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試論體驗教學理論的教學活動設計研究
[論文摘要] “信息化教學”的課堂要體現信息化教學的特色,滲透現代教學理念。文章以體驗教學理論為基礎,分析并設計了“信息化教學”的體驗感覺階段、體驗知覺階段、體驗內化階段和體驗應用階段的課堂教學活動。對“信息化教學”的課堂教學實踐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論文關鍵詞] 體驗教學理論; 信息化教學; 教學活動設計
為了培養師范生的信息技術技能與信息化教學能力,西北師范大學從2009年開始對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進行全新的改革,將其分解為“教師信息技術基礎”和“信息化教學”兩門必修課程。教學資源從單一的文本教材充實為以文本教材、光盤教材和網絡課程為資源的立體化教材;教學內容從單一的總結性理論闡述擴充為具有豐富案例支撐的技能體系與方法體系;教學方法從單一的傳統講授轉變為現代教育教學理念指導下的多樣的信息化教學方法;教學環境從傳統的普通教室改變為多媒體網絡教室;教學評價從單一的終結性期末筆試改進為客觀題和主觀題結合、過程性作品和終結性考評結合的綜合評價體系。經過兩年的實踐,從各方面的調研結果顯示教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出現了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例如在“信息化教學”這門課程的教學中,由于師范生沒有教學經歷,學生很難與教師達成共同經驗,難以真正領會信息化教學的各種方法及其應用。
對于即將成為教師的師范生而言,“信息化教學”課程不僅具有理論指導意義和實踐運用價值,還應具有信息化教學示范性的特點。那么如何使“信息化教學”的課堂體現信息化教學的理念?如何突顯信息化教學方法的實踐價值?如何使“信息化教學”的學習更易讓學生理解和應用?如何在教學中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如何充分利用開發的立體化教材資源使學生主動建構知識?基于兩年的實踐,筆者認為體驗教學理論在“信息化教學”課堂教學中的恰當運用能夠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
一、體驗教學理論的內涵
體驗教學是在教學中教師積極創設各種情境,引導學生由被動到主動、由依賴到自主、由接受性到創造性地對教育情境進行體驗,并且在體驗中學會避免、戰勝和轉化消極的情感和錯誤認識,發展、享受和利用積極的情感與正確的認識,使學生充分感受蘊藏于教學活動中的歡樂和愉悅,從而達到促進學生自主發展的目的。
體驗教學的教育哲學及理論架構是整合教育家杜威的“在做中學”、社會心理學家大衛·庫伯的“體驗式學習圈”、認知心理學家皮亞杰的“發生認識論”以及其他學者的理論而形成的學習框架。體驗教學注重為學生提供真實或模擬的情境和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充分參與來獲得個人的經驗、感受并進行交流和分享,然后通過反思、總結并提升為理論或成果,最后將理論或成果應用到實踐中。
在教學中,體驗是一個過程,是學生親身經歷某一活動或情境的過程,是形成新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并產生新行動、新選擇的過程,是學生心靈與外部世界溝通的一種張力。在體驗中,學生主要通過感知、想象、移情、深思、感悟等多種心理活動的交融、撞擊,激活已有認知,產生新的認知并內化為自我的感悟,再使感悟上升為個性化的知識經驗。體驗既是一種活動的過程,也是活動的結果。
二、基于體驗教學理論的“信息化教學”教學活動的設計
體驗是學生通過親身實踐獲得經驗和情感,是個體不可替代的意義建構的學習活動!靶畔⒒虒W”這門課程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利用信息化教學資源進行學科信息化教學設計的能力,即學生領會信息化教學方法并學會運用,涉及演播教學、計算機支持的協作學習、信息技術支持的探究學習、信息技術支持的自主學習、基于概念圖的教學等常用的信息化教學方法與模式。將體驗教學理論的思想和理念滲透到“信息化教學”課堂教學中,可將教學過程設計為體驗感覺階段、體驗知覺階段、體驗內化階段和體驗應用階段。學生通過這四個階段的活動,對信息化教學方法的理解和應用逐步達到明晰。
。ㄒ唬w驗感覺階段的活動設計——在角色中感知方法
體驗感覺階段是學生親身經歷情境或活動,親身感受扮演角色的過程。學習信息化教學方法時學生首先要在教師的引領下轉變自身角色,從學科教師的角度閱讀立體化教材資源中提供的案例與教學視頻錄像,比較這種信息化教學方法與傳統教學方法的異同,思考這種信息化教學方法的特點。這樣的活動設計,學生不僅整體感知了信息化教學方法,而且在角色扮演中突顯了主體地位。
