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歷史沿革的導游詞范文
各位游客朋友大家好,大家光臨國際大都會上海,我是XX旅行社的導游員,現在請允許我為您簡單地介紹一下上海的歷史!
上海歷史悠久,系1986年國務院頒布的第二批38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上海西部在6000年前就已成陸。市區成陸約在10世紀前葉才全部形成。
公元前223年,秦滅楚后設會稽郡,治所在蘇州。會稽郡轄繆縣、由拳縣和海鹽縣?娍h包括今嘉定、上海兩縣及青浦、松江兩縣大部和市區部分地區。今嘉定縣境內還有一個以繆命名的繆城鄉。秦始皇統一六國后,修筑了一條由咸陽經湖北、湖南而抵江蘇、上海一帶的寬闊馳道。據史載,馳道寬50步,每隔3丈植樹一株。馳道通過今松江西北,“經青浦古塘橋,西通吳城”。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率丞相李斯、少子胡亥等一批文臣武將南下巡游,曾通過松江西境和青浦南境的橫山、小昆山、三泖地帶,看到當地物產豐富,人眾熙攘,人們劃船在水上交易。這說明上海那時還沒有形成城市。
公元前207年的漢代,繆縣政為婁縣。今金山縣境內的海鹽縣,漢時為劉濞的封國,此地煮海水以制鹽。這種鹽稱散鹽,質量好而量多,都被運往吳都(蘇州)集散。和海鹽縣發展同時,由拳縣也在發展之中。由于局部地體下沉現象存在,海鹽部分淪為拓湖,由拳也陷入了谷水。漢平帝元始二年(2年)前后海鹽縣被迫向南遷移。
到了晉代上海地區主要依靠漁、鹽之利,經濟已相當發達。南朝梁大同元年(585年),分割原海鹽縣地域置青浦縣和前京縣。唐時將昆山南境、嘉興東境、海鹽北境建華亭縣,縣治設在今松江縣境內,天寶五年(746年),在今青浦東北的吳淞江南岸設置了青龍鎮,直屬華亭縣。青龍鎮原是三國時吳孫權建造和停泊戰艦的場所。青龍港是吳淞江下游的起點,是唐代對外貿易的新興港口,航運船只不僅可抵沿海和內河重鎮,而且可直達日本、朝鮮。
宋初,華亭縣改屬兩浙路秀州(州治在今嘉興)。這時華亭縣以東的海灘,已經成為重要鹽場,“人煙浩穰,海舶輻揍”,商業日益發達。宋宣和元年(1119年),隨著松江航道重新疏浚,青龍鎮更見發展。據宋詩人梅堯臣在《青龍雜志》中記載,青龍鎮有二十二橋、三十六坊,還有“三亭、七塔、十三寺,煙火萬家”,時人譽稱“小杭州”。青龍鎮雖如此繁華,但當年作為華亭一個?诘纳虾,仍然是個荒涼的漁村。后來因為吳淞江下游的淤淺,曾經繁華一時的青龍鎮,就逐漸喪失了作為長江口良港的.地位,而日趨蕭條冷落。
宋熙寧年間(l068一l077年),貿易中心轉移到華亭東北地區,這里形成居民點,由漁村變成初具規模的小鎮。南宋咸淳三年(1267),在此正式設立鎮治,并派鎮將駐守。因地處上海浦西側,便稱“上海鎮”。元朝至元十四年(l277年),在上海鎮設立市舶司,與廣州、泉州、溫州、杭州、慶元、澉浦合稱全國七大市舶司。本埠市舶司的衙門設在后來的上?h署內,即今小東門方浜南路的光啟路上。
元朝至元二十八年(l291年),正式建“上海縣”,這是上海建城的開始。到了明代,上海地區商肆酒樓林立,這時,上海已經成為遠近聞名的“東南名邑”。
明末清初,上海的行政區又進行了沿革,逐步形成了今天上海的規模。
【上海歷史沿革的導游詞范文】相關文章:
上海航海博物館導游詞-上海導游詞12-24
山茱萸炮制的歷史沿革研究概況08-12
上海主要景點導游詞12-29
上海的東方明珠導游詞01-12
上海崇明島導游詞01-23
反排苗寨苗族習慣法的歷史沿革分析11-01
關于上海東方明珠的導游詞12-29
上海東方明珠的導游詞怎么寫12-29
論述二胡洋為中用的歷史沿革藝術教育論文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