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實踐中思考 在感悟中前行
摘要:課堂觀察不等同于傳統的聽課與評課。課堂觀察量表的設計的合理性與可操作性決定了定量的課堂觀察的客觀性與科學性。關鍵詞:課堂觀察 量表 定量 可操作性 客觀性
課堂觀察,通過觀察對課堂的運行狀況進行記錄,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礎上謀求學生課堂學習的改善,促進教師發展的專業活動。課堂觀察可分為定性與定量兩種體系。量表是定量課堂觀察的是一種載體。量表收集觀察數據及分析數據后的信息就是評課的證據。課堂觀察提高了評課的客觀性與說服力!澳米C據說話”是課堂觀察技術與傳統的聽評課最大的區別。下面是筆者一次在課堂觀察中對量表的操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一些思考。
實踐出真知。
經歷了真刀實槍的課堂觀察之后,課堂觀察量表的不完善性逐漸突顯出來。
問題一:量表中涵蓋的觀察項目眾多,分散了觀察的重點,模糊了觀察的焦點。我制定量表的主題是:師生互動觀察表。量表中觀察的項目有6 個之多,包括:教師提問的類型,教師指定學生回答的方式,師生互動的類型,教師對互動過程的推進,師生言語互動過程,教師對學生提問態度的互動管理。縱觀觀察項目,多數項目的觀察以等級與記號的形式呈現,突出課堂觀察的定量這類型的特征;項目與項目之間具有一定的橫向與縱向聯系。比如,教師提問的類型與教師指定學回答的方式是辯證關系。獨單觀察教師的提問的類型的量表當然是可行的,但是脫離了學生回答的方式的觀察,難免讓量表的說服力大打折扣。即便如此,量表的項目不宜過多,想要面面俱到,顧此失彼也在所難免。
提高課堂觀察量表的可操作性的第一要素是減少不必要的觀察項目,圍擾觀察的主題,重點挑選有價值的觀察項目。因為師生互動觀察雖包括師生口頭語言互動,但互動的形式和內容豐富,除了師生的語言互動以外,還有肢體語言的互動,精神情感上的互動等等。所以,我修改了量表的主題,以“師生口頭語言互動情況”這個主題。針對課堂觀察的目的性與選擇性的特點,我課堂觀察的焦點匯集至“師生口頭互動觀察”。
問題二:量表中所統計的數據存在人為性的誤差。比如,我在統計教師提出了22 個判斷性的問題。這個數據與工作室的其他伙伴們的統計結果有出入。因為課堂的教學活動是連慣的,課堂事件的發生是瞬息萬變。這次觀察活動,觀察者都是量表設計者,造成了課堂觀察是單兵作戰和課堂觀察未形成合力的現象。比如,教師提問:為什么圓錐與圓柱體的體積存在著倍數關系?觀察者既要記錄教師的提問型為論證性的問題,又要觀察提問學生的方式是全班還是個別,還要對教師反饋學生回答的效果進行觀察。這一系列的觀察行為過于集中在同一觀察時段。
對觀察者而言,精確地記錄要課堂觀察的發生事件是具有一定的難度。
課堂觀察的用具是課堂觀察的必備要素之一。課堂觀察為教育決策和教育評價提供客觀與真實的依據。筆者認為,縮小人為誤差的方法有二種:第一種是同一張量表,可由多個人同時觀察,合理分工,綜合分析觀察后的數據,利用統計學提高量表觀察的可信度與精確度。具體的作法:由若干個觀察者在同一個時段對不同的抽樣事情進行觀察。比如,從課堂的第1到10 分鐘,一名觀察者以師生的互動表現事件為觀察點,記錄教師提問類型,教師提問學生的方式,教師對學生回答反饋的形式等等。而另一名觀察者則在同一時段,完成同一份量表中,以學生互動表現事件為觀察點,記錄學生對教師的評價之后的態度等。這種觀察手法,在同一時段中,降低觀察者對多個觀察事件同時發生進行觀察的難度,提高統計抽樣事件的準確性。第二種是借助一些觀察設備,如錄音筆,攝像機,計時器,便于觀察者回顧課堂事件,檢驗觀察表中的數據及完善定性分析。問題三:課堂觀察表的觀察記錄方過于單一,過多選擇定量的觀察記錄方式,暴露了定量觀察與定性的觀察未達到互相融合的缺陷。我設計的觀察表格,采用是定量課堂觀察中的記號體系和等級量化的觀察記錄方式。統計教師提問的類型就是以記號體系的定量觀察方式,而對這一效果進行評價,采用A到E 五個等級進行評價,屬于等級量化的記錄方式。在觀察《圓錐的體積》的過程中,我在師生口頭互動的觀察表中,增加對師生口頭互動的選擇學生回答方式的記錄:在教師要求學生分析,概括總結圓錐的體積公式時,提問:為什么圓錐的體積公式中比圓體體積公式多乘一個三分之一?教師在提出疑問性的問題時,教學期望是通過個別學生的回答,互相取長補短,互相啟發,完善知識結構,所以要求學生回答的方式是多個學生依次回答,互相補充。在經歷推導圓錐體積公式之后,教師提問:圓錐的體積等于圓柱體積的三分之一對嗎?教師在提出這個判斷性問題時,教學期望是在“圓錐體積并非與任一個圓柱體體積關系都是三分之一”上全班達成共識,明確知識點,所以要求學生回答的方式是全班齊答。定性記錄方式,與定量觀察記錄方式相比,突顯對觀察事情的性質及經歷的過程作簡要的記錄。定性的課堂觀察記錄方式,能為觀察者的研究提供豐富,感性,生動的第一手過程性資料。
“行”源于“思”。
量表的設計通常存在以下的缺點:量表涉及的主題過于廣泛,沒有針對性;量表的可操作性有限;量表的設計與觀察者要研究的主題不吻合等等。觀察者要多以論證的方式來實踐,以觀察者的體驗為依據,檢驗量表的有效性與可操作性。
筆者對課堂觀察存在一些疑問:目前的課堂觀察多在課題研究才被重用,如何在將課堂觀察改造成中國式的課堂觀察法,成為既能發揮課堂觀察優勢,又能克服課堂觀察在我們國家教育體制下的局限性的一種創新的課堂觀察方式,并將其推廣到平日里的教研活動中,讓它成為受歡迎的香餑餑。
課堂觀察作為研究教育科學先進的新型教學觀察法,使加快促進一線教師的教學專業化水平是具有非凡的意義。觀察者在課堂觀察中發現問題,不斷改進反思,必能在領悟課堂觀察法的精髓,掌握系統的課堂觀察法的技巧,辯證地分析課堂觀察表的資料方面有所作為。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所以具備專業化的課堂觀察能力也不是一天練成的。
【在實踐中思考 在感悟中前行】相關文章:
昆劇史中范式問題思考論文04-26
小學美術教學中手工教學的思考08-24
“鋼琴考級”中的誤區及兒童鋼琴教學的思考08-08
網絡技術在高校行政管理中的應用思考05-09
技工學校中語文教學的幾點思考08-06
關于多媒體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幾點思考08-23
關于建筑工程管理中相關問題的思考論文05-04
關于高中化學教學中自主學習的若干思考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