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學生調查報告合集10篇
在生活中,需要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報告包含標題、正文、結尾等。你還在對寫報告感到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學生調查報告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學生調查報告 篇1
原因
如今錯別字已經屢見不鮮,什么小攤小販的招牌、網絡文章、廣告上都能見到它的身影。因此,我決定來一次錯別字調查報告。
調查
先就近開始,從我身上開始調查吧。本來我信心滿滿,認為錯別字肯定不會多。一調查錯別字還真不少,就拿上次考試來說。有一個成語“一如既往”,而我竟然寫了一個“一如繼往”。這不就是一個活生生的錯別字例子么,調查到這里,我的臉也紅了,恨不能直接用鉆地術到地底下躲著。“算了,還是走上街頭進行一次調查吧!蔽倚闹邪迪耄肮烙嬓∩绦∝湹腻e別字也不會少。”于是,我騎著單車,來到了大張購物商店門口。
我學著孫悟空,大眼一掃,頓時就發現了一個可疑目標—“臭豆付”!斑@家是干嘛的,這年頭連臭豆付都有了。應該是臭豆腐吧!蔽倚闹邪敌,邁步走了不去,誠懇地對店主說道:“您好,您的招牌好像有點問題!薄澳銈小毛孩子懂什么?”店主毫不耐煩地說道,“這是為了簡單!睕]辦法,出師不利,我繼續調查。沒多久,我就又發現了一個“頂頭上絲”,可人家卻說這是為了迎合潮流。再去看網上的文章,錯別字更是數不勝數,“的地得”三兄弟老是玩換位置的游戲;還有的書中總是把“像”寫成“象”……
分析
“這到底是為什么呢?會有這么多的錯別字!币环{查之后,我陷入了沉思。“有人可能是不太熟知祖國漢字的使用方法,例如我把“一如繼往”給寫錯了,還有把‘的地得’用錯地方;有的人大概是為了簡單,減少筆畫,比如把招牌上的‘腐’寫成‘付’;個別人可能是為了迎合潮流,吸引更多顧客的來臨……”看來,錯別字也是多種多樣啊。
建議
“總不能把那些把漢字寫錯的人塞進小學課堂吧?那該多滑稽啊,真不亞于唐僧娶妻。”我頭疼地想著,好容易才想出了一個解決辦法,“真應該來個錯別字宣傳班,把那些容易錯的字都宣傳出去,并且提醒大家注意,告訴大家正確的使用方法。而我們在寫的時候也應該多加注意,千萬不能讓錯別字這個家伙來‘偷襲’。這樣的話,估計錯別字出現的幾率就會小多了!
學生調查報告 篇2
一、基本情況
為了全面了解北京高校大學生的學習現狀,深入探討擴招后我國大學生的學習規律,以便有的放矢地改善教育教學活動,營造更加有利于大學生學習和成長的學校環境,近年我們對北京高校大學生學情進行了抽樣調查。
調查問卷由課題組根據多年對大學生學習問題研究的成果自行設計,根據學生的學習過程將“學情”分為6個維度:學習目的和動機、學習態度、學習焦慮、學習策略、自我評價以及對教學的評價。其中學習策略包括課堂學習、閱讀、自我監控(目標監控、時間管理和自我調控)、對環境的利用以及創新性學習。問卷的總體信度為α=0.9044h系數)。各維度的系數在0.61~0.78之間。內容效度除由專家認定外,還采用了單項與各維度總分的相關分析,經檢驗,顯著性程度均達到高度相關(P=O.000)。
本次的調查對象為北京市全日制大學本科生。采用按專業分層整群抽樣的方法在15所不同類型高校中進行抽樣,共發放問卷4330份,回收有效問卷4123份,有效回收率為95%。其中男、女生分別占50.2%和49.8%;各專業所占百分比與總體結構基本一致。
為了對北京市大學生總體的以及不同群體(不同性別、不同年級、不同專業、不同成績、不同類型學校的學生群體)的學習狀況進行估計,對不同群體之間的差異進行推斷,我們運用了統計學中的參數估計、假設檢驗以及逐步回歸分析、聚類分析等多元統計分析方法。本研究的結論正是基于這些統計方法并以SPSS為工具對樣本數據進行挖掘與分析,經過課題組認真考察、討論而得出的。因限于篇幅,本文省略了具體分析過程,僅將所得結論作一概述,以供高校和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參考。
二、主要結論
1.對大學生總體的調查結論
。1)學生初步樹立了素質教育的思想,學習目的明確具體,但相對淺近。大學生的學習目的位居前三位的依次是“提高素質實現自身價值”、“不辜負父母的希望”和“找到理想職業提高經濟地位”。在選擇第一位的學習目的時,“提高素質實現自身價值”占30.4%,“找到理想職業提高自己的經濟地位”占26.3%,“不辜負父母的希望”占21.4%,而將“為國家富強貢獻自己的力量”作為第一學習目的的僅為12.6%。從總體上看,大學生的學習目的明確、具體、實際,學習的動力主要來自于提高自己的能力(42.8%)或學到知識(31.5%)?偟娜∠蚴恰皞人—家庭—國家”,如何使學生將國家的發展與個人的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樹立起對國家和人民的高度責任感和使命感,是一個需要廣泛關注的問題。
。2)學生學習態度比較端正,但部分學生對專業和學習的興趣不足。48%的學生喜歡或比較喜歡自己的專業,34.2%的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很濃或比較濃,39.6%的學生認為“平時對自己要求比較嚴格”,60%左右的學生按時、獨立地完成作業并對教師指出的錯誤能及時改正,考試時70%的學生堅持獨立完成。但27.1%的學生對自己的要求不夠嚴格,部分學生中存在的問題值得重視,具體表現在:
第一,多數學生強調對專業的興趣靠個人內在興趣。64.5%的人不贊同有意識地培養專業興趣,近26%的人不喜歡自己的專業,30%的學生學習興趣不太濃或不濃,學習動力主要是來自外部。
第二,77.4%的學生缺過課。究其原因,對己比較強調“有更重要的事要做”(25.4%),對同學更強調“對課程提不起興趣”(33.3%)。但“老師講課沒有吸引力”均排在第一位。
第三,20%左右的學生學習不認真,不按時完成作業,抄同學作業;48.5%的學生有不及格的科目。究其前三位的原因,對己認為是努力程度不夠,對課程沒有興趣,學習方法不當;對同學認為是努力程度不夠、對課程不感興趣和沉迷于網絡。
(3)學生對考試作bi行為的態度曖昧,需引起學校的重視。40%的學生認為學?荚囎鱞i現象很普遍或比較普遍。值得關注的是:有25.7%的學生對同學作bi表示理解,38.6%的學生表示無所謂,氣憤但不會舉報的為22.6%,三者之和達到了86.9%;真正勇于舉報的只有1.3%,認為應該給予處分的為11.8%。
。4)學生承受著較大的心理壓力,對學生的學習焦慮應給予關注。對目前的學習狀態,34%的學生認為很好或較好,11.3%的人認為較差或很差,44%的學生對目前的學習狀態持不滿意或不太滿意的態度,50.1%的學生對考試成績不夠滿意或不滿意。對自己的學習方法,很滿意或比較滿意的只有30.9%,34.7%的人不太滿意或不滿意。 在平時學習的過程中,有24.5%的學生情緒不夠穩定或不穩定,有36.3%的學生感到學習負擔很重或比較重。目前各種苦惱中最普遍、最突出的是“就業形勢壓力大”、“學習壓力大”和“不知道自己的發展方向”,上述三項被列為前三位苦惱的百分比之和分別為62.9%、49.0%和47.7%。
(5)學生的學習策略水平不高,主動利用學校學習資源的意識不強。多數學生的學習策略水平不高,不會為自己選擇恰當的學習目標,時間利用率不高,不會主動利用學校的學習資源,具體表現在:
