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學生調查報告匯編7篇
在生活中,我們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邏輯的合理性。一起來參考報告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學生調查報告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學生調查報告 篇1
一、導言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和高等教育規模的擴大,以及社會競爭壓力的不斷增強,使以往曾頗具含金量的學士學位如今已成了一條底線,一張大學文憑不再是人才市場上的搶手貨了,因而許多學子紛紛選擇考取更多的證書,使得大學生考證現象趨于白熱化。在理想與現實的抉擇中已更多偏向于后者的當代大學生,基本上把大學學習當作求職的資本,但學習的最大動力是求職,是積蓄4年以后的競爭實力。“拿下”計算機培訓、英語考級、第二學歷等等證書,已構成了相當一部分大學生學習生活的主題。為了了解我校學生的考證狀況,我們進行了一項有關大學生考證情況的抽樣調查。調查的主要是目前我校學生考證現狀,分析其特點,以便進一步探討大學生考證熱潮的緣由及其利弊。
二、方法
1、調查對象
本次調查以我校大三學生為總體,采用隨機抽樣方法選取調查對象。具體做法是:先以我校大三全部學生名單為抽樣框,在每個院的大三學生中,按均等比例隨機抽取大三學生260人構成本次調查的樣本。
2、資料收集方法
本次調查采取問卷法收集資料。問卷由12個問題構成,主要詢問了學生對于考證的認識和態度、周圍人對考證的看法、考證與就業的關聯等方面。實際發放問卷150份,回收有效問卷140份,有效回收率93.3%。實際調查樣本的構成狀況見表1。
表1 調查樣本構成情況
男生女生 合計
人數 6575140
比率46.4% 53.6%
三、結果與分析
1、我校大三學生對于考證的總體認識狀況
當金融危機席卷整個世界時,大學生就業轉入低潮。然而,現在我們所看到的是一股熱潮的興起。目前,考證已成為大學生中的一股潮流。一部分大學生認為,在大學里一定要努力去拿盡可能多的證書,因為那是在就業時證明自己能力的“絕對王牌”。本次調查結合現在的大三學生的實際情況,主要對學生考證的了解情況和考證現狀進行了了解。在問卷中,筆者就“你
對考證了解多少”為題進行了調查,下圖為我校大三學生對考證了解的自身認識情況(見表2)。 表2 大三學生對考證了解情況
很了解 一般般 只知道一點點 一點都不了解
人數 23 76 338
比率 16.4%54.3% 23.6% 5.7%
表2表明,絕大多數學生對考證的了解只是一般般,其次是知道一點點,且了解深入和完全不了解的人數較少,這一結果顯示出大學校園中考證氛圍較廣,大部分學生對于考證都較為了解。
為了進一步從各方面分析大三學生對考證的認識,筆者就學生們何時關注考證進行調查(見表3)。
表3 關注考證時間
大一大二大三
人數 37 76 27
比率 26.4% 54.3% 19.3%
表3說明大多數學生早就有考證的意愿,大一是個迷茫階段,而跨入大二一般大家都有了明確的目標,在這個時期準備考證可以說是比較合適,若等到大三才開始關注并準備,時間有些拖延。被調查的學生都認為在大學時期考證最好,至于考何種證書,是否要與自己的專業有關,各人有各自的看法。大多數是出于自己的意愿,認為考證可以開闊視野,掌握一些技能和增加知識面。不敢保證以后絕對有用,但只要有時間,就可以去多考一些證書,說不定以后用得上。
2、對于考證的性別差異
性別不僅是人的基本生理特征,同時也是人的基本社會特征之一。不同性別的個體,其社會化過程所具有的特點不會一樣。對于目前的男女學生,他們在對待考證方面是否具有一些不同的特點呢?這是我們希望了解的問題之一,下面是學生們有關考過或者準備考的相關證書的調查結果(表4)。
表4 男女生考取部分證書比率
英語四、六級教師資格證駕駛執照
男50% 35% 88%
女50% 65% 12%
調查結果表明,對于英語四、六級等大學校園廣為考取的證書,男女生選擇的比率大多相等,而對于教師行業方面的證書,比較偏向文科性,女生的比率明顯高于男生,這也可以看出女生對于未來的就業,較偏向于安穩的行業。并且,關于技術方面的證書,偏向實踐型和理科性,就如駕駛執照,男生比率大大超過女生。
中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傳統的國家,“男尊女卑”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還未徹底根除。在大學生就業市場上存在明顯的性別歧視,如有些企業的“招聘啟事”上就明文規定“僅限男生”,這一現象也使得不同性別的人在“考證”上有不同的態度。
《現代勞動經濟學》中有這樣一劇話,“如果說具有相同生產率特征的人僅僅是因為他們所屬的人口群體不同而受到不同對待,那么我們就可以說在當前存在勞動市場歧視!痹诋敶袊丝谀信攘胁黄胶獾那闆r下,各就業單位應當轉變其觀念,給每個人相同的就業機會,使人才得到更好的利用,為人才搭起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
3、考證的專業差異
從1999年起,我國各大高校開始擴招,各學校也因此不停地增設專業以解決大容量的生源問題,并適應整個社會的變化發展。不同系別,不同專業,所學內容不同,同學們對于考證的價值取向也有所不同。
表5 你所考的證書是否與你的專業有關(截取部分學院情況)
商學院 人文學院 教育學院 外國語學院 計算機學院 機械學院 電信學院
有 31.6%78.4% 82%71%70% 45% 20%
無 68.2%21.6% 18%29%30% 55% 80%
從表5的調查中我們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同學認為其所考的證書與其所學專業是有關的,但也不能排除部分系別的同學認為其所考的證書與其所考專業是無關的,如電信學院僅有20%的同學認為其所考證書與其所學專業有關。
