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景點導游詞

        時間:2024-04-28 07:35:42 導游詞 我要投稿

        景點導游詞

          作為一位盡職的導游,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導游詞,導游詞是我們引導游覽時使用的講解詞。我們應該怎么寫導游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景點導游詞,歡迎大家分享。

        景點導游詞

          景點導游詞 篇1

         

          大家好!今天將是我來帶大家來西湖一日游。我姓李,李宇春的李,大家可以叫我李導。杭州西湖是今年六月二十七日才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西湖又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西面。首先,我來到的是位于西湖東面的柳浪聞鶯。柳浪聞鶯的意思就是在岸邊的柳樹在起風的時候像波浪一樣飄呀飄的,在此是那一些小小的鳥兒也會一邊叫。我們再一直向南走,就來到了著名的雷峰塔。想必雷峰塔大家一定很熟悉吧。傳說,以前有一個叫白娘子的`蛇妖被一位高僧法海壓在了雷峰塔下。

          走過了南邊的雷峰塔,我們再走去北邊看一看傳說中許仙和白娘子相聚的地方——斷橋。這一條斷橋是白娘子和她的前世救命恩人許仙相遇的地方。走過了這么多景點再讓我們回到出發點西湖吧。西湖在此時此刻水面靜得就好比是一塊果凍,滑滑的。船在果凍上滑來滑去。大家一定要注意愛護衛生,在看西湖的時候別掉進水里去哦。

          景點導游詞 篇2

        尊敬的各位游客:

          大家好!現在我們已來到中國著名的歷史名山,道教發源地之一——青城山。青城山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古稱“丈人山”,東距成都市68公里,距都江堰市區16公里。青城山全山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諸峰環峙,狀若城廓,故名青城山。是首批國家5A級旅游景區,并于2000年同都江堰共同作為一項世界文化遺產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F在我們來到的地方是建福宮。建福宮坐落于丈人峰下。詩人陸游有詩描寫當時的建福宮是“黃金篆書榜金門,夾道巨竹屯蒼云。巖嶺劃若天地分,千柱眈眈在其垠”,觀宮內保存有古木假山、委心亭、明慶符王妃的梳妝臺遺址,以及壁畫、楹聯等文物。

          我們已進入了青城山的山門。請大家回頭望,這里寫有幾個大字“青城天下幽”。為什么人們以“幽”字來概括青城山的特色呢?原來,青城山空翠四合,峰巒、溪谷、宮觀皆掩映于繁茂蒼翠的林木之中。丹梯千級,曲徑通幽,以幽潔取勝,自古就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譽,與劍門之險、峨眉之秀、夔門之雄齊名。請大家繼續往前走,我們將進入前山�,F在我們所在的地方是引勝亭。從這里有兩條路可以上山。走左邊這條路,只能步行上山,將經過天然圖畫、天師洞、朝陽洞、祖師殿、上清宮等景點。今天我們選擇右邊這條路,乘坐索道上山,到達上清宮。

          現在我們已經到達了上清宮。在這里,我們將有機會欣賞到日出、云海、圣燈這三大自然奇觀。其中圣燈尤為奇特。上清宮是觀賞圣燈的最佳觀景處。每逢雨后天晴的'夏日,夜幕降臨后,在上清宮附近的圣燈亭內可見山中光亮點點,閃爍飄蕩,少時三、五盞,忽生忽滅,多時成百上千,山谷一時燦若星漢。實際上,這只是山中磷氧化燃燒的自然景象。想看日出的游客,明天一大早可以到觀日亭去看。好了,大家辛苦了,今天就到這里,明天我們將去參觀老君閣和其他景點,希望大家好好休息。明天上午九點在這里集合。

          景點導游詞 篇3

        各位游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涼山旅游,我是你們的導游**。

          東方古老神秘的“女兒國”輕啟面紗,便征服了來自世界各國的獵奇探勝者。1992年,高原明珠瀘沽湖正式開始接待國內外游客,短短幾年間,她便以其獨特秀美的自然風光名揚天下。

