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導游詞13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導游,就不得不需要編寫導游詞,導游詞是導游員在游覽時為口頭表達而寫的講解詞。導游詞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都江堰導游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都江堰導游詞 篇1
歡迎各位來到在世界都享有盛名的都江堰景區。我是愛之馨旅行社派出的導游黃璐芷,大家可以叫我小黃。很高興今天可以為大家服務!記得當代著名詩人余秋雨曾說過,拜水都江堰! 問道青城山!可見都江堰在水利工程里面的地位非同一般。
大家從成都來,都看到沿途縱橫交錯的河渠,奔涌著盈盈清水,流淌進遠近碧綠的田疇,那就是都江古堰的灌渠。兩千多年以來,古堰把滔滔東瀉的岷江水引到廣袤的成都平原,造就出“天府之國”的富饒和美麗。
都江堰的創建,以不破壞自然資源,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為人類服務為前提,變害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協合統一,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僅存的一項偉大的“生態工程”。
離堆公園
我們進入都江堰景區,首先來到的是離堆公園。離堆公園占地90余畝,1932年建成。公園大門對聯:“完神禹斧椎功,陸海無雙,河渠大書秦受惠;攬全蜀山水秀,導江第一,名園生色華陽篇”。上聯說,譽稱“陸!钡奶旄,蓋世無雙,歸功于李冰太守,他接過大禹的神斧仙椎,完成了偉大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下聯說,總攬蜀中名山秀水,都江堰市第一,這離堆公園就是其中增色添彩的一處。
寶瓶口
下面我們看到的就是寶瓶口,作為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三大主體工程之一,寶瓶口主要用于引流入渠。我想大家一定很困惑這個口子是怎么鑿出來的呢?又有什么功效呢?讓我們回到2250年前吧,當時只有開鑿玉壘山,打通寶瓶口才能把岷江水引入成都平原。蜀郡太守李冰在這個問題上很苦惱。因為玉壘山是礫巖,相當堅固,在那時的秦國沒有炸藥,即使有鐵器,硬度也有限。突然有一天,李冰看見一老農在燒石灰,他頓時來了靈感,便帶上民工,先用柴火焚燒巖石,等巖石熾熱變紅后就澆上冰冷的岷江水,只聽“噼里啪啦”的聲音,巖石表層就破裂了。就這樣,整整用了八年的時間,一個寬20米,深40米,長80米的口子終于燒了出來,而被鑿開的山丘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離堆公園了。 寶瓶口是內江水進入成都平原的咽喉,猶如瓶口一樣,嚴格控制著江水進人成都平原的流量,當寶瓶口的進水量飽和(約700立方米/秒)后,無論岷江發生多大的洪水,寶瓶口也拒之“口”外,概不容納。這種穩定的進水量,對成都平原的農業、灌溉、防洪、運輸等都產生了特大效益。
大家看到的寶瓶口旁的這小山叫離堆。選擇在寶瓶口位置開鑿離堆是極其科學的。它使內江水經過一段流程后水勢便于控制,水質進一步澄清,然后被迎面獨立的離堆頂托江水,創造了飛沙堰泄洪排沙的功能和寶瓶口的瓶頸效用。保證了成都平原的防洪和灌溉。所以說,在寶瓶口位置開鑿離堆,決定了整個渠首工程
的布局。兩千多年前的李冰能利用岷江和玉壘山的山形水勢,設計出這樣妙絕古今的水利樞紐工程,是何等的了不起!我們應該為這個水利工程感到自豪!