當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發展,加之當前經濟危機如此嚴峻,企業紛紛面臨裁員、倒閉的風險,大學生就業的問題也日顯尖銳。很多人抱著“多一張證書,多一份就業機會”的思想,盲目跟從“考證熱”,隨波逐流,從而忽視了大學生其在大學校園里所學的知識,在社會上甚至出現了個別同學“證書一大堆,專業課掛科”的現象。這一現象難道是值得提倡的嗎?!“考證熱”的出現不僅僅是社會的原因,同時也體現了在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和誤區以及部分大學生急功近利的就業心態。
四、小結
本研究通過對抽樣調查資料的統計分析,從方式、內容等方面描述了目前大學生考證的現狀
和特點,并分析了性別差異和專業差異。研究所得到的主要結果有以下幾點。
(1)周圍人的態度
老師對待學生考證的態度如何,40%的學生的反映是老師偶爾提起,28%的反映是老師建議他們在不影響學習的前提下,可以去考證。至于周邊的同學,有48%的學生認為大家對考證很感興趣,36%認為當提及考證時,大家都沒什么反映,態度一般。這些正好說明他們對考證的了解只是一般般而已。存在著盲目的態度,所以專家建議,大學生要理性的對待考證,不能隨波逐流。然而,家人的支持是最重要的,只有極個別學生的家人反對他們考證,大數是支持的。
。2)自身考證的原因
就業競爭的壓力當然是學生考證的一個重要原因,但最主要的還是人力資源市場的發展和需求決定了證書的數量在不斷增加。我國從1993年起開始推行學歷文憑和職業資格證書并重的制度,現在和以后的趨勢是既要有學歷又要有職業資格才能進入人力資源市場。所以,現在大學生就業幾乎都要手持資格證書。這無疑會迫使大學生去考一些資格證書,為自己以后在就業競爭中買個“保險”。所以,證書不必去分高低,誰也不能確保以后是否有用,在學好專業知識的前提下,考一些證書對自身實踐能力的提高也是有益處的。
。3)考證的途徑
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學生選擇自己購買相關的資料輔助學習,選擇參加培訓的學生較少,他們選擇的培訓費用也局限在100--500元之間。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培訓會浪費比較多的時間,而且,如果態度不端正去選擇培訓就顯得太浪費錢了。作為大學生,自學能力應該是比較強的,所以,可以選擇自學考證知識。不過如果想學到更多關于自己所考證書方面的知識,選擇參加培訓再結合自學會取得更好的效果。
學生調查報告 篇2
【研究課題】
中學生日常消費情況
【調查方式】
發放調查問卷、與中學生當面交談、網上了解。
【調查分工】
張奕羽:出調查問卷、實地調查、撰寫調查報告
馬成琳:實地調查、打印調查報告 鄔一平:實地調查,協助撰寫 曹豪威:實地調查、統計匯總
【調查時間】
20xx年7月5日、7月20日
【調查地點】
新華書店天一店、中山店
【調查原因】
中學生目前還屬于無收入階層,但卻已經在部分地區成為消費領域的強勢群體。由于中學生正處于心理、生理以及社會經驗的轉型期,所以正確引導中學生消費是一個重要的話題。我們利用暑期開展了中學生日常消費情況的調查,試圖了解中學生的消費觀念,探討其中潛藏著的相關問題。希望能通過本文的調查與分析,為中學生們提供一些有意義的建議與幫助。
【調查說明】
受時間、精力的限制以及出于對安全的考慮,我們通過隨機走訪的形式對市內60名中學生與10位中學生的家長進行了調查訪問。訪問形式以調查問卷與交談為主。發放調查問卷共70份,均有效。
【調查情況及資料整理】
1.消費前
在對每月零花錢來源的調查中,大多數中學生零花錢都來自于父母,達56人,占93%;來自于其他親屬的有4人,占7%;沒有靠勞動(做家務)得到零花錢的中學生。
在對零花錢額度的調查中,超過一半的中學生的零花錢是需要時向家人要的,達32人,占53%;將近一半的中學生的零花錢為每月固定,有28人,占47%;同樣,沒有中學生是靠勞動(做家務)得到酬勞的。
在是否為零用錢作系統計劃的調查中,一定作計劃的只有7人,占12%;超過一半的中學生偶爾作計劃,達32人,占53%;從不作計劃的有20人,占33%;作過但未實施的僅有1人,占2%。
2.消費過程中
在對消費心態的調查中,認為必要才買的中學生有14人,占23%;選擇合適就買的達29人,占48%;懷有從眾心理的有16人,占27%;懷有求異心理的僅1人,占2%。
在對消費內容的調查(可多選)中,買文具的有35人,占58%;買零食的有36人,占60%;買書的有31人,占52%,用于娛樂的有5人,占8%。
3.消費后
在每月是否有結余的調查中,大部分中學生選擇有,達46人,占77%;只有14人選擇沒有,占23%。
在每月消費金額的調查中,消費100元以下的最多,有26人,占43%;消費100到200元的其次,有21人,占35%;消費200到300元的有9人,占15%;消費300元以上的只有4人,占7%。
4.消費理念
消費理念是否受父母影響
在消費理念是否受父母影響的調查中,選擇是的有32人,占53%;選擇否的有28人,占47%。
5.關于家長
在是否關心子女消費情況的調查中,家長們選擇關心的達8人,占80%;選擇很少過問的有1人,占10%;選擇不過問的也有1人,占10%。
在關于子女的零花錢來源的調查中,選每月規定的有5人,占50%;是他(她)要就給的也是5人,占50%;選擇做家務付酬的沒有人。
在有沒有教育子女如何消費的調查中,選擇有的達9人,占90%;選擇沒有的僅1人,占10%。
【問題與分析】
1.中學生在零花錢的來源上體現隨意性。一是絕大部分中學生的零花錢來源于父母,而且為數不少的同學在有需要時可隨時向家人要;二是零花錢數額比較巨大,超過半數的中學生每月零花錢在100元以上,有的還甚至超過了300元;三是沒有中學生以做家務付酬的方式得到零花錢。我們認為上述現象的產生和當前獨生子女的家庭環境和家庭經濟條件較好密切相關。