          世界各國民間傳說中的女兒國,存在至今的,恐怕只有摩梭人這一族了。滇西北高原川滇交界處的云南寧蒗彝族自治縣境內有一片美麗的瀘沽湖,摩梭人世代生活在瀘沽湖畔,他們至今仍保留著“男不婚、女不嫁、結合自愿、離散自由”的母系氏族婚姻制度。 現瀘沽湖沿岸居住有摩梭人和彝、漢、納西、藏、普米、白、壯等7種民族,約1.3萬人,其中摩梭人約6000人(四川瀘沽湖沿岸摩梭人5000余人)。瀘沽湖風景區以其典型的高原湖泊自然風光和獨特的摩梭母系民族文化形成了特色突出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四川省于1993年將瀘沽湖列為省級風景名勝區。

          瀘沽湖景區位于涼山彝族自治州鹽源縣西南川、滇兩省交界處,距縣城約170km,海拔2,700m。景區面積瀘沽湖景區238km2,湖面面積58km2,與云南省共有,其中位于四川境內33km2。整個湖長955km,寬6km,平均水深40m,最深處達73m,屬橫斷山脈中段的大型高原淡水湖泊。

          瀘沽湖區生態環境良好,湖周群山環抱,湖水清澈透明,湖面似一彎新月,恬靜秀麗。湖中分布著6個形態各異的島嶼,島上多為石灰巖,怪石嶙峋,灌木、藤蔓叢生。當地群眾敬奉的神山——獅子山聳立在湖邊,雄偉壯麗,山上分布著茂密的原始森林。由于景區地曠人稀,交通閉塞,生態環境未受大的破壞,整個景區保持了原始的、粗獷的格調,是藏在深山里的一顆旅游資源明珠。

          瀘沽湖地區居住著蒙古、藏、彝、普米、納西、白等少數民族,民風民俗多樣,尤以土著摩梭人(蒙古族的分支)瀘沽湖區生態環境至今保存著母系家庭和“走婚”習俗最為獨特。

          瀘沽湖山美水美人更美,除奇特的婚姻和風俗外,瀘沽湖畔姑娘小伙那一身獨特的服飾更是令人矚目。瀘沽湖即是女兒國,又是歌舞的.王國,一經踏上這片熱土,游人無不為那遠遠近近、悠悠揚揚的“阿哈巴拉”所動容,無不為那如巨龍滾動的甲搓所誘惑�?窗�,那遠方漂來的豬槽船,載著阿妹,向您招手,向您放喉:“呵,朋友,來了就莫走,阿妹陪您到月落西山頭”。

          瀘沽湖的人文景觀十分獨特而又豐富多彩。它至今仍然保留著古老的“母系”社會,一家之中以“母親”為首,以“女性”為主,它獨特的“走婚”風俗決定了它獨特的社會背景。滬沽湖養育的摩梭女兒,個個美麗健壯、勤勞善良、情深似海。她們在屬于自己個人所有的花房里編織少女的夢,實現她的情真意摯的愛。她們沒有古圣先賢留下的清規戒律,沒有孤寂、失落的煩惱、憂傷。她們不奢求不屬于自己的一切,她們不會做金錢、物質和權力的奴隸;她們按照自己的質樸本性,遵循自己心的指引在這塊神奇的土地上無憂無慮地勞動、生活、戀愛,在母親湖的山光水色中最大限度地展示自己純樸的本色。被世人稱為“現代的女兒國”。

          景點導游詞 篇4

          眼前這座黑壓壓的大巖石山叫寶蓋山,你們看,它凌霄獨立,周圍沒有其它山峰為鄰,看起來是不是顯得特別孤單呢?所以,人們又叫它大孤山。明朝一位著名的詩人黃克晦在一首詩中這么說亂嶂江邊出,大孤山最孤。

