕隱逸的思想
          石崇雖然有敵國之富,但是最終卻因財招禍,綠珠雖有絕世之美麗,可最終卻成了政治斗爭的犧牲品,墜樓而死,如蘇拯《金谷園》中寫道:“徒有敵國富,不能買東市。徒有絕世容,不能樓上死。只此上高樓,何如在平地”[5]。所以孟浩然在《同張明府碧溪贈答》借綠珠之事感慨世事無常,好花易落,抒發(fā)對無官無祿自由平淡的生活的向往之情。在封建社會里,即使有些人平步青云,得到當(dāng)權(quán)者的賞識,可以呼風(fēng)喚雨,叱咤風(fēng)云,但是,伴君如伴虎,每天必須小心謹(jǐn)慎,稍有差錯,不但自己項(xiàng)上人頭不保,重者有可能是滿門抄斬,雖然綠珠一時得到石崇的恩寵,但是,也難免會有人老珠黃,色衰愛遲的一天,所以人們不再羨慕綠珠,“還看碧溪答,不羨綠珠歌”[4],而是渴望過一種平淡的生活。
          五、唯與石家生禍胎——貶斥綠珠為禍水
          唐代在有關(guān)詩文中,常把綠珠視為導(dǎo)致石崇家破人亡的罪魁禍?zhǔn)。如徐凝《金谷覽古》:“綠珠歌舞天下絕,唯與石家生禍胎”[4]。認(rèn)為雖然綠珠歌舞天下無雙,但只會給石崇帶來殺身之禍!度莆摹肪砥甙偈畹略5摹陡F愁志·祥瑞論》:“綠珠、窈娘,皆為家妖,以災(zāi)喬、石”[5],更是從政治歷史的視角將綠珠等同于使西周覆亡的褒姒和使殷商滅亡的己。還有人用明哲保身的眼光,批評石崇不予綠珠不識時務(wù)的做法。如曹鄴《古莫買妾行》:“若遣綠珠丑,石家應(yīng)尚存”。通過梳理材料我們發(fā)現(xiàn)貶斥綠珠為亡家禍水的論調(diào)多出于中晚唐時期的文人之口,如在文宗、武宗朝兩任宰相的李德裕,“白頭游子白身歸”的徐凝,曾屢舉不第淪落長安十年的曹鄴等。衰敗的政治局面和混亂的社會秩序,雖然消滅了詩人們的拯世救國的政治熱情,但是自身的屢試不第沉淪下僚的經(jīng)歷和遭遇,又不能不引起他們對國事人生深沉憂慮,這種美女禍水的思想源于人們對安史之亂的深刻反省。他們吟詠綠珠的詩歌無不浸染著濃厚的特定時代的色彩。
          唐代廣州司馬劉恂在專門記載嶺南異物奇事的《嶺表錄》(又名《嶺表錄異》)中首次記載了綠珠故鄉(xiāng)有關(guān)綠珠的古跡風(fēng)物,原書久已失傳,《太平御覽》卷一百七十二、《太平廣記》中保存了一些片段。如《太平廣記》卷三九九:
          綠珠井在白州雙角山下。昔梁氏之女有容貌……梁氏之居,舊井存焉。老傳云,汲飲此水者,誕女必多美麗。里閭有識者,以美色無益于時,遂以巨石填之。邇后雖時有產(chǎn)女端嚴(yán),則七竅四肢多不完全。異哉(州界有一流水,出自雙角山,合容州畔為綠珠江。亦猶歸州有昭君村,村蓋取美人生當(dāng)名矣[6])。(出《嶺表錄異》)
          以上這些關(guān)于綠珠古跡風(fēng)物的記載首次見于《嶺表錄異》,在此之前的文獻(xiàn)中,從未有人提及。因?yàn)椤稁X表錄異》作者劉恂,曾任廣州司馬,他的記載應(yīng)該是在綠珠故里民間口頭廣泛流傳的,然后由他記錄下來的,所以也是比較可信的。這些關(guān)于綠珠故里的記載,對后世影響很深遠(yuǎn),此后,凡涉及綠珠的故里,幾乎都是援引《嶺表錄異》里的這些材料,如宋代樂史的傳奇小說《綠珠傳》以及《廣西通志》、《廣東新語》等。在見多識廣的老們看來,美色是禍水,是可怕的洪水猛獸。為了從源頭上杜絕美女的出現(xiàn),就用巨大的石塊把井填上。
