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導游詞【熱】
作為一名可信賴的導游人員,總歸要編寫導游詞,導游詞不是以一代百、千篇一律的,它必須是從實際出發,因人、因時而異,有針對性的。那么什么樣的導游詞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故宮導游詞,歡迎閱讀與收藏。
故宮導游詞1
大家好,我叫龐xx,也可以叫我龐導,下面我為大家當導游。
大家看,我們現在來到的是故宮,故宮有兩個名字除了故宮以外還叫紫禁城它位于北京市中心東西寬750米南北長960米面積達72萬平方米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宮殿建筑物咱們數一數故宮的一共有多少間你一定數不過來吧故宮一共有9999間半的房間呢
故宮有許多的殿比如太和殿、中和殿、乾清門、養心殿等。這里是保和殿,大家向上看,保和殿為重檐歇山頂面闊九間。在原來是舉行冊立皇后、皇太子等大典時皇上更衣的地方。
大家一定看到我的手指的那一座樓吧?那就是坤寧宮。在明朝,坤寧宮是皇后住的地方。清朝滿族的習俗,將其改為祭神的場所,把冬暖閣作為皇上大婚的洞房。
出坤寧宮北行,我們來到的是御花園。它的門于東西六宮相通。這御花園規模宏大,長130米,寬90米。主要建筑欽安殿正處在中軸線上。明朝時。這里秋季大享及祭祀的場所,清代改為了寺廟。這里的大石堆是疊山堆秀,在那時是帝后嬪妃重陽登高的地方。與御花園是以建筑為的宮廷花園,山石樹木安排有序,奇花異草爭奇斗艷。
參觀完了故宮,大家一定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吧!讓我一起保護它吧!
故宮導游詞2
大家好!我是小吳,這天由我來帶領大家游覽沈陽故宮。沈陽故宮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0年),建成于清崇德元年(1636年),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極營造和使用過的宮殿。清世祖福臨也曾在那里繼位,改元“順治”、并于當年入關,統治全中國。沈陽故宮占地6萬多平方米,全部建筑計300多間,共組成20多個院落。按其布局,可分為東路、中路和西路三大部分。我們計劃游用三個小時的時光去游覽,此刻我們已將到了,大家下車,先聽我說幾句。
首先,我告訴大家,注意的事項。第一,大家要緊跟我身后,不要走丟了。第二,要在規定的時光內集合,如果找不到了,請撥打我的手機。第三,不要亂扔東西,講衛生。第四,持續安靜,不要大喊大叫。好了,出發了。
沈陽故宮是中國現存僅次于北京故宮的最完整的皇宮建筑。在建筑藝術上承襲了中國古代建筑的傳統,集漢、滿、蒙族藝術為一體,具有很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大家看,這座占地六萬平方米的古建筑群始建于620年,建成于1636年,全部建筑90余所,300余間。清朝進關后對盛京皇宮又進行了保護和擴建,到乾隆時基本構成今日規模。
大家看,沈陽故宮那金龍蟠柱的太政殿、崇政殿,排如雁行的十王亭、萬宇炕口袋房的清寧宮,古樸典雅的文朔閣,以及鳳凰樓等高臺建筑。在中國宮殿建筑史上,絕無僅有;那機富滿族情調的“宮高殿低”的建筑風格,更是“別無分號”。
沈陽老城內的大街號“井”字形,故宮就設在“井”字形大街的中心,占地6萬平方米,現有古建筑114座。主要建筑有大政殿,十王亭、大清門、崇政殿、鳳凰樓、清寧宮、文溯閣等。大政殿是用來舉行諸如頒布詔書、軍隊出征、迎接將士凱旋和皇帝即位等大典的地方。十王亭則是左右翼王和八旗大臣辦事的地方。這種君臣合署辦事于宮廷的現象,體現了創業初期君臣平等的歷史,也是從打天下到坐天下的君臣平等的延續。到了入關后,從北京故宮開始,這種平等被逐漸打破,最終構成了高高在上的君王。
中間高聳的建筑是沈陽故宮里唯一的煙囪。故宮里每一個房間的炕火都從地下的通道匯聚到這個煙囪里,這是他們一統天下的思想的象征。這個煙囪共有11級,最上方一級只有三塊磚構成。導游說,這個一統天下的煙囪反而成了清朝的讖語:清朝共有11位皇帝,最后的宣統帝只做了三年江山,就是那三塊磚的預示。想當年努爾哈赤在修建這個一統天下煙囪的時候,如果早知如此,肯定會加多幾層吧?!
