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析風險管理目標下公司治理與內部審計的整合
論文關鍵詞:風險管理;公司治理;內部審計
論文摘要:目前,我國內部審計一般尚未與公司治理相結合,成為公司治理的有機部分.對風險管理也不夠關注。為此,要逐步完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明確企業外部和內部的委托代理關系.培養管理者的競爭意識和風險意識,形成內部審計的需求市場,為內部審計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筆者就風險管理下公司治理與內部審計的整合方面等內容進行了探討。
1風險管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
1.1風險管理的概念
風險管理是指識別風險并設計控制風險的方法,其核心是將沒有預計到的未來事項的影響控制在最低程度。首先,風險管理要求在組織中發現那些高風險暴露的領域,對高風險暴露點的識別要通過對組織的分析進行,這種分析既包括審計人員客觀的測試,也包括主觀的判斷。其次,將分析的結果與認為可接受的風險水平相比較;最后,實施必要的變革,使組織的風險暴露水平與其所設定的目標相一致。
1.2公司治理的概念
公司治理從狹義的角度進行理解,是指所有者主要是股東對經營者的一種監督與制衡機制。即通過一種制度安排,來合理地配置所有者與經營者之間的權利與責任關系。若從廣義角度進行理解,是指包含法律、文化等在內的有關企業控制權和剩余索取權分配的一整套制度安排,其決定企業目標的實現。
從主要功能上來說,公司治理的范圍可以包括:股東、董事會—決策者;管理階層—執行者;審計人員(包括內部審計人員及外部審計人員)—監督者;其他利益關系人(例如:顧客、供應商、債權人及員工等)—影響者等。從這個角度來講,內部審計人員應該在公司治理中占有一席之地。因為內部審計處于公司內部,對于公司內部控制、管理經營活動、風險管理都有透徹深人的了解,與外部審計人員相比,內部審計對公司治理發揮的作用在層面上更為深人,在范圍上更為廣泛。
1.3公司治理的核心是風險管理
公司治理是組織應對風險的戰略反應,其職責核心就是確保有效的風險管理方案的適當性,因此公司治理中包含一些戰略性的風險管理的因素。例如,公司董事會所設定的公司經營管理基調是風險偏好型或是風險規避型;再如公司高層管理當局(CEO)在經營風格、理念、管理哲學中包含的風險態度等。這些戰略性風險管理因素就是公司治理與風險管理的交、匯點。因此,風險管理是公司治理的核心。
2內部審計與風險管理密不可分
2.1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的聯系日趨緊密
在決定內部控制政策,并在此基礎上評估特定環境中內部控制的構成時,董事會應對諸多風險管理同題進行深人思考。例如,公司面臨風險的性質和程度;公司可承受風險的程度和類型;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公司減少事故的能力及對已發生風險的影響;實施特殊風險控制的成本,以及從相關風險管理中獲取的利益。執行風險控制政策是管理層的職責.在履行其職責的過程中.管理層應確認、評價公司所面臨的風險,并執行董事會所設計、運行的內部控制政策。
2.2風險管理是內部審計的主要職責
隨著風險管理導向內部控制時代的來臨,內部審計的工作重點也發生了變化,現代內部審計除了關注傳統的內部控制之外,更加關注有效的風險管理機制和健全的公司治理結構。在風險導向內部審計的觀念下,年度審計計劃與公司最高層的風險戰略連接在一起,內部審計人員通過對當前的風險分析確保其審計計劃與經營計劃相一致,使用風險管理原則改變審核過程。風險管理成為組織中的關鍵流程,促使內部審計的工作重點不僅是測試控制,而且包括確認風險及測試管理風險的方法。在風險導向的內部審計中,控制仍然重要,但分析、確認、揭示關鍵性的經營風險,才是內部審計的焦點。
內部審計作為內部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風險管理中發揮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能夠從客觀的、全局的角度管理風險。風險在企業內部具有感染性、傳遞性、不對稱性等特征,即一個部門造成的風險或疏于風險管理所帶來的后果往往不是由其直接承擔,而會傳遞到其他部門,最終可能使整個企業陷入困境。因此對風險的認識、防范和控制需要從全局考慮,而各業務部門又很難做到這一點。內部審計人員不從事具體業務活動,獨立于業務管理部門,這使得他們可以從全局的客觀的角度對風險進行識別,及時建議管理部門采取措施控制風險。
(2)控制、指導企業的風險策略。由于內部審計部門處于企業的董事會、總經理與各職能部門之間,內部審計人員能夠充當企業長期風險策略與各種決策的協調人。通過對長期計劃與短期計劃的調節,內部審計人員可以調控、指導企業的風險管理策略。
(3)內部審計部門的建議更易引起重視。內部審計部門獨立于管理部門,其風險評估的意見可以直接上報給董事會,這會加強管理層對內部審計部門意見的重視程度。
3內部審計對健全公司治理結構的意義
