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心理學論文
心理學是一門應用學科。包括基礎心理學與應用心理學兩大領域。下面是小編收集的心理學論文,希望大家認真閱讀!
極心理學在學前教育專業課堂教學的應用
摘要:塞里格曼倡導的積極心理學以普通人的力量和美德為研究對象,把研究的重點放在人自身的積極因素方面,對高職院校學前專業課堂教學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1)充分發揮高職院校學前專業課堂教學中隱性教育資源的作用,使課堂教學趣味性與知識性并重;(2)轉變教育觀念,以理解的心情對待高職院校學前專業學生成長中的錯誤;(3)關注學生的長遠發展,使每個學生學會學習。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課堂教學
一、積極心理學的基本內容
在1998年美國心理學年度大會上,塞里格曼(Seligman,MartinE.P.)指出心理學不應該只研究人類的弱點和問題,而應該同時關注人類的美德和優勢。他大力提倡建立一門研究積極的心理科學——積極心理學,并為這門新學科奠定了結構體系,他是全世界公認的“積極心理學之父”。積極心理學是指以普通人的力量和美德為研究對象的一門學科。它的研究對象是平均水平的普通人,它對人類自身所擁有的潛能、力量和美德進行研究。積極心理學中的樂觀品質,不僅能預防和治療抑郁癥和神經癥,同時還能讓人變得更加快樂,發揮出自己的潛能。積極心理學把研究的重點放在人自身的積極因素方面,主張心理學要以人固有的實際的潛在的具有建設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為出發點,提倡用一種積極的心態來對人的許多心理現象(包括心理問題)作出新的解讀,從而激發人自身內在的積極力量和優秀品質,并利用這些積極的心態來幫助有問題的人、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賦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潛力并獲得良好生活。
二、高職院校學前專業課堂教學的特點
高職院校學前專業的學生在入校以前基本沒有接觸過學前專業方面的學習,且這些學生處于青春期晚期和成年早期,是身心發展和職業規劃的一個重要轉折期。在這一階段,學生獲取知識從以純理論的知識教學為主,轉移到理論和技能并重。高職院校學前專業的課堂教學體現出如下特點:
1.高職院校學前專業課堂教學的純知識性逐步退居次要地位,技能的重要性逐漸凸顯出來
高職院校的特色是以職業教育為主,而學前專業是以知識學習、技能教育共同發展作為人才培養目標。此時的學生,對學前專業知識的渴求比較迫切,而對技能的學習既感到新奇,又感覺焦慮。這些壓力的出現,一方面源于學生適應新環境的能力和學生自身的知識儲備,另一方面來自于學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教師自身的“吸引力”。高職院校學前專業的學生對本專業的了解有限,其心理活動純真、直率,沒有明顯的閉鎖性,其情緒情感的表達比較外顯,不善于修飾和控制。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是否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接受的程度如何,一方面在于學生自身的身心發展水平,如果課堂教學中所傳授的知識是學生能力范圍以內的,他們通過教師的講解和自己的努力就可以接受的,那么他們就會產生成就感,這對于學生以后的學習無疑是有幫助的;如果課堂教學中的知識超出學生的現有水平,而教師的講解又不透徹,那么學生就會產生挫敗感,慢慢地學生就會產生厭學情緒。另一方面,教師自身的“吸引力”也影響著學生對知識的接受。大學生的獨立自主意識已經很強烈,決定了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權威性,也決定了教師的感染與影響無處不在。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
2.高職院校學前專業課堂教學中的很多隱性教育資源對學生影響深遠
高職院校學前專業學生全面、良好的人格發展和專業基本的形成是在完整的教育教學活動中生成和發展起來的。僅有理想化、標準化的課堂教學是不夠的,我們更要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中的各種隱性教育資源的作用。學生技能的形成和發展不僅僅是學生在課堂上接受教師傳授知識的過程,同時,也是學生通過實踐從而接受教師影響的過程。學生通過課堂教學在師生的交往活動中,感知教師的情緒,主動地把握和建構知識。同時,由于教師勞動的示范性、長期性,教師的一舉一動同樣也具有榜樣作用,而這種榜樣作用的影響可能比有意識的知識教育更為深刻、長遠。如果學生在校學習期間,體驗到更多的挫敗感和教師的負性情緒,這將對學生的職業發展和師生關系產生阻礙。學生對教師不尊敬,甚至產生敵意情緒,他們就會拒絕接受老師傳授的知識,拒絕老師的指導。教師情緒不僅會影響學生當下的學習和行為習慣,而且會對學生一生的職業發展產生潛在的.、廣泛的、長遠的、深刻的影響。
三、積極心理學對高職院校學前專業課堂教學的指導意義
在高職院校學前專業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不僅要有目的、有組織地進行專業基礎知識教育,使用科學的教學手段、高效互動的教學方式,而且課堂教學中的隱形課程這一重要的教育資源也必不可少。在當前著力推進職業教育、強調以學生為主體的大環境下,積極心理學中的樂觀品質對高職院校學前專業課堂教學具有指導意義。
1.充分發揮高職院校學前專業課堂教學中隱性教育資源的作用,使課堂教學趣味性與知識性并重
教學不等同于一般活動,它是一種特殊的實踐活動,是一種理論化的實踐,是一種智力性實踐。在高職院校學前專業課堂中,隱形教育資源無處不在。教室的布置、座位的安排、教師的教學風格等等,都會對學生產生影響。在課堂中,我們要積極地挖掘各種資源,把研究的重點放在人自身的積極因素方面,發覺學前專業學生固有的實際的潛在的具有建設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學前專業學生的模仿能力強,在課堂教學中,要求教師悉心安排教學內容,使教學內容中的每一個細節處都表現出活潑的氣氛,在這種活潑的氣氛中,潛藏著各類知識;對教學手段的采用不僅要照顧基本功相對薄弱的學生,也要考慮到學生間的帶動作用,增強班級凝聚力;教師的言談舉止更要注重其示范作用,嚴肅與活潑并重,既體現高職院校的特點,也彰顯學前專業的特色。
2.轉變教育觀念,以理解的心情對待高職院校學前專業學生成長中的錯誤
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由學前專業學生的知識結構和學習能力的局限性,難免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和錯誤。教師要轉變教育觀念,以人為本,以學生的長久發展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理性對待學生的問題和錯誤。用積極的心態來對學生成長中出現的許多現象和問題作出新的解讀,從而激發學生自身內在的積極力量和優秀品質,并促使學生利用這些積極的心態來幫助身邊的同學。
3.關注學生的長遠發展,使每個學生學會學習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高職階段的學習是為學生日后走上工作崗位打基礎的階段,學前專業學生的學習習慣的養成、學習能力的培養,對其日后職業生涯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學校應進一步賦予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樂趣、學會學習的能力以及對知識的好奇心。因此,教師要緊緊抓住課堂教學,通過課堂教學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發展。成績只是一個方面,教會每個學生學會學習才是教育應有的內涵?傊呗氃盒W前教育專業課堂教學是本專業學習活動開展的主要陣地,我們要用積極的心態、積極的思維對待高職階段的學生,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任俊.積極心理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3.
2、石鷗.教學別論[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28.
3、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財富蘊藏其中[M].北京: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8.