比如演播教學法的教學資源中提供了語文學科案例“看云識天氣”、歷史學科案例“青銅器和甲骨文”、生物學科案例“藻類、苔蘚和蕨類植物”等不同學科的文字教案、電子教案及教學視頻錄像。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選擇自己所學專業的學科教學案例,如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選擇語文案例“看云識天氣”,然后進行角色扮演,以語文任課教師的身份閱讀“看云識天氣”課文原文,觀摩課堂視頻錄像并思考“這節課的教學環節、教學媒體的呈現形式及媒體作用”等問題,并將自己的見解與小組其他語文“教師”分享,初步整體感知演播教學法。
這一階段學生的核心任務是感知角色,教師的任務是創設情境。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轉換角色——學科教師、轉變身份——任課教師,帶著“這節課我來教學”的任務和思考去觀摩視頻錄像,否則學生會以學習者的角度去觀看案例。由于知識內容在中學已經學過,學生根本不會有興趣來觀看整堂課,教學目標很難達成,即便案例設計得再有典型代表性也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
。ǘw驗知覺階段的活動設計——在方法中感悟方法
體驗知覺階段是對感覺階段中獲得的信息進行加工(編碼、儲存、記憶、操作)和解釋(抽象、概括),形成概念或教學理念的認知過程。這個階段是體驗教學理論應用于“信息化教學”的核心階段,也是最重要的環節。學生通過教師的示范來感悟信息化教學方法,即學習哪種信息化教學方法,教師就用這種教學方法進行課堂教學。這樣的活動設計教師不僅示范了信息化教學方法的運用,而且體現了信息化教學理念的特色。
學習演播教學法時,教師可以運用演播教學法開展課堂教學。例如教學“演播教學的功能和應用方式”時,常見的演播教學方式有演播—講解、演播—討論、演播—操作及演播—設疑等,教師可以運用不同的演播方式講解相應的“演播方式教學內容”。學習“演播—講解”的方式時,教師用“演播—講解”的方式講解內容讓學生體會;學習“演播—討論”方式時,教師可以結合播放的案例,以組織學生開展討論,并讓學生體驗;學習演播教學的功能時,用“演播—設疑”的方式引導學生思考視頻案例中的不同功能,學生既可以體會演播教學的不同功能,又可以體驗到“演播—設疑”方式的具體應用。
學習協作學習時,教師可以利用不同的協作學習形式開展課堂教學。例如設計辯論活動“協作學習的利與弊”,既讓學生理解了協作學習的內涵,又體會了辯論這種協作學習的基本形式;設計分組討論“協作小組的基本結構”的活動,既讓學生理解了協作小組的不同結構,又體會了如何開展小組討論以及如何在協作活動中進行問題分解。
學習探究學習時,教師可以設計探究學習活動開展課堂教學。例如教師可以設計一個Webquest活動,學生通過活動的參與來體會信息技術支持的探究學習這種信息化教學方法。Webquest一般都由引言、任務、資源、過程、評價和結論六個模塊組成。引言模塊可以設計成真實的問題情境,比如中學教師請求幫助的電子郵件,請求大家幫助設計信息技術支持的探究學習方案。任務模塊可以設計為分析型任務和設計型任務的綜合,具體任務是為了及時給中學教師回信,引導學生分析“信息技術支持的探究學習有哪些主要模式,各模式之間的區別與聯系有哪些,如何設計這些不同的探究學習模式”等問題,然后分組選題并選擇某一探究模式完成教學設計方案。資源主要是課程提供的立體化教材資源及因特網絡資源。過程設計為小組分工、收集資料、匯總資料、完成作品等活動。評價可以從資料的收集、內容的分析、方案的設計及團隊的協作等方面進行組內和組間的過程性評價。結論可以引導學生總結、分析這節課的教學方法,是Webquest活動設計的點睛之筆,一定要引導學生感悟出活動設計的方法是Webquest。另外,Webquest活動的任務設計一定要結合學生所學專業,比如英語專業的學生設計任務的選題可以是廣告英語的特點、中西文化差異探討、圣誕節在中國、為什么“新概念”在英語教學中長盛不衰等,物理學專業的學生設計任務的選題可以是凸透鏡成像規律、衛星發射基地的選址、從“石油文明”到“核文明”等。
學習基于概念圖的教學時,教師可以設計“回顧復習已學信息化教學方法”的活動來開展教學,學生既可以梳理已學信息化教學方法知識,又可以體會基于概念圖的教學方法。
這一階段教師的核心任務是運用信息化教學方法設計恰當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在方法的感知中悟出方法的應用!靶畔⒒虒W”文本教材對所涉及的各種信息化教學方法的內涵、特征、功能、基本環節等相關內容都作了概述性的介紹,呈現形式多是文字性的描述,教學時如果教師采用PPT輔助講解的方式,學生很難領會信息化教學方法的真諦,在設計實踐活動時也難以靈活運用。
