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腦卒中后抑郁心理干預的臨床研究
作者:李愛平 魏彩華 劉英秀【關鍵詞】 腦卒
【關鍵詞】 急性腦卒中;抑郁;心理干預
腦卒中是一種發病率很高、致殘率也很高的疾病,不僅導致患者的生理殘疾,同時在精神心理上也給病人帶來很大的影響,直接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功能恢復。卒中后抑郁癥(poststroke depression)是常見的持續時間較長的并發癥,近幾年已經引起人們重視。
1 臨床資料
11 研究對象
2002年8月―2004年8月我院神經科內科住院急性腦卒中(卒中后20 d~1個月)患者209例,全部病例均符合第4次全國腦血管疾病會議制定的標準,并經腦CT或MRI證實。除外重度癡呆、失語、耳聾、意識障礙等影響表達的病人。其中符合抑郁性障礙評定標準的患者共80例,男51例,女29例,年齡41~78歲,平均621歲。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40例,治療組40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卒中性質及部位構成比上無顯著差異(P>005)。
12 心理障礙評定標準
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對入院患者3 d內進行評定,HAMD(17項)評分大于20分,確定患者有抑郁障礙。
13 神經功能缺損評定標準
按愛丁堡斯堪的那維亞研究組的標準評定。
14 治療方法
對照組治療包括兩方面:①腦卒中常規治療;②正規康復訓練。治療組則在常規治療和正規康復訓練基礎上,3 d內給與心理干預治療。
15 療效標準
治療后評分≥70%為顯效,≥50%為有效,≥30%為少有效,<30%為無效。神經功能缺損標準同上。
16 統計方法
對腦卒中患者治療前后的HAMD評分進行t檢驗。
2 結果
21 發病率
在2年收治的209例急性腦卒中患者中,抑郁障礙者80例,占383%。22 治療結果 對照組治療前HAMD評分216±23;3周后有效率為360%,HAMD評分179±26;6周后有效率533%,HAMD評分101±29。治療組治療前HAMD評分207±25,3周后有效率373%,HAMD評分為182±23;6周后有效率84%,HAMD評分76±25。同時觀察兩組的神經功能缺損治療效果:對照組3周后有效率為202%,6周后有效率為563%;治療組3周后有效率為242%,6周后有效率為870%。治療后3周治療組與對照組比較評分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6周治療組與對照組比較評分有顯著性差異(P<005)。
3 討論
抑郁障礙是急性腦卒中常見的并發癥之一,臨床上表現為悲觀失望、睡眠障礙、自我評價低、注意力不集中等。本研究發現急性腦卒中患者抑郁的發生率為383%,與其他學者報告一致[1,2]。治療組與對照組患者在入院時的HAMD評分、神經功能缺損積分等方面差異無顯著性。而在發病后的6周時,治療組患者上述各方面的改善均優于對照組,并且差異顯著,說明腦卒中患者抑郁癥的出現不利于神經功能缺失的恢復、運動功能的改善[3]。
腦卒中發生時患者身體功能的喪失是突然發生的,沒有一個逐漸適應的過程,患者對自己的病情不了解,不知該病的特點和預后,而產生焦慮不安。雖經治療后患者身體功能的喪失有所恢復,但隨之而來的不能改變的殘疾現狀使患者感到抑郁。抑郁障礙影響病人康復,而活動障礙又會導致抑郁障礙的發生,成為相互作用的惡性循環。
心理干預就是指臨床醫師在日常臨床工作中注意應用有關一般心理治療的技術(如傾聽、解釋、安慰和指導等),幫助病人認識到癥狀與外界生活事件之間的聯系和含義,以及幫助病人內省自己的疾患。治療醫師的耐心傾聽和幫助病人正確地體驗情緒,使得其在與醫生交流溝通中感到愉快(移情作用的產生)。對于腦卒中后存在抑郁情感的患者除了常規治療和開展積極正確的康復訓練外,要特別重視給予患者適當的心理疏導,調整其心理狀態。為病人提供疾病知識,幫助病人認識自己患病的原因、性質和規律,同時可以找一些心理咨詢科普讀物,進行學習,增強病人戰勝疾病的信心。
近年來,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用分析以及生命質量等概念越來越引起臨床醫師的重視。早期心理干預治療急性腦卒中后抑郁不僅可以減輕或緩解病人的癥狀,而且可以提高病人心理社會適應功能水平,改善其生命質量,是最具成本效果干預的方式之一,值得重視和推廣應用。
參 考 文 獻
1孟家眉,項蔓珍腦卒中后的抑郁癥[J]國外醫學內科學分冊,1990,17(3): 121
2鄧鈺金,徐玲腦卒中康復期心理障礙的類型及治療[J]中國康復,1999,14(1):44
3周向東,鄭霞榮,郭雪云,等腦卒中后抑郁癥對偏癱康復的影響[J]中國康復,1998,13(1):23
【急性腦卒中后抑郁心理干預的臨床研究】相關文章:
腦卒中患者研究與分析12-10
高校體育教學心理干預與心理健康研究12-12
急性心肌梗死的家庭護理干預03-28
試論高校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機制研究12-02
產后抑郁與心理社會因素的相關性研究03-30
急性主動脈夾層的早期臨床診療03-29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