          高踞山頭的那座塔就是我們今天要參觀的姑嫂塔。它是一座用花崗巖建造的仿樓閣式的空心石塔。塔共五層,二十一米高,昨天大家參觀的泉州東西塔,東塔高48.27米,西塔高44.06米,雖然姑嫂塔還不足東西塔的一半高,但是它依借山勢,所以顯得特別巍武。

          現在我們來到姑嫂塔前,大家請看,這塔的第一層西面開了一個拱形門,第二層以上各層有兩個門洞,轉角倚柱體梅花形,頂置護斗,塔身層層向上縮小,每層迭澀出檐。每一層的塔身外都有圍欄環衛四周;塔的里面有石階直通塔頂。第二層的門額上刻萬壽寶塔四個字。第五層的外壁有一個方形龕,龕里有石刻二女像,傳說這二女是姑嫂。明代蘇紫溪有詩說:瓊樹當空出,飛帆帶月遙。二妃環佩響,秋色正蕭蕭。這首詩就是寫姑嫂塔的。

          幾百年來,人們都叫它姑嫂塔,為什么不叫它萬壽塔或關鎖塔呢?《閩書》中有這樣一段記載:昔有姑嫂嫁為商人婦,商販海久不至,姑嫂塔而望之,若望10夫石,然塔中刻二女像。

          在閩南僑鄉及東南亞華僑聚居地,還流傳著更為傳人的姑嫂塔的故事。傳說很久以前,閩南天旱,莊稼顆粒無收,一位名叫海生的窮人無法繳交財主的'田租,被迫離別新婚的妻子和心愛的妹妹,遠走南洋,約定三年后回來還債。窮哥哥往南洋后,姑嫂倆天天登上寶蓋山遠眺大海歸舟,盼望骨內親人回家團聚。轉眼三年已到,窮哥哥乘船回來,姑嫂倆在山上看到哥哥的船已近海岸,誰知忽然刮起狂風下起暴雨,驚濤駭浪把窮哥哥乘坐的大帆船打翻了。窮哥哥葬身大海,姑嫂倆喜盡悲來,縱身跳人大海人們為了紀念她們,就建起了這座姑嫂塔。

          這當然是傳說,但它卻是僑鄉人民過去苦難生活和悲慘遭遇的見證,也是僑鄉人民移民海外歷史的見證。大家知道,石獅市是聞名遐邇的閩南僑鄉和與港臺有密切親緣關系的地區。目前,旅居海外的華僑,外籍華人,港澳地區的同胞有30多萬人,僑眷僑屬占石獅市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石獅市的旅外華僑主要分布在菲律賓、新加玻、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緬甸、越南、日本、美國、加拿大等國。石獅與臺灣海峽隔海相望,有著悠久的地緣、血緣關系。祖籍石獅市的臺胞有30多萬人,目前居住在石獅的臺灣籍同胞有二、三百人。

          時朝著名文人何喬遠在《鏡山全集》中說:(華橋)皆背離其室家,或十余年末返者,返則兒子長育至不相識。蓋有新婚之別,娶以數日離者。這說明了晉江、石獅一代的鄉民出洋謀生的辛酸歷程。

          早期鄉民為生活所迫,不得不離鄉背井。不少往菲律賓謀生的人,都有一定的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在菲從事生產勞動,與菲人友好相處,共同開發菲島,授以各種技能。菲律賓史學家賽迪博士說:華人帶來他們祖國的絕好文明、忍耐、勤勞和歷史悠久的民族手藝。

          據有關歷史著作的記載,至少自春秋戰國起,晉江、石獅與臺灣就已存在血緣關系。由于地理位置的相近,客觀上為早期石獅人移居臺灣提供了方便。同時,政治上、經濟上的密切聯系也成為宋元時期石獅人移居臺灣的重要社會因素。