第一,課堂學習與閱讀策略的運用。課前預習的學生只占7.9%,47.3%的學生不預習;課上能夠做到“邊聽課邊思考”的占45.7%,23.7%基本做不到;27.6%的學生基本抓不住老師講課的重點;只有22.9%的學生能夠用自己理解的話記,43.9%照抄黑板,拷貝老師的課件、復印同學筆記的占39.8%:15%~25%的學生在閱讀時不能夠抓住內容的重點和結構,不關注問題解決的思維過程和思維方法。
第二,自我監控策略的運用。57.6%的學生對自己的發展目標比較明確,20.3%的學生不甚明確;52.9%的人設定的學習目標偏低;只有21%的學生基本能監控自己的學習目標;有31.6%的學生對零碎時間的利用率不高;能將浪費的時間及時補回來的為27.2%,不能的為26.5%;只有22.6%的人能夠堅持對時間做統籌安排,38.5%的人基本做不到;67.5%的學生對自己學習方法基本上能夠做到經常反思;44.8%的學生能夠基本上做到靈活運用學習方法;36.5%的學生注重借鑒同學的學習方法。在學習過程中,有1/4的學生注意力不能做到高度集中,26.9%的學生需要提高調控水平。
第三,對學校環境的利用。學生普遍缺少充分主動地利用學校教學資源的意識。只有不到1/4的人喜歡找老師答疑和討論問題,49.8%的人不找老師;51.6%的學生不主動參與課堂討論;29%的學生不能與同學經常進行交流;36%的學生不能充分利用圖書館的資源。 學生參加最多的三項課外活動依次是:社團活動、文體活動和社會公益活動,“科技活動”排在了最后一位。有48.3%的人認為課外活動促進了自己的發展,但也有24%的人認為課外活動對自己的發展沒有起到促進作用。
。6)學生上網的主要目的是瀏覽信息,對少數學生有負面影響。沒有上過網的只有1.8%,每天上網的學生占10%,經常上網的占27.7%;有68.6%的學生認為上網對自己的學習有幫助,有10.2%的學生認為對自己有負面影響。事實上,如果我們請學生分析“上網對同學的學習”有何影響,有負面影響的百分比可能會更大一些。多數學生上網的主要目的不是課程學習需要,而是“瀏覽各類信息”、“查找資料或下載工具”和“娛樂”,上述三項被列為上網的前三位目的的百分比之和分別為63.2%、59.2%和45.7%。
(7)學生喜歡創新性活動,但在學習中探索和在研究中學習的觀念不強,訓練不夠。有36.2%的學生對待作業的態度停留在“會做就行”;只有30.4%的學生能夠進行多角度的思考;有25.8%的學生喜歡參加各類學科競賽或科研活動,喜歡花時間解決復雜問(本免費公文來自 轉載注明)題的學生占40.8%,有40%的學生做事喜歡打破常規,28.7%的學生會經常提出別人想不到的問題,38.6%的學生對科學的新發現、新觀點和新技術等比較關注;28.1%的學生不常思考所學的知識在實際中如何應用。
。8)學生對學校教學工作的評價不高,滿意度較低。多數學生對教師的課堂教學不滿意,認為教師講課沒有吸引力。有55.9%的學生認為只有“少部分”或“極個別的”教師重視對學生進行學習指導,55.5%的學生認為只有“少部分”或“極個別”的教師重視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75.5%的學生認為只是“少部分”或“極個別”的教師能夠組織學生參加科研活動。有42.1%的學生認為學校開設的選修課不能滿足學生的要求;63.9%的學生認為開設學習指導課“很有必要”或“有必要”。
2.不同學生群體在學習上的差異
(1)重點建設院校與一般院校學生之間的差異。重點建設院校的學生對“提高素質實現自身價值”有較強烈的要求,學習壓力大,學風相對好,作bi現象少,不喜歡自己專業的多,受網絡負面影響大,學生對本校教育教學工作評價相對較高。一般院校的學生更多的是以“找到理想職業提高經濟地位”為學習目的,就業壓力大,考試作bi多,對自己學習狀態的滿意度相對較高。在創新性學習上,兩類院校的學生沒有顯著性差異。
。2)不同學科專業學生之間的差異 工科學生以“為國家富強貢獻自己的力量”為學習目的的百分比最高,學習負擔重,平時情緒穩定的百分比最小,學習態度最差,考風較差,不及格率最高,對科學的新發現、新觀點和新技術等關注程度高,喜歡創新性、挑戰性的工作,科技活動參與面大。 理科學生目標監控水平、創新性學習水平與自我評價最高,參與科技活動的百分比最大,對學校的教學工作評價最高,學習負擔重,學習情緒穩定性不好,學習狀態兩極分化的現象較為明顯,聽課的全勤率最低。
教育專業的學生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最強,以選擇“繼續深造”為前三位學習目的百分比之和最高,達45.8%,近60%的學生喜歡自己專業,苦惱于“不知道發展方向”的百分比最大,學習負擔輕,焦慮水平低,考試中堅持獨立完成的多,但對作bi行為持曖昧態度的比例也最大,目標監控、時間管理、創新性學習上水平最低。 醫學專業學生將“提高素質實現自身價值”作為學習目的的百分比最高,學習態度認真,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的百分比最高,就業形勢壓力大,學習負擔最重,焦慮水平最高,自我評價及對教學工作的評價最低。 農林專業學生,把“不辜負父母的希望”作為學習目的的百分比最高,為“經濟困難”和“個人感情問題”而苦惱的問題突出,比較看重知識的獲得,學習態度最好,考風也最好,參與勤工儉學的百分比最高,但他們參加文體活動的百分比相對較低。 文學專業學生在許多方面處于中間狀態,自我調控、時間管理方面水平較高,學生對于“所學的知識能夠經常思考在實際中的應用”所占百分比最高,學習狀態最好。 經管專業學生以“找到理想職業提高經濟地位”為學習目的的百分比最高,學生中“做事喜歡打破常規按自己的想法進行”的百分比高達42.7%,接近1/4的學生更喜歡做具有挑戰性的事情,對學校教學工作評價低。 法學專業學生學習興趣濃或較濃的達40.5%,居各專業之首,自我調控水平較高,對作bi持曖昧態度的百分比之高僅次于教育專業,認為“可以理解”的百分比居各專業之首,參加文體活動的百分比也居各專業之首。
(3)不同年級學生之間的差異。一年級學生最大的苦惱是對大學環境的不適應,他們對學習指導、生活輔導和心理調適的需求最高。二年級處在分化前相對穩定的時期,多項指標的離散度均比較明顯,或處于中間狀態。三年級處于學習的低谷,學習動力最弱,就業壓力是他們的第一苦惱,學習負擔重和情緒不穩定,考試作bi最嚴重。四年級學生以“提高素質實現自身價值”為學習目的的達八成,喜歡做具有競爭和挑戰性事情,主要苦惱源自就業的壓力;學習自主性強,讀書善于抓住內容重點,目標監控和時間管理都好于其他年級。 隨著年級的升高,學生對自己的學習狀態、考試成績和學習方法的滿意度越來越高,學習的自信心越來越強,對于自己實踐能力的評價也越來越高。四年級對學校教學的評價最高,三年級對學校教學的評價最低。
。4)學優生與學困生之間的差異。前5名與后5名學生群體除在創新性學習方面具有顯著性差異外,其他方面均具有極其顯著性差異。前5名學生以“提高素質實現自身價值”為學習目的的較多,看重“在班上的名次”,學習興趣濃、爭取成功的心理需求高,喜歡自己的專業,全勤率高,作業認真,學習焦慮水平相對低,學習過程中情緒比較穩定,在對實踐能力的評價上,前5名學生比后5名學生表現得更自信。后5名在學習目的上考慮得更多的是“不辜負父母的希望”,他們的關注點在“是否及格”,對自己的學習狀態的評價、考試成績、學習方法的滿意度以及學習策略水平遠遠低于前5名,“沉迷于網絡”的百分比相對高,缺勤率高,有條件就會作bi的百分比高。