談心理學如何培養學生的數感
摘要:數感即對數(學)的感知與運用能力,表現為理解數的意義,多種方法表示數,明確數的大小關系,能用數來表達和交流信息,為解決問題選擇合適的方法,估算結果并對結果做出合理性的解釋。文章運用發展心理學的基本原理,以運算為視角,對學生數學學習心理展開分析,以運算教學為主要研究對象,通過對問題開放性、合作競爭、認知和記憶策略的描述,以及對學生在運算中的積極方式進行對比,探討合適的運算教學對學生數感培養的促進和推動作用。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感;運算;發展心理學;元認知;元記憶
一、前言
數感,即對數(學)的感知與運用能力,中小學階段主要表現為:理解數的意義,多種方法表示數,明確數的大小關系,能用數來表達和交流信息,為解決問題選擇合適的方法,估算結果并對結果做出合理性解釋。數感研究始于上世紀70年代,在擴展學生課堂參與度、積極營造數學情境、利用身邊具體形象和實踐活動進行感悟等方面做了探索并取得了較好的應用性成果。處于具體運算階段的學生,數感特征中感受性的強弱,絕對閾限的高低,直接作用著數學學習思維的發展以及各學科抽象邏輯的應用水平。其對多少、遠近、大小等的清晰敏銳度也是洞察力和判斷力的心理基礎。小學階段貫穿始末的“運算教學”則是數感培育最直接、最有效的渠道,也是最廣闊的平臺。這個階段的運算包含了數之間的關系,加減乘除計算,結合具體情境的估算和解釋,靈活使用不同方法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問題,并對結果進行合理性判斷。無論從哪方面講,運算在數感培養中有其不可或缺性。運算的習得與熟練,對數的思維體系和意識能力系統化發展提供了基礎保障。兒童時期的孩子,思維獲得了飛躍發展,特別是邏輯思維開始逐漸成熟,抽象思維逐步占據主導,推理系統化,并逐步掌握了守恒,思維具備了可逆性,補償意識開始萌芽,這些都為數感的加強奠定了心理基礎。當然,本文跳出了皮亞杰的階段認知理論的圈圈,借助發展心理學的相關理論,重點研究小學階段運算的教與學,對“問題、競爭、認知、記憶、錯誤”進行探討,要解決的是由運算帶動數感在正常發展中提升的問題(表1)。
二、開放問題設計,增強問題的邏輯性
兒童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樂于以直觀來理解抽象。此時在運算的教學實際中,教師通常采用先建立數學模型,然后在數數中內化知識,最后再通過運用口訣或簡單經驗解決問題的模式。至四年級后,形象思維逐步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此時,對學生運算能力的訓練,是發掘學生巨大潛力和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發展的最佳手段。這既體現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中對理解性和自由性的期待,又能幫助學生借助成功來“獲得勤奮感,克服自卑感”,從而完善自己的品格。在教學“兩步計算應用題”時,本文作者曾在所教的兩個班級運用了不同的方法。A班,例題:王老師帶著500元去買籃球,每只165元,買了3只,還剩多少元?學生獨立列式計算,教師指名匯報,集體進行校對、講評。接著再依次出示幾道題,學生基本掌握了此類問題的解法。B班,相同例題,學生依舊獨立列式解答,教師講評。接著,教師板書列式:500-(165×3),讓學生自己編出四道這樣列式的應用題。學生獨立編寫,教師指名匯報,教師再相機點評?梢哉f,B班同學的問題五花八門甚至稀奇古怪,但從思維角度來講,B班的多樣性足以讓每個學生體會身邊數(學)的豐富,感受數(學)的能量,而對數(學)產生潛意識中的高認可度與接受性,提升了對數的感受性。不僅在解決問題階段,在運算的初始建模中,多樣性對于方法和自我思維方向的選擇,擴大開放性依然是很有效的。例如,菜市場的老大娘未必對數學的計算法則和簡便方法有過認知,卻在稱出斤兩后迅速地告知你該付多少,爾后又找零多少,而此時的顧客往往落后于他們的反應;蛟S有人歸功于他們的記憶,但菜價與斤兩是兩個變量,況且也不太可能在事前列算過相關結果,背誦并不現實。其實,菜市場里的每個人不約而同有著自己的一套成熟的計算模式且運用自如。在此,可簡稱個性算法。在這樣的計算理念中,往往不需要過多的原理,只是自己喜歡,用來順手,結果正確。不可否認,他們對數的感覺,至少在敏銳度方面是領先的。學生特別是中高年級的學生,是否也能有機會在運算問題中、在日常的練習過程中充分發揮個性算法,駕輕就熟,得出正確結果,解釋出結果的合理性呢?教育學者們喜歡對此冠以“張揚個性,釋放天性”來褒獎,而教師則只是思考過程中的道理,以及達到目標方式與現有規則的融合。當然,這一點在現在的教學實際中是有遺憾的,因為很少有在校學生有著各式創新思維方式而被鼓勵使用甚至加以推廣的。雖然網上也曾有過相關統計,運算靈活度高的孩子其思維的可逆性與演繹推理能力的發展要遠遠快于“死算”的孩子。
三、強化在合作環境下的競爭意識
比起合作,競爭更帶有明顯的主觀能動性與創新意識,并伴隨著堅強的意志及強烈的成功欲望。在小學階段,運算是競爭的最好“格斗場”。不論是日常普遍開展的口算速算這些純結果類的比拼,還是解讀多方法、探究性問題思路的較勁,潛移默化中學生將原有的對數(學)的理解應用圖式在做著各種不同的有效的優化與組合,加速了他們日后對問題切入點的把握,他們也更樂于去記下這些證明了自己能力的方法,或是可以記下別人贏取優勢的過程,并引以為鑒,這樣形成的更多專屬個人的.認知方法和記憶策略是很重要的。在童年期兒童邏輯推理類別體系化形成初期,這無疑是很好的范式。在教學第十冊“公倍數與公因數”時,教師對競爭的應用非常頻繁。由于內容本身是建立在整數乘除法之上,也不涉及更多其他知識基礎,所以學生參與面很大,積極度也高。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始終是設計與仲裁的角色,期間的理解、尋找方法、計算、驗證、比對均由孩子們自己完成。挑戰這個以往錯誤率超過30%的單元需要勇氣,但競爭給了學生動力,部分學生特別是學困生在失利一兩次后也在總結方法,在集中注意力指向的過程中,對數的理解和原概念技能的重組捋清了復雜思維脈絡。當然,競爭中的機械訓練或訓練強度過大,片面強調解題技巧,忽視通性算法都有可能造成學生思維跑偏,鉆牛角尖以及“被放棄”。這時,由于這個年齡段孩子尚無清晰的辯證思維,抽象本質思維水平還處在摸索階段,教師必須隨時調整策略,對問題和方法適當矯正,或分散難度或有效遷移,使學生達到準確掌握知識和技能的要求。
四、有效形成元認知與元記憶
7歲~12歲的兒童,其記憶容量已接近成人水平,又是認知與記憶的密集期和形成期,此時,對于增加“庫存量”顯然是必要的。本文作者在學習圓周率時,老師就曾將“3.14159265358979”描述成“山頂一獅一虎救二鹿舞三舞把酒吃酒”,以致迄今都記憶猶新。運算的認知能力、運算過程方法的記憶和記憶方法,對提高學生的理解力、判斷力和推理能力至關重要,特別是其中的估算和問題簡化技巧,對推動主動化認知是相當明顯的。當人們的大腦皮層接收指令完成相應發展多變的運算時,調動了更多細胞體神經合作參與,其中整個協調和識別系統的影響是最大的,他們對不斷重復的經過產生習慣化,并納入條件反射系統,服務于更高級的認知與思維。創新意識、辨析求證等高階數感,便在這樣的基礎上深化發展。同樣,元記憶的積累也在綜合各組織的有效管理,以開發和利用更大容量記憶資源。因此,整個小學階段,利用多種形式和難度的運算來刺激學生,并鼓勵其對認知方法和記憶策略進行自我個性化改造,在正確有效的前提下加以推廣和加工,不僅是操作性極強的教學方式,也是符合該年齡段孩子好奇心與求知欲的合理學法。作為教師,在引導學生有意注意的同時,還要把握運算中的關鍵節點,適當提醒復述,將瞬時記憶和短時記憶的內容轉化為長時記憶,增大學生知識技能容量,使學生在把握價值取向中體會數的實用性,領悟數的美感。但過于注重學生記憶的發展,看重認知效率,結果也會不太理想。在日;摹皵怠钡慕佑|中,教師把“數”教“活”的想法,同樣對于自我意識逐漸增強的學生起著促進發展的特殊作用。數感的培養是一個過程,重點則在效果的漸漸體現。學生到了高年級階段,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并嘗試提出質疑,特別是當教師的單一模式教學大量重復后,會被學生抵觸。本文作者在2016年畢業班的教學中,考前加大練習力度,反復以往的操作,非但無助于結果的改善,學生反而情緒低落造成其他問題的出現。效率與效果在小學階段特別是運算類教學中基本呈倒“U”型關系(表2)。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運用發展心理學的基本原理,以運算為視角,對學生數學學習心理展開分析,以小學階段的運算教學為主要研究對象,通過對問題開放性、合作競爭、認知和記憶策略的描述,以及對學生在運算中的積極方式進行對比,探討了合適的運算教學法對學生數感培養的促進和推動作用,有助于學生解決問題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彭聃齡.普通心理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2]何忠賢,彭偉強.高效課堂教學與數學能力的培養[M].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11.