2.中學生在零用錢的使用上缺少計劃性。調查顯示,中學生在消費前一般都不作計劃,有23%的中學生沒有結余,在實際調查中我們還發現很多中學生在填寫消費金額時態度有一些遲疑。我們認為消費經驗也是一種自理能力,中學生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對個人的長遠發展非常重要,在平時就應該計劃每月消費數目與項目,建立合理的消費開支預算,及時總結自己的消費狀況。
3.中學生的消費心理反映出較強的可塑性。較普遍的心態是遇到合適就買,或認為有必要的時候才會買,但有一部分學生存在從眾心理和求異心理,從中可以看出處于成長期的中學生正是各種理念的定型期,有非常大的可塑性,在消費問題上也是如此。
4.中學生的消費內容呈現多樣性。平時的消費內容以買零食居多,同時也有相當一部分用于購買文具和書籍,用于娛樂上的消費為最少。這個結果比較符合學生的本性,說明中學生的消費內容還是比較健康的。
5.學生和家長之間對消費問題的認識存在差異性。一半左右的中學生認為消費理念受到父母的影響,說明父母對子女的教育起到了一定作用。相比有八成的家長表示平時關心或者教育子女消費,說明家長對子女消費問題的關注度較大。在中學生消費觀的形成期,除了家庭教育,中學生作為思維活躍的新生代,來自方方面面的信息都將對他們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結語】
中學生日常消費看似小問題,實則蘊含大道理。摩根財團的創始人摩根曾規定,孩子的零花錢必須通過干家務獲得,以此讓他們體驗到生活的艱辛。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引導學生正確消費有益于培養學生形成健全的價值觀,是學校和家庭面臨的教育課題,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
學生調查報告 篇3
大學生健康問題是我們大學生目前所關注的重要話題之一, 這學期,我們學習了大學生健康教育這門課程。經過了幾個禮拜的學習,我學到了許多有關于大學生健康方面的知識。這些知識的學習,有助于我們更好的認識當前大學生中存在的健康問題。下面就是本人學習之后的心得體會:
大學生是從為數眾多的中學生中選拔出來的佼佼者,在心理上有很強的優越感和自豪感。但是與此同時,大學生則承受著更大的壓力和挑戰。大學生往往自視甚高,很容易受挫折,并隨之發生一系列心理衛生問題。相比生理而言,心里健康就尤為重要了,故只談心理方面的問題。
心理健康可以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健康的心理品質是大學生全面發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將來走向社會,在工作崗位上發揮智力水平、積極從事社會活動和不斷向更高層次發展的重要條件。充分認識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和諧發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質作為基礎的,一個人心理健康狀態直接影響和制約著全面發展的實現。
那么,如何消除他們的心理障礙呢?其具體的途徑和方法如下:
第一,養成科學的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已為科學研究所證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規律、勞逸結合、科學用腦、堅持體育鍛煉、少飲酒、不吸煙、講究衛生等。大學生的學習負擔較重,心理壓力較大,為了長期保持學習的效率,必須科學地安排好每天的學習、鍛煉、休息,使生活有規律。學會科學用腦就是要勤用腦、合理用腦、適時用腦,避免用腦過度引起神經衰弱,使思維、記億能力減退。
第二,加強自我心理調節。
自我調節心理健康的核心內容包括調整認識結構、情緒狀態,鍛煉意志品質,改善適應能力等。讓學生正視現實,學會自我調節,保持同現實的良好接觸。進行自我調節,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去改造環境,努力實現自己的理想目標。所以大學生在學生過程中應學會自我心理調適,做到心理健康。
第三,積極參加業余活動,發展社會交往。
豐富多彩的業余活動不僅豐富了大學生的生活,而且為大學生的健康發展提供了課堂以外的活動機會。大學生應培養多種興趣,發展業余愛好,通過參加各種課余活動,發揮潛能,振奮精神,緩解緊張,維護身心健康。通過社會交往才能實現思想交流和信息資料共享。發展社會交往可以不斷地豐富和激活人們的內心世界,有利于心理保健。
第四,求助心理老師或心理咨詢機構,獲得心理咨詢知識。
大學生在必要時求助于有豐富經驗的心理咨詢醫生或長期從事心理咨詢的專業人員和心理老師。心理咨詢是指通過人際關系,運用心理學方法和技巧,幫助來訪者自強自立的過程。
心理健康是大學生掌握文化科學知識的重要保證,有了良好的心態,不僅能取得好的學習效果,而且有益于終身的發展。只有健康的心理素質和健康的生理素質相結合,加之其他積極因素的相互作用,大學生成才就有了可靠的內在條件。優良的心理素質在青年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我學習了這門課程后感覺到受益匪淺,對我以后的生活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學生調查報告 篇4
1.調查背景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并且在"總目標"中對課外閱讀的總量有了具體而明確的量化規定:小學一至六年級階段的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50萬字。
為了使學生達到這一閱讀水平,我們要給學生創造一切有利條件,課內外都要積極指導學生加強閱讀。
2.調查對象
我校五年級二班54名學生的課外閱讀活動。