。5)男生與女生之間的差異。男生以“為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為上大學目標的百分比高于女生,創新性學習水平比女生高,更關注新發現和新技術,對解決復雜問題感興趣,參加課外科技活動的百分比男生也高于女生,對學習狀態和學習方法的滿意度男生比女生稍高,在考試成績上滿意度比女生稍低。女生更多的是以“找到理想職業提高經濟地位”為學習目的,喜歡自己的專業,關注在班上的名次,重視課堂學習,在實踐能力的自我評價上,女生要比男生差一些。
三、對策與建議
1.真正確立學生的發展是學校一切工作中心的觀念 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是高等學校的首要任務。然而,我國高校歷來“重教輕學”,此次調查中反映出的大學生對學校教學工作評價不高,認為只有個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啟發學生思維,發展學生的能力,當前的教學改革也主要是“教”的改革,很少有人關注“學”的改革。我們認為,只有在觀念上實現從“重教輕學”到“為學而教”的轉變,在理論上實現從“經驗傳遞”到“發展能力”的轉變,在實踐中真正把學生放在學校之本的地位,將指導大學生學習和促進大學生發展作為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這樣的發展才是高校真正意義上的跨越式發展。
2.全方位開展對學生的學習指導 對學生開展全方位的學習指導含義有三:
第一,內容是全方位的。對學生的學習指導不僅是學習方法的指導,而且應把影響學生學習的諸因素包括在內。
第二,人員是全方位的。學習指導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僅需要所有的任課教師做出努力,班主任、輔導員以及全體教職員工都要把學生的學習和成長作為工作的中心。
第三,途徑是全方位的。指導的途徑還包括開設學習指導課、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建立學生學習與發展咨詢機構和頁等。
本次學情調查也顯示,多數學生有改善學習狀態、接受學習指導的需求。建議在各校心理咨詢中心設立學習與發展咨詢室,以專兼職結合的形式建立一支穩定的教師隊伍,專事研究和解答學生的學習問題,為學生提供全面系統的學習咨詢服務。還可以利用校園網絡,開辟一個專門討論學習問題的園地。教師可定期或不定期地就不同學生群體關心的學習專題開設講座,也可以利用這個園地將有關學習方面的資料、成果經驗介紹給學生。
3.對不同學生群體分層次開展學習指導 包括根據重點建設院校和一般院校學生群體存在的差異,以及不同專業、不同年級、不同學習成績等學生群體的學習問題,有針對性地開展指導工作。
4.加強教師對“學習問題”的關注和指導 本次調查顯示,多數教師沒能給學生學習方面的指導。從現象上看,我們認為,教師大致分為三種類型:第一種為“不想做,不做”,這是價值觀問題。這類教師沒有把學生的發展擺在教師職業的首位,因此不想做。第二種為“不知做,沒做”,這是教育觀問題。這類教師沒有理解只有不斷解決學生“學”的問題,“教”的效果才能好。第三種為“想做,不會做”,這是教育教學方法問題。 盡管第一種類型的教師是少數,但他們對整個教師隊伍的影響卻不可低估,應給以足夠的重視。在職業價值觀上,要教育教師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把培養學生作為自己的第一位責任。為此,建議學校通過人事制度和考評體系改革,引導和鼓勵教師走近學生,了解新時期大學生的學習規律,加強教育理論的學習,提高教育素養和教學藝術,做合格的人民教師。
5.緊密結合“學”的實踐,深入開展“學”的研究 要從根本上改善北京大學生的學習狀況,還需要開展以下幾個方面的研究:
。1)培養重點建設院校學生的專業情感和改進學習、教學策略的研究;
。2)提高一般院校學生的抱負水平,強化學習動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研究;
。3)不同學科專業大學生學習的研究,如理科的課業負擔、工科的專業情感、醫科的課程興趣、教育類的理想信念等;
。4)不同年級學生的學習研究,特別是加強對一年級和三年級學生學習問題的研究和學習指導;
。5)女大學生學習狀態和自身角色定位的研究;
。6)在高校教師中如何開展“學”的教育,在教學過程中怎樣對學生進行學習指導的研究。
學生調查報告 篇3
調查方法:問卷調查
一、目的:現在社會上普遍反應大學生兼職眼高手低,所以身為大二學生的我,對于社會充滿了好奇,但是又不能充分體驗找工作是如何的艱難,恰好大學生的空閑時間很多,老師要求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又要增強自己的實踐能力,而兼職是提高大學生實踐能力的主要途徑,對此,為了了解大學生對兼職的看法以及選擇兼職工作的類型等,特開展了此次調查活動。
二、調查結果:數據統計38%的同學對做兼職持良好、贊成的態度,并且66%的人都有兼職的經歷,這些同學做兼職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鍛煉自己的能力,積累社會經驗,當然,也有22%的是為了賺點生活費,減輕父母的負擔,這22%的同學中,月生活費在300-600元左右占大多數。2、40%的同學認為兼職會影響學習,40%的同學認為合理安排就不會影響學習,而48%的同學會在寒暑假做兼職。3、92%的同學選擇兼職工作的類型是派發傳單、做促銷和禮儀。極少數同學則會選擇模特兒和家教等兼職工作,80%的同學獲得兼職信息主要是通過熟人介紹和兼職中介推薦。隨著現在網絡信息的快速發展,50%的同學愿意在網上做威客網絡兼職、付費調查兼職或者做網店代理兼職。
三、數據分析
1、絕大部分同學對兼職持贊成態度,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鍛煉自己的能力和積累社會經驗,而是由于家庭經濟原因而選擇做兼職的同學卻很少。
2、有一部份的同學認為做兼職會影響學習,這就要求同學們要合理安排時間,不要得次失彼,所以建議同學們最好在寒暑假等長假時期做兼職。
3、既然做兼職的目的是為了積累經驗,那就要選擇能鍛煉自己能力的兼職類型,如果是經管系的,可更多地考慮促銷方面的工作,學習旅游管理的,可選擇促銷、禮儀和餐飲等多種工作,與此同時,也要提高自己的`警覺性,小心兼職騙局。
四、總結:大學生可適當地、適時地選擇適合自己的兼職工作,這樣可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增強自己的實踐能力,豐富大學生活,提高自身能力,但也要正確看待和對待兼職,要有選擇性,不能把兼職看的比學業還重,更不要占用大部分的學習時間,應該掌握好尺度。
學生調查報告 篇4
《中國首次青年就業狀況調查報告》日前公布。本次調查由全國青聯及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勞動科學研究所聯合進行。調查共選取7000個青年樣本和220個企業樣本。調查對象為15歲至29歲的青年以及他們的雇主。昨天,記者在采訪本次調查的主要負責人、勞動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張麗賓時獲悉,青年失業率為9%,高于社會平均水平;政府部門和國企為青年就業首選,失業青年大部分為長期失業。失業率青年高于社會平均水平
本次調查顯示,15歲至29歲的中國青年總體失業率9%,高于中國目前6.1%左右的社會平均失業率。張麗賓說:“就全世界而言,青年失業率一般都高于社會的平均失業率。因此,青年就業問題也成為社會的重要問題!