[3]孔凡哲,曾崢.數學學習心理學:第2版[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4]劉曉琳,黃榮懷.從知識走向智慧:真實學習視域中的智慧教育[J].中國電化教育,2016(03).
[5]吳向東.創客教育:從知識傳承到知識創造[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5(07).
[6]道靖.認知心理學視角下的卓越小學數學教師的幾何素養[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15).
課堂師生互動心理學分析
【摘要】課堂師生互動作為新課改的重要內容,已經成為越來越多教育工作者關注的重點.但是由于各種原因,我們的師生互動的整個過程中還存在著很多問題。本文就課堂師生互動的內涵與意義、誤區、影響因素等方面做以討論,并以心理學的角度在認知、情感和動機以及人格等因素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課堂師生互動;情感和動機
一、課堂師生互動的內涵與意義
。ㄒ唬┱n堂師生互動的內涵;樱╥nteraction),就是互動的兩個或多個主體通過一定的方式,從某種角度來使互動的雙方都產生影響的過程。課堂師生互動,即是在課堂教學的前提下,教學主體雙方之間為掌握教學內容、保持教學活力、增強課堂效果而產生的相互影響的過程。這個過程包括動作、心理、語言等,以心理活動和語言交流為主。(二)課堂師生互動的意義。1.課堂師生互動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在新型的素質教育的理念之下,我們期待著對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老師們能夠在這種師生互動中增進對學生的了解,不僅在學業成績上,更多的是在實際生活中。讓學校發揮文化知識與生活實際操作的重要聯結作用,而教師的師生互動正是一種很重要的實踐途徑。2.課堂師生互動是加強教師實現因材施教的主要方法。任何教育都不會離開因材施教的主題,因為它是發展人才的關鍵。如果能夠根據每名學生的接受能力和學習現狀去制定有計劃的教學策略,必定會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3.課堂師生互動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必要舉措。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學生們在學校學習文化知識,更多的是為了鞏固自己的認知結構,并建立新的聯結,從而能夠在走向社會的時候能夠更好地運用這些東西來豐富自己的生活。
二、課堂師生互動的誤區
。ㄒ唬┱n堂師生互動過于傾向單向性。因為教師是整個活動的主導者,他導向著整個互動的方向。例如從對象上看,某些老師更偏向與某些班級干部、或是經常與老師進行互動的人進行交流,成績比較高的同學要高于成績不是十分突出的同學。但是這種選擇很可能是無意識的。(二)課堂師生互動過于追求形式化。首先是課堂師生互動的預成性。因為教師明顯的主體地位,引導著學生向前走,時間一長,勢必會使孩子們形成思維定勢,丟失發散思維和個人思想觀念。其次是互動之中的不深刻性。有些教師只追求形式化的教學模式,所以刻意去設計一些無關緊要的問題來請學生回答,實際上完全沒有必要。(三)課堂師生互動過于強調顯性化。真正的好的課堂,能夠把課程的內容傳遞給學生,并且整個的過程從教師和學生角度出發都是覺得有意義的。但是有的教師會過于重視語言互動的外顯性,以學生在課堂之中回答問題的多少來判斷教學效果的好壞,其實是不可取的。
三、影響課堂師生互動的因素
。ㄒ唬┙處煂用妗膬炔吭騺砜,首先是教師的講課方式。一個好的教師他的授課方式無論怎樣都是讓學生在形式上愿意接受、在內容上容易理解的。其次是教師的人格魅力。真正的教師,應該是在有扎實的文化功底的同時能把所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之中。從外部原因來看,教師易受很多其他因素影響,例如個人的身體狀態。根據資源整合理論,一旦教師身體狀況不好,一部分資源是會下意識地去覺知你的生理變化的,教師的授課就會受影響。(二)學生層面。從內部原因來看,不同的文化背景可能對師生互動產生很大差異,如學生的家庭環境、風俗習慣等。其次,不同的學習目的會導致不同的效果。有的同學就是希望能取得好成績,有的則希望得到來自老師的積極關注,這些都會影響課堂師生互動的效果。從外部原因來看,問題的`難易程度、問題的等待時間都會對這種互動產生影響。(三)其他角度。在教學中,非主觀的因素往往起到相當大的影響,如關注程度。若課程是公開課,學生緊張,激素水平改變,師生互動的狀況也會發生改變。
四、對課堂師生互動的幾點建議
。ㄒ唬┱J知因素。首先是吸引學生的注意:卡尼曼(D.Kahneman)指出,人的注意資源是有限的。如果老師能夠用一些關注度高的手段提高學生對學習這件事情的注意力,那么學生就會把更多的資源調用在所學的課程中。其次是應用學生已有認知結構:杰羅姆布魯納(JeromeSeymourBruner)指出:人腦中是會對知識進行知覺和歸類的。教師應該了解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讓學生利用教材或教師提供的條件自己獨立思考,掌握課程內容之中的原理和規律。(二)情感和動機因素。教師應該具備共情的能力。根據馬斯洛的理論,當教師在課堂中營造愉快安全的學習環境時,學生就會用一種辨別的方式來知覺經驗。另外,教師很有必要通過很多方式來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只有學生們有目的、有意義地去學習的時候,他們才能更好地有代入感,真正地為了解決問題而學習,而不是為了考試成績而學習。(三)人格因素。從兩方面來講,首先是所謂“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及在教學課堂外的身體力行,才是最重要的教育。教師的人格魅力,是教育環節中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同時,學生的人格特質同樣也是關系到課堂師生互動能否順利展開并達到目的的關鍵。有研究顯示,學生的人格特質和師生之間的互動有著顯著的相關性。而在OCEAN(大五人格)的最新研究中證實,那些責任感、宜人性和開放性得分較高的學生和老師的交流會更多。
參考文獻:
[1]錢珍.漢語中級口語課堂師生互動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0.