          解放后,特別是六十年代以來,石獅僑屬則大量定居港澳地區或轉往東南亞各國。由于歷史和血緣的關系,生活在境外的右獅華僑,華人后代,港澳臺同胞,一向熱愛祖國,熱愛故鄉,在各個不同時期都作出過積極的貢獻。例如《大侖蔡氏宗譜》記載,早在明朝萬歷年間,僑居菲律賓的石獅華僑就有匯款回家買田蓋11屋的習慣和借貸親人經營商業的史實。近代由于華僑的事業有所發展,華僑回鄉投資或捐辦各種行業的日益增多。許多華僑紛紛在石獅投資興辦錢莊,百貨商場、旅社、交通業、房地產業以及為家鄉捐資辦學等。

          1978年以后,黨和政府制定的一系列的僑務及外事政策,維護了海外華僑和港澳臺同胞的正當權益和利益,更加激發了他們的愛國熱忱。他們捐助的公益事業建設資金達數十億人民市,捐辦的項目涉及學校、醫院、公路、電力、農田、水力、幼兒園、敬老院等。

          1987年石獅建市后,隨著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對外開放的進一步擴大,僑鄉的優勢也得到進一步的發揮。僑務工作得到更進一步的重視。在捐贈家鄉與興建公益事業的同時,華僑投資企業也不斷增加。華僑、港澳臺同胞直接投資的方式從來料加工、來樣加工、來件裝配、補賞貿易等三來一補業務與舉辦中外合作、中外合資、外商獨資辦企業并舉。華僑在石獅投資辦廠,不僅繁榮了僑鄉經濟,而且解決了眾多勞動力就業問題。

          當我們站在姑嫂塔上遠眺石獅全景時,可見到四處高樓林立,廠房眾多,公路四通八達到處一片欣欣向榮的繁忙景象,而這無一不與廣大愛國華僑,港澳臺同胞的努力息息相關。

          姑嫂塔不僅是早期石獅鄉民背井離鄉、移居他國的見證者,也是當今海外赤子回鄉參與故園建設,為家鄉人民造福的見證者。

        《景點導游詞.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景點導游詞】相關文章:

        景點導游詞08-07

        經典的故宮景點導游詞02-12

        故宮景點導游詞02-12

        吉林景點導游詞02-28

        青島景點導游詞02-28

        哈爾濱景點導游詞03-01

        南京景點導游詞02-18

        大連景點的導游詞02-20

        香港景點導游詞11-05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景點導游詞

                作為一位盡職的導游,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導游詞,導游詞是我們引導游覽時使用的講解詞。我們應該怎么寫導游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景點導游詞,歡迎大家分享。

              景點導游詞

                景點導游詞 篇1

               

                大家好!今天將是我來帶大家來西湖一日游。我姓李,李宇春的李,大家可以叫我李導。杭州西湖是今年六月二十七日才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西湖又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西面。首先,我來到的是位于西湖東面的柳浪聞鶯。柳浪聞鶯的意思就是在岸邊的柳樹在起風的時候像波浪一樣飄呀飄的,在此是那一些小小的鳥兒也會一邊叫。我們再一直向南走,就來到了著名的雷峰塔。想必雷峰塔大家一定很熟悉吧。傳說,以前有一個叫白娘子的`蛇妖被一位高僧法海壓在了雷峰塔下。

                走過了南邊的雷峰塔,我們再走去北邊看一看傳說中許仙和白娘子相聚的地方——斷橋。這一條斷橋是白娘子和她的前世救命恩人許仙相遇的地方。走過了這么多景點再讓我們回到出發點西湖吧。西湖在此時此刻水面靜得就好比是一塊果凍,滑滑的。船在果凍上滑來滑去。大家一定要注意愛護衛生,在看西湖的時候別掉進水里去哦。

                景點導游詞 篇2

              尊敬的各位游客:

                大家好!現在我們已來到中國著名的歷史名山,道教發源地之一——青城山。青城山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古稱“丈人山”,東距成都市68公里,距都江堰市區16公里。青城山全山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諸峰環峙,狀若城廓,故名青城山。是首批國家5A級旅游景區,并于2000年同都江堰共同作為一項世界文化遺產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F在我們來到的地方是建福宮。建福宮坐落于丈人峰下。詩人陸游有詩描寫當時的建福宮是“黃金篆書榜金門,夾道巨竹屯蒼云。巖嶺劃若天地分,千柱眈眈在其垠”,觀宮內保存有古木假山、委心亭、明慶符王妃的梳妝臺遺址,以及壁畫、楹聯等文物。

                我們已進入了青城山的山門。請大家回頭望,這里寫有幾個大字“青城天下幽”。為什么人們以“幽”字來概括青城山的特色呢?原來,青城山空翠四合,峰巒、溪谷、宮觀皆掩映于繁茂蒼翠的林木之中。丹梯千級,曲徑通幽,以幽潔取勝,自古就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譽,與劍門之險、峨眉之秀、夔門之雄齊名。請大家繼續往前走,我們將進入前山�,F在我們所在的地方是引勝亭。從這里有兩條路可以上山。走左邊這條路,只能步行上山,將經過天然圖畫、天師洞、朝陽洞、祖師殿、上清宮等景點。今天我們選擇右邊這條路,乘坐索道上山,到達上清宮。

                現在我們已經到達了上清宮。在這里,我們將有機會欣賞到日出、云海、圣燈這三大自然奇觀。其中圣燈尤為奇特。上清宮是觀賞圣燈的最佳觀景處。每逢雨后天晴的'夏日,夜幕降臨后,在上清宮附近的圣燈亭內可見山中光亮點點,閃爍飄蕩,少時三、五盞,忽生忽滅,多時成百上千,山谷一時燦若星漢。實際上,這只是山中磷氧化燃燒的自然景象。想看日出的游客,明天一大早可以到觀日亭去看。好了,大家辛苦了,今天就到這里,明天我們將去參觀老君閣和其他景點,希望大家好好休息。明天上午九點在這里集合。

                景點導游詞 篇3

              各位游客:

                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涼山旅游,我是你們的導游**。

                東方古老神秘的“女兒國”輕啟面紗,便征服了來自世界各國的獵奇探勝者。1992年,高原明珠瀘沽湖正式開始接待國內外游客,短短幾年間,她便以其獨特秀美的自然風光名揚天下。

                世界各國民間傳說中的女兒國,存在至今的,恐怕只有摩梭人這一族了。滇西北高原川滇交界處的云南寧蒗彝族自治縣境內有一片美麗的瀘沽湖,摩梭人世代生活在瀘沽湖畔,他們至今仍保留著“男不婚、女不嫁、結合自愿、離散自由”的母系氏族婚姻制度。 現瀘沽湖沿岸居住有摩梭人和彝、漢、納西、藏、普米、白、壯等7種民族,約1.3萬人,其中摩梭人約6000人(四川瀘沽湖沿岸摩梭人5000余人)。瀘沽湖風景區以其典型的高原湖泊自然風光和獨特的摩梭母系民族文化形成了特色突出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四川省于1993年將瀘沽湖列為省級風景名勝區。

                瀘沽湖景區位于涼山彝族自治州鹽源縣西南川、滇兩省交界處,距縣城約170km,海拔2,700m。景區面積瀘沽湖景區238km2,湖面面積58km2,與云南省共有,其中位于四川境內33km2。整個湖長955km,寬6km,平均水深40m,最深處達73m,屬橫斷山脈中段的大型高原淡水湖泊。

                瀘沽湖區生態環境良好,湖周群山環抱,湖水清澈透明,湖面似一彎新月,恬靜秀麗。湖中分布著6個形態各異的島嶼,島上多為石灰巖,怪石嶙峋,灌木、藤蔓叢生。當地群眾敬奉的神山——獅子山聳立在湖邊,雄偉壯麗,山上分布著茂密的原始森林。由于景區地曠人稀,交通閉塞,生態環境未受大的破壞,整個景區保持了原始的、粗獷的格調,是藏在深山里的一顆旅游資源明珠。

