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兵束甲成語故事
成語故事是我國歷史的一部分,成語是歷史的積淀,每一個成語的背后都有一個含義深遠的故事,是我國幾千年以來人民智慧的結晶。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案兵束甲成語故事,希望有所幫助!
晉·陳壽《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若不能當,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諸葛亮(181—234)。三國蜀漢政治家、軍事家,字孔明,樼痍柖(今山東沂南南)人。東漢末隱居鄧縣隆中(今湖北襄陽西)。留心世事,被稱為“臥龍”。建安十二年(207年),劉備三顧茅廬。他向劉備提出占據荊(今湖南、湖北)、益(今四川、重慶)兩州,謀取西南各族統治者的`支持,聯合孫權對抗曹操,統一全國的建議,即所謂“隆中對”。從此成為劉備的主要謀士。
諸葛亮的運氣不是太好,剛剛投靠劉備,還沒來得及一展身手,曹操就殺過來了。貌似強大的荊州頃刻之間土崩瓦解,勢單力孤的劉備只有逃跑的份兒。這時,江東的使者魯肅出現了。經過一番交談,魯肅便帶著諸葛亮一起去見孫權,這句成語也就出現了。時間眾多周知,獻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年底,地點在采桑。這個故事的出處是《三國志·諸葛亮傳》。故事的大意是這樣的:
諸葛亮見到孫權后說道:
如今天下大亂、諸侯紛爭,將軍起兵東南,劉備將軍則在漢水以南招募軍隊,與曹操一起共同爭奪天下。目前曹操已經攻占荊州大部地區,威鎮寰宇,在曹操強大的軍力面前,英雄也毫無用武之地,因此劉將軍才不得不退兵夏口以避其鋒芒。依照目前的形勢,我覺得將軍應該評估一下自己的力量從而采取相應的對策。如果將軍希望以江東之眾與曹操相抗衡,不如及早與之斷絕關系;如果將軍自認為力所不及,還不如趁早放下武器,將戰甲都脫下來綁在一起,去投降曹操。而今將軍表面上與曹操關系良好,但內心深處卻猶豫不決。在這個緊要關頭如果還是這樣的話,那不就就會大禍臨頭了!
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孫權與劉備結盟,在赤壁之戰中打敗曹操,三足鼎立的局面產生。我們介紹的這句成語就在諸葛亮的這段話中:
案兵束甲。
案兵束甲,成語。案:通“按”,手撫;兵:兵器;束:捆束;甲:盔甲。放下兵器,捆束鎧甲。指停止作戰
成語說完了,但歷史的真相并沒有交待完。諸葛亮的話真的有那么大作用嗎?其實并不是的。
【案兵束甲成語故事】相關文章:
成語故事:指鹿為馬12-24
成語故事杞人憂天12-24
以古非今成語故事12-24
袂云汗雨成語故事12-19
以卵擊石成語故事12-18
成語故事:兔死狗烹12-16
成語故事投鼠忌器12-15
成語故事文12-15
最新成語故事12-15
孝順成語故事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