[2]周文杰.哈貝馬斯交往行為理論與課堂師生互動重構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2.
[3]劉堯,戴海燕.課堂師生互動研究述評[J].教育科學研究,2010,06:66-69.
[4]胡桂錟,羅琴,王緒朗.關于師生互動狀況的研究綜述[J].上海教育科研,2006,10:11-14.
[5]趙翠蘭.中小學課堂師生互動的誤區及其反思[J].當代教育科學,2007,21:26-28.
積極心理學在學生自我管理的應用
。壅輰W生管理一直都是中職學校主要管理工作,怎樣提升中職學校學生自我管理水平,一直都是學校管理人員重點分析的課題。本文就嘗試在積極心理學視角之下,對中職學生自我管理進行分析研究,希望可以為中職學生自我管理提供一定幫助。
。坳P鍵詞]積極心理學;中職學生;自我管理
前言
長久以來,中職學校由于學生學習能力較低、心理素質尚未健全等因素影響,雖然中職院校一直將學生管理工作放在首要位置上,采取多種方式開展學生管理工作,但是所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為了能夠提升中職學生管理水平,推動全學生全面發展,學校管理人員開始相繼從積極心理學角度入手,提高學生自我管理能力。
一、積極心理學在中職學生自我管理中應用存在的問題
(一)管理方法簡單,過分強調學生消極情緒
在大部分中職學校管理工作者眼中,學生品行要是十分惡劣,管理難度也就顯著提升。所以,管理工作者在管理學生過程中,經常秉持著“不求無功,但求無過”的觀點。一旦學生在做出錯誤事情之后,管理工作者也基本上采取批評及責備形式。部分中職學校為了的杜絕學生做出錯事,甚至采取軍事化管理模式,這種做法雖然看起來取得了良好成果,但是卻沒有認識到平靜之后存在的隱患。積極心理學認為,教育人員應該將關注重點放在學生“優點”上面,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差異,欣賞每一個學生,這樣學生價值都會得到提升。中職學生尚未形成完善人生觀及價值觀,一旦過分關注及強調其存在的缺點,就會容易造成學生忽視主觀情緒變化,影響學生形成良好品質。
(二)評價標準單一,影響學生多元化發展
大部分中職學校管理人員將關注重點放在了學校發展及學生健康方面。所以,大學生學校對校園事故的出現都十分擔心。正式由于在這種理念之下,學校都希望培養出聽話的學生。積極心理學認為,學校應該將重點放在學生品質上,也即是培養學生具有良好公民、職業品德,符合企業對人才要求。但是學校所應用的評價標準和現實需求之間都存在較大差距,還是以傳統標準衡量學生,也就是首要關注學生學校成績,品德經常錯誤被認定為老實、聽話。
(三)傳統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影響根深蒂固
一般情況下,中職學校的.學生年齡普遍在15-18歲之間,正處于青春期,并且也是學生身心快速發展階段。學生在這個階段經常會遇到各種煩惱,例如人格、意志力等。所以,在必要心理教育指導情況下,大部分中職學校所具有的心理學工作人員數量有限,心理咨詢室無法發揮出自身作用,或者是將心理咨詢看成學生管理手段。
二、積極心理學在中職學生自我管理中應用
。ㄒ唬┺D變觀念,樹立積極向上意識,構建多元化評估體系
按照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疾病模型,中職院校的學生大部分都屬于問題性學生,對其開展教育就是為了防止該類學生再次出現問題。積極心理學認為學生在接受教育時,教師應該將重點放在學生自身的優點上面,并不是僅僅強調學生存在的缺點,至少認為優點和缺點同等重要,進而挖掘學生身上所存在的潛在價值。想要做到這樣,中職學校管理人員及教師就應該轉變自身觀念,擺脫傳統疾病模型所造成的影響,構建健康模型理念。中職學校在轉變觀念的情況之下,還應該構建多元化評價體系,與轉變之后的觀念相吻合,采取動態及發展眼光評估每一個學生,保證可以對學生個性化評價,讓學習成績并不理想的學生也可以在多元化評價體系中,獲得自信及自尊,并且找到自身感興趣的事情。
。ǘ╅_設專門的積極心理教育課程
學生品質在培養過程中,必須借助相關游戲活動實現。所以,積極心理學在中職學生自我管理中應用,取得取得良好效果。1、設置專門積極心理學課程就以積極心理學所提倡的“幸福能力觀”來說,心理教育課程就可以以此作為課程主題,并且為其配備完善心理訓練課程,例如交往體驗、情緒控制等,加強學生對積極心理學教育課程理解程度,并且會將自身所掌握的心理知識應用到心理品質上面。2、在學校教育活動滲透積極心理學知識團委在日常學生會活動及班級活動中,可以針對性向學生滲透積極心理學方面知識,梳理學生在心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引導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人格。簡而言之,中職學校在所開展的多樣化教育活動中,都應該在潛移默化狀態下滲透積極心理學知識,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鍛煉學生身心意志,提高學生實踐技能。3、在學科教學中滲透積極心理學教學活動是學校主要開展的活動,從教學活動角度開展學生自我管理,對學生品質培養,是其中重要組成部分。(1)教學內容積極、健康積極心理學十分關注對積極情緒及人格特點體驗,探索積極心理學研究過程。因此,中職學校在選擇教學內容的過程中,都應該盡可能表現出“積極”這個特征,符合足學生對積極心理需求,調動學生對積極心理學關注度,讓學生可以在教學活動中感受積極、健康品質,可以充滿自信心應對今后生活中出現的問題。(2)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生命只有在擁有春天之后,才可以帶領另一個生命擁有春天。所以,教師在開展積極心理學教育之前,自身就必須具有積極向上的心態,這樣才可以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發揮自身積極心理,帶領學生具有積極心理。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盡可能應用積極詞匯數量,例如尊重、分享等,發揮出自身在教育上的作用,為學生樹立積極心理營造良好氛圍,在潛移默化狀態下引導學生樹立積極心理。4、班主任盡可能應用積極心理學開展班級管理俗話說的好,有什么樣的老師,就有什么樣的學生。這句話充分體現出教師在學生發展中的作用,尤其是班主任。積極心理學認為,人要是可以長期在積極環境下生存,自身行為舉止及品質都可以發生改變。這就需要教師在開展班級管理中,盡可能為學生樹立積極向上文化氛圍。首先,班主任在編制規章制度時,應該盡可能做到積極向上;其次,班主任積極創新班級管理形式,從傳統考試分數理念中擺脫出來,全方面對學生評估,充分認可不同層次學生在學習中的成果,讓學生感覺到自身被尊重,進而不斷進取,嘗試到成功喜悅;最后,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應該盡可能表現出積極向上、樂觀等優秀品質,通過良好性格、頑強意志、穩定情緒等影響學生,在學生在潛移默化狀態下感受積極心理學。5、社會、家庭、學生一同對學生管理積極心理學認為,從注重學生理論水平應該轉變到注重學生公共品質上面。學生在形成群體品質之后,周圍同學也會受到影響,同時家庭、社會也會受到一定影響。所以,中職學校在對學生管理過程中,需要形成良好教育網絡,也就是社會、家庭、學校一同努力,正確認識到社會及家庭因素對學生身心發展造成的影響,盡可能讓學生正確認識各種影響因素,并且將其轉變為自身品質。與此同時,中職學校也承擔著向家長講解積極心理學的責任,積極和家長之間溝通交流。簡而言之,中職學校應該調動自身資源,開展積極心理教育,引導學生樹立積極向上的心態。
三、結論;
學生自我管理作為中職學校管理工作最高境界,想要實現學生自我管理目標,積極心理學可以為其提供良好發展方向。筆者在對積極心理學在中職學生自我管理的應用研究之后發現,積極心理學可以為學生營造良好氛圍,讓學生處于積極向上環境下成長,進而從觀念及課程兩個角度對其進行分析研究,還需要進一步完善。
參考文獻:
[1]崔元慧.民辦高校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培養策略研究———基于積極心理學視角[J].連云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04).