                瀘沽湖地區居住著蒙古、藏、彝、普米、納西、白等少數民族,民風民俗多樣,尤以土著摩梭人(蒙古族的分支)瀘沽湖區生態環境至今保存著母系家庭和“走婚”習俗最為獨特。

                瀘沽湖山美水美人更美,除奇特的婚姻和風俗外,瀘沽湖畔姑娘小伙那一身獨特的服飾更是令人矚目。瀘沽湖即是女兒國,又是歌舞的.王國,一經踏上這片熱土,游人無不為那遠遠近近、悠悠揚揚的“阿哈巴拉”所動容,無不為那如巨龍滾動的甲搓所誘惑�?窗�,那遠方漂來的豬槽船,載著阿妹,向您招手,向您放喉:“呵,朋友,來了就莫走,阿妹陪您到月落西山頭”。

                瀘沽湖的人文景觀十分獨特而又豐富多彩。它至今仍然保留著古老的“母系”社會,一家之中以“母親”為首,以“女性”為主,它獨特的“走婚”風俗決定了它獨特的社會背景。滬沽湖養育的摩梭女兒,個個美麗健壯、勤勞善良、情深似海。她們在屬于自己個人所有的花房里編織少女的夢,實現她的情真意摯的愛。她們沒有古圣先賢留下的清規戒律,沒有孤寂、失落的煩惱、憂傷。她們不奢求不屬于自己的一切,她們不會做金錢、物質和權力的奴隸;她們按照自己的質樸本性,遵循自己心的指引在這塊神奇的土地上無憂無慮地勞動、生活、戀愛,在母親湖的山光水色中最大限度地展示自己純樸的本色。被世人稱為“現代的女兒國”。

                景點導游詞 篇4

                眼前這座黑壓壓的大巖石山叫寶蓋山,你們看,它凌霄獨立,周圍沒有其它山峰為鄰,看起來是不是顯得特別孤單呢?所以,人們又叫它大孤山。明朝一位著名的詩人黃克晦在一首詩中這么說亂嶂江邊出,大孤山最孤。

                高踞山頭的那座塔就是我們今天要參觀的姑嫂塔。它是一座用花崗巖建造的仿樓閣式的空心石塔。塔共五層,二十一米高,昨天大家參觀的泉州東西塔,東塔高48.27米,西塔高44.06米,雖然姑嫂塔還不足東西塔的一半高,但是它依借山勢,所以顯得特別巍武。

                現在我們來到姑嫂塔前,大家請看,這塔的第一層西面開了一個拱形門,第二層以上各層有兩個門洞,轉角倚柱體梅花形,頂置護斗,塔身層層向上縮小,每層迭澀出檐。每一層的塔身外都有圍欄環衛四周;塔的里面有石階直通塔頂。第二層的門額上刻萬壽寶塔四個字。第五層的外壁有一個方形龕,龕里有石刻二女像,傳說這二女是姑嫂。明代蘇紫溪有詩說:瓊樹當空出,飛帆帶月遙。二妃環佩響,秋色正蕭蕭。這首詩就是寫姑嫂塔的。

                幾百年來,人們都叫它姑嫂塔,為什么不叫它萬壽塔或關鎖塔呢?《閩書》中有這樣一段記載:昔有姑嫂嫁為商人婦,商販海久不至,姑嫂塔而望之,若望10夫石,然塔中刻二女像。

                在閩南僑鄉及東南亞華僑聚居地,還流傳著更為傳人的姑嫂塔的故事。傳說很久以前,閩南天旱,莊稼顆粒無收,一位名叫海生的窮人無法繳交財主的'田租,被迫離別新婚的妻子和心愛的妹妹,遠走南洋,約定三年后回來還債。窮哥哥往南洋后,姑嫂倆天天登上寶蓋山遠眺大海歸舟,盼望骨內親人回家團聚。轉眼三年已到,窮哥哥乘船回來,姑嫂倆在山上看到哥哥的船已近海岸,誰知忽然刮起狂風下起暴雨,驚濤駭浪把窮哥哥乘坐的大帆船打翻了。窮哥哥葬身大海,姑嫂倆喜盡悲來,縱身跳人大海人們為了紀念她們,就建起了這座姑嫂塔。

