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論啟發式教育方法在古典舞基訓中的重要性
摘 要:傳統的舞蹈教育模式以教師為中心.以填鴨、灌輸式為特征。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面對知識經濟的發展和教育的需要已顯露弊端。為此,我們必須轉變教學觀念,以啟發、引導為主。樹立正確的教師觀和學生觀,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開發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及實踐、創新能力。關鍵詞:古典舞基訓 啟發式教育方法 舞蹈教育
如何培養新型的舞蹈人才,一直是個深受重視的研究課題,它直接影響著我國舞蹈事業的發展。當代人才,除具有高、精、尖的專業素能外,還應具備自學,創造。處理和傳遞信息的能力,這對傳統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戰。身處舞蹈教學一線的教師需要用嶄新的視角和觀點審視傳統古典舞基訓教學的方法。
一、傳統的“灌輸式”、“填鴨式”的教育模式已不適應當今舞蹈教育的發展方向
傳統教育模式已顯露弊端,其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教師在教學中永遠扮演“領導者、權威者”的角色,忽視學生的心理、思維培養及課堂內容調節。長期以來,受師道尊嚴觀念的影響,教師對舞蹈教學具有絕對的教育和控制權,教師能“鎮”住學生,學生要怕老師,學生沒有“心理安全感”,特別是那些有個性、有自由獨立想法的,更會感到提心吊膽、處處提防,師生長期處于緊張而對立的心理狀態,無法實現真誠溝通和教學相長
2.忽視舞蹈技術與思維發展的關系.訓練局限于技能這一——'l-b-形式,忽略潛在智能的開發。傳統教學觀念中,教與學的關系是單向傳授、被動接受,沒有條件、個性的差異,學生僅限于學習表面舞蹈動作,無法體會內在規律和韻味,對所學知識不能完全領悟及靈活運用。這樣的學習喪失了主動性,教學也失去了互動性,致使教學效果不明顯、成效不突出等。
以往的古典舞基訓教育也只注重外部技術, 缺少開拓思路、開發潛在智能的方法。如,有些老師只是一味讓學生“死練”,也不提示內心的“默法兒”,及時糾正問題。
學生在這種不斷反復的機械訓練中變成一個無思考、想象力的“練功機器”,甚至造成身體機能的“高原現象”。如果老師不懂得及時調整。更會激化師生間的內部矛盾,這樣就背離了教育的本質,造成教學效率低下,培養出的人才藝術生命也很短。
3.舞蹈技術知識和語言缺乏內心體驗的動態分析.使教育視野變得狹窄.只能在舊的知識系統中兜圈子古典舞基訓教學中,有些教師課前沒認真研究教學大綱.教學內容中動作缺少內在的聯系.總是以舊的經驗方法和相同的教材應對每個學生。例如:教授旁腿轉技巧動作.必須具備90度以上準確旁腿、壓腳后跟蹲直立后背的能力.那么教師就必須為動作的開法兒做好細致的鋪墊,根據切身體會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進行提示,如重心在運動中需怎樣保持與調整、關鍵的用力點在哪里.同時.講述肌肉、骨骼、關節間的感受來引導學生自覺地去體會、琢磨。大多數老師沒能這么做,而是以自己的思維代替學生的思考,這樣就違背了教學的本質。只留下了動作的軀殼。
由此可見,這種傳統的灌輸、填鴨式的教學方法不僅造成老師們重視外部技術訓練,忽視創造性思維的培養,而且將學生的理解力、創造力長期禁錮了起來。為了讓當g,-的舞蹈人才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 轉變這種傳統的教學方法勢在必行。
二、在教學中應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開發學生的主體意識及創造性思維
1.教師是確立學生主體地位的關鍵教師在教學中始終起著引導作用。要以激發學生的自我駕馭能力為中心,調動學生的主體意識,不僅要讓學生明白身體技能的控制方法, 而且要讓學生掌握動作的舉一反三。思考運動的更多可能,這樣才能更好地獲得身體與思維的解放。相反,教師不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必然會降低教學效果,反映出消極、被動的狀態,訓練也就成了一種枯燥乏味的肢體運動。
2.主體地位的確立與發揮主體意識的關系。主體地位的確立,是發揮主體意識的前提。在舞蹈訓練中.學生主體地位的確立,取決于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內部因素表現為學生在學習過程有明確的目的,有強烈實現這一目的愿望,始終反映出自我支配的能力。外部因素表現為教師對待學生的態度和方法。內部因素起主導作用,外部因素對內部因素發生影響。兩者密不可分,相互作用。教師在教學中要使學生準確地模仿動作,明確支配運動的方法,啟發獨立思考和藝術表現力,充分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使他們建立起自信,感受到一種認識自我、支配自我的心理滿足感。師生共處于充滿創造的愉悅氛圍中。才能正確處理好教與學的關系,訓練中主體意識的發揮才有可能。