飛沙堰
現在大家看到的.這個有點傾斜的堤壩就是飛沙堰。飛沙堰是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第二個主體工程,這堰修在離堆之側,是一道低壩,堰頂距河床僅2.15米。它的主要功能是為內江泄洪排沙。從魚嘴分進的內江水,被離堆一頂,自然旋流起來,每當夏秋之季水流量大于寶瓶口的可流量時,寶瓶口不能通過的水,主要從飛沙堰泄出,而且旋流所泛起的泥沙也就從飛沙堰一齊流出去!帮w沙”二字的意思就在于不僅溢洪還能排沙。
測量資料表明,內江流量越大,飛沙堰的泄洪能力越強。特大洪水時,從魚嘴分進內江總干渠的流量可達寶瓶口流量的四倍。75%的內江水可從這里泄出。當枯水季節,水位低于飛沙堰時,它便成了一道天然節制閘,自動失去了泄洪功能,保證了成都平原的灌溉。資料還表明,在飛沙堰第二次利用彎道流體力學原理,排走江水含沙量的約15%。魚嘴已排沙80%,流向成都平原的水流含沙量就只占5%左右了。
魚嘴
走過金剛堤,我們現在所處的位置就是魚嘴了。魚嘴是都江堰工程的主體部分。站在魚嘴的壩口,看岷江迎面而來,經魚嘴一隔分為兩股,即外江和內江。魚嘴就是分水堤的頭,為什么要修在這里呢?起多大作用呢?這就要回到二王廟石崖上刻的“分四六、平潦旱”的兩句話上了。
魚嘴主要起分水作用。李冰修建魚嘴,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了韓家壩的穩固性和分水作用,并在此基礎上加工而成,事半功倍,用形似魚嘴的堤壩,把岷江水一分為二,分為內江和外江。由于這段河道的河床外高內低,再加上正有一個彎道,所以魚嘴分水后在春耕季節江水流量較小時,主流就有約六成的水進入內江,首先保證了成都平原的農業灌溉用水。洪水季節,流量急增,水位大幅度提高,水勢受河床彎道的制約明顯減少,再由于外江一側江面較寬,內江—側江面較窄,內江的流量會自動低于外江,進水約四成,這樣又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成都平原的防洪難題。這種功用便是都江堰三字經中所說的“分四六、平潦旱”。
魚嘴還具有一定的排沙排石功能;岷江是長江最大的支流之—,它發源于我省松潘縣境內,全長760公里,源頭至此約340公里,基本上算中上游,每年大量的沙石順流而下,根據彎道環流原理,江水在彎道產生的漩流,會將下層的沙石卷到水流上層,大部分便自動被帶入外江一邊而不進內江。魚嘴正處于“正面取水”“側面排沙”的理想位置。80%的沙石從這里排走,大大減少了內江淤塞之害。
現在的魚嘴已是鋼筋混凝土建筑,在從前它可是土石做基,用卵石竹籠護堤。就是用川西盛產的竹子編成長長的竹籠橫置壩邊,里邊塞滿河邊沖積的卵石,一籠接一籠,一層接一層,造成了堅固耐沖又不積水的堤壩。就地取材,方法簡易而效果極好。
今天我們看起來,都江堰的水利工程是那樣的簡單,甚至覺得平凡。其實正印證了—句“偉大出于平凡”的格言。都江堰渠首工程蘊涵著極大的科學性,其設計和建造所體現的認識自然和利用自然的水平之高,即使是二千多年后的今天,仍然可以稱之為最高水平的成就。
現在大家可以隨意拍照留念,注意不要翻越護欄,照顧好小孩。14:30我們在旁邊的安瀾索橋入口處集合,繼續接下來的行程。
都江堰導游詞 篇2
酷愛的旅客們,各人好!接待各人來到都江堰游覽參觀。本日,我有幸接受你們的'導游。此刻請隨我一同出發。請留意:請各人進去后不要亂丟垃圾、蹂躪花卉、隨地吐痰。感謝!
在建堰初期,都江堰名叫“湔堋”,三國時期叫“都安堰”,著名“金堤”,唐代叫“楗尾堰”,到了宋代,才有“都江堰”這個名字。
此刻各人請下車,跟我走,前面就是伏龍觀。伏龍觀是傳說中李冰克服孽龍的處所,此刻用于祭李冰,伏龍觀里現有李冰石像和飛龍鼎。此刻,請各人本身旅行伏龍觀,半個小時后在這里薈萃。
請各人跟我來,這邊是安瀾索橋,又被稱做伉儷橋,是中國古代五大橋梁之一,始建于宋代,17世紀毀于戰火,在清代重建,此刻把竹索改成了鋼索,木樁改為混凝土樁。剛建橋時,它叫“珠浦橋”,宋代是更名為“評事橋”,直到清代重建時,才更名為“安瀾橋”。
請各人跟我上橋,往下看,這河的河床里有四根臥鐵,別離是明朝萬歷四年、清同治三年、民國十六年和1994年埋下的,離堆公園里有它們的復成品展覽。
此刻各人可以自由勾當,可以去離堆公園、藥王廟、二王廟嬉戲,5點正各人在景區門口薈萃。
都江堰導游詞 篇3
女士們,先生們:
今天,我來給大家介紹都江堰。它建于我國戰國時期。這是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眾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有二千多年的歷史,是世界唯一古仍為今用的舉世矚目的水利工程。
據說,都江堰建成以前,岷江水一出山口,流速驟減,常泛濫成災。距今約2250年的秦昭王時期,秦國李冰和他的兒子,吸取前人的.治水經驗,率領當地人民,興建水利工程。這項工程包括魚嘴、飛沙堰和寶瓶口三個主要組成部分。你們看,這就是魚嘴,修建在江心的分水堤壩。它把洶涌的岷江分隔成外江和內江,外江排洪,內江引水灌溉。飛沙堰起泄洪、排沙和調節水量的作用。你們看,這像不像一個瓶口?這里的作用是控制進水流量,因口的形狀如瓶頸故稱寶瓶口。這樣,內江水經過寶瓶口流入川西平原灌溉農田。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沃野千里,稱為“陸!薄ⅰ八祻娜,不知饑饉,時無荒年,謂之天府”。四川的經濟文化有很大發展,人民受益不淺。這項工程直到今天還在起作用。
我們再往前走,都江堰一帶有不少名勝古跡。離堆上建有伏龍觀,殿宇三重,巍峨矗立,順山勢逐級升高。前殿陳列著1974年修建外江節制閘時從河床中挖出的李冰石刻像,高2。9米,重4。5噸。石像造于東漢靈帝初年,距今已1800多年,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圓雕石像,非常珍貴。后殿陳列有都江堰灌區的電動模型。
在玉壘山麓有二王廟,是古代人民為紀念李冰父子治水功績而建,初建于南北朝,名崇德祠,宋代以后李冰父子被封為王,改稱二王廟,F存建筑為清代重修。廟宇依山取勢,層層而上,宏偉秀麗,四周古木濃蔭,環境幽美。大殿及后殿內有李冰及二郎塑像。廟內石壁間刻有李冰治水的口訣:“深掏攤,低作堰”和“遇灣截角,逢正抽心”等。
這里山青青,水粼粼,廟宇古樸,空氣清新,長長的安瀾橋橫江飛架,金剛堤枕水酣臥。當你親臨其境,目睹這一巨大的工程并了解了其引水泄洪的原理,你不能不被李冰等古代人民的絕世神工所折服!
