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學校德育論文范文
論文題目:德育校本課程的實踐與反思
摘要:德育課程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實踐德育校本課程具有戰(zhàn)略意義。文章結合項目學校德育校本課程的實踐進行總結和反思,從學校的愿景與使命、學校德育課程委員會的運行制度、學校德育課程方案、德育教學內容改進、德育課程評價改進方案、德育課堂實施的反思與提升等方面進行闡述,深刻認識到德育校本課程的實踐有助于學校內涵發(fā)展、特色發(fā)展、學生個性發(fā)展和教師專業(yè)發(fā)展。
關鍵詞:德育校本課程;實踐;反思
基金項目:本文系廣州市南沙區(qū)“基礎教育國際化研究項目”2014年度課題“教育國際化背景下校本課程開發(fā)的實踐與研究”(編號:2014006)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一、德育校本課程開發(fā)的愿景和使命
德育課程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它牽涉到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模式、課程目標、內容與結構、教學方法與方式的變革。結合項目學校的實際,開展德育校本課程的實踐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
本研究的項目學校是國家南沙新區(qū)的廣州市一級學校、廣東省綠色學校、廣東省青少年科學教育特色學校。學校全面貫徹落實國家的教育方針,組織學生參加各級各類的科技競賽,創(chuàng)建了學?萍冀逃厣。
本研究在已有的科技教育特色的基礎上開展校本德育課程的實踐,通過科技課堂滲透德育教育,以及拓展豐富多彩的課外德育教育活動,走出一條“文化引領、科研興校、質量立校、特色強校”的辦學之路。
在德育校本課程改革實踐中,關注提升德育教師的課程領導力,營造“崇德、博學、求實、創(chuàng)新”的高品質文化氛圍,力求達成把學校建設成為“求知探究之園、科普學習之園、師生成長之園”的意愿,并引導全體學生在德育教學活動及科技特色教育活動中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創(chuàng)新、學會做人,培養(yǎng)學生具有國際視野、通曉國際規(guī)則、能夠參與國際事務和國際競爭,為南沙基礎教育的國際化發(fā)展增添新的內涵。
二、項目學校課程委員會的運行制度
國家新一輪課程改革確立三級課程管理體制,這是我國課程管理體制的一個重大創(chuàng)新。它明確了國家、地方和學校在課程管理上的權與責,其最有意義的創(chuàng)新之處就在于將課程管理的重心下移,賦予學校部分課程決策權。在三級課程管理體制中,學校必須依據國家和地方制定的課程計劃,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制定課程實施方案,并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以落實。
項目學校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學校德育課程委員會,由教導處成員和德育處成員組成。德育課程委員會內設德育課程管理小組、德育課程開發(fā)小組、德育課程實施小組,三個小組職責明確,既有具體分工負責,又有共同協作義務。為了充分發(fā)揮教師參加新課改的積極性,我們還吸收一批自愿報名的中青年教師加入德育課程委員會,壯大學校德育課程建設核心骨干隊伍。學校制定了《德育課程改革實施細則》,要求學校全體教師共同參與德育課程改革與實施。
三、項目學校課程方案
制定項目學校德育課程方案堅持以下原則:一要注重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適應社會發(fā)展和學校實際;二要充分發(fā)揮新課程體系的教育功能,堅持統一性和靈活性相結合的原則;三要面向全體學生,堅持以人為本、因材施教的原則,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挖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學校德育三級課程設置和課時安排:一是教學時間全年52周,教學時間40周,每期分別20周,假期(寒暑假、節(jié)假日)10~11周;機動1~2周。各學期20周教學時間安排:各年級每期上課18周,復習考試1周,綜合實踐活動1周;二是每周活動總量:每周按5天安排教學,周課時總量為38課時,每課時上課40分鐘。
四、努力改進教學內容
學校德育課程規(guī)劃必然選擇好課程,但“好課程”是沒有固定的標準的,課程的發(fā)展沒有終點,總處在一個持續(xù)改善的過程。換言之,課程“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適合就是更好”。當前,在實施德育新課程的過程中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說明這只不過是實踐中出現的問題,發(fā)展中的出現問題。從發(fā)展的角度看,由于地區(qū)的差異和各種相關因素,這些問題的存在是正常的、難以避免的。因此,這些問題需要不斷得到解決,在研究的基礎上,在實踐中和發(fā)展中去解決,這是學校課程規(guī)劃的一項工作任務。要解決這些問題,學校課程規(guī)劃就成為必然選擇——學校課程規(guī)劃就是在學校層面上研究問題、解決問題,促進課程持續(xù)改善的重要舉措。