為什么青年失業率如此高?報告指出,中國勞動力人口數量龐大對就業造成了巨大壓力。中國每年新增勞動人口在xx萬上下。由于教育容量有限,每年需要就業的新增勞動人口則在1000萬至1600萬之間。由于青年缺乏工作經驗,在勞動力市場上競爭力不強。在勞動力市場供大于求的情況下,青年就業問題愈發突出,表現為高于平均水平的失業率。22歲前就業,15%先失業。
調查顯示,80%的青年在17歲至23歲之間初次進入勞動力市場,另有13%的青年在16歲以前進入勞動力市場。只有2%的青年在26歲以后才進入勞動力市場。
值得關注的是,在22歲以前進入勞動力市場的青年中,有一部分人首先要經歷失業的過程,這一比例約為15%;而此后進入勞動力市場的青年則幾乎沒有人一開始就經歷失業。
張麗賓表示,這一原因主要是因為22歲以前的青年就業經驗、就業渠道少造成的。72%失業青年長期失業。
失業一年以上的長期失業者占72%。失業者在求職時,超過60%的失業青年認為最大的困難是文化水平低。但只有13%左右的人員在失業期間進行了學習培訓,多數人只是呆在家里、找工作或者做些家務雜活。
失業青年中,職業中等教育水平的青年(37%)和初中文化水平的青年(30%)比重最高,高中、大專生的比例均為13%,大學生的比例為5%。相對于此次被調查青年的文化程度構成,實際上職業中等教育水平、初中和高中文化水平青年的失業率要高于各類文化程度青年的平均失業水平。工作意愿機關和國企成就業首選
在政府部門、國有企業或者自己創辦的企業工作是大多數中國青年的就業理想。分別有21%和22%的受訪青年認為最理想的工作單位是政府部門和國有企業,20%的青年希望創辦自己的企業。也有一部分青年希望在私營企業和跨國公司工作。就創業愿望而言,男青年強于女青年,年齡越大創業意愿越強。
農村青年理想的單位主要是自己創業、國有企業、私營企業以及政府部門和跨國公司;而城市青年理想的單位則依次是政府部門、國有企業、創業、跨國公司和私營企業。有10%左右的青年對自己理想的工作單位不確定,文化程度越低,不確定程度越高;還有一部分青年不想就業,主要是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青年。計算機和金融業最受喜愛。
中國青年最喜歡的行業主要集中在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及金融業。以制造業、批發和零售業、公共管理等為代表的傳統制造業和服務業是青年人的第二理想行業。而住宿和餐飲、衛生、社會保障和福利等行業,成為較少青年人選擇的行業。
總體上,70%的青年就業集中于制造業和第三產業中較低層次的服務業以及個別新興行業,如批發零售業(15%),居民服務業(10%),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8%)、交通運輸業、住宿餐飲業。
張麗賓在分析原因時表示,一方面,這些行業勞動力需求總量大,另一方面,大多數青年自身缺乏能力進入其他行業;另外,其他多數行業勞動力需求總量小,高素質勞動力競爭激烈,大部分勞動力不愿“向下”流動轉入其他行業,進而形成青年就業的“行業鎖定”。農村就業青年主要集中于制造業,而城市青年則主要集中于第三產業。40%就業青年不想換工作 大部分人對現在的工作表示滿意。有40%的就業青年不想換工作,另外,分別有近30%的就業青年不一定換工作和打算換工作。而且農村青年的滿意度高于城市青年。
想換工作的就業青年中,63%的人是為了提高報酬,有16%的青年是為了有更好的職業預期,另外還分別有9%的人是為了獲得更好的工作條件或獲得穩定的工作。85%的希望轉換工作的農村青年是為了提高收入以及改善工作條件,城市青年中的此比例僅為69%。城市青年比農村青年更關注未來的職業發展。工作情況平均每天工作9.6小時。
就業青年工作狀況如何?調查顯示,青年的就業質量相對較低。大部分青年就業無保障,工作不穩定,工作時間長,工資低,依靠“青春討飯吃”。低齡青年和農村青年尤為如此。 總體上,38%的就業青年沒有任何勞動合同,還有20%的簽訂了1年以內的臨時合同,36%的簽訂有1至3年固定期限合同。
就業青年平均周工作時間為48小時,按每周工作5天計算,平均每天的工作時間是9.6小時。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員每周工作時間在50小時以上。而15至19歲青年以及農村青年的平均周工作時間均為53個小時。90%的青年都沒有兼職行為。
60%的就業青年的平均月收入在600至1500元之間,還有不到30%的人的平均月收入在600元以下,超過半數的就業青年沒有接受過任何形式的培訓。工作評價雇主認為青年寫作能力低。
學生調查報告 篇5
(一)內容提要:
隨著大學生畢業生的增多,以及考研熱,當代大學生面臨著就業難的問題。而且最近又受到經濟危機的影響,人才堆積導致就業難上加難,校漂族越來越多,針對該問題我們隨機調查了河北工業大學在校生對就業問題準備的如何,對將來就業前景的態度,并且將數據總結處理,發現以下幾點: 80%的大學生都是在大三大四將要就業時候才開始關注就業信息,30%想要自主創業,但都最需要資金,40%打算繼續深造,8%打算出國留學,而且高達90%的大學生認為個人素質最重要,應該注重提高自己人素質,修養。能否充分的準備就業對當代大學生來說相當重要,他會決定你能否在將來的競爭中勝出。對你將來發展方向做出正確判斷.
(二)調查內容:
(1) 調查范圍:河北工業大學東院所有在讀大學生
(2) 調查目的:了解當代大學生對就業的準備情況,使他們能正確認識到危機。
(3) 結果分析:
結果表明當代大學生對就業的準備情況并不是很好,大多數大學生都不能充分的準備就業,導致就業出現了一些問題,隨著各大高校連年擴招,每年畢業生人數也連年增長,20xx年是高校擴招后畢業生的人數達212萬,20xx年畢業280萬人,比上一年增長32.1%,20xx年畢業達到了338萬人,保守估計20xx年大學生畢業人數達到600萬。雖然政府在不斷增加就業機會,而面對不斷增加的就業人群,那只是點毛皮而已。大學生就業問題仍然不容樂觀。大學畢業生的就業情況有一下幾個特點:
1.就業崗位與畢業生人數差距太大
大家都知道,大學畢業為的就是能找到好的工作,可是,生就業問題一直讓大家困擾呢?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就是供過于求。每年畢業的大學生的數量比社會上所需要的就業崗位數量多的多;而且,這個差距還在逐年的增大。有關資料表明,從20xx年至20xx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從114萬增加到413萬,是擴招前的4倍;然而,用人崗位增加的比例卻遠遠小于此。這也是大學畢業生就業困難的一個直接原因,相信這也是社會公認的。
2.熱門專業人才過剩
前些年,出現了幾個熱門專業,如計算機,土木工程等等。不可否認,這些專業至今仍然是熱門專業,仍然是社會的焦點問題。致使眾多考生紛紛報考這些專業。大多數人都是這樣認為的:既然是熱門專業,那么社會上的需求量就大,工作自然就好找。這話不假,可是,當所有的人都這么想的話,就會出現供過于求的情況。雖然需求量大,但學習這些方面的人才更多,已經超過飽和。這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扎堆現象。這也就是為什么熱門專業的畢業生們找不到工作的一個重要原因。
3.薪水與自己心中的希望值不符
很多大學畢業生,尤其是名校的畢業生,剛剛畢業,剛剛踏入社會,就認為自己高人一等,希望自己的薪水高出社會現實水準。從而對一些企業的相對較低的薪水不屑一顧。其實,這就象軍人打仗一樣。能帶兵打勝仗的將領,不一定受過什么好的教育,但通過實踐,他們可以帶兵打出漂亮的一站;而那些從學校里學出來的將領卻未必有那樣的本領。因為他們只是通過理論來看戰爭,很少付諸實踐,只是紙上談兵,真要上戰場的時候,有些事情跟紙上的并不一樣。所以,即使是名校畢業的學生,也不能自以為是,有些事情并不象想像中的那樣。所以,也不能期望太高,F在的大學生們的薪酬期望值普遍下降,有的甚至開到只有800元,但這畢竟只是少部分,仍有大部分畢業生的期望值高出社會現實水準,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高不成,低不就。”中的“低不就”。
4.各企業選人挑剔