今天,我就介紹到這里了,請大家解散游覽,三十分鐘后在這里集中,還請大家注意安全!
都江堰導游詞 篇4
各位游客:
你們好!
歡迎你們來到四川旅游,我是你們的導游小李。
都江堰市位于成都平原西北邊緣,地處岷江出山口。介于北緯31°44′54″-31°02′09″之間,東經103°25′42″-103°47′00″之間。地跨川西龍門山地帶和成都平原岷江沖積扇扇頂部位。市境內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全市山地丘陵面積占65.79%,平壩面積占34.21%。地勢從高山、中山到低山再到平原逐級降低,海拔592-4582米,相對高差3900米。都江堰市在地質構造體系上,屬華夏構造體系,跨成都平原和龍門山地區兩個不同自然地理區,地貌單元屬岷江沖積扇一級階地。地勢西北高,東南低,高山、中山、低山、丘陵和平原呈階梯分布,素有"六山一水三分田"之說。
都江堰市是國際旅游名城,古老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被譽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有“青城天下幽”之稱的青城山,是中國道教發祥地;青城山·都江堰已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都江堰市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并獲得首屆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
市內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眾多,旅游設施完善。都江堰水利工程被譽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青城天下幽”之稱的青城山距都江堰16公里,是中國道教發祥地;青城山-都江堰已被批準為世界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龍池-虹口自然保護區距都江堰景區24公里,是國家級森林公園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區。
都江堰初創于古蜀國開明王朝時期,完成于秦惠文王時,建于公元前256年。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都江堰渠首工程位于市區西北部,灌縣改市以都江堰命名,說明都江堰水利在該市所占位置的重要。
行政區劃
都江堰市轄17個鎮:灌口鎮、幸福鎮、蒲陽鎮、聚源鎮、崇義鎮、天馬鎮、石羊鎮、柳街鎮、玉堂鎮、中興鎮、青城山鎮、龍池鎮、胥家鎮、安龍鎮、大觀鎮、紫坪鋪鎮、翠月湖鎮.2個鄉向峨鄉、虹口鄉,49個社區委員會、333個村委會;面積1208平方千米,人口密度495人/平方千米。
歷史沿革
都江堰市的歷史可追溯到在夏禹時代稱“導江”,傳說夏禹治水導江至此而得名。都江堰市原名灌縣,因灌江得名。因地處都江堰首,故名灌縣。據《今縣釋名》:“漢文翁穿漕江灌溉,謂之金灌口,唐因置灌寧縣,孟蜀改灌州,明改縣。”一說今縣城古名灌口,戰國秦李冰治水,江水自此以灌平陸,為灌之口而名。
三國蜀漢置都安縣,北周又增置清城縣。唐代兩縣分別改名為導江縣和青城縣,元合并為灌州,明降州置灌縣。1988年,撤銷灌縣設都江堰市。以李冰父子建造的都江堰而得名。1994年,獲授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稱號。城區靠近都江堰渠首,分布著許多文物古跡和傳統名居,有二王廟、安瀾索橋、城隍廟、伏龍觀、靈巖寺、千佛塔等重點文物。
都江堰市始建于蜀漢,民國防區時代為川軍鄧錫侯部黃隱江防軍防區。
1988年5月,經國務院批準撤銷灌縣設立都江堰市,以李冰父子建造的都江堰而得名。
1997年,都江堰市面積1207.7平方千米,人口57.3萬,轄12鎮16鄉。市政府駐灌口鎮。