下方,請大家自由參觀。三個小時后在那里準時集合。
故宮導游詞3
大家好,我是導游小楊,歡迎來到首都北京進行游覽和參觀。我們第一站要去的是北京故宮博物院。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古代宮廷建筑之精華。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筑之一。北京故宮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是國家5A級旅游景區。
大家請隨我走進故宮的午門,眼前出現的是太和門。太和門是紫禁城內最大的宮門,也是外朝宮殿的正門。太和門建成于明永樂十八年,當時稱奉天門。清光緒十四年被焚毀,次年重建。太和門面闊9間,進深3間,建筑面積達1300平方米,上覆重檐歇山頂,下為漢白玉基座,梁枋等構件施以和璽彩畫。大家看太和門前的那一對銅獅,銅鼎共四只,為明代鑄造。太和門在明代是“御門聽政”的地方,皇帝在此接受臣下的朝拜和上奏,頒發詔令,處理政事。
說到太和門,有一個有趣的故事,光緒十四年十二月十五日深夜,太和門西的貞度門失火,向東延燒太和門、昭德門以及整個太和殿南廡,大火燒了兩天才被撲滅。一個多月后是光緒帝大婚的日子,時間緊迫來不及重修三門,于是請來市面上扎彩棚的能工巧匠,按原建筑面貌復制,惟妙惟肖,宮中人員也看不出真偽,總算應付過了大婚。
穿過太和門,映入大家眼簾的宮殿就是著名的太和殿。太和殿是“東方三大殿”之一,俗稱“金鑾殿”,是在明永樂十四年建成,稱奉天殿。明嘉四十一年改稱皇極殿,清順治二年改稱太和殿。自建成后屢遭焚毀,又多次重建,今天所見為清代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后的形制。是整個宮城的建筑主體和核心空間,上承重檐廡殿頂,下坐3層漢白玉臺階,采用金龍和璽彩畫,屋頂仙人走獸多達11件,開間11間,均采用最高形制,為中國現存最大木構架建筑之一。
我們的游覽到此結束,大家可以自行參觀,切記不要亂扔垃圾,破壞文物,擅自進入未開放區域。參觀時間2小時,參觀結束后請大家到神武門集合,我會帶你們有序離開。
故宮導游詞4
大家好!我叫陳鉻欣,是大家的導游,大家可以叫我小陳。今天,我要帶大家參觀世界遺產——北京故宮。
大家現在可以看到,那座聳立在臺階上的三層建筑物就是故宮。故宮,又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故宮是世界是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結構建筑群,為我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結構建筑群。它明永樂四年(公元1460年)開始建,歷時十四年才完工。這故宮共有24位皇帝先后在此登基。 歷史很悠久,請細細觀賞。無與倫比的古代建筑杰作 紫禁城占地72萬多平方米,共有宮殿9000多間,都是木結構、黃琉璃瓦頂、青白石底座,飾以金碧輝煌的彩畫。這些宮殿是沿著一條南北向中軸線排列,并向兩旁展開,南北取直,左右對稱。怎么樣,很了不起吧?
我們接著看。故宮里最吸引人的建筑是三座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它們都建筑在漢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臺基上,遠望猶如神話中的瓊宮仙闕。
跟大家說,游覽故宮,一是欣賞豐富多彩的建筑藝術;二是觀賞陳列于室內的珍 貴的文物。故宮博物院藏有大量珍貴文物,據統計總共達1052653件之多, 統稱有文物100萬件,占全國文物總數的1/6,其中有很多是絕無僅有的國寶。
這就是我跟大家介紹的世界遺產——北京故宮了!
故宮導游詞5
女士們、先生們:
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來一道參觀北京的故宮,我叫‘徐淑麗!F在我們來到了故宮,又名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今天人們稱它為故宮,意為過去的皇宮。故宮東西寬750米,南北長960米,面積達到72萬平方米,為世界之最;故宮的整個建筑被兩道堅固的防線圍在中間,外圍是一條寬52米,深6米的護城河環繞;接著是周長3公里的城墻,墻高近10米,底寬8.62米。城墻上開有4門,南有午門,北有神武門,東有東華門,西有西華門,城墻四角,還聳立著4座角樓,角樓有3層屋檐,72個屋脊,玲瓏剔透,造型別致,為中國古建筑中的杰作。
現在我們來到了蟈蟈,走著走著,聽見老遠傳來一片蟈蟈的吵叫聲,接著、又聽見一聲吆喝:“買蟈蟈,聽叫去,睡不著,解悶兒去!
”走近一看,是一個老頭兒挑著許多大大小小秫秸編的蟈蟈籠子,在沿街叫賣。其中有一個細秫秸棍插的蟈蟈籠子,精巧得跟畫里的一座樓閣一樣,里頭裝著幾只蟈蟈,木匠師傅想:反正是煩心的事,該死的活不了,買個好看的籠子,看著也有趣兒,于是就買下了。
今天的參觀北京故宮就到著了,謝謝你們。
故宮導游詞6
大家好,我是小x,是你們的導游,你們可以叫我黃導游。今天我要帶大家去游覽故宮。
這故宮是1404年開始修建的,它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總面積約723600平方米,在北京東城區景山前街4號。
大家看!這是故宮午門,這幾面墻是紅色的,宮殿上掛著一個藍牌子,我們站著這么遠,上面的字還看不清楚呢!現在我們來到的地方是故宮金水河,四周的宮殿上鋪著金色的琉璃瓦,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金水河的水靜得像一面鏡子,倒映著兩邊的圍欄,十分美麗。大家瞧!這是故宮角樓,這里有一段城墻,但已經很舊了,在一個轉彎處有一個很大的亭子,就像飯廳一樣大。
游了這么久,大家都累了。那我給大家講一則關于故宮的故事:傳說這故宮剛建成的時候,是10000個房間,當天晚上,皇上做了一個夢,夢見玉皇大帝對他說:“我的宮殿有10000個房間,我不允許你的房間比我的豪華,。皇上聽了很害怕,第二天早上就馬上派人拆了半間房屋,所以就只有9999.5間房屋。
故事講完了,現在大家可以自由活動,一個小時后在這里集合,游玩時不要對故宮造成傷害哦。
故宮導游詞7
各位游客們:
大家好!