3.舞蹈技術學習過程和思維的關系。思維的不斷發展,能使舞蹈語匯更加豐富。舞蹈技術是舞蹈教育要實現的能力目標,必須通過一系列身體素質和思維的訓練得以實現。從心理學的角度講,學習中的聽、看、做、練依靠物質器官,而指揮這些器官的是思維,它將外在形式上的聽、看轉換為動作語言信息輸出過程,表現為操作、模仿、編創等。因此,只有將思維作為訓練核心。才能使學生對舞蹈技術進行掌握和運用。
三、“啟發式” 教學方法在古典舞基訓實施中的措施與原則
1.改變單一模仿式教學,以啟發為主,講做結合,突出舞蹈基本知識的運用。在古典舞課堂教學中,首先讓學生理解基本的名詞,如撩、穿、蓋、踏、翻、平圓、立圓等準確概念,再曉知以提、沉、沖、靠、腆、含、移、晃手、主力腿等專業名詞,延伸到動力學、解剖學、幾何學的角度來理解動作的要領、運動規律等。
舞蹈的理論和實際聯系緊密。根據這種特性,可以嘗試采取兩種授課方式。一種是教師按照動作的順序和步驟說出動作要領,再讓學生按照要求做出相應的動作,并進行指導:另一種是教師首先示范動作,讓學生邊看邊說出動作的名稱.歸納出動作的運動軌跡,邊做邊體會動作的發力點和阻力點與點和線的關系。這兩種方式可以充分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及發揮主動意識。如教授山膀動作時,教師先口頭敘述手的形狀是蘭花掌,起點為雙手叉腰,路線和方位是右手經過下弧線以3點撩至頭上.從體前蓋下立圓,再從3點撩起與肩同高,手臂保持弧線亮相。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做出相應的動作,教師根據學生完成的情況進行講解和示范,然后提出更高的要求,如強調氣息與動作、音樂旋律的理解,這樣不僅增強了動作韻味和藝術表現力,而且使他們的想象力、創造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發揮。
2.掌握動作的學習規律,重視思維活動在教學中的作用,開發創新和實踐能力。舞蹈學習是腦力、體力并存的綜合性運動.不只限于掌握技能,還要掌握動作的學習規律。如古典舞身韻的欲左先右、逢開必合等。又如古典舞動作的路線雖千變萬化.但都離不開平圓、立圓、8字圓的基本軌跡.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反復的練習中體會這些根本規律于腰部的運用.進而培養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能力,實現知識的遷移。教師還要根據能力形成原理,挖掘動作內在的遞進關系,科學合理地安排教學順序,這樣學生不僅學得快、記得牢,而且能夠養成獨立思考問題的習慣和苦練加巧練的學風另外,開發學生的創新和實踐能力重點強調其對動作的理解和運用,將“維持性學習”向“創新性學習”轉變!〗處熞朴诩ぐl學生不斷進取和創新的欲望.培養他們的創造性思維3.尊重學生的個性體現,做到因材施教.重視“教學相長”的作用。
舞蹈教育應充分提倡尊重學生的個性和人格。學生的思想認識、行為習慣、生活方式都各不相同.那么教師就應該了解這些差異,運用啟發式教學.做到因材施教,遵循共性和個性兼顧的原則,在突出學生個性上要因人而異,而在共性訓練上又必須一視同仁,二者是同步進行的關系。
一般認為,基本功訓練在低班,中班基本是共性教學,只有到了高班才應該實行“因材施教”。其實不然,舞蹈的“因材施教”應始終伴隨著共性教學,雖然是同一年級。年齡相近,但學生們存在自身條件和心理活動差異。這就要求教師從低班就敏銳地發現這些特點. 尋找因材施教的機會。比如。教師可以把舞蹈條件好、接受能力強的學生安插到自覺性較差的學生中。到了中年級,隨著排練課的加入,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和實際情況進行“角色分配”
實施分成遞進,及時反饋;進入高年級,因材施教的原則更加突出,可以創設各種自主實踐活動,為學生們提供表現才能的機會,使其增強自信,促進素質的全面提高。
教與學兩者是互相促進的,從事物的統一過程來看,教也就是學的過程。教師每天教的過程.也是向學生學習的過程,在教學中學習是教師進步的最好途徑,應從教學對象上吸取經驗,鼓勵學生發表個人見解,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給予足夠的尊重,達到教學相長。
四、結論
綜上所述,充分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弘揚學生的主體精神,培養學生獨立人格,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已是當代古典舞課堂教學的大趨勢,我們必須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運用更為科學的啟發式、引導式教學方法,才能培養出具備綜合素質的舞蹈人才。
【論啟發式教育方法在古典舞基訓中的重要性】相關文章:
論地面訓練在中國古典舞基本功中的重要性09-08
論對企業管理在企業中的重要性論文04-18
論家庭教育對孩子的重要性08-13
論加強應收賬款管理的重要性08-22
論教育學原理學習的重要性08-19
物理實驗在教學中的重要性05-28
論體育運動在現代社會中的重要性說明09-19
論設計教育中審美意識的培養04-28
探索論體育教學中的素質教育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