1999年,都江堰市轄12鎮、16個鄉:灌口鎮、蒲陽鎮、石羊鎮、玉堂鎮、幸福鎮、中興鎮、柳街鎮、聚源鎮、天馬鎮、崇義鎮、龍池鎮、青城山鎮;胥家鄉、駕虹鄉、金鳳鄉、向峨鄉、土橋鄉、安龍鄉、兩河鄉、大樂鄉、徐渡鄉、沿江鄉、民興鄉、青城鄉、大觀鄉、白沙鄉、麻溪鄉、虹口鄉。
2000年,都江堰市轄12個鎮、16個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總人口621980人,其中:灌口鎮75059、幸福鎮122728、蒲陽鎮26163、聚源鎮30985、崇義鎮26460、天馬鎮29936、石羊鎮26377、柳街鎮21828、玉堂鎮20894、中興鎮26620、青城山鎮10287、龍池鎮6155、胥家鄉26340、駕虹鄉12307、金鳳鄉14404、向峨鄉14350、土橋鄉12397、安龍鄉11347、大樂鄉11477、徐渡鄉16524、沿江鄉15006、民興鄉13389、青城鄉15671、大觀鄉10761、兩河鄉4721、白沙鄉8472、麻溪鄉5511、虹口鄉5820。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僳僳族、滿族、納西族、布依族、白族、壯族、土族、侗族、瑤族、維吾爾族、滿族、鄂倫春族、傣族等民族分布。
2004年9月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4】41號)同意都江堰市撤銷青城鎮及麻溪、金鳳、駕虹、土橋、沿江、徐渡、大樂、兩河8個鄉。將原青城鎮所屬行政區域并入青城山鎮;青城山鎮政府駐原青城鎮場鎮正中街。將原麻溪鄉所屬行政區域并入紫坪鋪鎮;紫坪鋪鎮政府駐紫寬街。
將原金鳳鄉所屬行政區域并入蒲陽鎮;蒲陽鎮政府駐和平街。將原駕虹鄉所屬行政區域并入胥家鎮;胥家鎮政府駐石龍上街。將原土橋鄉所屬行政區域并入崇義鎮;崇義鎮政府駐官家花園。將原沿江鄉所屬行政區域并入柳街鎮;柳街鎮政府駐五一村。將原徐渡鄉所屬行政區域并入石羊鎮;石羊鎮政府駐政府街。將原大樂鄉所屬行政區域并入安龍鎮;安龍鎮政府駐海棠路。將原兩河鄉所屬行政區域并入大觀鎮;大觀鎮政府駐雙風路。
2004年,都江堰市轄17個鎮(灌口、幸福、蒲陽、中興、聚源、天馬、崇義、龍池、柳街、胥家、安龍、大觀、紫坪鋪、翠月湖、石羊、玉堂、青城山)、2個鄉(向峨、虹口)。
都江堰市屬四川盆地中亞熱帶濕潤氣候區。歷年最冷月平均氣溫4.6℃,最熱月平均氣溫24.4℃。平均年降雨量為1243.80mm。降雨量年內分配不均,年際總量變化不大;在空間分布上不均勻,由東南向西北,幅度在1100-1800mm之間;雨季平均開始于5月21日前后,平均結束于9月14日前后;一次降雨持續最長日數20天。區內主導風向:NW,C,風向頻率(%):12、41,最大風速:17米/秒,平均風速:1.3米/秒,本地無臺風出現。
年平均最大相對濕度80,最小相對濕度75,月平均最大84,月平均最小60;年平均最大絕對濕度15.2,最小絕對濕度14.3,月平均最大絕對濕度32.4,月平均最小絕對濕度2.8;30年來的氣象監測表明,都江堰市空氣濕度指數低于成都市各區(市)縣。歷年平均氣壓933.7,極端最高氣壓958.7,極端最低氣壓912.2;最熱季節的平均氣壓925.9,最冷季節的平均氣壓938.7,雨季氣壓928.0。全年晴天日數120天,陰天日數95天,霧天日數7天,歷年平均日照時數1016.9小時,歷年平均雷暴日數28天。
都江堰導游詞 篇5
由都江堰而產生的具有強烈地域色彩的都江堰水文化包括水文學、水文物、水神學等,諸如“二王廟”、“伏龍觀”、“觀景臺”等處的人文景觀;改建魚嘴挖掘出土的東漢李冰石像和“飲水思源”石刻;歌頌李冰父子降龍治水的民間傳說和具有一定宗教神學色彩的祭祀活動;以及由此而產生的祭水、祭神、祭人的詩、詞、書畫的水文學等,形成獨具特色的都江堰水文化。都江堰源遠流長,惠澤后代,其奧秘除了巧奪天工的工程布局外,更主要的是遵循了“乘勢利導、因時制宜”的治水指導思想、“歲必一修”的管理制度,“遇難彎截角、逢正抽心”的`治河原則,以及“砌魚嘴立湃缺,深淘灘、低作堰”的引水、防沙、泄洪之管理經驗和治堰準則。都江堰工程在兩千多年運行中,充分發揮了工程潛能,人們在長期實踐中積累了獨具特色寶貴的經驗。其中文化內涵豐富,反映了治水先驅和廣大勞動人民的智慧,都江堰水文化的形成和發展,充分反映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正確性和長期性。都江堰水文化的內涵,反映了在工程修建、維修、管理和發展的全過程,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遺產之一。這也是聯合國評定都江堰工程為世界重要文化遺產的重要原因。
