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的特點與人物塑造分析
《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是美國作家馬克·吐溫創作的長篇小說,是小說《湯姆·索亞歷險記》的續集,首次出版于1884年。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的特點與人物塑造分析,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摘要:《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作為世界文豪馬克·吐溫筆下又一部經典的兒童文學,與《湯姆·索亞歷險記》相互呼應,可以說是馬克·吐溫現實主義風格的巔峰之作。作者在書中通過對哈克貝利的冒險故事進行描述,用生動幽默的語言為我們尖銳地揭露了當時社會的晦暗。作者采用了許多打破常規的寫作手法,刻畫了許多精典而又荒誕的人物形象,讓讀者在會心一笑的同時對社會有了更深層次的思考。
關鍵詞:《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 現實主義 馬克·吐溫
Summary: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As the world described by writer Mark Twain has a classic children's literature, and "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 echo each other, can be said that Mark Twain realism the pinnacle of style. In the book, described by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with vivid and humorous language for us to sharply exposed the dark society at that time. The authors used a lot to break the routine of writing style, it depicts the many classic yet absurd characters, so that the reader smile at the same time to have a deeper social thinking.
Keyword: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realism Mark Twain
引言
馬克·吐溫,美國著名作家、演說家,其小說風趣幽默中飽含著對客觀現實的批判與諷刺。《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是馬克·吐溫現實主義兒童文學中最具有影響力的一部作品。馬克·吐溫在小說中生動地刻畫了少年哈克和吉姆的形象,并在傳統的寫作套路中實現突破,通過第一人稱視角的移動,讓讀者跟隨小說主人公開啟一場虛擬而又真實的冒險之旅,并且經由主人公的各種感官上的描寫讓讀者站在作者構建的小說世界中,真正地去體味作者所要表達的對扭曲現實的控訴。作者大量地運用地方性語言來進行小說整體的構架,使得小說更富有生活性,也更貼近群眾。可以說這種口語化的寫作風格使得《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充滿了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感染力。
一、喜劇外衣下的小說特點
馬克·吐溫的生活與小說特點密不可分,他在生活中就是一個風趣幽默的人,所以在其作品中我們也經常能夠感受到語言的詼諧幽默,在《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中就是如此。馬克·吐溫對于人物刻畫和語言行為的描寫采用的都是一種十分輕松活潑的節奏,并運用了大量的夸張、反話、俏皮話等寫作手法為小說營造了一個詼諧幽默的氛圍,但是在他風趣的語言下卻深刻地揭露了社會的陰暗面以及人性的缺陷。