在繁華的沈陽古城中心,有一座巍峨莊嚴的清代宮殿建筑群。那里就是我們這天的目的地——沈陽故宮。
依建筑時光和布局,沈陽故宮的建筑可分為三部分,它們分別是東路、中路、西路。這天,我們就按這個順序。首先參觀東路建筑。沈陽故宮以其獨特的建筑藝術和特殊的歷史而聞名中外,在這片絢麗多彩,雄偉多姿的建筑群中,最古老,最具特色的就是我們面前的大政殿。
大政殿草創于1625年,是處理國家政務和舉行慶典活動的主要場所之一。大政殿為八角重檐攢尖式建筑,外形近似滿族早期在山林中狩獵時所搭的帳篷。在大政殿的房脊上,還飾有八個蒙古力士,牽引著八條鐵鏈,象征著“八方歸一”。正門前的大柱上,盤旋著兩條翹首揚爪的金龍,是受漢族敬天畏龍思想的影響,以龍代表天子的至尊無上。
大政殿建筑特點的多樣性,體現了多民族文化的融合。金龍盤柱,盡顯中原之風;八位力士又流露了濃郁的蒙古色彩;而亭帳式的風貌,則是滿族古老文化的延續。作為最早使用和最為重要的宮殿之一。許多重大歷史事件都以大政殿為舞臺上演。1643年,六歲的順治在大政殿繼承帝位,并于次年在此頒布了出兵令,命攝政王多爾哀兵入山海關直搗中原,最終完成了滿清一代的一統大業。
大政殿兩側南向,十王亭呈燕翅排列。錯落有致,如眾星拱月,南寬北狹,似無窮無盡,象征兵多將廣,萬世綿延。十王亭是清朝入關前左右翼王和八旗旗主在皇宮內辦公的地方。它們與大政殿構成了一組亭子式的院落建筑,反映了滿族獨特的軍政體制——八旗制度,這在中國的歷史上堪稱獨步天下。
各位朋友,此刻我們來到了中路。從1626年皇太極繼承汗位,即續建皇宮,構成沈陽故宮的中路建筑。中路建筑前起大清門,后至清寧宮,院落三進,獨成一體。大清門是沈陽故宮的正門,為臨朝前,文武百官候朝的地方。它便是演義小說中俗稱的“午朝門”。
大清門的屋頂滿鋪黃琉璃瓦并襯以綠色剪邊,既保留了以黃為尊的傳統觀念,又體現了滿族對故鄉山林的深厚眷念。從而構成了區別北京故宮的一個特點——宮殿頂覆以黃琉璃瓦鑲以綠色剪邊。穿過大清門,北望便是崇政殿。崇政殿俗稱“金鑾殿”,是清太宗皇太極舉行日常朝會的地方。1635年,皇太極下令將族名‘女真”改為“滿洲”。1636年皇太極在崇政殿登基稱帝,上尊號“寬溫仁圣”,將國號“金”改為“清”年號“天聰”改為“崇德”。
各位朋友,古代宮殿建筑布局講究“前朝后寢”?催^了上朝的金鑾殿,請大家隨我去參觀帝后的寢宮。穿過崇政殿兩側的左右翊門,舉目可見位于3。8米高臺之上的鳳凰樓。樓后為帝后寢居的后宮——臺上五宮。與崇政殿比較又構成了沈陽故宮不一樣于北京故宮的特點——“宮高殿低”。而北京故宮則恰恰相反,是“殿高官低”。
鳳凰樓為宴飲、議事之所,是當年沈陽城的最高建筑,詩稱“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可謂十分貼切。登上鳳凰樓俯瞰四周,萬般景物盡收眼底,可飽覽盛京全景,也可觀賞日出!傍P樓曉日”是當年著名的盛京八景之一。鳳凰樓門洞上方懸有“紫氣東來”匾,為乾隆御筆。而乾隆則是借用這個典故寓意大清的國運興起于東方。
各位朋友,穿過鳳凰樓底層的通道后,我們就進入了后妃居住的臺上五官。臺上五官是清寧宮、關雎宮、麟趾宮、衍慶宮、永福宮。
此刻請大家隨我參觀皇太極和皇后的寢宮——清寧宮。清寧宮東梢門稱“暖閣”,是帝后的臥室。暖閣內分南北二室,二室均設火炕。1643年八月初九,皇太極在暖閣內駕崩,終年52歲,后葬于沈陽昭陵,即北陵。
清寧東次間開門,是典型的滿族民居——口袋房,西四門南西北三面都設火炕,稱“萬字炕”。與漢族有所不一樣的是,滿族人將煙囪建在屋后,而且從地面向上壘起。這種“口袋房,萬字炕、煙囪豎在地面上”的建筑特點具有濃郁的滿族風格了。
各位朋友,此刻請隨我去參觀西路建筑。西路建于1782年至1783年,主要包括:戲臺、嘉蔭堂、文溯閣等。說起文溯閣,我們不能不提到乾隆和《四庫全書》。出于加強文化統治的需要,乾隆于1772年下詔訪求天下藏書,歷經十余年時光編成一部大型叢書。