安瀾索橋又名“安瀾橋”、“夫妻橋”。位于都江堰魚嘴之上,橫跨內外兩江,被譽為“中國古代五大橋梁”,是都江堰最具特征的景觀。始建于宋代以前,明末(公元17世紀)毀于戰火。古名“珠浦橋”,宋淳化元年改“評事橋”,清嘉慶建新橋更名為“安瀾橋”。原索橋以木排石墩承托,用粗竹纜橫掛江面,上鋪木板為橋面,兩旁以竹索為欄,全長約500米,現在的橋為鋼索混凝土樁。
都江堰導游詞 篇6
都江堰熊貓樂園景區是世界唯一的大熊貓救護與疾病防控研究的專業機構,占地760畝。有大熊貓疾病防控研究區,救護隔離檢疫區,康復訓練區,公眾教育區,辦公區和自然景觀區等7個功能區組成,可滿足40多只大熊貓的.救護,飼養管理需要。
其中大熊貓康復訓練區,公眾教育區和自然景觀區約500畝的范圍面向觀眾開放,開展公眾教育。
現有的基地綠樹成蔭,翠竹蔥蘢,鳥語花香,空氣清新。整個基地參照國家綠色三星標準設計,建筑與自然環境巧妙融合,為大熊貓創造了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
都江堰導游詞 篇7
列位伴侶各人好!都江堰被譽為“天下水利文化的鼻祖”,是世界聞名的旅游勝地。本日,就由小夢來陪各人一路暢游都江堰,相識水利工程,祝各人吃好喝好玩好睡好。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會都江堰市灌口鎮,是中國建樹于古代并行使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是由齊國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眾于公元265年閣下建筑的,是全天下迄今為止,年月最久、獨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性的宏洪流利工程。各人都知道二郎神吧,二郎神即是李冰的后世,因為李冰無子,傳說而來。為眷念父子倆,建筑了我們旁邊的這座二王廟,也是寓目都江堰最好的觀景點。本日,我們來一個逆向思想——倒著走。都江堰首要分為三個部門,魚嘴、飛沙堰和寶瓶口,本日,我們先從魚嘴看起。
魚嘴分水堤又稱“魚嘴”,因其外形像一張鱷魚的'嘴巴而得名,昂頭于岷江江心,將岷江分為表里兩江,東邊的內江用于澆灌農田,西邊的外江則用于排洪。魚嘴首要起到兩個浸染:四六分水,二八分沙。二八分沙是指沉淀在河床上的泥沙顛末魚嘴上的一顆顆分列整齊的小石頭,而使其外江的沙占八成,內江的沙占二成。這樣,澆灌農田的水就會異常清亮,由于大大都泥沙已被外江排走。四六分水則按照季候的變革而變革,各人請看旁邊的幾個小島,冬春季江水較枯,水流經幾個小島而繞成“S”型,使其主流直沖內江,內江進水量約6成,外江進水量約4成;而夏日雨水增多,水位上漲,澎湃的水勢不再受小島所影響,主流直沖外江,內、外江江水的比例便會自動顛倒:內江進水量約4成,外江進水量約6成。就是這樣的“魚嘴”,導游隨感,擔保了內地人民在枯水期的農田用水以及人民糊口用水,又在大水期防御了大水泛濫的產生,真是功不行沒。雖然,沒有幾個小島和百丈堤、榪槎、金剛堤的幫忙,“魚嘴”也不行能美滿地完成使命,這也匯報我們,在糊口中,我們也必要伴侶的互幫合作。
此刻我們奔向下一站——飛沙堰溢洪道。飛沙堰具有瀉洪、排沙和調理水量的明顯成果,首要在大水期將寶瓶口多余的內江水排到外江,假如碰著特大大水,它還會自行潰堤,讓江水流入泄洪道,使大量江水回歸岷江正流,以擔保成都黎民不受大水患害。它的第二大成果就是排沙,當江水奔跑而來,會因為離心力浸染形成漩渦,將泥沙或沖登陸,或帶入泄洪道,把多余的泥沙排入外江去。古時飛沙堰,是用竹籠卵石堆砌的姑且工程;現在已改用混凝土澆鑄,以保一勞永逸的功能。