[2]翟煒.積極心理學視域下中職學生管理措施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6(09).
教育心理學如何促進中職英語學科教學
【摘要】從中職生現狀入手,探討如何運用教育心理學,利用有效的教學方法使中職英語課堂獲得滿意的教學效果,從而實現既定的英語教學目標。
【關鍵詞】教育心理學;中職英語;教學方法;技巧
我來自安慶一所普通的中等職業學校,我們學校主要是培養的是專業技術的實用型人才,他們畢業后便直接面向社會,投入生產一線,他們大多15到18歲,處人們常說的“青春期”,大多數孩子都是在初中階段因學習成績跟不上,影響升學率而被過早地被劃成“另類”的學生,他們的學習習差、厭學現象較為嚴重;在家庭方面,家庭狀況比較復雜,大部分孩子是留守兒童,父母長期在外打工,主要由爺爺奶奶負責養育,只要他們吃滿穿暖就可以了。另一部分孩子呢,以前家長對子女的期望值過高,而對孩子的興趣、愛好與實際能力幾乎不予考慮,加上中考失利,往往會使這些學生產生自卑和壓抑的心理,嚴重的自暴自棄,甚至離家出走。種種因素使他們的綜合調節能力明顯欠缺,個性心理傾向不夠穩定,情緒化情感用事。在學習上表現為“不愿學、不好學、不樂學、不勤學、不善學”!吨械嚷殬I學校英語教學大綱》明確指出:“教學要以學生為本,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建立融洽的師生互動關系,培養學生積極的情感和態度,激發學習興趣,鼓勵學生積極嘗試,勇于實踐,體驗成功,樹立自信心!边@里包含著許多心理發展的需要。由此可見,在英語教學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教學心理學,將心理學元素與中職生現狀相結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孩子們自主學習,樹立自信心。
一、樹立教師人格魅力,協調好師生情感
情感是大腦皮質和皮質下中樞神經協同活動的結果。大家都知道,如果學生喜歡一位老師,就越愿意聽從他的教導,更愛上他的課。反之,受到學生討厭的老師,不僅學生不想上他的課,甚至因厭惡見到他而產生厭學情緒。因此,老師首先要注重形成自己的個人魅力,來吸引學生。首先教師要注重外表,干凈整潔的上課堂,更要有愛心,尊重、平等地對待他們,不要用“有色眼鏡”看待他們。我們學校的學生大部分來自縣城,一個班上有百分之九十的學生住校,有的孩子從未離開過家,他們在生活上、學習上、精神上都特別渴望得到關懷和愛護,尤其是當他們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這種要求和渴望就更加強烈。所以教師用愛心溫暖學生、感化學生、實現情感交融是增進師生感情的最佳途徑。
二、課堂上和學生進行有效的心理溝通,營造良好的課堂心理氣氛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華爾特所指出的:“教師工作本質上就是推銷工作。因為教師要想方設法說服學生,使他們相信教師所教授的這一學科是有價值的、值得學習的。”有效的心理溝通是教師成功教學的前提和保證。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讓學生在一種愉悅、寬松、自由的“心理安全”的氛圍中學習,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就教學內容、價值觀等等有益的問題展開討論,使學生敢說、愿意說,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形成平等、民主、合作的師生關系和良好的課堂氣氛。
三、激發學習動機,提高學習興趣
心理學認為,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是對學習活動產生的心理上的愛好和追求的傾向,這種傾向是和一定的情感聯系的,它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和較強的延續性。在高一剛入校時,我都會問學生:“DoyoulikeEnglish?”大部分學生的答案都是:“No.”我問他們:“Why?”有的學生說英語很難,根本聽不懂;有的學生說英語沒有什么用......為了培養學生對英語的學習,我覺得教師可以將西方歷史、文學、政治等等學生感興趣的話題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討論。比如:Unit12是關于節日的內容,教師可以結合中國三大節日拓展到西方四大節日,讓學生課前預習,查閱資料,了解圣誕節、感恩節、復活節和萬圣節的歷史和習俗等等。在每一單元,教師都可以加入這樣的元素激發了他們的興趣,讓學生成為了課堂的主題,開闊了他們的'視野,久而久之學生有了積極探索的愿望,愿意花時間,不怕困難的學習。
四、合理設計教學目標,正確使用教學方法
根據學生的特點而定,他們喜歡具體形象的思維,喜歡自由自主的學習方式,教師還因根據學生的差異性,合理設計教學目標和使用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學習知識、技能的過程中,不斷提高各方面的能力。1、結合信息化進行教學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獲得知識如果只靠聽覺,3小時后保留70%,3天后保留10%;如果只靠視覺,3小時后保留72%,3天后保留20%;視聽結合,3小時后保留85%,3天后保留65%,而我們使用的信息化技術擴大教學容量,針對不同的學生布置不同的任務。如基礎模塊下冊Unit1旅游。課前讓學生自己分組,互選partner,了解北京的旅游景點,每組選擇一個景點,查找資料,詳細了解景點,還可以讓自主性比較強的一組學生準備課件。課上學生展示課件,充當景點導游介紹景點。將所學的知識與現實聯系,使他們覺得英語有用好用。2、激勵式教學法的運用課堂上,教師的微笑,鼓勵的眼神,不經意的表揚都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思維就會被激活,注意力會處于高度醒覺狀態,學生的積極性也被大大得調動起來。因此,“welldone!”“great!”“it’sperfect!”“wonderful!”“good,verygood!钡冗@些激勵性的話語應該成為我們課堂出現頻率最多的語言?傊,只有針對中職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結合教學心理學進行英語教學,因材施教,講究科學的教學方法,重視英語教學的訓練,才能收到實際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張大均.教育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曲昭臣.淺談教育心理學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J].心理健康教育,2010(4).
[3]周文紅.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談中職英語教學的方法和技巧[J].職教高教教學創新,2012(01).