3.調查人
楊曉琳
4.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
4.1調查目標。本調查是為了較為全面系統的了解并掌握小學生課外閱讀的有關現狀,旨在落實《新課程標準》中關于學生課外閱讀的有關要求。漢代劉向說:"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通過調查,發現我校的小學生課外閱讀情況令人擔憂:不能正確的領會課外閱讀的價值,不會主動閱讀課外書籍,可以提供給他們閱讀的書籍不夠,閱讀的科學方法不能掌握等等,都直接影響著學生課外閱讀的質量。在發現調查中的問題同時也思考了若干對策,并對家長和教師也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議。
4.2調查方法。整個調查共召開了三次師生座談會。座談會涉及到課外閱讀的書籍、內容,還有課外閱讀的目的、方法、作用,座談會不僅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生動的典型材料,而且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礎。
5.調查結果分析
5.1閱讀習慣差:調查表明,我校小學生的課外閱讀現狀令人擔憂。由于受應試教育等諸多因素的影響,課外閱讀,大多數已成為負擔。讀書,也只是看課本,看作文書,看輔導資料。學生沒有養成自覺閱讀的良好習慣,我校喜歡讀書的學生只有三分之一,而且大部分是在家長和老師的督促下閱讀;每天保證一小時閱讀的學生僅有20%,尤其是不愿意與同學交流閱讀體會者占多數,僅6人愿意與人交流;在閱讀批注、圈畫記錄方面有80%人從不動筆;閱讀時能身心投入的僅有15%,50%的人閱讀完不知道自己讀了些什么,35%學生感覺自己閱讀時比較認真。由此可見,大多數學生不知道如何閱讀,不知道為何閱讀,他們的閱讀質量自然不高。
5.2閱讀內容單一:身為五年級學生,竟然還有13名學生喜歡看卡通小說類書籍,閱讀中外名著者僅占班級的8%。由于年齡的限制,大部分學生在沒有家長陪同的情況下不懂得如何欣賞名著,更加看不懂深奧的自然科學書籍,而他們感興趣的書籍,往往低于他們年級應該要閱讀的書籍。
6.調查反思
6.1家庭因素。從學生的家庭環境來看,他們中絕大部分是農村家庭,這些家庭缺少基本的讀書氛圍,大部分父母忙于農活,農閑時出外打工掙錢,根本沒有讀書的習慣。晚上睡覺前與電視為伴。打工者春節回家時天天打牌逛街,文化素養較低。沒有辦法輔導孩子學習,更不能為孩子創造優良的閱讀環境,這樣直接影響學生,使其沒有養成自覺閱讀的習慣。
6.2家長盲目指導。由于家長文化的局限性,客觀上不明確閱讀哪類書籍對孩子有益,對孩子的閱讀指導束手無策。只一味指責孩子,盲目購買一些他們認為的"好書"強塞給孩子閱讀,反而使孩子產生逆反心態,更加不愿意閱讀。
6.3學生無知識積累,理解能力低下。課外閱讀量的大小,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語文成績,分析理解能力普遍差。對于文字描述性的問題或需要加以主觀分析的習題,就無從答起。作文時導致錯別字、語病連篇,理解能力明顯低下。
6.4學生自覺閱讀的興趣不濃。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課外閱讀的興趣,就不需要老師家長去督促,當學生形成了閱讀習慣,一切都水到渠成了?烧{查表明:只有10%的學生每天都讀課外書,經常讀課外書的學生也只有15%,更令人擔憂的是高的達60%的學生只是偶爾讀課外書。在讀書的同學當中其中40%的學生讀課外書是家長和老師的要求,只有33%是種愛好。究其原因,很多調查表明電視、電腦游戲、網絡等大眾傳媒的普及,使學生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這些方面,而對課外閱讀明顯興趣缺缺。但是如果讓他們過分地沉迷于這些游戲、電視、網絡,長期發展下去會削弱孩子們的想象力和語音表達能力。
7.改進措施
7.1科學引導。教師在課外閱讀的指導上,必須遵循三結合原用:(1)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相結合。在教學工作中,教師要授之以漁,教會學生們科學的閱讀方法,讓課堂上的知識通過課外延伸,通過課外閱讀使學生更全面了解課本內外的故事,增強他們學習和閱讀的興趣。(2)課外閱讀與寫作、聽說相結合。在學生閱讀完課外書籍后,我們可以要求孩子們把自己對這些書籍的看法用日記、讀后感的形式記錄下來。(3)課外閱讀與學;顒酉嘟Y合。為了使學生更積極的'開展課外閱讀,可以在學校開展一系列的相關活動,比如"讀書節""故事會""朗誦比賽""演講比賽"等等,讓學生在活動中分享讀書的快樂,激發他們讀書的熱情。
7.2讀書交流。經常開展讀書交流活動,向學生推薦書目,交流心得。每節語文課前的三分鐘做好好書推薦,做到一課一名句、一日一誦讀、三日一古詩、一周一美文、一月一交流。在閱讀過程中要督促孩子保質保量完成,而不是走走形式,還要經常性的和同學們交換讀物,以增加閱讀量。我定期或不定期地檢查閱讀效果。如:寫讀后感;指名讀一個自己喜歡的故事;把自己最拿手的故事講給別人聽;各種各樣的活動讓孩子們自覺自愿的把目光轉移到課外閱讀上來。
7.3營造讀書氛圍。每周抽出一節語文課,或利用晨會課,讓學生閱讀自己帶的書籍,或交換書籍閱讀。課下有目的地讓他們交流讀書心得,并展示自己讀書所積累的優美語句,是他們更愿意自覺去讀書。
7.4拓寬閱讀量。充分利用學校閱覽室,鼓勵學互借閱,對借閱率高的學生予以表彰;鼓勵有條件的同學在網上閱讀。在這個基礎上,引導學生充分利用網絡信息健康閱讀,交流閱讀心得,拓寬學生的閱讀面。
學生調查報告 篇5
大學生創業網上調查歷時一個月,共收到近2千份有效樣本。其中約四分之三為男性,女性受訪者僅占25.1%;18-22歲年齡層次的受訪者為63%;18歲以下有17%的受訪者。廣州、上海,北京分列受訪人數的前三位,比例為15.8%、10.2%、9.7%。43.9%的受訪者擁有本科及本科以上學歷,?茖W歷受訪者占41%;碩士也到了近3%。整個受訪者中,在讀學生與應屆生相加比高達59%,一年以上工作經驗者也有17.2%的比例。