該書分經、史、子、集四部,所以稱為《四庫全書》。書修成后,抄錄七部,在全國建七座藏書閣分別收藏,沈陽故宮的文溯閣便是其中之一。提起宮殿建筑,我們很容易想起“紅墻綠瓦”、“金壁輝煌’這類詞匯。而文溯閣卻與眾不一樣,屋頂用黑琉璃瓦鑲綠剪邊,整個建筑以黑綠兩色為主色調,這與它的用途是分不開的。文溯閣藏書忌火,依據五行字說立色配飾,裝修取《易經》“北方壬癸水”其色屬黑,因此屋頂用黑色琉璃瓦,寓意水從天降,消滅火災。文溯閣外觀為兩層,內部實為三層,書架上的木盒稱函匣,用于收藏書籍。目前文溯閣的《四庫全書》保存在甘肅省圖書館。
看到那里,我們這天的參觀已經接近尾聲。沈陽故宮的三路建筑是分期建造的,布局卻是一氣呵成,完整和諧。個性是三路建筑分別代表了“八和碩貝勒共治國政”、“皇太極南面獨尊”、“康乾盛世”三個時期社會發展的基本特征!敖ㄖ悄痰臍v史”,從總體來看,沈陽故宮以建筑的方式反映了滿族政權和滿族社會由崛起——興盛一高度發展的歷史進程。
故宮導游詞8
故宮,又稱紫禁城,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宮。它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結構建筑群。它始于明永樂四年(公元1406年),歷時14年才完工。共有24位皇帝先后在此登基執政,統治中國長達500余年。這四面墻就是宮墻了,而且宮墻四面者建有高大的城門,南為午武門,東為東華門,西為西華門,宮墻四門的角樓都是風格獨特,造型綺麗的,F在請跟我一起去故宮中最大的.宮殿太和殿看看!這里是明、清皇帝召見百官,發號施令,舉行慶典的地方。故宮,又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結構建筑群,它始建明永樂四年,公元1406年,歷時14年才完工,共有24位皇帝先后在此登基。乾清宮,這是皇帝在紫禁城中居住和處理日常政事的地方。乾清宮分為中殿、東暖閣及西暖閣三個部分。正殿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臨時按見大臣的地方,殿中設有皇帝寶座及御案,正中掛著一塊“正大光明”匾,那是清朝皇帝的祖訓,作為治國、修身、平天下的基本準則。東、西暖閣是皇帝晚上住宿的地方。
乾清宮,這是皇帝在紫禁城中居住和處理日常政事的地方。乾清宮分為中殿、東暖閣及西暖閣三個部分。正殿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臨時按見大臣的地方,殿中設有皇帝寶座及御案,正中掛著一塊“正大光明”匾,那是清朝皇帝的祖訓,作為治國、修身、平天下的基本準則。東、西暖閣是皇帝晚上住宿的地方。乾清宮,這是皇帝在紫禁城中居住和處理日常政事的地方。乾清宮分為中殿、東暖閣及西暖閣三個部分。正殿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臨時按見大臣的地方,殿中設有皇帝寶座及御案,正中掛著一塊“正大光明”匾,那是清朝皇帝的祖訓,作為治國、修身、平天下的基本準則。東、西暖閣是皇帝晚上住宿的地方。故宮是幾百年前勞動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結晶,初建時被奴役的勞動者有工匠十萬,夫役百萬,那時沒有火車,汽車,沒有起重機,每塊石頭往往重達幾噸,如現在保和殿后檐的臺階,有一塊云龍雕石重約2500噸,可見充分反映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創造的才能。
故宮導游詞9
“各位先生、女士們,大家好!我姓關名羽瀟,是紅星閃閃旅行社的一位導游。首先預祝大家旅途愉快!好,現在大家看我身后的那扇朱紅的大門就是故宮的正門了。故宮處在北京市城區中心是明清兩代的皇宮,也是當今世界現存規模最大、建筑最雄偉、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皇家宮殿,好了現在已經到了停車場,先介紹到這兒請大家下車吧!”
