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普通地方高等院校教學質量評價的研究與實踐
作者:鮑桂蓮 牛愛芳 張怡婕摘要:教學質量是高等學校發展的生命線成為共識,教學質量評價作為高校教學質量監控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備受關注。各高校都結合自身實際開展了有益的探索和嘗試,本文以北京聯合大學為例,闡述其教學質量評價原則、評價指標體系設置、教學質量評價開展情況及后期數據的運用情況。
關鍵詞:教學質量評價 評價主體 評價指標體系
基金項目:本文受北京市屬高等學校人才強教計劃項目——多校區大學教學組織運行模式創新與管理信息化建設項目資助
教學質量是高等學校發展的生命線成為共識,教學質量評價作為高校教學質量監控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備受關注。各高校都結合自身實際開展了有益的探索和嘗試,本文以北京聯合大學為例,闡述其教學質量評價探索與實踐,旨在對其他高校的教學質量評價的有效實施有所幫助。
一、從學校實際出發,確定“學生為主、專家為輔、兼顧其他”的教學質量評價原則
(一)學生作為教學質量評價主體的必然性
隨著我國教育結構調整和收費制度改革,使得高等教育具有了“市場”的屬性。簡言之,學生用貨幣向學校購買教育服務,這就使得高等學校師生之間的服務與被服務的關系清晰起來,作為買方的學生,有權利對賣方提供的服務做出評價、監督和提出意見。
學生是教師教學的對象,是教學過程的主體,對課堂教學質量和效果最有發言權。學生全程參與和接觸教師教學過程,與任課教師接觸、交流的時間最多,對教師的教學思想、職業道德、教學方法、教學效果感受最深,與其他評價主體相比,更能反映出教師的教學質量,因而其成為最具影響力和說服力的評價主體。
另外,我校作為一所多法人多校區學校,各學院對教學質量評價的維度標準皆有不同,從現實角度考慮將學生作為教學質量評價主體更易于統一標準、更經濟、更易于操作。
(二)專家為輔兼顧其他的必要性
學生作為主觀的客體,可能由于態度、認識和心理等方面的原因,使評價結果在一定程度上失真,這時專家等其他評價主體對教學質量評價就成為糾正偏差的重要手段。在教師提出復核申請時,專家可以進行復審,最終給予教師公正合理的教學質量評價。同時,督導專家可以對教學質量學生評價較差的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聽課,查找該教師的不足,分析問題的癥結所在,幫助教師找到其薄弱環節,并對教師進行輔導,有針對性地改進教學方法,提高其執教能力。
二、從學生角度出發,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
建立科學規范的課堂教學評價指標體系是實施課堂教學評價的前提,教學質量評價合理與否取決于指標體系的科學化程度。因此,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質量評價指標應從學生角度出發,既要充分反映課堂教學質量形成的內在規律,同時還要符合學生特點,具有全面性、定量性、易評性和可操作性的特點。
(一)依據課程類別,建立多類型的評價指標體系
課程類型不同,教師的授課方式、授課方法不同,學生的感受、體驗也不同,因此我校針對實踐、體育、藝術、外語等特殊教學形式專門制訂了七種評價指標。例如針對實踐課程特點,在其評價點中的設置了“提高了我們的實踐技能,增強了我們的創新意識”“鼓勵探索,對實踐過程進行有效指導”等這些觀測點;尤其是藝術類課程,為了更好的體現其個性和特點,在評價點中“上課生動、有吸引力,善于激發我的想象力和創作情感”“藝術教學手法多樣、技藝嫻熟,指導得心應手”“有自己的藝術風格和特點,言傳身教有感染力”“注重鍛造我們的藝術氣質和藝術修養,提高了我們的審美品位”等,避免了用統一標準測試教師教學質量的弊端,更易于學生評價,也有利于激發教師進行教學改革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以易評性為原則,科學設置評價點