創業深入學子心
調查報告的首題為:你是否有創業的沖動?所謂沖動,便是一剎那,一瞬間的感性認識。無須具備條件,也無須考慮結果與后果。最終調查結果顯示,僅有3.4%的大學生選擇了沒有一項,而在其余96.4%有沖動的學生中,有近7%的學生有沖動并已著手開始了創業。絕對的占有率告訴我們,創業概念已在大學生的心里普及。
創業目的多樣化
求學,做事總應有個原因與目的,方能選擇方法去達到,去實現。創業只是手段,背后的原因、目的則各不相同。有35.9%的學生認為創業是為了實現自我價值。這比積累財富與經驗的選項高出7.6個百分點?梢,財富與價值之間,大學生們并不一味青睞后者。更有趣的是,在傳統的自身價值、財富、經驗、之外,調查還發現,有18%的學生選擇了做自己喜歡的事,多達9%的學生創業只是單純的不為別人打工。喜好與個性漸漸成為了創業的原動力,但也表明了大學生對于就業的惶恐和逃避。甚至有7%的學生覺得創業不識為就業的一條出路,顯然這部分學生只看到了找工作的艱難和創業帶來的好處,未能正確看待就業與創業的關系。
不過,學生對創業目的很明確,但對創業本身的預期卻顯得含糊不清。在您對創業的預期調查選項中,有近一半的學生表示只作過渡打算,沒有明確預期,走一步算一步。打算做大,上市的學生,雖然也有50%多,但相信其中絕大部分學生仍不透徹明了上市的過程及意義,更多的只是一種希望或奢望。
最佳時機與最適合行業
可能是出于理論加實踐更合理的因素,80%的絕大部分學生認為工作幾年后是創業的最佳時機,13%的學生則認為在校創業是最適合的選擇。當被問及哪類行業最適合大學生創業,服務業脫穎而出,占到31.7%,快速消費品和批發零售業跟隨其后,分別達到23.5%、22%。而被事實證明,能獲取最大利潤之一的IT業卻只有21%的學生選擇。
雖然兩個最是大學生心目中的之最,并不起任何指導作用,卻也不是無中生有,空穴來風。行為與意識同步,與其說是學生們的認為,倒不如說是他們未來創業的方向。
缺少啟動資金成為創業**
時機充分,目的明確,軟性條件似乎都不成問題。但僅有7%的創業人數則清楚的說明,光有這些還遠遠不夠,嚴格的說還不具決定性。是什么阻礙了更多的大學生前赴后繼地走向創業路?缺乏啟動資金首當其沖,數據顯示,有45.5%學生的創業夢為此擱淺,資金匱乏儼然已成為了大學生創業最為兇猛的攔路虎。而缺少社會經驗和缺少企業運作及管理經驗這兩個大學生的先天不足問題緊隨其后,分列二三位,占到24.8%和20%。不得不承認,除去兩個極少能獲得第二與第三位選項資本的學生,前三位一無所有,但卻有著創業想法的學生占到了大多數。
同時,4%的學生表示,合伙人是當前自己最缺少的創業條件。專業知識也有3.4%的學生覺得自己還未能達到創業的標準。
您眼中的大學生創業調查報告 您眼中的大學生創業收到1535份有效樣本。其中男性占到67.5%;18-22歲年齡層次的受訪者為58%;18歲以下有18%的受訪者。北京市的受訪者居各省市之首,占22.8%,上海市的受訪者為12.8%,廣州市的受訪者為11%;43.1%的受訪者擁有本科及本科以上學歷,專科學歷受訪者占35.4%;此篇調查的所有受訪者中,一至二年以上工作經驗者也有38%的比例。三年以上的受訪者也達到了15%。
在受訪者中外商獨資本占到26.8%,民營/私營企業達到31%,國營/上市公司也有近10%的比例。
九成社會人不反對大學生創業
上文提到了,大學生對于自身創業的沖動占到了九點五成以上。而把目光對向社會,社會人對大學生創業是持何種態度呢?調查數據發現,觀點明確支持,覺得確實大學生在創業上有一定優勢占到49%,將近一半。而有42.6%的受訪者這表示不反對,不識為一條出路。僅有余下7.3%的受訪者堅決反對,認為風險太大。所以,從前兩項數據疊加說明,起碼九成多的社會人不反對大學生創業,大學生創業的氛圍是傾向鼓勵的。
眾人眼里大學生創業的最大優勢及劣勢
俗話說,當局者迷而旁觀者清。九成多的受訪者不反對大學生創業,其中原由想必也能讓學生得以借鑒,看清自己。在三個大學生最明顯的優勢年齡、知識、政策鼓勵中,年齡優勢被眾人認為是大學生在創業道路上最強有力的基石,有句廣告語叫:年輕無極限就很好的詮釋了眾人的觀點。而其次,知識優勢的比例占到了25.4%,這一選項的比例并不非常高也折射出了老百姓對如今大學教育質量的一絲懷疑。同時有11.4%的受訪者表示,政策優勢是大學生創業的最大優勢,有政策的傾斜與支持,比如**優惠,減免稅收,法律保護等等,也將成為大學生順利創業的一大保障。
事物的兩面性告訴我們,有優勢必有其劣勢。在上文,大學生創業調查中發現,資金、社會經驗,企業運作及管理經驗,依次成為大學生自認的三個缺失。而同樣的選項,在社會人看來,他們的依次順序是否還是如此呢?從數據排行上看,似乎沒有變化。但仔細查看百分比就能發現,資金的比重明顯下降。只占到三分之一左右,而社會經驗有所上漲。占在社會人的立場可以發現,社會經驗概念雖然抽象,但他們已摸出些門道,而社會經驗恰恰是大學生所不具備的,創業是一項社會活動,基于這個理論,此項數據也幾乎達到了三分一之。這也從反面提醒了我們,大學生是否真正理解社會經驗?對于獲得它的難易程度是否有清晰認識?資金真的有那么重要嗎?
IT業最被看好的大學生創業領域
同樣的問題也涉及到了這份調查問卷,結果眾人眼里最適合的創業領域和大學生自認為的有著不小出入。首先,IT行業占居榜首,達到30%,服務業第二,有19.6%的占有比例。快速消費品為12.3%。其后,產生了群雄割據的場面,**/體育/休閑、貿易/進出口、專業服務(咨詢、財會、檢測等)、批發零售、廣告/公關等5大行業均在5%的比例上下徘徊。
可見,受到創業成功典型的影響,IT被耳濡目染的廣泛認為是如今最容易創業成功,且收效最大的領域。但與學生們的認為有所偏差。這也清楚反映了眾人眼里對IT領域創業存在的泡沫與誤區。比起科技含量高,技術革新快的IT行業,更多的大學生寧愿在成本、技術含量相對較低、收效相對較快的批發零售和快速消費品行業中尋找機遇。
您會不會去大學生創業的公司就職?