馬克·吐溫并沒有非常直白地通過人物的語言來揭示社會上的諸多不良現象,也沒有直接運用諷刺手法,而是借用孩子天真的想法,通過孩子的視野將那些污濁的社會現象反襯出來。通過這種對比,映射出現實社會的那種扭曲的價值觀和荒謬的社會倫理。而作者就是通過小說主人公哈克來達到對比的目的的。哈克違背了禮數道德的約束,放走了杰姆,在社會文化的影響下盡管他做的是一件好事,但是他嘴里卻始終覺得自己是在干壞事。作者通過這樣的對比實現了對社會的影射,突出了整個環境風氣顛倒黑白的荒謬情況。這樣讓讀者在感到好笑的同時對當時社會歧視的劣根性和頑固性能夠進行深刻的思考,并且作者通過哈克的語言表達了對這種是非不分的現狀的無情嘲諷。馬克·吐溫用他看似漫不經心的筆觸,通過哈克純真的視角揭露了當時社會的教條與僵化一系列問題,讓小說充滿了深刻底蘊。
二、獨特的第一人稱視角
作者采用了獨特的第一人稱視角,并且成功地塑造了哈克真實可信的形象。在小說的開篇,哈克就如此說道:“你要是沒有看過《湯姆·索亞歷險記》那本書,就不知道我是什么人;不過那也不要緊。那本書是馬克·吐溫先生作的,他基本上說的都是真事也有些事情是他胡扯的,可是基本上他說的還是真事。”不僅引出了哈克這個主人公的角色,并且對其出處和背景也作了介紹,最主要的是,馬克·吐溫先生通過這種手法成功地將讀者引入到小說的情節中去,并為讀者換上了13歲小男孩的視角,用天真中略帶稚嫩的、誠實中卻又飽含深意的行為和語言,帶領我們一起漂流在密西西比河上,通過遭遇強盜、卷入家族宿怨、遭受欺騙等一系列的經歷,見證那個社會的真實生活和社會風氣。感受著那個刻板的社會對兒童天性的壓迫以及馬克·吐溫先生對于社會的諷刺與厭惡。
從文學藝術效果上來說,作者采用的第一視角不僅能夠有效地增強文章內容的真實性,并且有利于塑造人物的具體形象。而且無論是作者還是讀者,對“我”都有獨特的審視,這種視角的運用更容易將作者帶入到小說的氛圍中去,讓小說角色、作者、讀者三者有機結合,完成文學作品創造出來的故事經過的再現,讓作者完美地通過小說角色表達出自己的喜惡,而讀者也通過小說中的角色演繹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效應。
事實上,第一人稱的使用是作者在文學創作中的一種突破,它很巧妙地在作者勾勒的世界中架起了一道通向讀者的橋,無論讀者身處哪個年代,都能夠通過這座橋走入小說的世界,與小哈克一起感受那個世界的紛繁,并站在一個更合適的角度去認識和判斷那個社會的是非曲直。對于作者來說,第一視角的選取能夠很大程度上更直接地表達作者的內心情懷,無論傳統觀念如何束縛,在一個年輕的、叛逆的孩子身上作者是可以寄托那些約束之下的對社會的憤慨的。
三、口語化語言風格
小哈克自始至終使用的都是美國南部的地方性語言。可以說這種方言性質的口語化風格在傳統的小說中是受到約束的。但是在這部小說中,我們卻看到了一個打破常規的馬克·吐溫,也看到了一個更加真實的小哈克。筆者認為這種入木三分的口語化手法運用,使得整部小說更像是一部傳記而不是小說,它恰如其分地讓整個小說有了動力和生命力,讓文本在讀者的腦海中映出景象。
而且我們在對小說中的方言進行探究時會發現,馬克·吐溫不愧是世界文壇的領軍人物,他對方言土語的運用可謂是舉重若輕。各種地方的土語方言不僅親切隨意,最主要的是不會讓人感到突兀,連貫而又自然。盡管會有許多不合乎語法規則的語句出現,但是讀者不會覺得這是排版上出了錯誤,而是會讓讀者有一種就應該這樣的感覺。而且在小說的開篇,作者就對這種方言式的口語化語言風格進行了簡單的闡述,他并不是憑主觀臆測去進行語言的搭配,而是充分考慮到小說的節奏,充分地將各種地方粗野方言、土話巧妙地拼湊,可謂是煞費苦心。特別是在吉姆的身上,作者運用了大量現實生活中的土話,讓吉姆這個角色瞬間鮮活了起來,更具生活特質。筆者認為,馬克·吐溫這種口語化的語言風格是與第一人稱的視角相契合的,兩者交相呼應使得小說的內容更具真實性和說服力。并且我們能夠在這樣的土話中感受到作者對當時陳舊的觀念持有很深的抵觸情緒,他渴望通過小說這樣一種形式,喚醒人們最初的善良天性。
四、流浪少年哈克貝利·費恩
哈克貝利·費恩,是馬克·吐溫塑造的一個典型的美國少年形象,自然而又率真。在小哈克的身上我們能夠找到人類許多優秀的品質:正直、勇敢、善良、機智。但是作為一個孩子,他又同時有著許多缺陷:謊話連篇、缺乏教養、語言粗鄙。這些缺點讓哈克的形象更加具體,也更加真實。
哈克有著和作者一樣的對于刻板社會的厭惡,但是由于年齡的限制,又會受到社會環境的影響。一方面渴望以自己的價值觀去判斷善惡,另一方面受到傳統價值觀的束縛,而這種矛盾的形成正是作者在哈克這個形象塑造上最成功的地方。特別是在遇到吉姆的時候,開始哈克是在以傳統強勢者的身份對吉姆進行戲弄的,但是在后來的經歷中,發現吉姆有著別人沒有的勇敢和善良,進而轉變了態度。這種孩子觀念的轉變,與社會的觀念形成強烈的反差,表達了作者對這種人與人之間冷漠的批判與厭惡。當哈克突破觀念限制要去向吉姆道歉的時候,正是作者批判達到極致的時候。