學生是評價主體,在設置評價指標時充分考慮學生群體素質的基本特征和水平,以學生能夠理解、感受、體驗到的問題為基礎,在指標體系的具體內容、語言表述等方面都適合學生,易于學生理解和把握。在設置評價點時,避免使用專業術語,例如我校采用“進度合理,信息量較大”替代“符合教學大綱要求”,用“講解生動、有吸引力,激發了我們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來表述教師采用多種教學方法,用“增加了我們對這一領域的了解,獲得了一些重要啟示”來體現教師授課效果等更易于學生從自我直觀感受、體驗方面真實客觀的給予教師評價。
(三)以“我們”為出發點,拉近學生與評教距離
目前很多高校教學質量評價的指標體系往往站在管理者角度偏重對教師教學要求的考查,這樣學生感覺不到與自身的關系,因而評價往往只能停留在表面或流于形式。我校在制定指標體系時,其觀測角度是從“我們”出發,以學生的眼光看待教師的教學活動,并對此進行評價。例如“增加了我們對這一領域的了解,獲得了一些重要啟示”“講解生動、有吸引力,激發了我們的學習興趣和熱情”,這種表述的改變,更容易讓學生從自身出發對教師的教學活動加以評價。如果每個學生都從“我”的角度出發,就不會出現隨意打分現象,教學質量評價結果也必然是翔實可信的。
(四)注意定量與定性相結合,預留自主空間
為使教學質量評價更有針對性,我校在設置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時還要注重評價的定量與定性相結合,增設了“課程或教師講課的主要特色?及希望和建議?”這兩條學生自主回答的問題,給學生更充分、更自由地發表意見的空間,能夠針對每個教師或課堂反映學生的意見,便于教師從中發現問題,改進教學,提升教學質量。
(五)充分聽取教師和學生意見,完成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美國學者E?枯巴和Y?S林肯在《第四代教育評價》中認為,評價應當是參與評價的所有人特別是評價者與其對象交互作用、共同構建統一觀點的過程。因此,在教學質量評價指標設計時,應讓作為評價主體及被評價者參與其中。
既然是從學生角度設計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而且學生也是這套指標體系的最終使用者,那么學生對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的設計形式、文字表述、評價點、可操作性等感受最直觀、也最有發言權,因此應吸收學生到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設計中。學校在完成教學質量指標體系的初步設計后充分征求教師、學生意見,尤其是一些特殊教學形式的課程,例如藝術課等,允許教師根據學科和課程的教學特點,自己設計指標體系,同時學校還組織學生進行了多次試測評,在此過程中充分吸收多方修改建議,對指標體系進行了反復修改,最終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指標體系。
三、嚴格組織,注重落實,確保教學質量評價工作順利開展。
(一)加強培訓與宣傳,正確引導教師和學生對教學質量評價的態度
讓教師和學生全面認識教學質量評價作用是開展教學質量評價的先決條件,也是保證工作有效運轉的重要前提。
通過對教學質量評價工作的宣傳,讓廣大師生充分理解教學質量評價的目的和意義,端正教師和學生的態度,消除了部分教師的疑慮。同時還加強對學生的培訓,組織學生學習評價指標,充分理解其含義,從而使學生能夠實事求是,公正無私地對教師做出評價。
(二)嚴密設計工作流程,確保有序開展。
我校教學質量評價是依托正方教務信息管理系統開展的,因此基于正方教務信息系統來設計工作流程。
1.教學質量評價前的準備工作
首先,對系統內的課程庫進行維護,將本學期參與教學質量評價的課程歸屬到相應的課程類別。學院進一步核對教學任務,對于一些異常情況進行處理,確保學生評價課程的信息準確。 其次,學校系統管理員根據不同的課程類型預設評價的指標及其權重,生成針對不同課程的評價表。作為一所以學生走讀為主的院校,為了保證學生評價的樣本數量,必須對學生教學質量評價進行相關限制,因此在正方教務信息系統內設置了學生不完成評教不能查看課表、不能選課、不能查看成績等的限制。
