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記的導游詞2篇
作為一名專門為游客提供優質服務的導游人員,總歸要編寫導游詞,導游詞具有極強的實用性,涉及的知識十分廣泛。寫導游詞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石潭記的導游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石潭記的導游詞1
旅客朋友們,我們現在身處永州小石潭。
你們聽到那清澈的水流聲了嗎?這種聲音就好像是玉佩與玉佩想碰撞的似的,聽起來是不是心情很好呢?讓我們繼續向里走,我們可以看到,我們身旁有著成林的竹子,你們是否感受到環境的寂靜呢?
在這里,唐代詩人柳宗元曾經留下足跡,并寫了一篇佳作《小石潭記》。
讓我們隨著這清脆的水聲,追隨著柳宗元的腳步繼續前行。
快看,下面有一個小水潭。它是多么的清澈、透明。它以整塊石頭為底,石底有些部分還翻卷過來,露出水面。大家看到這些石頭的形狀,有沒有聯想到小石礁、小島嶼、小石壘、小石巖等各種不同的形狀。
朋友們,連魚都和別處不一樣呢,看它們,像不像在和我們逗樂,我想其它地方的魚就不能了吧······這一景觀可真獨特。這么活潑的魚卻生活在這么幽靜的環境中,大家覺不覺得這是一個佳境啊!
讓我們向西南方向望去,我們可以看到溪身就像北斗七星那樣曲折,溪水就像蛇爬行那樣彎曲,這景不愧雄奇壯美!
讓我們一同坐在石潭,感受一下這寂靜的氣氛。
讓我們記住這番美景,讓我們深吸一口這清新的空氣,讓我們帶著這些記憶,帶著這口新鮮的空氣離開這里。
小石潭記的.導游詞2
小石潭雖然名不見經傳,但見到它還是費了一點小周折:先見竹叢,耳聞水聲,卻不見小石潭的身影。小石潭的顯現,雖稱不上千呼萬喚,也可稱有“猶抱琵琶半遮面”之妙。待到“伐竹取道”,才見到小石潭。真乃是曲徑通幽確實景象不凡。這“不凡”是以“怪”的面目出現的,怪就怪在潭是“全石以為底”,而且潭中露出的石頭又都是那么姿態奇特,“為坻,為嶼,為,為巖”,再加上古樹翠蔓的覆蓋,使小石潭的全景富有清靜感,仿佛不是人間的一個小天地,而是傳說的佛國中的一塊凈土。
接著,筆鋒隨轉,由靜寫動,寫潭中小魚。這是本文的最精彩之筆。這潭中魚也極為怪誕:一是魚居然可數,約有“百許頭”;二是“影布石上”,神態自若地“然不動”。這是繼續寫靜,既烘托出小石潭的幽寂,也勾勒出小石潭水的清澈。由此轉為寫動。其實在寫靜時已作伏筆,水中之魚不能不動。魚之靜止,正像電影中的定格只是某個剎那的顯示。這個定格過后,便見潭中之魚“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魚,多么富有人情味,這倒觸動了作者情懷。在此,這一“樂”字值得注意。作者由于改革受挫,被貶遠方,精神負擔很重,處在極度煩惱和壓抑之中。為何能“樂”?乃是因為離開了紛陳煩惱的官場這一是非之地,在這里找到了這樣一塊清靜之地,看到游魚的怡然自得,靈魂得到了凈化和復歸。水之清,魚之樂,終于給這位破碎了心的散文家帶來了片刻的歡樂。清靜神樂是這篇散文前半部分的主旋律。
現實是嚴峻的。在這“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的環境中,作者感到“其境過清不可久居”。樂畢竟是暫時的,而凄愴是永恒的。面對這種原始的悄愴之景,或許更感到難受,或許更激起作者凄涼的聯想,因此形成了感情從“樂”到“凄”的大幅度滑坡。這一滑坡的表現也是立竿見影,覺得此地不可久居而趕快離開,倍感凄寒逼人,毛骨竦然。
這篇散文歷來被人們譽為精品。它所以能成為精品,歸納起來有這樣兩條:一是作者敢于選擇亂石堆中的無名小石潭作為游記的表現對象,可見作者有過人的藝術膽量;二是作者在寫小石潭的景物時能駕馭自如地融進自己的感情,景隨情遷,自然地形成一種凄情的藝術境界,這是作者高超的藝術智慧和藝術技能的表現。誠然,歸根結底還是一條,作者這樣一個人,巧遇這么一塊凈土,一拍即合,融為一體,真是天助之也,景助之也。
【小石潭記的導游詞2篇】相關文章:
小石潭記導游詞10-19
小石潭記導游詞600字10-19
小石潭導游詞(13篇)11-20
小石潭記讀后感300字04-22
小石潭記讀后感500字(通用5篇)04-22
小石潭記讀后感范文600字(精選14篇)03-13
小石潭記讀后感范文600字(通用10篇)03-09
小石潭記讀后感范文400字(精選5篇)04-22
日月潭導游詞13篇12-22
日月潭導游詞 12篇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