在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同時,用人單位也普遍存在著“選材難”的問題。好多企業雖明知其公司的棟梁和骨干是大學生,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大學生,但是,他們每年基本上不要應屆大學生。這將是應屆大學生值得思考的一個問題,企業是不會無緣無故不要應屆生的。 “校漂族”在擴軍,這已成為社會和媒體關注的一個熱點。所謂,是指那些已經畢業,卻仍留連再校園內或者學校周圍,經常到學校用餐,到學校圖書館查閱資料或參加學校一些講座,閑暇是逛學校周邊的小店“拼一個美好未來”,這幾乎是所有“校漂考研族”的共同心愿。一時找不到一個好工作,考研也許就是一個別無選擇的選擇了。校漂族的增多直接說明就業問題。
(三)調查總結
一、大學生應如何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
面對如此嚴峻的就業形勢以及自身存在的問題,大學生在實際生活中要遵循“開闊眼界、面對現實、正確定位”的原則。
首先,充分相信自己的實力,敢于通過競爭去達到理想的目標。在心理上必須從社會進步和深化改革的角度來加深對競爭機制的認識,強化自身的競爭意識,自覺地正視社會現實,轉變觀念,做好參加競爭的準備。
其次,要學會正確對待挫折在求職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的,切不可因此而自卑,失去信心。一個心理健康的人對人生總保持著自信心,如喪失了自信心,就失去了開拓新生活的勇氣。生活中的挫折是造就強者的必由之路,挫折是鍛煉意志、增強能力的好機會。遇到挫折后應冷靜思考,仔細尋找失利的原因,爭取在下次中取得勝利,迎接新的挑戰。相信一句話:平平淡淡的一生干不出什么豐功偉績,只有不斷在挫折與困難中磨練,你才會成長,才會使你的人生達到生命的制高點。
二、大學生應有的心理準備
及時轉換自我角色對于大多數的學生來說,大學階段過的是一種單純而有保障的生活,學習、生活、交際都較有規律,這樣的生活方式與現實社會存在一定的距離。在大學生活結束之際,踏上崗位之前,最重要的就是能夠迅速完成自我角色轉換,做好就業心理準備。
統計結果表明,有80%以上的大學畢業生不能夠及時完成角色轉換。
深入了解自身就業前如何選擇職業,要根據自身的個性特征來決定。全面了解自己的心理特點是選擇職業的重要前提;興趣是愛好的推動者,愛好是興趣的實行者。人們對職業的選擇往往以自己的興趣愛好。對自己充分的了解,是每一個求職者進行職場定位的依據與前提,而大學生在面臨巨大的就業壓力,往往很少能真正做到全面了解自己,這需要我們冷靜來思考。
對自己充滿足夠自信要做好準備在就業遇到各種困難,困難是只阻礙你成功的絆腳石,但他也是是陪伴你走向生命制高點的經之路。在面對困難時只要我們能挺過來,那就是你又一次跨越了人生的另一個高峰,在面對困難時我們不能失去自信,只有你充滿自信,你才能夠跨越這制高點。
大學生就業雖然嚴峻,但我們也不用擔心,因為社會是不會淘汰有能力的人,只有社會殘渣才被社會所遺棄,自然界的優勝劣汰法則同樣在社會中存在,只要我們是社會的優良品種就不會被社會拋棄。
大學生能否正確充分的準備就業,決定能否在將來的激烈競爭中勝出。所以當代大學生應該提前著手準備,為將來步入社會奠定堅實的基礎。
學生調查報告 篇6
前言:
信用乃立身之本,俗話說:“人無信不立,國無信不國!闭\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然而時下,我們身邊卻出現了形形色色的"失信"現象。它是一個遍及全社會的課題,對大學生更是有著不一般的意義,它代表中國未來的發展。在調查中發現的種種問題應該引起我們的深思。
正文:
一:誠信對于大學生有著重要的意義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誠信是每個人立足社會不可或缺的無形資本。恪守誠信是每個大學生每個人應當有的生存和發展理念之一。誠信的人必將受到人們的信賴和尊重,從而享有做人的尊嚴和發展事業服務社會的機遇。每一個大學生在步入社會之前,都應該認真地分析評價一下自己的價值觀和人生理念,把誠信這兩個字刻進我們心靈的深處,用一生的言行去實踐它。只有當我們對于誠信的修養提高了,我們的人生才有可能走上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才能更好地抓住每一個寶貴的人生際遇,讓自己真正成為社會的棟梁之材。
二:大學生的誠信缺失問題表現
信的基本內涵,包括“誠”和“信”兩個方面!吨芤住酚小熬舆M德修業,忠信,所以進德也;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笨鬃釉f:“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保ㄒ姟墩撜Z·顏淵》)。古人關于“誠信”的上述代表性觀點,在今天仍具有現實意義和借鑒價值。當前大學生的誠信狀況如何呢?
中國人民銀行總行行長曾痛心疾首地說:“從1999年起至今我們一共為我國的大學生提供了695萬的國家助學貸款,然而至今年為止,拖欠貸款的比例還一直徘徊在20%—40%之間。我們是懷著一顆熾熱的心送出我們的幫助的,但收獲的結果卻令人心寒!币蛸J款按期歸還違約率太高,國家助學貸款曾一度暫停,到XX年才重新啟動,并新增了大學生畢業兩年后必須開始還款的要求,XX年也就成為助學貸款還款的首個高峰年。央行征信管理局的一分調查調查顯示,在個人征信系統建立之前,大學生畢業后不能按時歸還助學貸款的比例較高,某些地方違約率達30%。我想,除了部分大學生畢業后暫時沒有找到工作,無能力償還外,更深層次更本質的原因可能是:大學生誠信的“危機”。與此同時,目前社會上、假證書、假學術之風也刮及高雅校園,難怪莘莘學子為之躁動不安,急功近利,一些學生不守諾言、作風虛浮、畢業違約等不良現象有所抬頭,“誠實守信”這一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被拋于九霄云外,這樣培養出來的“建設者”、“接班人”要么是營養不良,要么是底氣不足,總之是“跛腳”的。此外,大學生就業的誠信問題尤為嚴重:
1、推薦時虛報材料。部分畢業生為了能在眾多應聘者中用人單位的注意和重視,使出渾身解數使自己的材料精彩奪目、完美無缺以至言過其實。如偽造課程成績、英語、計算機、普通話等級考試證書;虛構在學校期間的任職情況,編造社會實踐經歷;采取“偷梁換柱”的方法搖身一變,變成“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
2、 面試中自我拔高
部分畢業生在面試中面對招聘主管人員的提問時,對自己各方面素質和能力夸夸其談,結果到了實際工作中,用人單位發現其十分普通平淡。再如一些畢業生再接到面試通知時害怕自己不能通過而叫其他人代替面試。
3、部分大學生隨意毀約
現在學校一般要求學優在三四月份就要找好簽約單位,以便把畢業生的各種關系轉到新單位。在這種情況下,一些畢業生會先找一個可以簽約的單位簽約以求得緩沖,一旦有更好的單位接收,他們就馬上跳槽。畢業生這種邊簽約邊毀約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給用人單位造成了損失。
三:關于解決問題的建議
大學生是社會高素質人才,將擔當社會重任。而面對另人擔憂的大學生誠信問題,解決大學生誠信問題迫不及待。
1、通過法制強制規定。
立法建制是關鍵,應抓緊進行信用立法和信用制度建設,盡快把我國建設成為信用社會。政府要著手制定、完善和貫徹執行能充分體現誠實信用體系的法律法規,用以規范政府、企業、個人的行為,以法律形式約束社會的各種行為。在現行的法律中,都應有明確的、要求主體誠實信用的具體條款。對違法者的處置,也要有明確的定性、定量的法律規定。中國人民銀行成都分行征信管理處有關人士表示,中國人民銀行已將大學生助學貸款情況納入了個人信用體系中。某位大學生一旦有違約行為,即會被記錄在案,在今后的房貸、車貸、留學、創業,甚至就業中都會受到限制。
2、學校誠信教育
開展誠信教育,切實提高大學生誠信素質。對大學生進行誠信教育要求高目標,但要從低起點,從基本行為。要培養大學生的事業心、責任感,平等競爭的意識,獨立自主人格和對規則的虔誠態度,讓他們在日常的同學交往中、在學習和考試過程中做到言行一致、拒絕作弊、誠實守信,并逐漸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和價值觀。學校樹立以誠信為本的觀念,進一步加強管理,杜絕種種不誠信現象的發生。對學生的誠信教育不能僅僅停留于口號,停留于課堂灌輸,停留于形式,而應從學校管理、教師形象上做起,以學校的誠信、教師的誠信來影響學生,教育學生。
結語:
調查中反映出種種誠信缺失問題,讓我們擔心,大學生是國家未來各個領域的骨干,如果大學生誠信缺失了,我們還怎么談社會的道德建設呢?國家還能有什么發展呢?