下面就是我們的最后一站——寶瓶口。寶瓶口因形像花瓶而得名,起"控制閘"浸染,能自動節制內江進水量,是湔山伸向岷江的長脊上鑿開的一個口子,它是人工鑿成節制內江進水的咽喉。寶瓶口的水會被一分為二,二分為四,四分為八……以此來澆灌平原,送到每一家每一戶去。換句話說,如果寶瓶口被堵上了,那么60%的成都人就沒有水喝。以是寶瓶口和飛沙堰還真是一對“幫人排憂解難”的好兄弟。
都江堰是由三個首要的水利工程構成,假如把都江堰想象成一條魚,那么“魚嘴”處就是魚的頭,飛沙堰就是魚的身子,而寶瓶口,則是魚的尾巴。都,成都;江,岷江;堰,堤壩。這就是都江堰名字的由來,但愿各人記著這個“水利工程的鼻祖”哦。
都江堰導游詞 篇8
兩千多年前,李冰采用“積薪燒巖”的原始方法,燃燒樹木將巖石燒紅發燙,再用江水澆潑,巖石因“熱漲冷縮”破裂后,用人工將碎石運輸,經過多年艱辛不懈的燒鑿巖石,形成了40多米長,20多米寬的內江總進水口,因其形似瓶頸而得名“寶瓶口”,被鑿開的山丘叫離堆。
滔滔江水從海拔720多米的寶瓶口,經過密如蛛網的水系,像一把張開的折扇,由西向東流向海拔只有500余米的川西平原。
寶瓶口是內江水進入成都平原的咽喉,猶如瓶口一樣,嚴格控制著進入成都平原的江水流量。這種穩定的.進水量,對成都平原的農田灌溉,抗旱防洪,生活用水等都產生了特大效益。20xx多年前的李冰能利用岷江和玉壘山的山形水勢,設計出這樣精妙絕倫的水利工程,是何等的了不起!
都江堰導游詞 篇9
女士們先生們,
今天,讓我向你介紹都江堰。它建于戰國時期。這是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幾個兒子建造的大型水利工程。它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是世界上唯一至今仍在使用的水利工程,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
據說在都江堰建成之前,岷江的水從山口流出,流速突然下降,經常發生洪水。大約2250年前,秦趙浩棋統治時期,秦李兵父子借鑒前人的經驗,帶領當地人民修建水利工程。該項目由三個主要部分組成:魚嘴、砂堰和瓶口。你看,這是魚喙,一個建在河中央的引水大壩。它將洶涌澎湃的岷江分為外江和內江。外部河流排放洪水,內部河流取水灌溉。沙飛堰在泄洪、排沙和調水方面發揮作用。你認為它看起來像一個瓶口嗎?這里的功能是控制水的流入。因為嘴的形狀像一個瓶頸,所以它被稱為瓶口。通過這種方式,內江流入川西平原,通過山口灌溉農田。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的良田遠在千里之外,被稱為“陸海”和“天府之國”,因為水旱災害都依賴于人民,饑荒無人知曉,也沒有幾年的饑荒。四川的經濟和文化發展很快,人民受益匪淺。這個項目今天還在進行。
讓我們更進一步,都江堰有許多名勝古跡。龍符寺建在李堆上。這座寺廟是三重的,高聳入云,沿著山一步一步地上升。前廳展示了一座2。9米高、4。5噸重的李冰石雕,它是1974年外江大閘修建時從河床上挖掘出來的。這座石像建于1800多年前的東漢皇帝靈帝早期。它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圓形石像,非常珍貴。后廳展示了都江堰灌區的電動模型。
雷宇山腳下是兩個國王的廟,是古代人為了紀念李冰和他的兒子在治水方面的成就而建造的。它最早建于南北朝時期,被稱為崇德寺。宋朝以后,李冰和他的兒子被創建為國王,并改名為二王廟,F存的.建筑是在清朝重建的。這座寺廟被古樹和美麗的環境所環繞。正殿和后殿有李冰和二郎的雕像。李冰的治水公式刻在寺廟的石墻上:“深挖低筑堰”,“在海灣抄近路,適時畫紅心”。
這里的山是綠色的,水是閃閃發光的,寺廟是古樸的,空空氣是新鮮的,長長的安瀾橋飛過河流,金剛堤枕躺在深水中。當你參觀它的領土,目睹這個巨大的工程,了解它的引水和泄洪原理,你不能不被像李冰這樣的古代人的無與倫比的魔力所折服!
今天,我把你介紹到這個地方。請停止參觀,30分鐘后到這里集合。也請注意安全!