          唐代綠珠墜樓故事流傳范圍已經(jīng)非常廣泛,可以說是婦孺皆知了。唐朝詩人李翰《蒙求》:“伯道無兒,紹不孤。綠珠墜樓,文君當(dāng)”[7]!睹汕蟆肥怯盟难皂嵨慕榻B掌故和各科知識為主要內(nèi)容的兒童識字課本,其中對歷史人物的褒貶大致比較客觀,其中許多成為后來《三字經(jīng)》、《幼學(xué)》等取材的來源,并且四字成言,讀起來朗朗上口。綠珠故事借助這種普及性的啟蒙讀物流傳范圍越來越廣,產(chǎn)生的影響也愈深遠(yuǎn)。
          綠珠故事的原本形態(tài)也給后世對綠珠褒貶不一提供了文本上闡釋的可能因子。一方面石崇生活荒淫,一味顯財斗富招致殺身之禍,孫秀索要美妓綠珠,石崇舍不得把綠珠送于孫秀,因而速禍,這是后世貶斥綠珠是禍水,是石崇亡家的罪魁禍?zhǔn)椎囊罁?jù)和出發(fā)點(diǎn);另一方面石崇對綠珠有寵愛知遇之恩,甚至不肯把綠珠送給孫秀因而速禍,綠珠沒有負(fù)石崇,臨難毅然墜樓而死,綠珠之死是由于趙王倫、孫秀這些權(quán)豪勢要們的罪惡造成的,她的死又可以被看成是美被邪惡勢力所摧殘,因此,人們?yōu)樗乃,也為美的毀滅而痛惜,認(rèn)為綠珠是為了殉愛情而墜樓,把綠珠之死看成是對愛情的忠貞專一的表現(xiàn)?傊,不同時期的人們常常把歷史上的綠珠故事進(jìn)行加工改造,讓她體現(xiàn)不同時期人們的思想、感情、意愿。  
          參考文獻(xiàn):
          [1]《全唐文》卷一百七十七[M].北京:中華書局影印嘉慶本,1983.
          [2]《舊唐書·文苑傳中·喬知之傳》卷一百九十,第5012頁.
          [3]太平廣記卷一百七十七[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1995:1379.
          [4]陳貽.增訂注釋全唐詩[M].北京:文化藝術(shù)出版社2001:564,545,1446,1264,773.
          [5][清]董誥等纂修:《全唐文》卷七百一十,1983年中華書局影印嘉慶本,第7288頁.
          [6]《筆記小說大觀》三編[M].臺北:臺灣新興書局1981:1014.
          [7][宋]徐之光著,顏偉才等注釋.蒙求注釋[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5.

        【論唐代詩文中綠珠故事的文化意蘊(yùn)】相關(guān)文章:

        淺論唐代送別詩的特點(diǎn)論文04-22

        論馬克思實(shí)踐觀的人學(xué)意蘊(yùn)08-22

        論漢代喪葬文化意識08-02

        儒家“慎獨(dú)”思想的倫理意蘊(yùn)08-09

        工藝美術(shù)中吉祥圖案的文化意蘊(yùn)分析論文(通用10篇)04-25

        論英語教學(xué)中跨文化意識08-02

        論基層農(nóng)行企業(yè)文化建設(shè)08-06

        論英語與漢語語言文化的相互融合與滲透08-04

        淺析儒家“慎獨(dú)”思想的倫理意蘊(yùn)08-30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