各位請看!這便是故宮的正大門——午門。它建成于1420年,它的名字是用來斬頭的嗎?其實它還有一個作用就是在士兵出征之前,軍官們也就是現在的‘領導’在這兒諸如鼓舞士氣并下達命令之類的……,好!那我們就到故宮里面吧。
各位朋友,在我們眼前的就是聞名中外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先來看看太和殿,它高有33米,從東至西長有64米,從南至北寬有33米,面積為2377平方米。太和殿是在皇帝上早朝和舉行盛大典禮的地方,它的規模為紫禁城內大殿第一,正背上的吻獸的體積也是我國目前最大的?偠灾幪庯@示它的“第一”的思想體現。看完了太和殿讓我們一起去中和殿。中和殿是皇帝在大典前等待吉時、稍事休息的地方。下面請朋友們自由參觀一下當時的國宴廳——保和殿。十分鐘后我帶領大家游覽最后一個景點:交泰殿。
大家休息夠了嗎?現在我們就去交泰殿,殿里有康熙皇帝的御筆,在北京只有兩幅康熙帝的真跡,另一幅就在大貪官和珅的家——恭王府。請看,眼前這一座四角攢尖的建筑物就是交泰殿,我們走進去看一看吧,您們看到后墻扁額上有“無為”二字了嗎?那就是康熙御筆,“無為”的意思并不是沒有作為,而是希望后代能夠以德治國,施以仁政,以圖國家長治久安。
“好了,親愛的游客朋友們,本次北京故宮之旅就圓滿結束了。我希望各位若干年之后還能來找我,我一定為大家再次講解,朋友再見!蔽椅⑿Φ叵蛴慰蛡兏鎰e。
故宮導游詞10
大家好!我是導游楊曉童,今天我將和大家一起游玩金碧輝煌、雄偉壯麗的故宮。
現在來介紹故宮里面的景色,故宮的宮殿建筑無疑是中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建筑群,瞧瞧這兒舒服的龍椅,還是黃金做的,瞧瞧棟梁上的花紋,天花板上的精美圖案保存的非常完好。如果你在龍椅旁邊往下看,仿佛看見了一大批大臣跪在上面。
故宮還被稱為殿宇之海,有整整999間半那么多。北京故宮氣魄雄偉,極為壯觀。無論是平面布置,立體效果,還是形式上的雄偉堂皇,都堪稱無與倫比的杰作。好了,故宮的介紹就告一段落,謝謝大家來參觀中國的奇跡故宮。
故宮導游詞11
各位游客,你們好!歡迎來到“世界遺產”——北京故宮。今天能當大家的導游我感到十分榮幸,我將竭誠為大家服務,讓大家度過美好的故宮之旅。
各位朋友,這里就是故宮的正門,叫午門,意思是正午的太陽光芒四射。各位請看!在10米高的城墻上聳立著五座崇樓,樓頂飛檐翅起,從上面看就象五只展翅欲飛的鳳凰,故午門又稱五鳳樓。它建成于公元1420年,位于端門之北,雄偉壯觀。
故宮第一進院落,就在我們面前,是五座漢白玉石橋,它們象征五德,即仁、義、禮、智、信,是皇帝集美好的品質為一身的意思。金水橋下是內金水河,跨過金水橋就來到了太和門廣場,這里就是明代皇帝御門聽政時百官待駕的地方。
聽完了一以上那些介紹,你應該對北京故宮有些了解了吧!可能你還不知道吧,連皇帝的住所都是那么井井有條!
游客們,我謝謝你們來到故宮,故宮是中國的,也是全人類的,讓我們共同愛惜她,享受她,一睹她雄偉壯麗的景色!
故宮導游詞12
敬愛的游客們:
大家好!
我是東廈旅行社的導游,名字叫余旭蕓,大家叫我余導游就行了.今天,我們要去列入世界遺產的一座宮殿------北京故宮.
北京故宮始建于1406年,建成于1420年,是明清兩朝的皇宮,又名紫禁城.故宮占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5萬平方米,屋子有9999間半.故宮四周饒10米高的城墻,外有50多米寬的護河城.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北京故宮門前.各位游客們,你們看,這座故宮的四個城角上都有一座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條脊的角樓.現在我們已經進入了外朝皇帝處理政事的地方.它們主要有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太和殿,它是三大殿中最為高大的,它金碧輝煌,非常好看.看,這個臺基四周矗立成排的雕欄,稱為望柱,柱子上雕刻著云龍云鳳的圖畫.非常顯目且好看.我們出出進進都有四個門:南有午門,北有神武門,東有東華門,西有西華門.其中午門為正門.
好了,北京故宮我們已經游覽完了,現在是自由活動時間,大家可以解散,但要注意以下幾點:
1.不準破壞文物.在墻上亂圖亂畫.
2.不準破壞環境及隨地吐痰.