再次,學校系統管理根據課程起始周情況分時間段逐步開放評教端口。我校在培養計劃中設置了集中實踐教學環節,為了充分利用學校資源各學院開設時間不一致,主要集中在16-21周期間進行,為了保證學生評價的合理性,一般在開課后3天內才放開評教端口。
最后,在校園網、校園顯示屏等地進行教學質量評價工作宣傳,營造良好的評教氛圍,引導學生公平公正評教。
2.教學質量評價過程情況
學生登陸正方教務信息系統界面后,系統自動提示學生進行評教,在其評教模塊下,系統自動提取需要評價課程,點擊進入評價課程后,系統會自動識別課程類型,出現相應的評價指標,學生即可自愿選擇評價等級,完成對所有課程評價后即可提交。學生不能進行重復評價,提交評價信息后就不能瀏覽和修改,實現了數據的安全化保存和自動化處理,有效地控制了人為因素的干擾。
在這一過程中還要對評教過程進行監測、調控、反饋,通過正方教務信息系統校院兩級管理員可以隨時查看學生評教情況,對于出現的問題隨時糾正,引導學生完成評教。
3.教學質量評價的后期處理
學生評教工作完成后,學校會對數據進行相關處理,并將原始數據結果反饋學院,學院會對數據進行進一步核實調整,學校再次對學院反饋數據進行進一步處理主要包括排異、核除無效信息等,形成教師教學質量評價結果,并將最終結果反饋學院及教師。
四、合理利用教學質量評價結果,健全完善評價結果反饋機制
斯塔弗爾比姆強調:“評估最重要的意圖不是為了證明,而是為了改進”。因此合理運用評價結果促進教學質量提升才是問題的關鍵。
(一)認真分析,形成校院兩級分析報告
在分析報告中將詳盡地說明每個指標所反映的內涵,以及所得分數情況。在對數據的分析中重點分析反映出來的主要情況和整體趨勢,重點分析兩頭的極端情況。同時還結合學校、學院的重點工作進行分析,例如本學期學校將校級及以上精品課程建設作為了一項重點工作,在分析報告中就要重點闡述精品課程的評教情況及反應的問題。在分析報告中最重要的是要針對問題提出合理化建議,促進學校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
(二)及時反饋,形成閉環的反饋機制。
在正方教務信息系統中教師可以查看自己的評教情況,同時學校向每位教師發放教學質量學生評價反饋單。在反饋單中,教師可以看到每門課程的各項指標的得分情況、每個評價點平均分、本人在單位的所處位置及最終評價結果等信息,同時還可以看到學生對主觀評語,教師可以從中查找自己在教學工作中的得與失,找到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提升教學質量。
(三)科學運用評教結果,使其發揮應有的激勵促進作用
對于歷年教學質量評價結果為優秀的教師,肯定其成績,優先推薦參與中青年教師執教能力比賽、教學優秀獎的評選,并組織校級公開觀摩課推廣教學經驗,對于教學效果較差教師,學校組織督導專家對其進行針對性的幫扶,幫助其診斷原因,提出改進辦法,促進其執教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王進博等.高等學校學生評教機制的理性思考與實踐.濱州職業學院學報.2004年8月
[2] 崔穎.“以人為本”學生評教體系的建設探析.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9年8月
[3]張民等. “學評教”影響因素及對策研究.西北醫學教育.2007年4月
[4]曲秀玉.對學生評教的思考.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年12月
[5]吳秋鳳等.高校內部質量保障系統中的學生評教.黑龍江教育.2011年第4期
【普通地方高等院校教學質量評價的研究與實踐】相關文章:
提高林業高等院校研究生質量08-01
簡析地方高校基層學術組織改革實踐研究08-19
普通高等院校鋼琴教學改革探討論文05-11
高等院校“興趣體育和專項體育”教學研究08-13
普通林業院校提高教學質量08-01
和諧實踐教育模式研究08-03
酒店管理實踐教學研究05-02
試析提高職業中專物理教學質量的對策研究08-29
《綜合與實踐活動教學模式研究》階段研究總結-學科論文06-07
學習共同體研究與實踐的構建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