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我國高等教育的淘汰機制
【論文關鍵詞】 淘汰機制 培養模式 培養過程 評價體系
【論文摘要】 2006年南開大學突破堅冰,首先打破了博士生“零淘汰率”。當時在社會上引發了強烈的反響。2009年夏天,南開大學又有33名博士生不幸被淘汰。我國的淘汰率深受我國二千多年的傳統文化和價值觀以及現在“嚴進寬出”的大背景的影響,使我國缺乏必要的淘汰機制。因此我們的高等教育自然面臨著教育質量下降的危險與質疑。為此,應當樹立正確的淘汰評價觀念,加強淘汰機制在各個環節的作用。
一、影響我國淘汰機制的原因
我國的淘汰率深受我國二千多年的傳統文化和價值觀的影響,同時我國現在“嚴進寬出”的大背景也是影響淘汰率的因素。
。ㄒ唬┪覈鴤鹘y文化和價值觀的影響
在我國二千多年的文化發展中儒家的思想慢慢成為主導我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和主流價值觀,對我國現階段的社會、文化和價值觀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儒家思想的理論基礎是“性善論”,其倫理思想的核心是“禮”和“仁”,倡導“仁者愛人”,與人為善,人與人之間以和為貴,這種思想對于淘汰制的實施有較大的影響。導致研究生導師、論文評閱人、答辯委員會成員等在研究生培養過程中,普遍都存仁厚之心不忍淘汰不合格的學生。另一方面,公眾把教育和學校過于理想化了,在被教育的過程中,有成就者會被神圣到光宗耀祖,被淘汰者會認為失敗到一敗涂地,這是一種“病態”的期待。學校因管理需要而讓一些學生“淘汰”或者退出的做法,已經超出了公眾所能接受和承載的限度,因此,“淘汰”在我國不被公眾所理解和接受。
。ǘ┪覈“嚴進寬出”教育大背景的影響
我國高等教育的“低淘汰率”是和大學準入機制的“高淘汰率”相對應的,在高考時已經淘汰了大批不合格的學生,這個考核非常嚴格,而且是相對公平公正公開的。公眾會認為,通過了高考而進入大學的多數都是好學生,因此他們中的絕大部分應該是適應大學學習生活的,通過艱苦努力進入大學后往往心情放松要求松懈,60分萬歲心理占據主導。這一點是我國高等教育 “低淘汰”最根本的原因。
二、我國高等教育淘汰機制的現狀
我國傳統的考試機制給高考、考研和考博都帶來了激烈的競爭,但是在學習過程和評價標準上卻相對要求寬松,容易拿到相應的學位。
。ㄒ唬┡囵B模式缺乏淘汰機制
淘汰制的踐行,體現在研究生招生、課程學習和論文幾個階段對研究生培養的實行淘汰的環節上,研究生導師、論文評閱人、答辯委員會成員等在研究生培養過程中,受我國傳統文化思想的影響,普遍都存仁厚之心,即使在某個培養環節遇到了不適合攻讀博士或碩士學位的研究生,但在處理時,往往網開一面,不愿因為自己的原因,而使研究生接受教育或獲得學位受到影響,同時由于相應的配套措施的不到位,這些直接實施淘汰制的相關人員認為自己的所作所為會影響到被淘汰學生的成長與發展。
。ǘ┡囵B過程缺乏淘汰機制
目前我國博士生仍然采用的入學考試制度,淘汰機制前置,入學后不再有規定的淘汰率,只要學習成績達到較低地規定要求就準于過關,缺乏競爭性,不能完全體現高端人才培養的特征,制約了大學科研和教學水平的提高,因此需要引入博士生資格考試和中期考核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大學的辦學和科研水平,合理有效地使用有限的教育資源。將淘汰機制后置使博士生考試成為規避功利、潛心學術指揮棒的關鍵步驟。
。ㄈ┰u價體系缺乏淘汰機制
當前我國博士生培養質量的評價體系也不夠完善, 評價的程序方法不規范。絕大部分高校對博士生科研能力評價采用規定發表論文篇數的方式進行。這樣簡單的、機械式的評價標準, 現實中不僅不能客觀綜合地反映博士生的科研能力, 而且造成了博士生為完成論文指標而弄虛作假、濫竿充數的現象。
三、我國高等教育淘汰機制的改革措施
我國的淘汰制一直主要強調準入機制,集中在入學淘汰。使我們的高等教育自然面臨著教育質量下降的危險與質疑。為此,應當樹立正確的淘汰評價觀念,加強淘汰機制各個環節的作用。在入學淘汰環節,對于研究生選拔,應加大學校自主權,加大復試的比重;同時完善監督體制、分權體制。在課程學習淘汰方面,一方面要嚴格課程考核,防止“營養學分”出現;另一方面要進行綜合考試鑒定的淘汰,將平時學習與年度性的資格鑒定結合起來。博士生招生制度也要健全合理的淘汰機制。目前我們的入學考試制度過分注重對碩士課程掌握情況的考察, 尤其是對外語能力的考察, 很難評估考生的能力平臺以及考生對今后研究領域的理解能力和對某一學科的研究潛力, 勢必影響博士生教育終極目標的實現, 更無法體現高端人才培養初衷, 最終將限制中國博士生教育的發展, 不利于向中國前沿和基礎科研領域輸送真正的合格高端人才。這種淘汰機制應當以寬口徑的選擇博士生資格考試參與者為起點, 立足我國目前教育資源、教育制度環境, 強化博士生資格考試對考生在跨學科、跨國界、甚至是跨文化的研究能力、創新能力、科研潛力的篩選。要建立科學規范的、嚴格的、系統的、完整的研究生培養的申請制度、考核制度、評審制度、淘汰制度及監督制度。還要擁有靈活的、彈性的、配套的管理模式和實施淘汰機制的善后措施。
結論:
通過對我國高等教育的淘汰機制進行分析后,我們會發現其實淘汰機制和激勵機制一樣,是為提高教育的質量。高校是培養人的機構,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個性和特點,適應不同的發展路徑。淘汰也可能是為了尋找更適合的發展路徑。相信建立暢通的渠道和完善的淘汰善后措施后,終有一天,“淘汰”將不意味著失敗,而是自然的退出,是人生重新選擇的開始。
參考文獻
1 曹麥玲. 中美師范教育碩士研究生培養比較研究[D]. 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08.
論文相關查閱:畢業論文范文、計算機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行政管理論文、畢業論文
【談我國高等教育的淘汰機制】相關文章:
談我國鑄造裝備發展01-17
我國傳統社會誠信機制對當代的啟示11-19
談我國民事調解制度11-19
談衛生改革下糾紛訴訟機制的完善02-22
我國高等教育投資結構的優化對策論文01-28
談高等教育心理學研究的發展走向03-30
談高等教育改革和人才培養02-26
談高等教育助推階層固化的社會資本02-21
我國成人高等教育存在的問題和對策論文12-23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