                這當然是傳說,但它卻是僑鄉人民過去苦難生活和悲慘遭遇的見證,也是僑鄉人民移民海外歷史的見證。大家知道,石獅市是聞名遐邇的閩南僑鄉和與港臺有密切親緣關系的地區。目前,旅居海外的華僑,外籍華人,港澳地區的同胞有30多萬人,僑眷僑屬占石獅市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石獅市的旅外華僑主要分布在菲律賓、新加玻、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緬甸、越南、日本、美國、加拿大等國。石獅與臺灣海峽隔海相望,有著悠久的地緣、血緣關系。祖籍石獅市的臺胞有30多萬人,目前居住在石獅的臺灣籍同胞有二、三百人。

                時朝著名文人何喬遠在《鏡山全集》中說:(華橋)皆背離其室家,或十余年末返者,返則兒子長育至不相識。蓋有新婚之別,娶以數日離者。這說明了晉江、石獅一代的鄉民出洋謀生的辛酸歷程。

                早期鄉民為生活所迫,不得不離鄉背井。不少往菲律賓謀生的人,都有一定的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技術,在菲從事生產勞動,與菲人友好相處,共同開發菲島,授以各種技能。菲律賓史學家賽迪博士說:華人帶來他們祖國的絕好文明、忍耐、勤勞和歷史悠久的民族手藝。

                據有關歷史著作的記載,至少自春秋戰國起,晉江、石獅與臺灣就已存在血緣關系。由于地理位置的相近,客觀上為早期石獅人移居臺灣提供了方便。同時,政治上、經濟上的密切聯系也成為宋元時期石獅人移居臺灣的重要社會因素。

                解放后,特別是六十年代以來,石獅僑屬則大量定居港澳地區或轉往東南亞各國。由于歷史和血緣的關系,生活在境外的右獅華僑,華人后代,港澳臺同胞,一向熱愛祖國,熱愛故鄉,在各個不同時期都作出過積極的貢獻。例如《大侖蔡氏宗譜》記載,早在明朝萬歷年間,僑居菲律賓的石獅華僑就有匯款回家買田蓋11屋的習慣和借貸親人經營商業的史實。近代由于華僑的事業有所發展,華僑回鄉投資或捐辦各種行業的日益增多。許多華僑紛紛在石獅投資興辦錢莊,百貨商場、旅社、交通業、房地產業以及為家鄉捐資辦學等。

                1978年以后,黨和政府制定的一系列的僑務及外事政策,維護了海外華僑和港澳臺同胞的正當權益和利益,更加激發了他們的愛國熱忱。他們捐助的公益事業建設資金達數十億人民市,捐辦的項目涉及學校、醫院、公路、電力、農田、水力、幼兒園、敬老院等。

                1987年石獅建市后,隨著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對外開放的進一步擴大,僑鄉的優勢也得到進一步的發揮。僑務工作得到更進一步的重視。在捐贈家鄉與興建公益事業的同時,華僑投資企業也不斷增加。華僑、港澳臺同胞直接投資的方式從來料加工、來樣加工、來件裝配、補賞貿易等三來一補業務與舉辦中外合作、中外合資、外商獨資辦企業并舉。華僑在石獅投資辦廠,不僅繁榮了僑鄉經濟,而且解決了眾多勞動力就業問題。

                當我們站在姑嫂塔上遠眺石獅全景時,可見到四處高樓林立,廠房眾多,公路四通八達到處一片欣欣向榮的繁忙景象,而這無一不與廣大愛國華僑,港澳臺同胞的努力息息相關。

                姑嫂塔不僅是早期石獅鄉民背井離鄉、移居他國的見證者,也是當今海外赤子回鄉參與故園建設,為家鄉人民造福的見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