你可能也會喜歡它:故宮三寶殿的導游,頤和園長廊的導游,鼓浪嶼的導游
都江堰導游詞 篇10
各位朋友大家好!都江堰被譽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全國著名的旅游勝地。今天,就由小夢來陪大家一起暢游都江堰,了解水利工程,祝大家吃好喝好玩好睡好。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灌口鎮,是中國建設于古代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是由齊國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眾于公元265年左右修建的,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大家都知道二郎神吧,二郎神便是李冰的兒子,由于李冰無子,傳說而來。為紀念父子倆,修建了我們旁邊的這座二王廟,也是觀看都江堰最好的觀景點。今天,我們來一個逆向思維——倒著走。都江堰主要分為三個部分,魚嘴、飛沙堰和寶瓶口,今天,我們先從魚嘴看起。
魚嘴分水堤又稱“魚嘴”,因其形狀像一張鱷魚的嘴巴而得名,昂頭于岷江江心,將岷江分為內外兩江,東邊的內江用于灌溉農田,西邊的外江則用于排洪。魚嘴主要起到兩個作用:四六分水,二八分沙。二八分沙是指沉淀在河床上的泥沙經過魚嘴上的一顆顆排列整齊的小石頭,而使其外江的沙占八成,內江的'沙占二成。這樣,灌溉農田的水就會十分清澈,因為大多數泥沙已被外江排走。四六分水則根據季節的變化而變化,大家請看旁邊的幾個小島,冬春季江水較枯,水流經幾個小島而繞成“S”型,使其主流直沖內江,內江進水量約6成,外江進水量約4成;而夏季雨水增多,水位上漲,洶涌的水勢不再受小島所影響,主流直沖外江,內、外江江水的比例便會自動顛倒:內江進水量約4成,外江進水量約6成。就是這樣的“魚嘴”,保證了當地人民在枯水期的農田用水以及人民生活用水,又在洪水期防范了洪水泛濫的發生,真是功不可沒。當然,沒有幾個小島和百丈堤、榪槎、金剛堤的協助,“魚嘴”也不可能完美地完成任務,這也告訴我們,在生活中,我們也需要朋友的互幫互助。
現在我們奔向下一站——飛沙堰溢洪道。飛沙堰具有瀉洪、排沙和調節水量的顯著功能,主要在洪水期將寶瓶口多余的內江水排到外江,如果遇到特大洪水,它還會自行潰堤,讓江水流入泄洪道,使大量江水回歸岷江正流,以保證成都百姓不受洪水災害。它的第二大功能就是排沙,當江水疾馳而來,會由于離心力作用形成漩渦,將泥沙或沖上岸,或帶入泄洪道,把多余的泥沙排入外江去。古時飛沙堰,是用竹籠卵石堆砌的臨時工程;如今已改用混凝土澆鑄,以保一勞永逸的功效。
下面就是我們的最后一站——寶瓶口。寶瓶口因形像花瓶而得名,起"節制閘"作用,能自動控制內江進水量,是湔山伸向岷江的長脊上鑿開的一個口子,它是人工鑿成控制內江進水的咽喉。寶瓶口的水會被一分為二,二分為四,四分為八……以此來灌溉平原,送到每一家每一戶去。換句話說,若是寶瓶口被堵上了,那么60%的成都人就沒有水喝。所以寶瓶口和飛沙堰還真是一對“幫人排憂解難”的好兄弟。
都江堰是由三個主要的水利工程組成,如果把都江堰想象成一條魚,那么“魚嘴”處就是魚的頭,飛沙堰就是魚的身子,而寶瓶口,則是魚的尾巴。都,成都;江,岷江;堰,堤壩。這就是都江堰名字的由來,希望大家記住這個“水利工程的鼻祖”哦。
不知道大家玩得開不開心呢。經過一番游玩,大家的肚子都“咕咕”叫了吧,現在我們就向食物大軍進發!
都江堰導游詞 篇11
歡迎大家來到世界盛名的都江堰景區,我是你們今天的導游員何賢鳳;大家可以叫我小何;來到都江堰景區想必大家都感受到了都江堰清新的空氣了吧!所以說都江堰市是成都的后花園了,而這后花園中又隱藏著一個“園中之園”,
它就是今天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了,我想各位游客都是這項水利工程最大的受益者吧!進入到都江堰景區,我們現在的位置是“離堆公園”。離堆公園占地90余畝,于1932年建成。為什么要叫做“離堆”公園呢?就讓我們在接下來的游覽中找尋答案吧!在離堆公園中有一個“伏龍觀”,為什么要取名伏龍觀呢?原來這其中還有一個傳說,話說當年李冰在治水前,岷江有一條孽龍,興妖作怪。為愛百姓,李冰便派李二郎與孽龍大戰,最后孽龍大敗,逃亡到青城山的王婆巖;李二郎隨即追趕上去,在黎山老母的幫助下降服了孽龍。于是李二郎將孽龍永遠鎖在離堆下的深潭里,后來人們便修建起了這座“伏龍觀”,以此鎮守孽龍。傳說終歸是傳說,還是讓我們來真正了解一下寶瓶口的開鑿吧!為什么要叫做寶瓶口呢?因為它形如“寶瓶”,而且又是岷江水進入成都平原的'咽喉,可以說,從這里流出的岷江水都是最寶貴的財富了。那就讓我們一起去游覽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吧!