3.要注意安全,迷路了要即使打電話和我們聯系
下午四點要在午門集合,現在解散
故宮導游詞13
各位團友大家好,今天我們將參觀故宮博物館,現在我們所在的位置時故宮的午門前,在進入故宮之前,我先就故宮的情況向大家作個簡單介紹。
故宮,又稱紫禁城,原為明清兩代的皇宮。建于1406—1420年,距今已有580多年的歷史了。它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皇宮建筑群,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紫禁城這一名稱是怎樣得來的呢?我國古代天文學家把天上的主要恒星分為三垣、四象和二十八星宿。三垣是太微恒、紫微垣和天市垣。其中紫微垣居中,是天帝居住的地方,稱為“紫宮”。封建帝王自稱是天帝的兒子,所以他們也把自己居住的皇宮當成人間的紫宮。而且皇帝居住的地方戒備森嚴,不許庶民百姓接近,是絕對的禁地,又稱為禁宮,所以故宮又被叫做紫禁城。
故宮為北京的城中之城,坐落在北京的中軸線上,背靠景山。故宮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由無數房屋、高大的城墻和寬闊的護城河組成。占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5萬平方米,相當于兩個標準的足球場那么大。1973年的統計結果,共有宮殿房屋8704間,這上千座房屋由10米高的城墻和52米寬的護城河護衛著。
故宮始建于永樂四年(1406)。為營建這座宏偉的建筑群,明成祖朱棣派遣大臣到全國各地采備上好的建筑材料,上好的楠木,大都取自云、貴、川及兩廣地區;金磚產自蘇州;漢白玉取于北京的房山。在建造過程中,動用工匠23萬,民夫百萬人。經過十四年的建造,紫禁城終于在永樂十八年(1420年)竣工。永樂十九年元旦,朱棣遷都北京。從此故宮開始成為明清兩朝皇帝的生活之所。明代從成祖朱棣到思宗朱由檢,共有14位皇帝在此生活起居、治理國家。清代從清世祖福臨到遜帝溥儀,共有10位皇帝在紫禁城生活起居和治理國家。
在這五百多年的時間里,紫禁城可謂是飽經風雨。在紫禁城建成后,人禍天災就不斷發生。永樂十九年(1421)四月,紫禁城啟用不到百日,前朝三大殿就被一場大火燒毀。此后前朝三大殿、乾清宮、坤寧宮、奉天門、午門等處。先后在正德、嘉慶、萬歷各朝屢遭火毀。到崇禎年間又遇到戰火,建筑、文物都遭到很大程度的破壞。
清朝政權入住紫禁城以后,經數代皇帝的經營,逐步恢復了元氣。在此期間,清朝統治者在重建已毀宮殿建筑的基礎上,又對部分區域進行了較大規模的改造,如文淵閣、南三所、西五所、寧壽全宮、齋宮、毓慶宮等。清廷還特別重視防火,采取了許多防火措施。首先。是對紫禁城所有重要建筑進行防火結構的改造,增設防火墻、加厚墻體、封護房檐等。其次、建立火班,并且定時進行演練以防不測。第三,配備消防器材,增加太平缸、激桶、水桶,以備不時之需。這些措施有效地防止了火災的發生,使紫禁城再現輝煌。但是到了清末時期,由于國力的衰弱,清政府無心管理,故宮再次走上下坡路。
清宣統三年(1911年),末代皇帝溥儀退位。根據民國政府與清廷簽訂的《清室優先條例》,清廷人員仍可居住在紫禁城的內廷部分。民國二年(1913)十月十日,袁世凱在紫禁城太和殿內舉行了大總統就職典禮。他將殿內的皇帝寶座撤掉,換成西施的靠背椅,并去掉了前朝所有匾額上的滿文。1924年11月,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修改了《清室優待條例》,要求溥儀立即遷出故宮,不然就要在景山上向故宮開炮,溥儀被迫搬出故宮。清廷退出紫禁城后,1924年11月7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宣布成立“清室善后委員會”,負責清查清廷的財產,籌備成立博物館事宜。經過醞釀確定博物館的名稱為“故宮博物院”,并于1925年的10月10日舉行故宮博物院成立典禮,紫禁城從此正式對社會開放。解放50余年來,政府對故宮博物院的維護、保養、研究投下巨資,使紫禁城再次煥發青春。
下面向大家介紹下故宮的建筑布局:故宮的建筑布局主要分為前朝和后廷兩大部分。
前朝位于紫禁城中軸線南部。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主體,坐落在一個巨大的“土”字形須彌座上。因為這里是舉行大朝會、體現國威帝尊的地方,所以這里的宮殿特別高大輝煌。前朝兩翼東側為文華殿建筑群,西側為武英殿建筑群。
后廷部分位于中軸線北部,是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中心,東西六宮、寧壽全宮、慈寧宮為兩翼的建筑群。它是帝后生活起居、處理日常政務的地方,所以也稱為“后寢”。