內部審計是在公司權力部門的領導下,依據國家相關法律、行政法規以及公司的規章制度,獨立監督和評價公司及所屬單位(含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導地位的單位)經濟活動合法合規、效益、效率及內部控制健全有效的行為。在公司經營管理工作中,內部審計主要發揮著維護內部控制、支持業務創新、輔助領導決策等重要作用。
站在公司治理的角度看,內部審計作為監督和評價機制的主要手段,在平衡不對稱信息,使代理合同有效執行和促進股東與經理人利益最大化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公司治理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表現在:
(1)內審部門的隸屬關系體現所有權監督的性質,通過審計協助所有者平衡不對稱信息,使代理合同有效執行。
審計產生的前提是兩權分離條件下(即財產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財產所有者為保護財產的安全和完整,確保經濟信息的真實可靠而建立的監督機制。在現代授權經營管理體制中,由于內審部門大都采取董事會(監事會)直接領導或者是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營管理層雙重領導的模式,使內審部門具有所有權監督的性質,決定了其接受所有者授權對經營者進行監督評價的現實關系。
因此,為確保受托方充分履行受托責任.如實報告經營信息.就需要有專門的機構對其經營履約情況進行檢查和評價,而內部審計由于熟悉公司政策和內部體系,并擁有專業知識的優勢,通過稽核檢查,可以協助所有者平衡不對稱信息,評價履約責任,為委托代理合同的有效執行提供必要的條件。
(2)內部審計不僅是所有者進行監督的有效手段,也是經營者經營業績報告的重要鑒證方式,為激勵和考核經營者能力提供必要的依據。
企業經營者能否獲得企業所有者給予的報酬,取決于經營者的綜合管理能力和實際經營效果。企業經營者為向企業所有者證明其經營能力,獲得所有者的信任,就必須定期向企業所有者匯報其工作成果,傳遞經營管理信息。而內部審計的存在就為經營者的業績報告提供鑒證幫助,為經營者迎接企業所有者的激勵與考核提供必要的依據。
公司治理的實踐證明,對內部審計的要求已不僅僅是資本所有者單方面的需求,而且是資本所有者與經營者的共同意愿,主要目的就是維護公司治理結構的有效運行,并服務于治理結構下各權利相關者的利益最大化。需要特別指出的是,不論是監督手段,還是鑒證手段,內部審計的結果都是體現治理結構下恰當的權利分配關系和相關利益各方的利益平衡和約束,達到多贏的效果。
4在風險管理目標下,公司治理與內部審計的整合
美國COSO報告委員會于2001年起著手進行企業風險管理研究,并力圖建立一個類似于內部控制框架的、具有理論與實踐意義的風險管理框架,其在為企業風險管理研究項目制定的目標中明確指出::風險管理框架必須和內部控制框架相協調,把控制目標的建立嵌人到某種形式的風險管理過程中去。而在內部控制方面,將領域擴展到控制環境等“軟控制”要素上時,就決定了公司治理與內部控制的相互交匯。內部控制為組織的經營目標、財務目標及遵循性目標的實現提供合理保證,同樣為公司治理機制的運行提供了保障。良好的內部控制有助于完善契約,減輕信息不對稱的影響,并對代理人形成一定的控制約束.因此從一定程度上說內部控制與公司治理的相關內容可以整合一致。而作為內部控制重要組成部分的內部審計,也不可避免地在風險管理的基礎上,與公司治理的目標交匯。
在新的內部審計范式下,內部審計參與到公司治理與風險管理中,幫助組織發現并評價重要的風險因素,促進組織改進風險管理體系;評價并改進組織的治理程序,為組織的治理做貢獻;同時繼續原有的對控制效率和效果的評價作用,幫助組織保持有效的控制。此時的內部審計人員是風險專家,通過對風險的把握來評價公司治理及內部控制,并促進公司治理和內部控制的改善,從而實現對風險的掌握與駕馭。在風險管理這一統一的核心下,公司治理與內部控制實現了一定程度的整合,為組織增加了價值;同樣,在風險管理這一統一的核心下,內部審計與公司治理實現了整合。在公司治理中,內部審計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鑒于內部審計在確保公司內部控制制度有效運轉及管理和控制風險等方面的獨特作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于2002年8月1日明確規定所有上市公司必須設置和保持有效的內審機構,否則不得上市或將面臨退市。內部審計師已被看作是與董事會、高級管理層、外部審計師構成有效公司治理的四大基石之一。內部審計師擁有的風險管理、內部控制的知識與技能,能幫助公司治理實現其核心目標:控制風險以促進組織目標實現。因此,在公司治理中,內部審計是組織內部不容忽視的一支力量。
相關論文查閱:大學生論文、工商財務論文、經濟論文、教育論文
【論析風險管理目標下公司治理與內部審計的整合】相關文章:
試析內部審計內置對公司治理的影響12-06
不同公司治理模式的內部審計機制比較12-06
論審計風險的防范與控制11-18
企業內部審計風險管理研究的論文02-21
企業內部審計與風險管理的關系論文02-21
淺談風險導向型審計對公司治理的影響03-27
淺談現代風險導向審計對內部審計的指導12-09
淺談內部審計風險的防范措施11-17
煤炭行業風險管理與風險管理審計的探討11-21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