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創業前該有怎樣的心理準備和認知
在校的大學生,在校期間,最重要的是學習,學習足夠多的知識來武裝自己的頭腦,取得一技之長。以下是小編J.L分享的創業前該有怎樣的心理準備和認知,更多熱門創業項目請您繼續訪問(www.oh100.com/chuangye)。
創業前究竟該有什么樣的心理準備和認知?美國硅谷知名孵化器Y Combinator的創始人Paul Graham在其與斯坦福大學共同設立的公開課“CS183”上有專門一節講演來探討這個話題。
Paul一向以幽默且犀利著稱。對于所有經嚴格篩選進入Y Combinator的創業者,Paul都盡職盡責給予最全面的培訓和幫助;而另一方面,對于創業者在創業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也常常直言不諱地予以指正和批評。在斯坦福的“CS183”課上,面對硅谷那些渴求并準備創業的年輕人,Paul Graham提出了以下觀點和告誡,希望幫助他們在創業前有一個良好的心理準備和認知。
一、創業過程中,全憑直覺靠不住
Paul開門見山就提出,創業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但如果創業過程中判斷全憑直覺,你將謎途不歸。在YC培訓中,Paul時常告誡創業者不要太過依賴直覺,盡量避開直覺帶來的誤區,但創業者依然常常在這個問題上犯錯,原因在于:
(1)直覺可預期、可把握,讓人感覺自信、有安全感;
(2)違背直覺的判斷就像違背常識,讓人下意識產生懷疑,因此時常導致選擇性忽略。
二、但在選擇創業伙伴人選上,直覺可能更可靠
雖然創業過程中很多判斷與你直覺恰恰相反,但Paul反過來卻指出,選擇創業伙伴,意味著你每天都要跟他深入交道,因此選擇一個志同道合又值得信賴的創業伙伴十分重要。而對于人的判斷,很多時候直覺比理性更為準確、可靠。
你有可能遇到一個資歷、能力都相當令人印象深刻的人,但面對面的交流后又讓你隱約感覺對方在某些方面(可能是人品、可能是性格等)令你有顧慮,這時直覺的判斷就顯得很重要了。因此,Paul建議創業者:
(1)選擇你真正喜歡、尊重,并且愿意長期一同共事的小伙伴;
(2)確保這些小伙伴你足夠了解,最好是認識多年、值得信賴的,那些虛偽的友善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利益面前都將最終暴露出來。
三、所謂創業訣竅并非訣竅
Paul非常犀利地指出,學習如何創業(learn how to start a start-up)的核心并非是把創業本身當成某種技能或流程來掌握(如學習外語是為了掌握這門外語的技能),創業的關鍵核心在于創造用戶真正需要的產品和價值!Paul告誡創業者,創業并非:
(1)為了掌握創業過程中的各種細節和知識(注冊公司、稅務、招聘等);
(2)為了掌握從天使輪到后期融資的融資技巧(雖然你很有可能把商業故事說得足夠動聽且成功融資數輪);
(3)為了把握投資人心態,迎合投資人喜好(以如何快速增長為例,Paul認為“增長黑客技術”這個詞如果用在一個本身吸引力就不大的產品上基本就是忽悠);
(4)為了創業而創業,即給自己一個聽起來合理的創業理由、聽起來合理的創業主意、操盤好估值和募資、招募一批人熱火朝天地看上去像是在創業等等。
在Paul看來,如果一個創業者在創業過程中主要精力是關注以上幾方面的“訣竅”,那么這個創業公司就已誤入歧途,未來前途渺茫,因為自始至終他們的關注點都沒在最重要的一點上:產品!