紫禁城共有四道門,四個方向的正方位各開一門,南為午門,北為神武門,東為東華門,西為西華門。我們現在所在的這個午門,就是紫禁城的正門。因為在古代“午”代表正中、正南。午門城臺正中建筑為重檐廡殿頂城樓,九五開間,代表皇帝的九五之尊。城臺上部由門口、鐘鼓樓和雁翅樓組成。由于午門為紫禁城的南門,南為朱雀,所以整個建筑是紅墻黃瓦。又因為整個城臺為“凹”字形就像展翅飛翔的鳥,所以又叫“五鳳樓”。午門城臺開有五個門,正門三間,東西兩側分別開左掖門和右掖門,為東西向。南面正門三間,北面五間,這種規制叫“明三暗五”。另外,大家注意五個門的前后不同。門洞南面為方形,背面為圓形,代表了天圓地方。午門正門是專供皇帝出入的。但是在清代,經殿試考中三甲者,在發黃榜的那天可以從正門出宮一次,以示獎勵,皇后在皇帝大婚時可以從正門進宮,一生僅此一次。在殿試的時候,貢士按名次單數走左掖門,雙數走右掖門。此外,皇帝在太和殿舉行大朝禮時,三品以上文武百官走左門,宗室王公走右門,三品以下官員按文東武西的制度從左右掖門進出。外國使節從西掖門進出。
明清兩朝在午門前舉行的活動分兩類。一類是逢年過節與官民同樂的活動;另一類是一些正式的典禮,其中最主要的有兩個:一個是頒朔禮,每年的陰歷十月初一,皇帝要在這里舉行一個大的儀式,即向全國頒布次年的歷書。這部歷書在明代和清代早期是由一個機構來編寫出來的,這個機構叫欽天監。欽天監將編好的歷書進獻皇上,以皇上的名義在此舉行一個儀式,然后把歷書頒布全國。
另一個重要的活動是獻俘典。在明代比較少,清代比較多,尤其是康、雍、乾這幾代,國內地方勢力的平叛,還有對外的作戰非常多,而且經常取勝,凡是獲勝了都要在此舉行隆重的獻俘禮。儀式的內容就是將戰俘押解到午門城樓下,城樓上下都會站有很多軍士;实蹠诠賳T的邀請下登樓,坐于樓的正中位置,然后軍士把戰俘押解過來,雙手反綁,向皇帝跪拜,然后聽從皇帝的發落。
一提起午門,大家可能馬上想起“推出午門斬首示眾”這句話。其實午門前并未斬過人。這里是明朝實施”廷杖“的地方。廷杖就是對在朝廷上違逆了皇帝意志的大臣用棍子打的刑罰,處罰地點在午門外御路西邊臺階的下面。明朝成化年以前,廷杖只是象征性的,并非真打。后來逐漸演變成真打,不時發生傷人致死的事件,其中有兩次廷杖轟動朝野。一次是正德十四年,公元1591,正德皇帝朱厚照想去江南選美,群臣阻諫,正德皇帝不但不聽,還將勸諫大臣處以廷杖之刑,一次被打158人,死15人;另一次是明嘉靖三年(1524),因“大禮儀”事件,廷杖大臣134,死17人。
請各位在此拍照留念,關于午門,我就講到這里,請各位自由參觀,10分鐘后我們在原地集合,謝謝。
故宮導游詞14
朋友們好!我是火柴人俱樂部的會員,我姓許,大家就叫我許導好了。在故宮有些地方不能照相、甚至連摸也不行、不能隨地扔垃圾、不能隨地吐痰。
故宮占地72萬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積為16.3萬平方米,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周圍有10米高的城墻環繞,還有寬52米的護城河,在四角都建有一座精美的角樓。根據1973年的統計,故宮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計8704間。明朝永樂皇帝朱棣登基不久,在永樂四年,也就是1420年下詔營建北京紫禁城。修建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從永樂四年開始備料,而第二階段就是在永樂十五年,1420年六月開始動工興建,歷時20年,在永樂十八年,1420年完工。在建造過程中,征集了全國10萬名能工巧匠和民夫100萬人,而建筑材料都來自全國各地,比如漢白玉石來北京房山,金磚來自蘇州,石灰來自河北易州,五色虎皮石來自河北薊縣盤山,殿基所用的精磚石來自山東臨清,松木多來自東北,而楠木多來自四川、云貴、浙江等地,可見當時工程的浩大。
今天的游覽該結束了。歡迎你們再來北京故宮玩。記住,我是火柴人俱樂部的會員許導。
故宮導游詞15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xx旅行社的導游員,我姓宋,在接下來的幾天當中,我將陪伴大家共同游覽北京的名勝風景,期望透過我的講解,能夠是您對北京留下十分完美的印象,同時也期望您能對我的工作提出寶貴的意見。好,此刻我們就開始這天的游覽行程吧。
故宮占地72萬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積為16.3萬平方米,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周圍有10米高的城墻環繞,還有寬52米的護城河,在四角都建有一座精美的角樓。根據1973年的統計,故宮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計8704間。明朝永樂皇帝朱棣登基不久,在永樂四年,也就是1406年下詔營建北京紫禁城。修建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從永樂四年開始備料,而第二階段就是在永樂十五年,1417年六月開始動工興建,歷時14年,在永樂十八年,1420年完工。
在建造過程中,征集了全國10萬名能工巧匠和民夫100萬人,而建筑材料都來自全國各地,比如漢白玉石來北京房山,金磚來自蘇州,石灰來自河北易州,五色虎皮石來自河北薊縣盤山,殿基所用的精磚石來自山東臨清,松木多來自東北,而楠木多來自四川、云貴、浙江等地,可見當時工程的浩大。