當讀者借由小哈克的眼去看世界的時候,當作者通過哈克的嘴去陳述觀點的時候,我們能夠體會到小說中那份沉甸甸的內涵。那是作者對社會的批判與渴望,也是作者對吉姆的憐憫與同情。正是因為這樣飽滿豐富的流浪少年的形象,才讓人們對這部小說念念不忘。
五、主人公吉姆塑造
吉姆作為作者第二個著重刻畫的人物形象,具有著鮮明的象征意義。吉姆是一個單純善良的、無私奉獻的人。他從來都沒有對自己的身份感到羞愧,而且作者在這個角色上給予的定位是自主與獨立。通讀全篇我們發現,作者通過這個角色表達了他對這種社會現象的批判態度,特別是在小說后半段,當哈克中槍的時候,吉姆冒著會被抓回去的危險留在哈克的身邊照顧哈克?梢哉f兩人之間這種打破界限的限制、突破社會地位的友情正是整部小說的核心思想。馬克·吐溫給吉姆的定位并不是一個英雄,但是吉姆的形象卻表現出了英雄主義。
六、結語
馬克·吐溫以其獨特的視角和寫作手法,為我們塑造了非常典型的哈克與吉姆兩個人物形象,使得小說內容更加豐滿多彩。在小說中,作者將對社會現實的批判與諷刺包裹在其幽默風趣的語言之中,并通過哈克這個年幼叛逆的主人公的行為與語言表達出作者的價值觀。而我們在對小說人物進行探索的時候會發現,作者的語言從來都沒有對某個人某件事情表達出直接的評斷,更多的是通過對比、互照的形式,通過哈克、吉姆等形象呈現巨大的反差,進而達到反諷的效果;蛟S在表面上小說只是描寫了小哈克的一次非常巧合的充滿危機的旅程,但是巧合之中涵蓋著必然,可以說,馬克·吐溫通過哈克的冒險,在深度地挖掘當時社會最敏感的社會問題,并且讓許多讀者在作者營造的輕松的閱讀氣氛中對歷史、人性有了更深層次的認知和思考。
參考文獻:
[1]石蘭華、湯姆·索亞與哈克貝利的形象[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0(2)。
[2]汪靜、淺析《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中的敘事手法[J]、語文建設,2014(5)。
[3]張杰、《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之原型批評分析[J]、現代語文,2009(5)。
[4]彭杰、對馬克·吐溫小說語言風格的賞析[J]、語文建設,2013(2)。
馬克·吐溫
馬克·吐溫(Mark Twain,1835年11月30日-1910年4月21日 ),原名薩繆爾·蘭亨·克萊門(Samuel Langhorne Clemens),美國作家、演說家,“馬克·吐溫”是他的筆名,原是密西西比河水手使用的表示在航道上所測水的深度的術語。
12歲時,父親去世,他只好停學,到工廠當小工。曾做過密西西比河的領航員、礦工及新聞記者工作。漸漸地手寫一些有趣的小說,開始了自己的寫作生涯。[1]代表作品有小說《百萬英鎊》《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湯姆·索亞歷險記》等。
馬克·吐溫是美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馬克·吐溫一生寫了大量作品,體裁涉及小說、劇本、散文、詩歌等各方面。從內容上說,他的作品批判了不合理現象或人性的丑惡之處,表達了這位當過排字工人和水手的作家強烈的正義感和對普通人民的關心;從風格上說,專家們和一般讀者都認為,幽默和諷刺是他的寫作特點。他經歷了美國從初期資本主義到帝國主義的發展過程,其思想和創作也表現為從輕快調笑到辛辣諷刺再到悲觀厭世的發展階段,前期以辛辣的諷刺見長,到了后期語言更為暴露激烈。
2006年,馬克·吐溫被美國的權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評為影響美國的100位人物第16名。
【《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的特點與人物塑造分析】相關文章:
論人物形象的完美塑造11-26
淺談“矛盾”與《紅樓夢》人物形象塑造11-29
分析耕地壓力變化特點12-12
網絡流行語特點分析06-27
《歌劇魅影》作品分析及美學特點06-28
英語語言文化特點分析論文02-14
分析雜交水稻種植特點論文03-10
淺談老舍《茶館》的人物分析06-05
核電站適用涂層特點分析論文03-09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