中職旅游心理學情境創設研究
中職學生普遍存在的是學習的基礎不夠,自我約束性不強,一般都厭倦傳統的教學方法。然而,他們有很多的優點也是別的學生難以企及的:專業意識、動手能力和嘗試新生事物欲望強烈。這些優點,教師在教學中應當加以利用,發揮其特長,培養學習興趣,使他們在快樂中學習。中職旅游管理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是旅游心理學,同時也是一門綜合性強、交叉性、高實用價值和具有廣泛理論基礎的學科。在中職課堂,我們怎樣用創設情境的方法來調動學生學習本課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引入改革的機制。本文嘗試在旅游心理學教學中設置情景模擬,期待本課程教學效果的提升。
在學生和問題間架構橋梁,鼓勵學生發現和思考問題
俗話說,思考是學習的源頭,思考來源于問題;問題是引導學生學會質疑,學會思考的活水源頭。教師要抓住學生的心理狀態,對學生在理解教學內容方面會有的.疑惑,或者學生本來固有的認知和學習新知識發生的碰撞,或者由于本身知識和能力的缺陷而發生障礙這些問題進行情境設置,在學生和問題間架構橋梁鼓勵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如我們在講授《旅游心理學》“感覺與知覺的變化規律”這個章節時,用“水果酸的緣由”來進行了這樣的問題情境的設置。小孟上班第一天被分配到中餐廳,正巧餐廳安排了一個規模較大的婚禮宴會。小孟很熱愛自己的工作,對工作認真負責,服務得細心周到。當婚宴即將到尾聲時,小孟熱情地給客人端上了蓮子百合糖水?腿岁懤m吃完了糖水,小孟又趕緊將果盤端到了客人面前。然而,客人并不領情,隨便嘗了一下,就將水果扔在桌上,很不高興地教訓小孟:“水果酸的,沒法吃!”一句話使宴會氣氛驟變。可是小孟看到別的桌上客人正在津津有味地嘗著水果,自己感到不服氣,也拿一塊嘗了一下,覺得是甜甜的,沒有任何問題。這一問題一直困擾著他,他怎么也想不明白。于是就請教了師姐。師姐問他,糖水上了后,有沒有給客人上一道茶?小孟說沒有,因為當時忙,忘記了,師姐說,水果酸的原因有了。茶和水果有何關系呢?按照小孟的生活經驗他還是不明白。到了這里,我就給學生們提問了,假如你是小孟,你會怎么想呢?能想明白其中的道理嗎?學生們對這個問題饒有興趣,在思考中提出了諸種假設。各種假設最后都歸結為:定然是糖水和水果的酸性產生了反應。師姐說要是客人先喝茶,就不會有水果的酸味了。實際上我們的教材中就有這個知識點,客人吃糖水或者甜點后上一道茶,客人喝了茶,口中的甜味就會變淡,這是再吃水果就不會有酸味了。這一情境的創設,是對傳統教學方式的改變,不以結論顯示給學生,而是讓學生在勤于思考中找到原因和結論,這樣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被調動起來,他們在課堂上思考,在課堂上參加活動,有更多的機會去發現。因而這種基于情境的教學方法有助于學生發散思維的培養,有助于他們創新精神的培養。
選取生活中的典型場景,讓學生體驗和感悟生活
教師要善于從生活中,從大自然中選取典型的生活場景,給學生作為觀察的基準,這一生活場景需要教師用生動有趣的語言表現出來。在教授《旅游心理學》“導游服務心理”章節時,我聯系了一家知名的旅行社,帶領他們去實習,讓他們現場看導游的不同風采和技巧。導游的服務對象都是客人,他們在和客人接觸中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突然事件發生。發生事件后如何和客人去溝通,在為客人服務中讓客人滿意,這是技巧問題。如,乘坐火車,碰到黃金周假日,軟臥票經常會出現不夠用的情況。旅行社的杜某卻對顧客說,是旅行社出了問題,造成軟臥票不夠發?腿艘宦牸娂娨蠼o付軟臥票,沒有拿到軟臥票的游客大為不滿,對旅行社提出索賠的要求。另一個導游楊某卻不是這樣告訴游客的,他換了另一種方法告訴游客:軟臥票在旅游高峰期極為緊張,好在旅行社為我們團里的老人和孩子爭取了一部分,望大家能夠諒解我們。結果,大家紛紛謙讓,臥鋪票還多了出來。上面的生活情境,是很好的一個導游案例。這樣的案例,教師在課堂上就可以進行評論。生活中常常有這樣的情形,有的導游很受顧客歡迎,而有的導游顧客一點也不喜歡他,更不會配合他。這里問題的關鍵是導游要對他所面對的游客情況加以區分,進行針對性強的導游。導游中,需要對游客的年齡、職業和文化層次和興趣等有大致的了解,做到胸中有數。另外,導游必須和游客的立場做到一致,如,上例中軟臥票這一突發事件,杜某看起來在游客面前是站在旅行社立場上,至于是否考慮游客實際上無從談起。然而楊某則不是這樣,他告訴游客的是,旅行社在黃金周假日已經為游客做了很多,現在出現了票不夠用,游客們完全可以諒解。在課程改革中將創設情境的教法導入旅游心理學的課堂教學中。自然,這門課的改革還有一段路要走,需要更多的同行進行共同的探索,其中還要付出許多極為艱苦的勞動。我們要運用綜合的教學方法并進行創新,理論用于指導學生的實踐過程,真正對旅游心理學的知識體系進行掌握,讓學習旅游心理學這門課真正變成旅游管理專業學生今后的職業生涯。
大眾傳播時代群體心理學研究
摘要:當今時代是一個群體時代,在大眾傳播中,群體的重要地位更加凸顯。本文主要對法國心理學家古斯塔夫勒龐《烏合之眾》里的“集體精神統一律”這一觀點進行分析探討,并比較國內外學者對其觀點的不同看法,在此基礎上闡述筆者個人的態度和評價。同時,本文將運用勒龐的理論對現代大眾傳播領域中,網絡上出現的“烏合之眾”進行群體心理方面的分析和解讀。
關鍵詞:群體心理;大眾傳播;網絡暴民
一、集體的“精神統一律”
古斯塔夫勒龐在《烏合之眾》里分三卷闡述了有關集體心理的諸多觀點,鞭辟入里地分析了群體的各個方面。但是通讀全書后不難發現,勒龐在書中提出的所有觀點和看法,都是基于他在正文開頭就提出的一個觀點:“聚集成群的人,他們的感情和思想全都轉到同一個方向,他們自覺的個性消失了,形成了一種集體心理!保1]這是勒龐在書中分析有關群體心理及其特征、成因等問題的根源,有關領袖和民眾的論述也是在此基礎之上展開的。這句話實際上包含了三個方面的內容。首先,“聚集成群的人”明確了勒龐群體心理學研究對象的范圍——群體。正如勒龐所說,這里的“群體”并不是普通意義上的,“從平常的含義上說,‘群體’一詞是指聚集在一起的個人。但是從心理學的角度看,‘群體’一詞卻有著完全不同的重要含義。在某些既定的條件下,一群人會表現出一些新的特點,它非常不同于組成這一群體的個人所具有的特點。”[1]也就是說,這些聚集成群的人進入了一種狀態,它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存在,受群體“精神統一律”的支配,形成了一個心理群體。個人由孤立的個體存在變成心理群體中的一員,這是勒龐集體心理學研究的邏輯起點。