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中專生防御機制調查研究
論文關鍵詞:中專生 防御方式 心理健康
論文摘要:調查分析中專生防御機制的特點與狀況,以探討改善中專生心理健康狀況的方法、途徑。方法 采用防御方式問卷(DSQ)與癥狀自評量表(SCL—90)對254名中專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被試群體在掩飾因子上得分最高,成熟型防御機制因子次之,中間型防御機制因子再次之,不成熟型防御機制因子得分最低;不同年級學生在成熟型防御機制及壓抑和制止條目上存在顯著差異;男生在投射、被動攻擊、潛意顯現、伴無能之全能、消耗傾向等條目及掩飾因子上得分顯著高于女生;農村學生在制止條目上得分顯著高于城市學生;非獨生子女在假利他性條目上得分顯著高于獨生子女;心理健康者與心理問題者在不成熟型防御機制、中間型防御機制及掩飾因子上存在顯著差異。結論:中專生的心理防御機制總體上趨于成熟。
自我防御機制是一種緩解情緒緊張、維持心理平衡、調節行為表現,使之符合外界要求的方法和手段,既是一種挫折反應,又是一種應對策略;既是一個潛意識的內在精神過程,又是一個可以進入意識層面,并能被主體認知和調節的行為方式。國內外大量研究表明防御機制的運用與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關[1]-[5]?墒沁@些研究大多集中在臨床人群、大學生及高中生群體,針對中專生的研究較為少見。本文以中專生群體為對象,對中專生運用心理防御方式的狀況與特點進行探討,以期為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針對性和時效性提供客觀的心理學理論依據。
1研究方法
1.1研究對象本研究隨機抽取了我院254名中專生組成被試樣本進行問卷調查。
1.2工具①采用Derogatis編制國內王征宇翻譯的癥狀自評量表 [6](SCL-90量表)。該量表有90個題目,包含比較廣泛的精神病癥狀學內容,如情感、思維、行為、生活習慣、人際關系等;反映9個因子,即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精神病性;采用5級評分,評分越高癥狀越嚴重。②采用由M.Bond(加拿大)編制路敦躍翻譯修訂的防御方式問卷(DSQ)[7]。該問卷共包括88個項目,涉及不成熟型防御機制、成熟型防御機制、中間型防御機制及掩飾四個因子。每個項目均采用9級評分,分數越高應用此種防御機制的頻度越大。
1.3方法 采用集體施測方式,以指導語指示被試填答問卷。采用SPSS10.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處理。
2結果
2.1 中專生防御機制使用的總體特點防御機制各因子均分從大到小依次為掩飾、成熟型防御機制、中間型防御機制和不成熟型。其中,得分較高的幾個防御因子依次是期望、幻想、升華、壓抑、解除、制止、假性利他、回避。
2.2不同年級學生防御方式評分比較由表2可見,被試群體在掩飾因子上得分最高,成熟型防御機制因子次之,中間型防御機制因子再次之,不成熟型防御機制因子得分最低。不同年級學生在成熟型防御機制及壓抑和制止條目上存在顯著差異。經兩兩比較發現,08級學生在成熟型防御機制因子上得分顯著高于07級學生;09級學生在成熟型防御機制及壓抑和否認條目上得分顯著高于07級學生;09級學生在分裂、壓抑條目上得分顯著高于08級,而在制止條目上顯著低于08級學生。
2.3男女學生防御方式評分比較男生在投射、被動攻擊、潛意顯現、伴無能之全能、消耗傾向等條目及掩飾因子上得分顯著高于女生(見表3)。
2.4城鄉學生防御方式評分比較農村學生在制止條目上得分顯著高于城市學生)。
2.5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防御方式評分比較非獨生子女在假利他性條目上得分顯著高于獨生子女。
2.6心理健康者與心理問題者防御方式評分比較以SCL—90總均分≥2作為異常標準,把被試分為心理健康者和心理問題者兩組。經比較發現,心理健康者與心理問題者在幽默這一成熟型防御機制,投射、被動攻擊、潛意顯現、抱怨等不成熟型防御機制,反作用形成、解除、制止、伴無能之全能、隔離、同一化、交往傾向、消耗傾向等中間型防御機制及掩飾因子等上存在顯著差異。
3討論
本研究結果表明中專生對成熟型防御機制運用的比較好,中間型防御機制和不成熟型防御機制相對較為少用,說明中專生的心理防御機制總體上趨于成熟,能夠運用較為成熟的心理防御方式來處理主客觀間的矛盾,維持心理平衡,調節行為表現,以適應外部環境,也從側面反映出中專生的心理健康狀況良好。
