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方散外敷治療痛風的護理體會
痛風是一組嘌呤代謝紊亂所致的疾病,其臨床特點為高尿酸血癥及由此引起的痛風性急性關節炎反復發作、痛風石沉積、痛風石性慢性關節炎和關節畸形,常累及腎臟引起慢性間質性腎炎和尿酸腎結石形成。由于本病病程長,反復遷延發作,給病人帶來極大的痛苦。目前,中醫藥治療痛風性關節炎在內服中藥的基礎上,根據“透皮吸收”的理論,利用藥物不同的理化作用,通過“體表穴位-經絡通道-絡屬臟腑”的傳遞,起到治療該病的目的。我科自2005年以來用我院自制五方散適當加減外敷患處治療痛風性關節炎,能有效緩解患者疼痛,取得較好的臨床效果,本人將護理體會總結如下:1 臨床資料
我科2008年1月~2010年10月共收治痛風病人315例,均為住院病人,其中男性305例,女性11例,年齡最大者82歲,最小者39歲,平均年齡為52歲。均為我科確診為痛風癥、高尿酸血癥的病例;颊咧饕憩F為關節腫脹、疼痛、活動受限。經治療后疼痛明顯緩解或消失,有效率100%。
2 辨證施護
2.1風寒濕痹型 表現為關節腫痛,屈伸痛甚,疼痛或游走或劇烈,遇風寒、潮濕、陰冷則加重,遇溫熱可緩解,關節活動不利,舌淡紅,苔薄白,脈浮緊或浮緩。
2.1.1給予五方散加溫后敷于痛處,每日1-2次,每次4小時,注意觀察局部皮膚情況,如有過敏應停用。
2.1.2病室宜溫暖、干燥。不宜在寒冷季節到戶外活動,鼓勵病人多曬太陽。
2.1.3觀察疼痛的部位、性質、時間與氣候變化的關系。注意保暖。
2.1.4低嘌呤飲食。飲食宜以溫經散寒、祛風除濕的食物為主,如生姜粥、當歸蒸羊肉;忌生冷。
2.1.5中藥宜溫服。
2.2風濕熱痹型 表現為關節紅腫痛,發病急驟,且多在夜間發作,病及一個或多個關節,身熱汗出,肢體困倦,口渴心煩,胸悶不舒,舌紅,苔黃,脈滑數。
2.2.1給予五方散加冰片、芒硝加溫后敷于痛處,每日1-2次,每次4小時。注意觀察局部皮膚情況,如有過敏應停用。
2.2.2臥床休息,病室宜涼爽,但應避免直接吹風。
2.2.3將患肢抬高,痛不可觸者可將患處暴露。
2.2.4選擇舒適臥位,減輕病人的疼痛,如行走不方便者,可使用腳踏、拐杖等避免關節負重。
2.2.5觀察體溫、脈搏、呼吸、汗出、口渴、舌象等,汗出后及時擦干更衣。
2.2.6高熱時予物理降溫。煩渴者,予淡鹽水、西瓜汁或鮮蘆根煎水代茶。
2.2.7低嘌呤飲食。飲食宜清熱通絡、祛風除濕,可食桑枝煮雞、苡仁絲瓜粥,忌辛辣刺激之品。 2.2.8中藥宜涼服。
2.3瘀痰痹阻型 表現為關節疼痛,經久不愈,或關節腫大畸形,周圍結節,皮膚瘀斑,屈伸不利,舌體胖大,舌紫暗或有瘀斑、點,脈沉弦或細澀。
2.3.1給予五方散加溫后敷于痛處,每日1-2次,每次4小時。注意觀察局部皮膚情況,如有過敏應停用。
2.3.2避免勞累、受寒、受冷。
2.3.3低嘌呤飲食。飲食宜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以素食為主,如金針云耳蒸雞、胡蘿卜粥,多食新鮮蔬菜水果,忌辛辣刺激、高膽固醇之品。
2.3.4中藥宜溫服,并密切觀察藥性反應。
2.4肝腎虧虛型 表現為關節疼痛,腫脹畸形,僵硬、屈伸不利,腰腿酸痛,頭暈耳聾,疲倦乏力,舌紅苔薄或少苔,脈沉細數。
2.4.1給予五方散加溫后敷于痛處,每日1-2次,每次4小時。注意觀察局部皮膚情況,如有過敏應停用。
2.4.2病室宜溫暖干燥,陰雨潮濕氣候要提高室溫。
2.4.3長期臥床者,應注意經常更換體位,將患肢關節保持在功能位置。鼓勵病人適當運動或進行關節活動。
2.4.4頭暈目眩者臥床休息,防止暈厥跌撲。
2.4.5低嘌呤飲食。飲食宜補益肝腎、滋陰清熱。多食芝麻、銀耳、牛奶等,可食杜仲、黑芝麻等。
2.4.6中藥宜溫服。
3 體會
痛風是終身代謝性疾病。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已為不健康的飲食習慣付出了代價,本病的發生率有不斷上升的趨勢。痛風不僅僅增加病人的痛苦,還極大危害他們的身心健康。研究表明:痛風反復發作常導致痛風結節形成和腎臟損害,嚴重者還導致急性腎功能衰竭。西醫對痛風的治療多以藥物為主,但西藥的副作用大,而且還會加劇腎功能的損害。五方散外敷治療痛風能有效緩解患者的疼痛癥狀,減少患者的痛苦,容易被接受。痛風病的治療和護理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我們不僅要幫助病人減輕癥狀,還要指導病人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特別是低嘌呤食物的選擇和飲食的調護,才能更好的預防痛風的復發。
【五方散外敷治療痛風的護理體會】相關文章:
自制制劑活血散外敷治療輸液外滲的臨床觀察03-27
中藥外敷治療四肢軟組織損傷臨床療效觀察03-27
宮外孕患者的治療及護理03-10
家系痛風與散發痛風的臨床特點研究03-29
原發性痛風家系男性與女性痛風病人的比較11-20
中藥外洗及藍光治療新生兒黃疸優質護理體會03-27
穴位貼敷治療便秘療效的觀察及護理03-26
腰椎間盤突出癥射頻治療的護理03-28
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間骨折保守治療的護理12-11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