第二,“自覺個性的消失”,這是這個論斷中最值得關注的一個點。勒龐認為“在集體心理中,個人的才智被削弱了,從而他們的個性也被削弱了。異質性被同質性所吞沒,無意識的品質占了上風”。[1]因此,個人進入集體,就意味著個體的意識和理性的消失,個人進入了一種完全失去人格意識的狀態,他無法意識到自己的行為。這種個人理性的消失,就直接導致了一個最為嚴重的結果——集體無意識,也就是勒龐這句話值得挖掘的第三個點——“他們的感情和思想全都轉到同一個方向”。由于集體無意識的作用,個體受群體心理的支配,很容易就被各種言辭和形象打動,表現出許多只有在群體中才會有的行為,而這些行為如果在個體理性的情況之下是根本不會出現的。集體中的個人,失去了自我的意識,任憑暗示、傳染等作用支配自己的行為?偟膩碚f,勒龐的這一觀點可以概括為集體的“精神統一律”,即個體進入群體后,自覺的個性消失,處于非理性狀態,因而所做出的行為完全受集體無意識的控制,呈現出情感和思想的統一化傾向。
二、國內外學者的評價
(一)國外
勒龐這一觀點的支持者甚多,民粹派社會學家羅斯和心理學家麥克道格爾就基本上全盤接收了他的觀點。意大利哲學家葛蘭西認為,偶爾聚集的群體“就像在拱廊中躲避陣雨的人群一樣”。組成這種群體的每個人,對其他的人或者人群,或者具體的經濟實體,都沒有責任的約束,這些都標志著個人的退化和消逝。[2]就個體而言,我們每個人最終都是理智的。但當我們作為群體的一部分時,便失去了理性,陷入集體的無意識的旋渦。然而,并不是所有學者都對這一觀點持肯定態度,如帕克、弗洛伊德。弗洛伊德盡管對“群體無意識”的發現倍加贊賞,認為《烏合之眾》“對群體心態作出了出色的心理學說明”。[1]但在他看來,勒龐點明了群體心理的“基本”事實,卻并沒有對它們作出解釋,沒有看到群體成員之間建立感情聯系的心理過程的原因。經濟學家奧爾森也提出了不同于勒龐群體心理機制的“個體理性機制”,認為共同利益構成了集體和集體行動存在的目的。奧爾森否認個體性因進入集體而消失的觀點,作為新古典經濟學家,抽象的理性“經濟人”假設是他理論邏輯的起點,即個體總是致力于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具有共同利益的個體組成集體并不會改變個體行為的理性特征。塞奇莫斯科維奇在《群氓的時代》中指出:“當個人聚集在一起時,一個群體就誕生了。他們屈從于集體的.意志,而他們自己的意志則默默無聞!保2]“無意識的要旨不管在什么情況下都是一種集體的、普遍的人類特性”,[2]他肯定了群體中個人意志會消失,屈從于集體的意志,將勒龐的無意識的觀點歸結為這一現象的本質原因。同時,他也否定了勒龐的觀點的絕對化成分,認為勒龐群體心理學“相當傲慢地剔除了集體生活,尤其是群體生活中有意識和理性的一面”。[2]他的這種一分為二的態度與大多數學者相比,可以說是較為客觀公正的。
(二)國內
中國學者對勒龐《烏合之眾》這一觀點的關注,最早可以追溯到晚清時期。民國時期是勒龐集體的“精神統一律”在中國最受關注的時期,由于群眾反帝愛國運動的興起,勒龐的集體思想受到知識分子的重視。常燕生主編的《社會學要旨》中這樣介紹勒龐的思想:“個人在平日孤立之時他的心理常常為自己的利益打算,但是一旦到了群眾聚集地的地方便不覺被群眾的意見所吸引而失其自主之力,這時他的心理已成為群眾心理之一部分而非復自由獨立的個人了!保3]可見他也認為個人進入群體后,受到集體無意識的影響,自覺個性會消失。1929年,時任安徽大學文學院院長的章益負在《社會科學大綱》中對勒龐進行了評價:“勒朋的群眾,是喪失理智而純粹受行動所驅使的;在群眾中,個人的理智,如同沉醉一般,本能失了約束,于是放肆恣睢,異常猖獗,所以群眾是蠢拙的。但是因為個人的特性消失,群眾的心理反能一致!保4]而在1949~1979年,勒龐思想在中國的傳播進入低潮。這時候的勒龐,普遍被認為是一個資產階級學者,其思潮是為帝國主義服務的。孫本文在1949年之后,受到政治傾向的影響,對勒龐的集體無意識思想基本上是全盤否定的:“心理學派是一種反科學的、反動的偽社會理論,它是帝國主義者手中的思想武器!保5]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互聯網極大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網絡群體性的事件也是層出不窮,勒龐的群體心理學說再次引發學者的關注。熊一丹認為,勒龐的集體無意識理論在目前來看,仍然不失現實意義!霸谛畔⒕畤姷臅r代,人們反而失去對信息與觀念的思考能力。暗示仍然存在,集體的幻覺也常常出現,否則謠言也不會變本加厲地傳播,人們也不會輕易拋棄自己的常識!保6]然而,學者劉朋立足于現在的網絡時代,指出:“網絡輿論顛覆了法國大眾心理學家古斯塔夫勒龐對群體狀態的假設。網絡上的群體不再是一個情緒化集體,而趨向成為個體的相加。”[7]他否認了心理群體會造成個體自覺個性的消失,認為網絡上的個體大多是理性的,而不會出現“集體無意識”。
三、勒龐理論的科學性評析
。ㄒ唬┘w“精神統一律”的本質
從以上國內外眾多學者褒貶不一的評價中,我們會發現,站在何種的立場、角度去看待勒龐的觀點,是影響我們作出評價最重要的因素。有人說,勒龐的群體思想是在18世紀法國大革命和工業革命浪潮的背景下產生的,時至今日已經不再適用了。但筆者覺得,《烏合之眾》的“集體精神統一律”對大眾心理細致入微的剖析,還是具有很強的借鑒性的,在大眾傳播日益發展的今天仍不失現實意義。首先,我們應該對勒龐的“集體精神統一律”進行定性,從根本上把握它的實質和內涵。對勒龐來說,集體是一個具有心理學意義的概念。個體進入集體,實際上意味著個體性和個體意識的喪失,支配集體行動的正是那些人類共同的情感與本能構成的集體心理或者稱為集體的“精神統一律”。雖然勒龐也承認理性在人類社會中的存在,但他認為,集體無意識才是隱藏在所有社會現象背后的基本力量。因此,“集體精神統一律”的實質是勒龐對集體無意識和個體非理性問題的思考。正如筆者在上文中提到的,勒龐的“集體精神統一律”想要表達三個方面的內容,而這三個方面潛在的核心問題就是集體無意識和個體非理性。勒龐曾明確指出“無意識現象不但在有機體的生活中,而且在智力活動中,都發揮著一種完全壓倒性的作用”。個體不論什么原因被吸納到了群體之中,無論個體的智商有多高,情操多么高尚,一旦他成為群體的一員時,群體心理就削弱了個體智慧,還減弱了個體本身的特征,異質因素泯沒在同質因素中,無意識的力量占據制高點!凹w無意識”理論并不是勒龐的原創,弗洛伊德很早便提出了無意識的概念,榮格在弗洛伊德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地將無意識區分為兩個層次或部分,即無意識的個人層次和集體層次。榮格認為弗洛伊德探討的無意識屬于個人層次,即個人無意識,他將進一步探討無意識的集體層次,即集體無意識。