學生調查報告 篇7
在當前尚且低迷,尚未完全復蘇的經濟環境下,消費問題被大家廣泛關注。物價的連續上漲,直接反映了社會的消費和需求問題。
當前的消費市場中,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正受到越來越大的關注。由于大學生年齡較輕,群體較特別,他們有著不同于社會其他消費群體的消費心理和行為。一方面,他們有著旺盛的消費需求,另一方面,他們尚未獲得經濟上的獨立,消費受到很大的制約。消費觀念的超前和消費實力的滯后,都對他們的消費有很大影響。特殊群體自然有自己特殊的特點,同時難免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費甚至一些消費的問題。為了調查清楚大學生的消費情況,我決定在身邊的同學中進行一次消費的調研,對大家的消費進行歸宗和分析。
從調查結果發現,月費用1000元以上的人占10%,月費用700--1000元的人,占30%左右,500--700元的人占40%,月費用500元以下的人,占20%左右。在這些學生之中,超過50%的學生擁有電腦、約90%的大學生擁有手機,因此網絡與通信費用支出較以往在大學生的消費支出中占據了相當大的份額。當代大學生主要有以下幾支出:伙食費,買服飾,戀愛,上網費,手機費等。
一:伙食費。
除了在校內就餐外,校外就餐已經成為大學生飲食消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每月到個體餐館就餐的比例達到了被調查總人數的95.7%。各種形式的聚會成為在校大學生飲食消費的一個重點。對于同學之間花錢請客,大部分同學認為偶爾可以但不要太頻繁。調查發現,幾乎所有學生每學期都要參加6-15次各類同學聚會。這部分消費基本上每學期需要150-600元之間。調查中了解到,大學生和同學朋友聚會一般選擇在普通餐廳,但也有2%的選擇在高檔餐館。聚會的理由多種多樣:老鄉相識、放假歸來、過生日、考試得高分、當了班干部、得了獎學金等都要請客吃上一頓,否則被視為不夠交情。
二:購買服飾。
從消費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大學生對服裝消費的檔次越來越高,男生買衣服的宗旨是不買則已,要買就買質量好的、價格高的;女生買衣服則總是買個不停,只要自己喜歡的都會買回來,不喜歡了,馬上就不穿了。大學生購買品牌的商品,一方面為了滿足自己的實用需求,一方面也希望能夠增加自己的被關注度。購買名牌產品更是能夠滿足人們這樣的心理。在對“當您擁有一件名牌產品時,您最希望誰能夠注意到您擁有這樣的品牌”調查后發現,70%的大學生希望自己的朋友同學能夠注意到自己擁有的某個品牌,17%的人希望陌生人能夠注意到自己,12%的人希望自己的戀人能夠關注自己擁有某個品牌。4%的人表示希望自己父母和家人能夠了解。3%的人表示純粹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可見選擇名牌產品對幫助大學生自己的交往,能夠起到幫助作用。而大學生由于在讀書期間,主要生活費來自父母,而購買著名品牌的消費品需要花費大量的金錢,所以大學生只有4%的人愿意父母知道自己使用名牌的產品。
三:戀愛消費
對問卷中“你談戀愛了嗎?每年為戀愛花費多少錢?”的問題,77%的大學生承認有戀愛經歷,每年用于戀愛消費的錢從200-700元不等。從調查看,大學生戀愛支出主要在吃飯、零食、逛街、泡吧娛樂等方面,禮品消費是戀愛消費中絕對的“大頭”,逢年過節(情人節、圣誕節等)或是倆人過生日及特殊的紀念日,戀人之間必要互送禮物,此項花費少則幾十元,多則數百元,甚至有幾千元者(在調查中,記者了解到一個大二的學生在女朋友生日那天送了一條價值7800元的鉑金鉆石項鏈);在戀愛消費中,支出較大的還有在校外租房居住,每月要支付200-400元。
四:上網費用
調查結果顯示:在每周上網時間方面,12.7%的學生在3小時以下,20.9%的學生為3-7小時,30.1%的學生為8-10小時,19.5%的學生為10-20小時,16.8%的學生在20小時以上;在上網時段方面,23.2%的學生在白天上網,33.9%的學生在晚間上網,35.2%的學生在周末上網,7.7%的學生還經常上通宵。如果按2元/小時計算,對于學生而言,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五:手機等通訊費用
根據調查結果,85%的學生都擁有手機,他們的手機價位一般都在500--1600元之間,月消費在20--150之間。消費者的月手機話費也與其月生活費相掛鉤,生活費用少的話費也相應較少,控制在50元以下,但也有部分高收入用戶的話
費也在此列,共占了樣本的25%,學生月話費主要集中在50-100之間,約占了調查總數的62%,屬于中檔水平。其次月話費在100-150的有18%,而150以上的高消費者主要是月生活費在1000以上的 5位,與其的經濟實力基本相應。
大學生沒有經濟來源,經濟獨立性差,消費沒有基礎,經濟的非獨立性決定了大學生自主消費經驗少,不能理性地對消費價值與成本進行衡量。大學生沒有形成完整的,穩定的消費觀念,自控能力不強,多數消費都是受媒體宣傳誘導或是受身邊同學影響而產生的隨機消費,沖動消費。這也正是大學生消費示范效應的結果。
學生調查報告 篇8
我們課題組對七年級62名學生的閱讀情況進行調查,統計分析結果令人擔憂。
存在的問題:
一、農村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很多學生沒有閱讀興趣,僅限于上課學習,閱讀也只限于教科書。沒有很好的閱讀內容,沒有良好的閱讀氛圍可以學習。家長忙于生計,對學生的閱讀可以說置之不理。學校教育顯得很是蒼白。雖然我們學校有圖書室,可以滿足學生閱讀的需求,但是學生不愿意參與其中。語文教師突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收效甚微。
二、中學生對課外閱讀的投入嚴重不足。
經費上,多數學生在文學書刊方面的消費少得可憐,與他們動輒買幾十元一本的教輔資料反差巨大。時間上,絕大多數學生每天的課外閱讀不足半小時,而且隨著年級的升高閱讀時間逐漸減少。興趣上,多數學生喜歡看《讀者》《格言》之類的文摘,還有不少學生挑動漫類、武俠類、流行類等休閑或快餐文學來看。其實,多數學生還是能夠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的,知道閱讀可以開拓視野,增長見識,尤其對提高語文成績效果明顯,但升學的壓力,課業的繁重,嚴重擠壓了他們的課外閱讀時間,而一些家長和一些非語文教師為了各自的目的,不主張甚至打壓學生課外閱讀,嚴重抑制了他們的閱讀激情。因此,學生的閱讀最直接的沖動是為了打發時間,舒緩壓力;或者有一種投機的心態:想花盡量少的時間去獲得最多的收成。
三、閱讀的隨意性影響了作品的品位。學生閱讀的時間不多,進行讀后感的寫作就更少了;讀了,有了點想法或感觸,就是懶得動筆。有時,閱讀后也做一些摘抄,但堅持不久;能堅持下來的,也是東抄西放,沒有明確分類。至于家長或老師,能夠和學生一起同讀一部作品或一篇文章,然后一起聊一聊讀后感受、心得,那更是鳳毛麟角。就連我們的教材“課本”,有些同學也是瀏覽式閱讀,相當一部分同學也沒有真正用心去讀過。