故宮基本上是按照明中都皇宮的藍圖而修建的,布局規劃遵循了《周禮·考工計》的都城設計禮制:前朝后寢,左祖右社。大致分為南北兩個部分,南半部位前朝,北半部則為后寢。前朝是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文華殿和武英殿為東西兩翼,是皇帝舉行朝會的地方。而后寢則是以乾清、交泰、坤寧這后三殿以及東西六宮、御花園為中心,外東路、外西路的建筑為主,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和后宮皇妃居注祭祀的地方。
左祖右社是這樣布局的:在午門外東側是皇帝祭祖的場所太廟,西側則是祭社稷的場所社稷壇。按照這種布局建筑而成的故宮就是明清兩代24位皇帝的皇宮,其中明朝14位,清朝10位,統治時間總共長達五個世紀。由于它在中國歷史上的特殊地位和它精美的建筑群體,所以在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收錄到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當中,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宮殿建筑群。此刻在北京有一條貫穿南北的中軸線,被梁思成先生稱為偉大的中軸線,全長8.5公里,南起永定門,北到鐘樓,其中包括故宮在內的皇城就占了三分之一,這條中軸線也叫做龍脈,線上的景山是內城的中心點,也是故宮的鎮山。
我們有時候還把故宮叫做紫禁城,而它的名稱是怎樣得來的呢我國古代天文學家把天上的主要恒星分為三垣、四象和二十八星宿。三垣是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其中紫薇垣居中,是天上皇帝所居住的地方,稱為紫宮。封建帝王自稱是天帝的兒子,所以他們也把自己居住的皇宮象征為天上的紫宮。而且皇帝居住的地方戒備森嚴,不許庶民百姓接近,是絕對的禁地,又稱為禁宮,所以那里也被叫做紫禁城。
那里共有四道門,分別是午門、神武門、東華門和西華門。而紫禁城的正門就是午門,因為在羅盤上,上午的代表正南,所以午門也是南大門的意思。它的平面呈“凹”字型,從漢代的門闕(形制演變過來。下端有高12米的墩臺,正中的墩臺上面有門樓,兩側還設有鐘鼓亭,東西兩側突出的部分叫觀,上部各有廊廡13間,兩端還建有重檐攢尖方亭。中央的廣場叫闕。在明清兩代,那里是朝廷舉行頒朔大典和獻俘典禮的地方。正中開了三道門,兩側都有掖門,這種做法稱為“明三暗五”。
五個門洞都有各自的用途:中門是皇帝專用的,或者皇帝大婚的時候,皇后能夠從那里入宮,科考三甲也能夠從那里入宮;平時,文武百官走左門,宗室王公走右門;掖門只有在大型活動的時候才開,三品以下的官員按照文東武西分別透過東西掖門,外國使節要從西掖門才能夠入宮;在殿試的時候,考生分單雙號,從東西掖門中透過。
進入午門,我們首先看到的就是內金水河,它自西向東蜿蜒流過太和門廣場,上邊還有五座漢白玉石橋,就是內金水橋了。內金水河的作用不僅僅是故宮中排水的`主要通道,也是建筑和滅火的主要水源,同時還起到了點綴景觀的作用,使太和門廣場在雄渾中不失秀美。
在太和門兩旁還有兩道門,就是德昭門和貞度門。每逢皇帝出宮,都要在太和門換車,而且皇帝大婚的時候,皇后也要從太和門進入皇宮。在光緒四年的時候就發生了這樣一件事:在光緒皇帝大婚前夕,太和門突然被火燒毀了,但是大婚當天皇后要從那里經過,所以朝廷就在北京尋找了能工巧匠,連夜用彩綢還有木料搭建了一座假的太和門,才使得婚禮如期進行,而在第二年,太和門才重建完成。
過了太和門我們就進入了太和殿廣場,它面積有3萬多平方米,在每年的元旦、冬至、還有皇帝生日以及一些重大活動的時候,都要在太和殿以及太和殿廣場舉行隆重的朝禮。此刻我們面前這座宏偉的建筑就是太和殿了,它和中和殿還有保和殿是建立在一個土字型的三層臺基上,臺基南北長230米,高8.13米,在四周圍還建有一些樓閣,其實就是清朝內務府所管轄的庫房。
太和殿是故宮中最高最大的建筑,面積有2377平方米,通高35.05米,面闊11間,進深5間。其實在明朝奉天殿的時候,那里市面闊9間,進深5間的大殿,到了清朝年間,將它改為了此刻的大小,其實在兩側的夾室是封閉的,不能作為正殿使用,所以實際上還市面闊9間,進深5間,同時,也將它改名為太和殿。太和二字出自于《周易》中的:“保合大和”,而太和的觀念是上古天人和一觀念的延伸,強調了君臣之間,人與自然之間還有個民族之間的和諧。在太和殿的屋頂正脊上還有一個高3.36米的大吻,往下還有11個垂脊獸,在我國古代,異獸的數量越多,代表了殿宇等級越高。在殿內有72根大住支撐,當中的六根是瀝粉貼金云龍圖案的金柱,上面支撐了藻井,再藻井當中雕刻有蟠龍,龍口中銜有軒轅鏡。軒轅二字出自于我國古代天文學中的軒轅星,意思就是軒轅黃帝之星,也是掌管雷雨之星,在殿頂上建有藻井,一是為了代表當朝的皇帝才是中華民族的正統繼承人,第二則是起到了鎮火的作用。
【故宮導游詞】相關文章:
故宮導游詞01-17
故宮的導游詞12-17
故宮經典導游詞12-14
故宮導游詞12-10
故宮的經典導游詞11-23
故宮導游詞08-10
故宮導游詞05-10
故宮的導游詞08-06
故宮經典導游詞08-24
故宮導游詞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