如果某天在招聘網站或者報紙上看到這樣一條信息:公司現招聘職位,公司屬于大學生創業,有廣闊的發展前景的時候,正在找工作的你會不會動心呢?調查發現,40.5%的受訪者愿意在大學生創業的公司就職,有16.8%的人選擇不會,其余更多的人選擇了很難說清,視情況而定,這也說明了多數人并不介意公司是否為大學生創業,換句話說,大學生創業的公司并不為人們選擇工作首先屏蔽的范圍,相反相當部分人對大學生創業還是持有信心的,這點也與社會九成多的不反對率作了對應。
當然除去42%很難說清的人,持鮮明觀點的愿意或不愿意者都有著自己的理由。在用一句話簡單表述會或不會的理由回答中看到,愿意方說:因為可以共同開創事業,實現夢想,哪怕失敗也是一筆財富。、因為公司有活力、有前景,也為了支持創業得人。我十分欣賞勇于創業的大學生。、都是年輕人,共同拼搏!而不愿意的一方也有著自己鮮明的觀點:對他們不是很有信心,大學生有點自以為是,專業知識或許有但缺少經驗和耐力。、風險太大,可能會浪費時間。
篇后語: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大學生創業究竟已經到達了一個怎樣的程度,數據清晰的告訴了大家。在筆者看來,如今的創業就像是寬進嚴出的大學門檻,入門容易但畢業很難。而對于思維新潮,接受新事物,新概念的能力又很強的大學生來說,創業又更像是個一觸即發彈簧坐椅。初速度猛烈,但減速又相當的明顯。可能當初的速度越快,落地的毀壞程度也將越大。最后再給一個數據,如今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為2%-3%。因此,可以肯定的是,大學生創業光有**是遠遠不夠的。
學生調查報告 篇6
摘要:大學生作為特殊的消費群,本調查旨在分析大學生的消費行為,了解大學生目前的消費情況,挖掘出潛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有效的改善措施。使之成更好的消費氛圍,指導大學生合理規劃自身消費構成,增強理財意識,注重精神消費,樹立科學合理的消費觀。
關鍵字:大學生 背景 消費 影響因素
在學校,經過我的詳細調查,對于大學生的月消費情況調查有了一下結果:大學生的的生活費主要還是來自父母,占消費的87%,兼職也占一部分,占消費的10%,還有的其他一部分學生的生活費可能是獎學金等等。這個現象一方面是因為在大學里,大多數學生還是主要以學習為主,很少出校兼職,來賺取生活費,所以生活費的主要來源還是父母,另一方面是因為父母的觀念,大多數的家長認為,學生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就應該在學校里安分的學習,工作是畢業以后的事情,現在不應該考慮太多。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一些學生做過兼職,但受到了欺騙,導致一些學生不敢外出做兼職。以上幾點都反應了學生兼職比較少的原因,所以兼職的費用占學生生活費的比例不大。
現在的大學生,仍是純粹的消費者,目前大學生的消費水平居高不下,節約意識越來越淡薄。女生每月生活費主要在1000-1500這個范圍,男生主要在1000—20xx這個范圍。每月用于聚餐和買衣服的錢大約在300左右,根據我們這一組的調查,70%以上的學生每月父母給的錢是花完,20%的學生錢是不夠花,而只有10%的學生還有部分剩余的錢。
戀愛、人際交往、購物、娛樂等已經成為現代大學生最主要的消費項目。戀愛、人際交往費用是日常消費的大頭。考證以及籌備出國的費用成為讓大學生消費水漲船高的新增長點。
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電子產品消費不亞于白領。大學生消費群的普遍特點:追逐時尚、崇尚個性化的獨特風格和注重個性張揚;具有求新、求奇的消費心理;品牌意識強烈,喜愛名牌產品;物品的使用大多“喜新厭舊”。大學生對于電子產品的渴望以及潛在的攀比意識,使得大學生電子消費絲毫不亞于白領。
(2)愛買書的大學生越來越少,F如今,大學生每月在書籍上投入的時間、精力、金錢偏少。大學與高中相比,自主學習的時間更多,可自由支配的時間也更多,大學生理應閱讀大量的課外讀書。然而事實恰恰相反,我們讀的越來越少,我們的閱讀能力在退化!
。3)品牌成為消費第一考慮因素。80%受訪大學生選擇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購買名牌產品。追求名牌,成為大多數大學生的共同觀點,充分體現了當代大學生對追求品牌,重品味的生活的需求與消費觀念。存在過分追求時尚和名牌,如為了擁有一款手機或者換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機,有的同學情愿節衣縮食,甚至犧牲自己的其他必要開支。
。4)戀愛中消費巨大。大學生的高消費到底高在哪,85%的學生表示戀愛最費錢,一束花30元,一個布娃娃80元,一條連衣裙140元,飯錢另計。每個月都得給女朋友花錢,遇上情人節、生日等非常時期還要節衣縮食,甚至借債。
根據我的調查可以總結出大學生消費影響因素以及消費用途主要包括一下幾點:
1.質量、價格以及外形美觀是目前影響消費者的主要因素,從問卷調查結果來看,講求實際,追求流行仍然是大學生消費的主要觀念。據我們的統計,50%的學生會考慮商品的質量,40%的學生會考慮商品的價格,10%的學生會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受流行趨勢的影響。這樣不同的比例是因為現在的學生金錢主要來源父母,所以要受到父母給的錢多少的影響,在購買商品時,他們會衡量是否在自己的承受范圍之內,為了能夠實惠,大多數的學生還是購買物美價廉的占多數,但同時,一些學生也會受到自己周圍學生的影響,喜歡當前流行的東西,比如衣服的款式以及顏色等等。
2.從我們的調查問卷來看,現在的大學生用于學習方面的花費占非常少的一部分。據統計來看,用于學習方面的花費只有50元以下。這方面來看,學生的學習意識越來越淡薄了,他們每天可以把錢花在買衣服,聚餐或者去其他娛樂方面,也不愿把錢用在學習上。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在大學里,學習氣氛不濃,買學習工具就少了,還有就是在大學里,對學生的分數要求不高,只要及格就行,導致學習心理下降,還有一個方面就是在大學里各方面的誘惑太多,很多學生都經不住誘惑,不再專注于學習。
3.當代大學生除了物質消費外,不合理的精神消費也占了很大的比例。據我們的調查,大學生的費用除了用于伙食方面之外,很多學生的費用還用于交通,服裝,娛樂等等,在大學里,學生們的攀比狀況現象越來越嚴重,很多人追求名牌,時尚,導致很多學生透支消費,這種虛榮心理在大學里很常見。比如買手機,在以前只要是以諾基亞為主,但在蘋果出來以后,為了展示自己的不同,一些學生就要求家長為自己買蘋果手機,來突顯自己的與眾不同,體現自己的地位。還有服飾方面,也很明顯。有些男同學為了一雙名牌運動鞋,有些女同學為了一套名牌化妝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別人借錢甚至偷錢以滿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學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虛榮心的驅使又極易形成無休止的攀比心理。