來到寶瓶亭,下面看到的就是寶瓶口了,作為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三大主體工程之一,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引流入渠。我想大家一定和很困惑這個口子是怎樣開鑿出來的?那就讓我們一起回到2220年前吧,當時開鑿玉壘山,打開寶瓶口才能把岷江水引入成都平原,李冰很困擾這個問題。因為玉壘山全是礫巖,相當堅固。那時候秦國沒有炸藥,即使有鐵器,硬度也不夠!怎么辦呢?突然有一天李冰見一老農在燒石灰,頓時來了靈感。于是趁熱打鐵,帶上民夫,先用柴火燒巖石,再澆上冰冷的岷江水,只聽到“噼里啪啦”的聲音,巖石表層就開始破裂了。就這樣,用了整整八年時間,開鑿了一個寬20米,高40米,長80米的口子;而被開鑿的山丘原本是“玉壘山”的一部分,由于寶瓶口的阻隔,形成一座“離堆”。經歷史演變,成為了今天的“離堆公園”現在我們都知道離堆公園的來歷了吧,游客朋友們你們猜到了嗎?。
寶瓶口是內江水進入成都平原的咽喉,嚴格控制著水量。無論岷江發生多大的洪水寶瓶口都拒之“口”外。這種穩定的水量,對成都平原的農業、灌溉、防洪、
運輸都產生了特大效益。我們是不是應該為這樣的水利工程而感到自豪呢?我們現在的位置是寶瓶亭之上,接下來我們將游覽的是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另外兩個主體工程。有誰知道是哪兩大水利工程嗎?咱們舉手示意!好的!這位游客朋友給出了答案,就是飛沙堰和魚嘴。還是要給這位朋友一點獎勵呢!恩!就獎勵他今晚多吃一碗飯,大家說好不好!
那么,飛沙堰和魚嘴在都江堰水利工程中又分別發揮著什么作用呢?那就讓我將在接下來在行程中給大家娓娓道來吧。
相信通過接下來的游覽你們一定會對李冰的智慧所折服,也一定會對李冰的治水精神而贊嘆不已。
各位評委老師,今天我的講解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都江堰導游詞 篇12
都江堰市(原灌縣)介于北緯30°44′—31°22,東京103°25′-—103°47′之間,東西寬54公里,南北長68公里,幅員1211平方公里。位于成都平原西北邊緣,東南距成都市48公里。轄12鎮16個鄉、2個開發區和9個街道管委會?側55萬人。
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山地、平原、水域面積大體為6:3:1。都江堰市屬中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四季分明,夏無酷暑,冬無嚴寒,雨量充沛,空氣清新,氣候宜人。 都江堰市始建于蜀漢,有著20xx多年的悠久歷史,因地處都江堰首,當時故名灌縣,1988年5月,經國務院批準撤銷灌縣設立都江堰市,1994年被國務院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都江堰市是一座新興的中等工業旅游城市。
目前,該市已初步建成電力、機械、化工、食品等支柱產業。旅游業也是都江堰市一個重要的支柱產業,都江堰水利工程、青城后山、龍池“三區”、靈巖寺都是國內和世界知名的景區。在四川省經濟綜合評價十強縣中都江堰市位列第五。
都江堰市因堰而聞名,境內聞名世界的最古老的水利工程都江堰,被譽為“活的水利博物館”、“水文化搖籃”,是中國和世界水利史上的奇珍。奔流不息的.岷江水分成密如蛛網的灌溉渠系成為天府之國的生命之源,千百年來一直被譽為鑲嵌在錦秀天府的一顆明珠,享有“天府之源”的美稱。
都江堰導游詞 篇13
都江堰茶溪谷位于都江堰市向峨鄉石碑村,處于成都市1小時經濟圈內,距都江堰城區6公里,占地1200畝。獨特的區位 優勢,使之成為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相互承接的典范。是一家集體驗、觀光、度假、教育于一體的——茶鄉圣地。充分彰顯鄉村風情與歷史文化的和諧統一。
茶溪谷是現代快節奏生活之外的一塊凈地,讓您當起快樂的農夫、自主的場主。這里是您生態的盛宴、親子的樂園 、夢想的田園、養生的圣殿、有機的菜園等。
家庭農場、戶外運動、品茗休閑、科普教育等是其獨特的亮點。茶餐飲、農家菜、農夫超市、自助燒烤等讓您快樂 、時尚、愜意。具備日接待上千人的優質服務團隊。在翠綠的樹林、潺潺的.山溪水旁,當地主、做農夫的快樂。在山村里自然的勞動、運動,享受親情,加密友情、收獲愛情走進茶溪谷,追尋 歷史的腳印。體驗新農村生活,忘情于山水,融入于自然,自由穿行,釋放自我。
【都江堰導游詞】相關文章:
都江堰導游詞06-09
都江堰導游詞10-14
都江堰導游詞范文03-14
都江堰景區導游詞06-30
都江堰景點導游詞11-17
都江堰英文導游詞10-13
都江堰英文導游詞11-22
都江堰導游詞15篇01-30
都江堰導游詞15篇10-09
都江堰導游詞 15篇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