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有成竹的成語典故
胸有成竹的成語典故1
胸有成竹,比喻熟練有把握。胸有成竹和心中有數都是心中已有打算的意思。但胸有成竹偏重于事前對問題已有全面的考慮和解決辦法,或者因心中有了主意而辦事神態鎮定、沉著;心中有數偏重于對客觀情況已有所了解。
【近義詞】成竹在胸、勝券在握、心中有數
【反義詞】心慌意亂、驚慌失措、心中無數、茫無頭緒。
【胸有成竹的典故故事】文與可(文同)畫的竹子遠近聞名,每天總有不少人登門求畫。文與可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種上各種各樣的竹子,無論春夏秋冬,陰睛風雨,他經常去竹林觀察竹子的'生長變化情況,琢磨竹枝的長短粗細,葉子的形態、顏色,有新的感受就回到書房,把心中的印象畫在紙上。竹子的各種形象都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所以每次畫竹,他都顯得非常從容,畫出的竹子,無不逼真傳神。當人們夸獎他的畫時,他總是謙虛地說:我只是把心中琢磨成熟的竹子畫下來罷了。
胸有成竹的成語典故2
【成語】:
胸有成竹
【拼音】:
[xiōng yǒu chéng zhú]
【解釋】:
比喻熟練有把握。
【出處】:
宋·蘇軾《文與可畫筼筜谷偃竹記》:“故畫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舉例造句】:
畫竹要求落筆之先,成語“胸有成竹”的意思就是指作者畫前要有充分的謀劃,不要想一筆,畫一筆,勉強湊成。
【成語典故】: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節葉具焉。
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劍拔十尋者,生而有之也。今畫者乃節節而為之,葉葉而累之,豈復有竹乎?故畫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執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急起從之,振筆直遂,以追其所見。如兔起鶻落,少縱則逝矣。
與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識其所以然。夫既心識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內外不一,心手不相應,不學之過也。故凡有見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視了然,而臨事忽焉喪之,豈獨竹乎?(蘇軾《文與可畫筼筜谷偃竹記》,筼筜,yúndāng,一種大竹。)
晁補之寫了一首詩送給他,其中有兩句:“與可畫竹,胸中有成竹! 故事出自北宋蘇軾《文與可畫筼筜谷偃竹記》!肮十嬛,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胸有成竹的成語典故】相關文章:
肝腦涂地成語的典故12-24
對外講解漢語成語胸有成竹08-18
噤若寒蟬的成語典故12-25
杯酒釋兵權的成語典故12-17
來自歷史典故的成語12-17
成語典故故事:大材小用01-22
投筆從戎成語典故12-19
成語高山流水的典故12-18
望梅止渴的成語典故12-18
有關忠義的成語典故盤點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