德育校本課程在實施過程中,對現行教材的靈活使用制定了教學內容改進方案,主要措施有以下方面:①根據“德育課程內容與生活和時代的聯系”,在德育課程中注入時代的主題,如互聯網時代的青少年文明、和諧社區(qū)文明、國際化公民意識教育等;②堅持“科學教育與德育教育的滲透”,在科學課程中注入德育思想教育,如科學家的哲學觀、科學實驗的誠信、科學德育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等;③強化德育實踐環(huán)節(jié),保證學生每學期至少10個課時參加學校“義工活動”的體驗式學習;④加強校外實訓基地建設,推進以“教、學、做”一體化為重點的教學模式的改革,如與周邊社區(qū)、養(yǎng)老院、醫(yī)院、兒童中心合作建立德育培養(yǎng)中心;⑤以增強學生實踐能力的教學為主線,構建以實踐教學為重點的德育校本課程體系,以能力培養(yǎng)為主線,構建德育模塊化課程體系。
五、改進課程評價方案
項目學校在德育課程改革實踐中十分重視評價的功能與作用,課程評價是可以體現學校愿景和評價人的價值觀念,是一個價值判斷的過程。在課程規(guī)范要求的基礎上,關注“校本課程實踐標準”的建立與使用,關注課程評價的功能與方式的多元化。課程評價的對象包括“課程的計劃、實施、結果”課程要素,根據課程評價的理論,項目學校制定了課程評價表,見表1。
在評價過程中,注意以學生自評互評、教師(導師)評價的方式,從“學生學習目標到達程度”、“教師對課程的不斷完善程度”兩方面進行評價。關注過程評價,逐步引導學生進入“多元評價”;關注教師的效能評價,通過評價提升師生的能力與發(fā)展水平。
六、課程實施的反思與提升
項目學校的區(qū)域德育教育定位,將農村學校提高到了一個新的境界與高度。特別是德育教育與科學教育融合發(fā)展和實踐,是值得各地農村學校借鑒的發(fā)展經驗,對城市學校的發(fā)展也具有很好的借鑒意義。這是項目學校發(fā)展中,尤其是在一直提倡的素質教育中,可推為一種真正意義上的素質教育模式。
誠然,在德育新課程校本化、個性化的有效性實施過程中,區(qū)域德育教育資源如何充分開發(fā)與有效運用,使它成為項目學校進一步提高素質教育質量新的增長點?項目學校對德育教育的區(qū)域資源開發(fā),目前主要在“史地學科滲透德育教育”、“理化學科滲透德育教育”、“生物學科滲透德育教育”等幾個方面。而且有較大的局限性,從南沙區(qū)科技現代化產業(yè)的大規(guī)模迅速發(fā)展的勢頭來看,為德育特色教育提供更大的空間、更多的領域、更為豐富的資源。因此,要進一步充實與提高學校的德育校本課程質量。
近年來,我國中小學新課程改革的成果顯示,課程改革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國家課程校本化實施、校本課程特色化,形成高品質的課程文化,培養(yǎng)學生“成人”、“成事”、“成才”,對于項目學校來說,就是“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并具有一定特長和國際視野、通曉國際規(guī)則、能夠參與國際事務和國際競爭的國際化人才奠定堅實基礎”。因此,除了要進一步開發(fā)國家核心學科(語、數、英、政、科)的延伸學習“拓展類校本課程”,還要拓展德育校本課程體系,為學生的學業(yè)發(fā)展與身心成長提供更多發(fā)展機會。
項目學校的德育校本課程是落實國家課程校本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德育課程校本化的實踐,更新了德育教學理念,改變了傳統的德育教育模式,改進了德育教與學的方法,落實了德育教育管理與發(fā)展性評價,促進了各個學科的相互滲透,形成了“自主探究、品質課堂”和“自主、靈動、思辨”的課內外學習氛圍,提升了教師的課程領導力。
參考文獻:
[1]馮春鴻.中學生公民意識培養(yǎng)的嘗試[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8,(15).
[2]王紅美.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公民意識的培養(yǎng)[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0,(7).
[3]張文峰.談如何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1,(6).
[4]陳立貴.新時期中學德育教育現狀及對策探討[J].文教資料,2012,(1).
[5]趙鋒.立足中學德育課程平臺,培養(yǎng)中學生公民意識[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3,(19).
【學校德育論文】相關文章:
小學體育德育論文06-05
小學德育論文(精選8篇)06-15
大學生的德育論文(精選5篇)05-27
大學生入學生德育論文06-05
初中的教師德育論文06-05
大學生德育論文(通用13篇)06-14
小學德育論文-重視師德教育托起明天太陽08-05
德育論文答辯發(fā)言稿(精選12篇)05-30
德育論文答辯演講稿(通用11篇)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