[8]但勒龐的“集體精神統一律”絕對不是榮格的復制版。勒龐的創新之處在于他更深入地探究了集體無意識和非理性的內在成因,并系統化、理論化地分析了集體中個人無意識的心理機制。勒龐的理論中,人類共有的情感和本能是集體心理的唯一基礎,這些情感和本能以三種方式創造出集體心理:首先,集體是個無名氏,因此不必承擔責任。這樣一來,總是約束著個人的責任感便徹底消失了,人性中的各種欲望和本能在解除了責任感的壓抑后被完全釋放出來。后來有學者又將其定義為“集合行為”中的“匿名性”。其次,情感的傳染現象。個體的意志與判斷力只在個體單獨存在時起作用,一旦進入集體狀態,集體情感馬上會在個體之間相互傳播。最后,在集體中的個人易于接受暗示。當個體進入集體時,人們的本能與情感因為責任限制的解除以及相互傳染與影響而得到極大的強化,集體心理表現出異乎尋常的敏感與沖動,任何暗示都會對集體的情感產生強大的刺激,使所有集體成員都朝著暗示的方向行動。勒龐這三點對群體心理機制的鞭辟入里的分析,恰恰解釋了現代大眾傳播中許多群體性的事件的產生原因,如網絡暴民、網絡上的人肉搜索、輿論審判等。所以筆者認為,勒龐的集體“精神統一律”揭示了群體無意識的本質,透徹地闡釋了集體行為中個人的非理性因素。這對于研究群體行為和群體性的事件的社會心理機制,為群體性的事件的研究與處置,提供了寶貴的社會心理學的理論與方法借鑒。
。ǘ┚W絡時代的“烏合之眾”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在體驗網絡世界發聲的自由時,不知不覺地成為網絡上的“烏合之眾”——網絡暴民,參與到各種群體性的事件當中,充當了勒龐筆下無意識、低智商、非理性的“劊子手”角色,不僅在虛擬空間里進行攻擊謾罵,更有甚者在現實中也會采取暴力行動。從心理學的角度看,“網絡暴民”屬于一個極為典型的心理群體。在網絡世界中,傳播具有匿名性和虛擬性的特點,一方面網民躲在屏幕后面觀看著網絡上發生的一切,網絡上其他人的言論成為其獲取信息的來源,呈現出一種被動接受的特征。當在某種重要信息影響下,網民們的思想和感情就可能因暗示和相互傳染而轉向相同的方向,受到群體精神統一律的支配,從而聚集構成一個共同的“心理群體”。另一方面,由于群體無意識的作用,他們失去了自己的理性判斷,很容易被大多數人傾向的態度和立場所影響,形成“人云亦云”“隨大流”的心理,以尋求一種集體認同的安全感。這時,傳播的反饋過程并沒有體現出個體的理性和能動性,反而在集體無意識和非理性的作用下陷入“沉默的螺旋”。2006年2月,網友在網上貼出了一組女子踩死小貓全過程的圖片,引起了網民的強烈震動。有網友將虐貓女頭像制成“宇宙A級通緝令”尋找線索。不到6天,被懷疑和“虐貓事件”相關的三個人的個人資料被網友公布,遭到網絡群體的攻擊和謾罵。同年4月,一位丈夫聲稱妻子有外遇并在網上公布妻子和情人的QQ對話記錄,痛斥與妻子有染的“銅須”。隨后網友發布“銅須”的照片和視頻并貼出“江湖追殺令”。短短幾天內,網友查實并公布了“銅須”的真實身份、住址、電話等個人信息,并不斷責罵和羞辱“銅須”。這兩起事件導致當事人在現實生活和網絡上都遭到聲討、謾罵甚至人身攻擊,正常生活完全被打亂,對其精神造成了巨大的打擊。以上的“虐貓事件”和“銅須事件”就是兩起典型的由網絡暴民煽動的影響惡劣的網絡群體性的事件。事件中,眾多的“網絡暴民”在一個偶然事件的引發下,聞風而動聚集在一起,立刻形成了一個聲討虐貓女和第三者的群體!熬W絡暴民”既不去調查消息來源的真實性與可靠性,也不考慮道德審判與懲罰行為的合法性,一味盲目從眾地跟隨集體的意見。同時,他們在網絡中的匿名性使其行為在虛擬空間的包圍中產生安全感,這便使得他們肆無忌憚地對當事人進行謾罵、詆毀等非常態行為。而這些行為是他們作為孤立的個體,在理性狀態下絕對不會做出的!肮铝⒌乃赡苁莻有教養的個人,但在群體中他卻變成了野蠻人——即一個行為受本能支配的動物。他表現得身不由己,殘暴而狂熱!保1]當成為網絡暴民中的一員時,他會情不自禁地做出同顯而易見的利益和最熟悉的習慣截然相反的舉動,甚至在網絡上進行與道德觀和價值觀相違背的人身攻擊,淪為沖動易變、缺乏理性的“劊子手”。由此看來,網絡上的“烏合之眾”比勒龐筆下18世紀法國大革命時期的“暴民”要更具殺傷力。在網絡群體性的事件日益頻發的今天,眾多的學者也都意識到了勒龐群體心理學對分析“網絡暴民”成因及危害的重要意義。但是,如何更好地解決網絡群體性的事件,避免網絡暴民頻繁煽動言論、挑起事端,利用網民的群體力量形成良好的網絡輿論氛圍,這些才是我們今后更需要考慮的問題。
四、結語
勒龐的“集體精神統一律”對于分析群體的心態具有極為重要的借鑒性,是進行任何群體行為時無法忽視的重要理論。當今時代是一個群體時代,互聯網時代的來臨造就了網絡時代的心理群體,現代的大眾傳播比任何一個時期都更需要關注群體的力量。因此,勒龐的“集體無意識”和“個體非理性”值得進一步深入探討,從而更好地解決現代大眾傳播中遇到的問題,形成良性、健康的傳播氛圍。
參考文獻:
。1]古斯塔夫勒龐(法).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M].馮克利,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6:3,7,10.
。2]塞奇莫斯科維奇(法).群氓的時代[M].許列民,薛丹云,李繼紅,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19,200.
。3]常乃惪.社會學要旨[M].上海:中華書局,1927:90-91.
[4]孫寒冰.社會科學大綱[M].上海:黎明書局,1929:41.
。5]孫本文.社會學文選[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1:124-125.
。6]熊一丹.解讀群體心理——讀勒龐的《烏合之眾》[J].新聞世界,2014(8):291.
[7]劉朋.網絡政治輿論主體的特征:烏合之眾的反叛[J].現代傳播,2010(11):167.
[8]戴貴斌.榮格集體無意識述評[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1999(3):24.
【淺談心理學論文】相關文章:
淺談教育論文的寫作11-20
淺談修改論文的常識12-08
淺談問題設計論文02-24
淺談如何修改論文03-21
淺談龍的傳人探源的論文02-16
淺談法學論文的起草11-24
淺談網絡保險發展論文05-27
淺談檔案的價值與作用論文05-30
淺談電影藝術的渲染論文12-03
淺談倉儲人員的素質論文11-24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