。ㄈw驗內化階段的活動設計——在評說中內化方法
體驗內化階段是將知覺階段認知的結果(概念、觀念)與個體原有的認知結構建立內在的聯系(同化、順應),內化為行為準則的建構過程。這個階段從三個方面完成信息化教學方法理念的內化。首先,學生通過研讀教學設計方案、分析設計環節來內化;其次,學生通過閱讀教師的說課稿、理解設計意圖來內化;最后,學生通過再次觀摩案例視頻錄像、依據評價量規評說教師對具體方法的運用情況來內化。這樣的活動設計不僅體現了學生分析、評價問題的綜合能力,而且體現了現代教學理念的評價觀。
比如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在學習演播教學方法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先研讀課程資源中提供的“看云識天氣”教學設計方案,分析教學環節的設計、演播教學的應用時機、媒體的應用形式、情境的創設與應用等,進一步理解演播教學方法;接下來可以引導學生閱讀方案的設計者——任課教師的說課稿,分析具體知識點運用演播教學的設計意圖,更進一步內化演播教學方法;最后,教師引導學生自主觀摩這節課的視頻錄像,觀察任課教師運用演播教學的組織過程,之后借助課程資源中提供的演播教學評價量規,分小組評說這節課,深入內化演播教學方法。
。ㄋ模w驗應用階段的活動設計——在作品中應用方法
體驗應用階段是對已形成認知結構的結果進行檢索、提取和使用,并對內化的行為準則通過外在行為進行呈現的過程。這個階段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所學知識,結合所學學科選擇一節課的教學內容,參閱案例設計一個信息化教學設計包件,并在小組或全班學生面前進行說課。這一過程既有學生信息技術運用能力的呈現,又有信息化教學方法的體現;既有學科知識的顯現,又有教學組織能力的表現,這是對信息化教學法知識、信息化學科知識及學科教學法知識的綜合運用與融合,是對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最高要求。這樣的活動設計不僅體現了學生運用信息化教學方法的創新能力,而且體現了學以致用的教學理念。
在作品完成的過程中通過選題、設計、說課使學生親身體驗到信息化教學方法的應用過程,體會到方法的應用要領,體味到方法的應用優勢,也會提高學生主動運用信息化教學方法的積極性。
三、設計“信息化教學”教學活動應注意的問題
。ㄒ唬┍仨氝\用信息化教學方法——教學有法
教學有法,在“信息化教學”的課堂教學中必須運用信息化教學方法。因為“信息化教學”是“現代教育技術”公共課的核心必修課,這門課程的核心目標是理解信息化教學方法及其應用,主要教學內容是各種信息化教學方法的介紹,那么課堂教學方法應該且必須運用信息化教學方法。這樣的課堂教學對于職前師范生不僅具有很強的示范性和說服性,而且能夠幫助學生理解并運用各種信息化教學方法。
。ǘ╈`活運用信息化教學方法——教無定法
教無定法,在“信息化教學”的課堂教學中要靈活運用信息化教學方法。因為基于體驗教學理論的課堂教學活動設計盡管有它的優勢,但未必對每位任課教師都適宜,也未必每種信息化教學方法的知識內容都適宜讓學生體驗學習。在課堂教學中一定要分析具體的教學內容,依據教學目標并結合教學對象的特點,靈活運用信息化教學方法。
。ㄈ┚C合運用信息化教學方法——貴在得法
貴在得法,在“信息化教學”的課堂教學中要綜合運用信息化教學方法。因為任何一種信息化教學方法都有優勢與不足,任課教師可以綜合運用多種方法,這樣可以彌補某種單一教學方法的不足。例如可以在信息技術支持的探究學習活動中設計學生自主學習和協作學習活動,只要教學設計的選題得當、活動得法、組織得體,也能很好地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滲透現代教學理念,促進學生對信息化教學方法知識的主動建構。
四、結 語
基于體驗教學理論的“信息化教學”教學活動設計的核心是在信息化教學方法的教學中體驗信息化教學方法。只有“設之以境、動之以情”,才能“導之以行”;只有體驗,才能加深對知識的認知和建構,才能形成真正的方法和技能。
上一頁 [1] [2]
【試論體驗教學理論的教學活動設計研究】相關文章:
試論信息產品對國際貿易及其理論的影響研究06-12
試論二語習得理論對日語語法教學的認識08-06
傳統美術理論在美術教學中的傳承研究06-06
試論內科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研究論文04-27
試論二語習得理論對日語語法教學的認識論文06-26
物理實驗情境教學理論基礎的研究08-03
試論學校體育教學環境對體育教學的影響06-09
設計性物理實驗教學的研究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