在YC,Paul和CEOSam Altman常常遇到有這種問題的創業團隊,各個國家的創業團隊都有這個問題,YC把這種現象稱為“playing house”。翻譯過來就是“過家家”,這就像一個游戲,參與者理解其規則以后,把游戲玩到極致罷了。
究其原因,Paul認為有以下幾個因素:
(1)傳統的教育體系和職業體系培養了年輕創業者的一種慣性思維,即習慣于為了達到某個目標,去刻意迎合這個體系的喜好,并找到訣竅(looking for the trick),以達到該體系的標準、獲得該體系的認可(例如常春藤大學申請看重看你的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及leadership等,于是你刻意去按該標準實踐;而在職場中,年輕人習慣找竅門以給老板留下好的印象,如一封郵件非得等到半夜來發讓人感覺你很努力等);
(2)所以,當創業本身也被當做一個新的“游戲”時,創業者的注意力也就變成如何理解規則,找出check box,然后努力達到這些體系的標準,并做好外圍的管理罷了(如講故事、估值、募資、招募等);他們的精力從根本上就不會放在打造產品內核中,而是在不斷滿足外部動機中。
因此,Paul說,在YC經常聽到創業者提出“我們如何才能XX”的問題,而他們內心真正期望得到“只要你們做XX”的答案。這種尋找捷徑的心態Paul認為并不能成為創業可持續的動力。
專題推薦:冷門創業項目 | 在家創業做什么好
四、創業真正的訣竅是用戶和產品
Paul強調,沒有用戶真正熱愛的產品,創業者就算融了資,也只是:1)膨脹了自己的信心,2)忽悠了投資人的錢袋,3)挑戰了用戶的智商,最終創業者還是會自己埋單。怎么才能了解用戶的需求,而做出好的產品呢?Paul說,與其通過在大學課堂或者培訓機構里聽講座來“學習如何創業”,不如實際真正投身到創業中去,真正接觸、理解、把握用戶的真實需求,創造出極致的產品。課堂上、書本上能學校的有關創業的知識就有些紙上談兵的意味了。
五、創業是一項極耗心智和體能的龐大系統工程,是長時間全身心投入
Paul說這一點其實經常與我們直覺相悖,很多人低估了創業對人身心的磨礪以及對生活的無情摧殘。Paul一再提醒創業者,要時刻調整好自己的心理狀態,在投身創業前,要充分、足夠、由衷、深刻地認識到以下幾點:
(1)創業節奏快、強度大,極其消耗人的時間、精力,并占長期據人的心智和生活,勞苦程度超乎你的想象(也就是說,當你感覺十分良好時,說明你可能沒有在真正的創業狀態;感覺良好可能只是低估了現狀,高估了能力);
(2)萬一創業成功,這種緊繃的狀態會變成常態,持續數年,甚至數十年。創業是一項與時間做閨蜜的長途跋涉,心、智、體、勞全得押上,記住是做時間的閨蜜。
(3)不要被成功創業人士的光鮮所迷惑,要相信,任何事情都有成本和代價。投身創業本身就是巨大的機會成本,而創業如果成功,則會進一步放大機會成本。那些成功的創業者(Larry Page,Mark Zuckerberg等)背后都有不為人所知的艱辛和痛苦經歷,只是人們總是更容易被成功的光鮮所吸引,而直接選擇性忽略背后的代價(就像Zuckerberg支配著Facebook,而Facebook也支配著Zuckerberg,后者很難再有真正的私生活)。
六、因此兼職創業、學生創業基本都很難成功
Paul指出,不管是投資人還是創業者,如果你認同上面說的前5點,那么兼職創業或者學生創業成功的可能性就極小。道理很簡單,因為兼職創業者、學生創業者根本就不可能全身心投入到創業的過程中去。你只能是二選一,當學生還是創業?干好本職工作還是創業?在創業本身這個選擇上,魚和熊掌不可能兼得。所以,Paul告誡在校的大學生,在校期間,最重要的是學習,學習足夠多的知識來武裝自己的頭腦,取得一技之長。
七、創業的主意不是靠刻意想出來的
最后,Paul又強調了另一個聽上去有悖直覺的一個觀點,即不要刻意有意識地、絞盡腦汁地尋找創業主意。Paul以前在寫過幾篇專欄文章來論述這個觀點,核心大概有幾點:
(1)不要每天都刻意地、有意識地為了尋找創業主意而尋找創業主意,直覺和自負很有可能讓你犯錯,自己的需求可能不是市場的需求;
(2)放輕松,不要絞盡腦汁,退一步海闊天空,讓那些真正能幫到你解決問題、讓你有真正興趣的事情自然流露。很多很棒的創業主意甚至在一開始你自己都沒有特別注意到,它很可能只是你的一個小項目或者靈光閃現;
(3)學習足夠多的重要知識(技術、藝術、文化等),建立堅實豐富的知識體系,有一技專業之長;每個人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特長來學習,只要學習本身能讓你感到愉悅;
(4)對于那些真正讓你感興趣的問題,花足夠多的時間來思考,找出問題所在,并積極尋求解決方案;
(5)與你真正喜歡、尊重的小伙伴積極充分討論,順便也物色合適的聯合創始人;
(6)活在未來(live in the future),把自己帶入到未來,那些具有未來感且在未來一定會有強烈市場需求的主意有時候會是別人都還沒有想到但非常有趣的創業主意。
【創業前該有怎樣的心理準備和認知】相關文章:
創業:心理準備充分03-13
創業: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11-18
女性創業應有的心理準備03-26
超準創業測試 創業前必看11-19
草根創業怎樣規避創業風險03-26
創業政策:怎樣申請創業補貼?01-03
創業者創業前不可錯過的創業測試12-11
初次創業怎樣選擇創業方向11-21
創業前須知的那些事02-19
成功創業前的幾大準備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