對這一現象,我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建議:從社會來說,文化消費需要引導,需要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社會各界要進一步重視青少年學生精神文化消費問題。整個社會應該通過積極擴大文化消費需求以推動文化產業加快發展,通過科學培育和合理引導文化消費大學生這一最大的文化消費群體形成健康的娛樂追求,從而不斷形成文化消費熱點,實現物質消費與精神文化消費的同步發展。
從學校來說,要加強思想教育,學校應該開設一些課程,主要宣傳學生應該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合理消費,理智消費,反對超前消費,過度消費,高消費,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消費。要在校園內形成良好的風氣。學校還可以組織校園活動,提倡中國的傳統美德,勤儉節約。老師也起了一定的作用,通過這次的調查研究,我們希望老師在思想理論教學中,使用調查研究與理論教學相結合的科學方法,使理論教學真正擺脫空洞無物的說教。我們認為今后老師應當重視和加強對大學生消費狀況的關注,注重研究大學生的消費心理與行為,從中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幫助大學生養成健康消費心理,形成正確的消費觀
從家庭來說,父母應該對自己的孩子的生活費的消費情況有一個明確的了解,應該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給相應的生活費,如果給得太多,很容易造成學生的浪費,不能夠形成節約意識,如果太少,會影響他們平時的生活。所以必須正確估量。同時父母正確的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說明了父母教育的重要性,在家里,父母需要經常提醒孩子節約的主要性,不要攀比,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做事。盲目的效仿是不對的,這樣可以對學生起到一定的效果。
從學生自己來說,學生進行文化消費之前,應該根據自身的實際需要,制定好消費計劃?朔䦶谋姷乃枷,不應存在攀比的心理。要注意利用好閑暇時間,相對于中學階段來說,大學生擁有較多的閑暇時間。如何利用這些閑暇時間,直接關系著大學生的精神文化消費,在文化消費中,有的學生礙于面子,怕他人說自己“不合群”,于是隨波逐流,把精力消耗在無休止的消遣娛樂之中。克服盲從心理,應重點強化自律能力。通過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等方面的活動,思想觀點能自辨、行為情緒能自控、工作學習能自主、生活服務能自理的“四自”能力,真正提高自身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自覺走出文化消費的誤區。
作為一名當代大學生,應該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消費要有計劃,要培養勤儉節約的意識,不要盲目攀比,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合理的消費。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學生調查報告 篇7
一、調查題目:
關于大學生誠信問題的調查
二、調查成員:
米鑫 張耀月 魏琳 王慧 駱艷 蒲瑞 何珊珊 向文君 金立 趙茂園 陳思琦 魯遷 桑治鵬 張鋒 伍冬志 吳秋杰 陳永平
三、調查目的:
這次實踐的目的是通過調查了解當今大學生誠信度的現狀以及大學生通過日常生活體現的對誠信的態度,并期望這一調查能讓大學生對誠信度引起更多的關注,從而讓引導他們更好地做到誠實守信。
四、調查的準備:
第一步討論及確定了調查流程,并初步擬定了調查的形式,如問卷調查。還確定了調查的范圍,我們決定把重心放在大一大二大三的學生身上,以及問卷調查的內容。
第二步討論主要針對問卷設計。主要是對回收的問卷及統計得出的數據進行分析總結,確定調查報告的初步擬寫。
五、確定調查的對象:
在會議討論中,組員經過對調查研究項目的主題進行探討和琢磨,最后確定以重慶三峽學院土木工程學院為主要研究對象,并且對大一大二大三的在校學生進行抽樣問卷調查。盡量爭取調查范圍的廣泛。
六、問卷調查的設計:
經過討論確定調查問卷的內容,包括二大部分,即以前是否做過不誠信的事,對當前大學生誠信度的現狀的認識,命題主要是以與大學生學習、生活息息相關的事情為題,如作弊現象。
七、調查問卷的分發:
通過小組的分工,各分小組立即各司其職,全身心投入到調查中來,所以這一環節迅速地完成了。
八、問卷統計與分析:
首先,把問卷調查表分發給組員,分發到學生手中,收集好后,然后開展討論,全組成員一起對統計結果進行分析和總結。
九、 調查結果:
本次調查共制作發放并回收面向大學生紙質問卷共100份,有效問卷100份。
。ㄒ唬┐髮W生社會誠信度現狀
1.關于考試做小動作:
(1)在問卷調查中,只有不到半數的同學表示自己考試不會作弊,有20%的同學很明確的表示會作弊。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同學們還是抱著誠信的態度來做的這份調查表。有30%的同學選擇了看老師的監考情況而定。
。2)考試做小動作的原因有:考試不想掛科,平時卻又不努力學習。為了得到更高的分數因為一兩道題不會而作弊。因為朋友考試不會而幫助同學作弊。在抄答案方面70%的同學是礙于朋友面子,不好拒絕;15%的同學選擇了因為情面不得不幫助同學作弊。只有極少數部分同學選擇了堅決不作弊。這樣的一個百分比體現了同學們的誠信未喪失,只是因為一些外在的原因而影響了同學們的選擇。
2.關于盜版書籍,音像制品的選擇:
隨科技水平的上升,市面上也出現的大量的盜版書和音像制品以及一些山寨版的高端科技,對此我們對正版和盜版的物品做了相應的比較。據統計,超過半數的人選購買盜版書籍,只有少數人選堅決不購買盜版書籍支持正版。這說明人們對“誠信”的態度還是比較真實的,相對“經濟”這個角度來說,在某些程度上老考慮還是偏向于經濟實惠的一面。
3.關于向朋友借錢:
我們又從“向朋友借錢”這一角度分析了“誠信”一詞。從統計結果來看,大多說人都選擇如數歸還向朋友借的錢,無論數目大小。有4.2%的人選擇朋友之間關系好,不論錢多錢少,都不還,這說明了有小部分人不僅是在“誠信”這方面有問題,在對待人和事物的態度方面也有些問題,這是值得我們大家思考的。
4.關于申請助學金:
從調查問卷的結果分析,半數的人在衡量“誠信”和“自身利益”的時候選擇了“自身利益”,有句古話“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雖然像問卷上關于助學金的申請情況調查沒有這句話那樣夸張,但是這句話也確實是驗證了事實。
5.關于網絡誠信:
根據問卷調查,70%的同學經常有網上不誠信問題。在我們身邊無論是網上還是在現實生活中都還存在不誠信的行為,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作為一個大學生,不要太多,最起碼我們應該保持著一個有誠信的心。
通過調查我們可以明確地知道:大部分人在過去的學習生活中有過不誠信的行為,但也都是偶爾的行為,并非習慣或者經常性的行為。大多數同學基本上是講誠信的,當代大學生總體誠信狀況良好,然而個別不誠信行為確實存在。
(二)對當今大學生誠信度現狀形成原因的認識
1.大學生缺失誠信的原因:
造成大學生誠信缺失的原因超過半數的人都選擇了社會大環境中不誠信因素的影響,也有一小部分人選擇了高?荚嚱逃w制不合理。由此我們不得不思考,應該怎樣去減少社會大環境中的不誠信因素以及校方應怎樣去在考試和誠信之間找一個平衡點。
2.誠信給大學生帶來的好處:
根據上訴的百分比中,關于誠信給自己帶來的最大的益處,半數的人選擇了影響其他人,使自己成為誠信的最終受益者。而也有超過30%的人選擇了對別人承諾,同時也是對自己的承諾。只有少部分選擇了 得到別人的認可,可見還是又少部分大學生是因為虛榮心作祟而選擇誠信。絕大部分大學生的誠信的依舊是很可觀的。
3.作為大學生,應該做到哪些方面的誠信:
分析此圖我們不難發現,大學生們對于從哪些方面做到誠信方面,大家多認為誠信要從生活的各個方面著手。對于待人處事選項從待人處事做到誠信也有少部分人選擇,而從考試方面做到誠信就選擇的比較少。說明大學生們更看重的是生活細節以及待人處事。
4.誠信的底線是什么:
經過我們調查、分析、統計后,大學生的則有標準都是希望找一個誠信度較高的朋友,也有極少部分學生選擇的是無所謂要求,大不了爾虞我詐。,可以看出現在的人際關系中多多少少存在著一些不誠信。由此我們建議,若你想得到怎樣的對待,你就怎樣去對待別人。人際關系是相互的,所以若大家都誠信,我們就可以交到更多的朋友。
十、調查總結
通過這一次的調研實踐活動,我們對大學生誠信度現狀有了了解,大學生對誠信認識較清醒,能夠正確的看待誠信的內涵,并且基本上能做到誠實守信。但仍有少部分人沒有認真看待誠實守信,甚至覺得它不適合現代社會的發展。許多同學為了個人利益而選擇放棄誠信,放棄與人交往的資本,盡管會得到一時的利益,卻失去了品德。這是不可取的。從中我們也間接地了解到了當今大學生對誠信及其相關的東西的態度,如教育、社會風氣,大家普遍認為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贊成大學生的誠信度與從小到大的教育和社會風氣有關系。
在調研過程中,各組員積極參與,較充分地運用了大家的智慧,發揚了團結一致的團隊精神,使這次實踐獲得了預期的結果。
十一、建議
結合這次問卷的分析,我們對提高當代大學生的社會誠信度有以下幾點建議。
第一,培養大學生的“愛心”及適應社會的能力。
“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這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保皭坌摹笔侨碎g最美好的東西。要培養大學生對社會萬事萬物都具有一片真誠的“愛心”,這樣,社
會就多了一片愛的天空,并且社會也會給予真誠的回報。不能讓受騙的中學生,認為自己受了騙卻去騙別人。要培養大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提高大學生辨別社會真假的能力。只有自己不受騙,同時,也不會去騙別人。這樣,社會才會得到凈化,才會讓“愛心”滋潤人間每一個心靈。
第二,學校要做好誠信教育,提高學生的道德水平。
首先,努力創新誠信教育的方法。高校誠信教育一定要緊跟時代步伐,在發揮傳統的教育方法的基礎上,充分發揮現代化教育手段優勢,多方面、全方位地對大學生進行立體的誠信教育,力求提高大學生誠信教育的影響力和覆蓋面。 其次,將誠信教育與學生生活實際結合起來。在對大學生進行誠信教育的時候,要切實堅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原則,關注大學生的思想,關注大學生的日常生活,將解決思想問題,開展誠信教育,滲透到處理大學生生活實際問題中去。 最后,廣泛開展誠信教育活動,在實踐中加強誠信教育。身體力行是加強大學生誠信教育的重要措施,我們在從思想上、理論上加強對大學生進行誠信教育的同時,應該切實引導大學生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在實踐中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在實踐中檢驗自身的誠信素養,從而真正將誠信教育貫穿于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和工作之中
第三,創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采取宣傳教育,健全法制,加大懲處力度,使失信者無利可圖;加強信息網絡建設,使失信者無處藏身;加強輿論監督,讓失信者身敗名裂;政府和領導干部要做表率,提高公信力等措施,形成“人人知誠信,人人講誠信”的良好氛圍。社會行為對大學生影響巨大,良好的社會誠信體系,是培植大學生誠信素質的優良土壤,而大學生誠信建設的成果將直接影響社會誠信體系的發展和完善。
第四,建立公開透明的個人誠信檔案。
用規范化、制度化的管理,保障個人誠信,把學生在校期間的表現都如實記錄,有效的促使大學生平常養成誠實守信的行為習慣。大學生還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正確認識社會,杜絕社會上不良現象的影響,學會分辨真偽,不要被不良的社會風氣所侵蝕,并且培養 “愛心”及適應社會的能力。
【【推薦】學生調查報告匯編7篇】相關文章:
學生調查報告08-27
推薦教育調查報告08-30
學生推薦信匯編15篇01-05
老師推薦學生的推薦信匯編15篇11-12
老師推薦學生的推薦信匯編四篇08-16
學生寫作調查報告01-15
學生安全調查報告10-30
學生兼職調查報告08-19
學生暑假調查報告08-18
【推薦】學生周記模板匯編8篇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