本研究中男生更多地采用投射、被動攻擊、潛意顯現等不成熟型防御機制,伴無能之全能、消耗傾向等中間型防御機制和掩飾等方式來減輕心理壓力,這可能與不同的性別角色及男女生心理發展成熟水平的差異有關。這一時期,由于社會傳統文化和傳統觀念的影響,男生對自己今后的期望值較高,對自己的評價過高,思考問題易極端、片面,行為上比較自負,自以為是,總覺得自己比別人強,自己的潛能沒能夠發揮出來[8]。這也提示我們,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要注意男女性別的差異,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輔導工作。
農村學生比城市學生更多地運用制止這一中間型防御機制來緩解心理壓力,可能由城鄉經濟文化的差異所致。農村的學生經濟生活條件相對比較差,思想文化相對比較落后、保守,使農村的學生多根據自己的能力等實際情況做事情,對于沒有把握的事情或者在不能得到別人幫助的情況下,多通過克制自己的思維或行為活動,以避免由這些思維或行為活動引起的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自然就顯得比較有自制力一些。
非獨生子女比獨生子女更多地運用假利他性這一中間型防御機制來緩和心理矛盾,可能與其家庭環境及教育有關。非獨生子女的家庭,其姊妹較多,相互之間需要互尊、互敬、互愛,相互照顧,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步養成了為他人著想、幫助別人的習慣;而獨生子女的家庭,多為父母、爺爺奶奶所嬌寵,多生活在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環境中,多自我為中心,自以為是,缺乏為他人著想的觀念和幫助他人的行為習慣。
心理問題者比心理健康者較多采用投射、被動攻擊、潛意顯現、抱怨、退縮、軀體化等不成熟型防御機制,反作用形成、解除、制止、伴無能之全能、隔離、同一化、交往傾向、消耗傾向等中間型防御機制及掩飾等防御方式,這表明心理問題者傾向于使用不成熟型防御機制。一方面可能是由于中專生正處于心理品質從依賴向獨立、自信方向的轉折期,自我控制能力比較弱,心理自我調節能力較差,缺乏對困難和挫折的正確認識和有效的應對方法的緣故;另一方面由于不成熟型防御機制是比較原始的、簡單的防御方式,易于消除抑郁、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緩解內心矛盾,緩和人際關系,維護心理平衡,以適應外部環境。而心理比較健康的學生心理成熟度較高,一般比較穩定和理智,因而較少采用不成熟的防御方式,而傾向于選擇成熟的防御方式。這也提示學校應加強對學生心理防御機制的教育引導,幫助他們了解自己的心理防御特點,學習掌握一些維護心理平衡、調節行為表現的方法,糾正不良的防御機制,建立成熟的防御系統,促進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A.Freud. Ego and the Mechanisms of Defence. London: Hogarth Press,1937
[2] 辛雅麗.大學生的防御方式與心理健康[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7.5
[3] 杜玉鳳,李宇彤,魏素麗.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的大學生的防御方式比較[J].承德醫學院學報, 1997.3
[4] 梁軍林,李東石,劉珍妮,全東明.高中生的防御方式和應對方式與心理健康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9.3
[5] 全東明,劉珍妮,李東石.不同心理健康水平高中生的防御方式研究[J].中國學校衛生,2001.4
[6] 王征宇.癥狀自評量表(SCL—90)[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3(增刊)
[7] 路敦躍.防御方式問卷(DSQ)[J].中國心理衛生雜志,1993
[8] 林崇德.發展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淺談中專生防御機制調查研究】相關文章:
淺談關于中專生生理教學的幾點體會12-09
淺談中專生心理問題應對和策略探討12-09
淺談中專生學習數學的心理障礙及對策12-11
淺談如何提高中專生學習數學的興趣03-08
淺談高職藝術生心理行為特征與家庭教育方式關系的調查研究12-07
中職學校陽光體育調查研究論文03-13
高職院校校企合作現狀的調查研究03-05
淺談《易經》與管理06-19
淺談自首的成立03-30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