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養生小常識 秋季為人體最宜進補季節
立秋的到來,并沒有我們增添一絲涼意,炎熱的天氣依舊困擾著我們,但是我們也不能忽視立秋養生,那么大家想知道在立秋該如何養生嗎?接下來就跟隨小編一起去瞧一瞧。
立秋養生小常識
按照中醫理論與中華養生學,秋季為人體最適宜進補的季節,這既是對夏季損耗的彌補,也是為冬季貯存體能、積蓄能量的需要。秋季進補應選用防燥不膩的平補之品,比如茭白、南瓜、蓮子、桂圓、黑芝麻、紅棗、核桃、山藥、扁豆、銀耳、百合等,均可起到滋陰、潤肺、養胃、生津的補益作用。
立秋時節的飲食,可少吃姜、蔥、辣椒等辛味食物,多吃酸、咸味食物,如大麥、黑豆、豇豆、鴨子、海帶等。蓮藕的食用方法“生熟兩相宜”。作為水果生吃的,味道甘甜、清涼入肺;和糯米、蜂蜜一起蒸,粉紅透明,軟糯清潤,是秋令美味小菜;和排骨燉湯,健脾開胃、營養豐富,適合脾胃虛弱的人滋補養生。
精神調養方面,應收斂神氣,心平氣和,忌憂郁惱怒,以適應秋季清肅的`氣候特征。起居調養宜早臥早起,既順應陽氣的收斂,又能舒展肺氣。早起時在床上放松四肢閉目養神一會再起床,避免臥睡貪冷。此外,立秋過后可逐漸增大運動量,但不適宜高強度的運動,應避免過度出汗,同時還可選擇“鳴天鼓”等保健運動。
立秋養生之道
一、起居調養
所謂“早立秋冷颼颼”、“秋前秋后一場雨”。立秋首先帶來天氣變化,天氣將由熱轉涼,日夜濕差逐漸加大。此時,要注意適時添加衣被,尤其是夜間睡覺時腰腹要蓋被子,以防受涼。此外,還要“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人體與自然界的變化相適應,才合乎秋季養生之道。
二、精神調養
立秋是秋天的天始,人體代謝與自然界一樣進入陽消陰長的狀態。此時,精神調養切忌悲憂傷感,即使遇到傷感的事,也應主動予以排解,要做到內心寧靜,心情舒暢。
三、飲食調養
古人認為“秋天宜收不宜散”,飲食方面“秋不食辛辣”,少吃辛辣食物,順應自然界的變化。同時,立秋濕熱交蒸,飲食宜以健脾祛濕、益胃生津為法。可多食酸、甘味食物,佐以苦味食物,如胡蘿卜、蕃茄、冬瓜、沙葛、蓮藕、豆角、玉米、葡萄、黃花梨、龍眼、水蜜桃、菠蘿、哈蜜瓜等。
四、藥膳
百合蓮子蓮藕湯:粉蓮藕250克,鮮蓮子50克,鮮百合30克,冰糖適量。將蓮藕洗凈,切小粒,鮮蓮子洗凈(不去蓮子心),鮮百合洗凈,三者一同放入砂鍋,加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至蓮藕、蓮子酥軟即成,調入冰糖,即可食用。具有健脾益肺,清心安神的功效。
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立秋時進補十分必要。但進補不可亂補。
立秋吃什么
健脾胃素食進補首選板栗
相比夏季而言,立秋后人們食欲會好轉,不妨補充一些有營養、易消化的魚、蛋等,給腸胃一個調整適應期。秋季進補不一定非靠肉食,新鮮上市的素食對于秋季進補作用也非常明顯,比如板栗。秋季是板栗營養價值最高的時候,不妨吃些栗子粥、栗子糖水、板栗燒雞等,有養胃健脾的作用。此外,紅薯和蘿卜也是秋季食補的很好食物。
助養肺多食酸味蔬菜水果
據介紹,立秋進補的原則是“少辛多酸”,盡量少吃蔥、姜、蒜、韭菜、辣椒等辛味之品以及辛辣、油炸、酒和干燥的膨化食品等辛味之物,適當多食酸味水果和蔬菜以助養肺,如葡萄、番茄、檸檬、菠蘿,以止瀉祛濕,健胃消食,增進食欲。立秋后,屬長夏,為脾所主的季節,當以健脾去濕為主。要適當食用一些具有健脾、清熱、利濕的食物或藥物,可使體內濕熱之邪從小便排出,另能調理脾胃功能,為中、晚秋乃至冬季健康奠定基礎。
助養肺多食酸味蔬菜水果
據介紹,立秋進補的原則是“少辛多酸”,盡量少吃蔥、姜、蒜、韭菜、辣椒等辛味之品以及辛辣、油炸、酒和干燥的膨化食品等辛味之物,適當多食酸味水果和蔬菜以助養肺,如葡萄、番茄、檸檬、菠蘿,以止瀉祛濕,健胃消食,增進食欲。立秋后,屬長夏,為脾所主的季節,當以健脾去濕為主。要適當食用一些具有健脾、清熱、利濕的食物或藥物,可使體內濕熱之邪從小便排出,另能調理脾胃功能,為中、晚秋乃至冬季健康奠定基礎。
【立秋養生小常識 秋季為人體最宜進補季節】相關文章:
立秋節氣養生小常識07-21
春季養生宜飲花茶11-10
立秋吃什么-立秋養生06-19
怎么根據臉色秋季進補07-28
「中醫養生」夏季保健養生小常識11-15
秋季哪些中藥進補效果佳08-25
立夏的養生小常識05-02
中醫夏季養生小常識11-10
中醫養生保健小常識10-17
冬季中醫養生小常識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