解決的對策:
我們盡可能用疏導式指導學生閱讀,提升學生的閱讀品位。只有高品位的閱讀,才可能對學生產生良好的影響,使他們愛上閱讀,形成良好的閱讀動力。那么在這里面,教師就要付出艱辛的勞動了。
一、利用課前五分鐘引導學生美讀。
教師在進入教學內容之前,利用課前五分鐘時間,讓學生朗讀自己找到的美文。學生可以在報刊、雜志、網絡上尋找,尤其可以借助網絡,方便、快捷,可達到資源共享。當然這些美文必需與課文內容有所關聯。朗讀完之后,可針對美文的內容讓學生談一下自己的認識。比如喜歡這篇文章的原因,文章對自己有什么啟發等。教師對學生的看法可適當進行評價。評價時最好和本節課教學內容結合起來。這項工作必需要有耐心、恒心,堅持下來才有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我在教學何其芳的《秋天》時,就讓學生找尋自己喜歡的描寫秋天的詩歌,進行課前朗讀,并要求學生對找到的詩歌進行簡單的評價。學生都能積極響應。我對學生找到的詩歌進行了審查。最終形成了一冊描寫秋天的詩歌集子,每首詩歌都注明由誰推薦。對學生也是一種震撼,認為自己做的努力終有承認。這對以后的教學幫助很大。
這一教學環節,教師一定要注意這么幾個方面的問題:
1、尋找美文的主人呢一定是學生,教師切不可越俎代庖。但是教師一定要提出要求,而不是讓學生漫天尋找。
2、美文找到后,教師還要細心的對學生進行輔導。讓學生讀得流暢、讀得有感情。還應該檢查學生對所選美文的理解程度。這項工作比較瑣碎,但很必要。
3、教師最好每次提前安排好一周的美文尋找內容。給自己和學生留下在足夠的時間和選擇空間。
二、教師和學生一起參與閱讀一些好的書籍,并且進行討論。
這項活動要求教師和學生一起閱讀,進行比賽。利用課外時間進行閱讀課活動展示,要求每個學生發言,教師也要對自己的閱讀情況進行交流。這樣和學生處于平等的地位,有利于提升學生的閱讀熱情。最好是有所講評,有所總結,不要虎頭蛇尾,草草了事。
三、利用早讀時間讓學生背誦經典詩歌,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
詩歌,是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是需要我們的學生傳承的。教師可以利用好早讀時間,讓學生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詩歌進行背誦,然后進行朗誦比賽。這個活動我認為很有必要,對于學生的文學素養將會產生很大的影響。這也是語文老師應該做好的一個文化傳承的工作。教師應該很學生一起參與,一起努力,讓我們的燦爛文化得以流傳。這對于學生的寫作能力,也是極有幫助作用的。
以上就是針對我們杜陵中學學生的實際情況提出的一點看法,還是需要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檢驗和完善的。我們會在課題研究中不斷探索,不斷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學藝術。
學生調查報告 篇9
1、我校大學生飲食消費較高,恩格爾系數居高位。因此,大學生這一群體的恩格爾系數較高,這也許是這一群體的特點。這與我們學校的物價水平以及個人飯量有關,從側面或許反映了我校食堂飯菜定價略高及學校周邊餐館飯店的定價偏高的問題。
2、通訊開支比較合理隨機問卷得到的結果,大學生幾乎人人一部手機,可見大學校園手機的普及率之高。他們通信月支出在50元以下和50—100元的分別達到20%和60%,八成的同學每月都很少打電話,或者每個電話都很短。既是考慮到目前的手機普及率,大家這方面的消費還是比較合理的,這可能與在校生平時時間緊張有關。
3、消費資金基本來源于父母,少部分來源于勤工儉學
大學生的消費資金主要從哪里來呢?
通過調查發現,在生活費來源方面,基本上所有的同學要依靠父母,只有少數的同學的資金來源于各方面的困難補助,獎學金,助學金等,還有一部分來源于勤工儉學或兼職補貼日常開銷。由此可見同學們主要的經濟來源是父母,但來源趨向于多元化。但是生活費里不包括學費,住宿費等,要是加上這些“巨款”,我相信來自父母的資金比例將更高。因此,可以說,大學生基本還是一個純消費者。
4、我校學生娛樂和學習消費比較均衡
通過調查,我校大學生大多數都會在娛樂方面進行適當消費,相比于飲食消費略低,但也占了不少的比重。相應地,在學習方面的消費也比較均衡。不過有少部分學生在學習面的消費遠遠小于娛樂消費,他們迷戀著網絡游戲,有時整天泡在網吧,有時逃課去上網,荒廢了學業。希望這種重娛樂輕學習的現象不要得以蔓延。
5、儲蓄觀念差,基本無消費計劃
綜合分析調查問卷,很容易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我校學生儲蓄觀念薄弱,基本沒有費計劃。對于資金的支出具有很大的隨機性,沒有宏觀的安排,更無詳細的打算。大多數同學都坦承自己是“月光族”,很容易出現“經濟危機”。只有少部分同學對自己的資金有簡短的計劃,并且有記賬的習慣。部分同學還存在超前消費的情況,一般這些消費都是用在促銷品及服飾上。也有少部分同學傾心于新型的電子產品,采用超前消費的方式進行購買,缺少理財的意識。
(二)調查結果分析
1、理性消費是主流:
大學生由于很少有自我收入來源,大多數的消費金額來自與家庭,于是,大
安徽科技學院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暑期社會實踐調研報告
學生們的消費質量就與家庭收入不可分割,誠然,現代社會的人均收入水平不斷上升,然而,中等收入家庭還是占到了大多數,所以,學生們的消費也有一定的固定性,大多數學生的消費在500—1000元。由于消費能力有限,大多數學生在花錢時往往十分謹慎,力求“花得值”,盡量找到物美價廉的商品,把錢花在該花的地方,消費觀念相對是比較理性的。
2、消費差距較大,消費結構存在不合理因素:
社會是不斷進步的,我們當代大學生的消費水品也是在不斷提高的,消費結構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調查結果明顯可以看出,大學生的消費存在一定的差距,有的同學每月生活費不超過400元,而有一部分同學消費超過了20xx元,雖然這兩部分人的比例只占少數,但大學生的消費差距增大,兩極分化也會越來越明顯。但我們相信,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這些問題必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通過網上的資料顯示,大學生的生活消費從20世紀70年代至今,至少有一個方面是共同的,那就是以飲食和生活用品為主。而在女生中,有很大一部分人為了減肥或者其他的目的,在飲食上的花費會有所減少,在衣服、化妝品以及娛樂等方面的消費大大提高,男生則將消費逐漸偏向了通訊以及網絡方面。
3、消費中的不合理現象:
網上的資料顯示,大學生消費存在很多的不合理性,在了解了一部分學生以及他們身邊的朋友的消費心理之后,我們小組總結出幾點大學生不健康的消費行為:早熟消費,消費水平和質量超過了個人實際經濟水平;畸型消費,消費項目過多過快,向高檔型消費傾斜;豪華消費,追求不切實際的奢侈、氣派,滿足自身的社會優越感和虛榮心理;情緒化消費,把對消費品的占有、享樂作為彌補精神空虛的手段。在我們的調查報告中可以看出,大學生的消費有趨同心理,追求消費趨同化,這一行為表現為看到別人購買某種物品時,哪怕這一物品自己本身并不那么需要,也會隨大流購買,以保證自己與群體的一致性;還有就是大學生中很明顯的存在的攀比心理,表現在他們對高檔商品的需求性,以此作為炫耀的資本,事實上這只是一種超越自我價值的自我虛構。這些不健康的心理都可能導致消費得入不敷出。
4、消費來源:
11 大學生消費支出的基本前提就是消費來源,來源渠道和來源數量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大學生的實際消費水平。從調查中,我們可以了解到,學生每月的消費大多數集中在500-1000元之間,500元以下和1500以上的只占到16.7%。
安徽科技學院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暑期社會實踐調研報告
5我們小組的調查結果顯示:我校大學生的消費支出來源于父母供應的占83.5%;學校為幫助貧困生更好的完成學業,提供了綠色通道,于是一部分學生選擇了貸款上學,同時學校還提供了勤工助學崗位,調查中消費來源是貸款和勤工助學的人數占8%,勤工助學可以算是大學生自己獲得消費開支的重要途徑,但比例并不在多數;其次是學校每學年對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發放的獎學金或助學金等,這部分人數占到總人數5%;其他項目來源包括校外兼職打工等等。
5、消費項目:
對于大學生而言,經濟來源主要是父母的資助,這就導致同學們每月可支配的錢是相對固定的,普遍的生活費用大約在500-1000元,家境較好的一般也不超過20xx元。大學生們也有自己相對固定的消費項目。
不論我們以何種方式付款,錢都很自然地從我們的腰包跑到了商家,學校周圍到處是消費的場所,餐廳、休閑娛樂、超市都不在少數。讓我們看看大學生們都把錢花到了哪里:60%以上的學生表示每月的生活費主要是用來支付飲食和日常生活用品;生活基本需求以外,休閑娛樂、學習也是不可缺少的消費項目,大學生是接受知識的時代,書籍等學習消費也占了一定的比例,而休閑娛樂是學習之余放松的方式,也是不能少的,這兩項占到消費的20%也不足為奇;當代大學生不僅消費能力在提高,而且在消費結構方面呈現多元化的趨勢,除了基本的生活消費、學習消費外,通訊和網絡也成為消費的主要項目之一;另外大多數女生在大學更注重自己的形象,在服裝以及化妝品上的花費占到了10%以上;調查中我們還看到了戀愛消費對于談戀愛的人而言也是一筆不少的開銷;大學生為了擴大人際關系網,于是,消費項目中就多了購買禮物、請客吃飯等等,還有同學表示,如果有某個月生病了,醫藥費就是另外一筆不少的消費了。
6、消費理念:
大學生被稱作“天之驕子”,在中國,很多家庭里有這樣的觀念,只要孩子考上大學,消費就變成了理所當然,那么我們的大學生是怎樣看待消費的?事實上,他們有其自己的消費理念,在學習很成長的過程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消費觀,在學生們調查表中,我們總結了以下幾種消費觀念。
一部分家庭條件相對困難同學以及懂得理財的同學這樣認為:能省則省,夠用就行,量力而行;不亂花一分錢;能節約盡量節約。另一部分人覺得錢只要花在對的地方就可以:當花的一分不少,不當花的一分不多;該花的花,該省的剩;爭取把每一分錢都用在刀刃上;不必要的錢盡量避免。但我們看到,在現代的大學生中同樣存在這樣的一群人,他們生活的條件相對比較優越,于是他們也有了自己獨特的消費觀:及時享受;只要開心就好,花多花少無所謂。我們還了解到,安徽科技學院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暑期社會實踐調研報告
有相當比例的一部分人存在這樣的情況,每個月開始的日子過得很舒服,后面就會變得相對拮據,這部分人往往被稱做“月光族”。
三、消費狀況出現的問題與對策
(一)問題
1、消費來源主要來自務農父母。數據顯示,72%的大學生選擇父母供給(主要是大一、大二的),23%選擇打工兼職。這數據說明我校學生對父母的經濟依賴程度仍是非常高。
2、生存資料消費占絕大部分。
我校大學生每月的總體消費中67%是低于500元(女生居多),且該群體用于飲食支出的一般都低于250塊(家庭收入大多是1000-5000塊)。每月的總體消費是500--800元的僅占23%?傮w來說,大學生的消費仍然處于“溫飽”階段,即吃飯穿衣仍然是支出的主要方面;
3、存在虛榮與攀比的消費心理。
非名牌不買的比例就達13%,贊成AA制的同學只要53%。而這樣的群體本身的消費主要來源也大多來自父母。由此可見,還是有相當一部分同學存在虛榮與攀比心理;
4、工作的膽量與能力相對不足。
我們從網上得知,很多其他高校的大學生都有參加一定的兼職來當生活費。而調查顯示,目前為止,我校62%的大學生還沒做過兼職。就算是做過或正在做兼職的學生主要還是有相當一部分在做銷售員等與專業知識沒太多關系的工作。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我校大學生的消費狀況尚待逐步改善。他們在生存資料消費、發展資料消費、與享受資料消費等諸多消費結構里面,首先考慮生存資料消費,但也注重資料消費、與享受資料消費?偟膩碚f,我校大學生還處在相對較低的消費階段,這與大學生的全面發展不協調。而對于流行與時尚的追求似乎對大部分學生來說還是一個令人聞之色變的話題,他們也喜歡這些,可目前的消費能力不支持他們對流行與時尚的過度向往。這一定程度上造成我校大學生的自卑心理。他們勤工儉學,更多時候付出的知識體力與時間,日常消費壓力仍很大。這與我們位于相對發達的城市的的高校的情況很不一樣。
(二)對策
1、我們要主動承擔自己的一部分生活費。
父母已經為我們付出了很多。作為一名來自農村的大學生,我想我有充分的代表性。我們的父母要不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地道農民,就是出賣廉價勞動力
安徽科技學院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暑期社會實踐調研報告
7的農民工。他們為我們這些兒女發出了半輩子的心血。我們呢,可不能總是活在他們的庇佑之下,在不影響學習的基礎上適當的做點兼職。我們大學生本人要爭氣,要不斷地追求上進,力求日后能改善自己和家庭的生活消費。當然,這也是支持推進我們全民小康的重要舉措。
2、政府相關部門應增加對我校貧困生的支持。
尤其是要改善學生的飲食條件。我校學生大多來自偏遠農村,嚴重的經濟壓力讓學生們更容易自卑,且用于學習上的經濟支出少之又少,這不利于學生們的學習進步。政府還要引導整個社會正確對待貧困生。不要過分強調他們的特殊身份。少搞一點主義,多做一點實事。采取積極的就業政策,真正為大學生提供更好的就業環境。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
3、學校家長要關注大學生的消費心理的健康成長。
時刻提醒學生們“一飯一粥,當思來之不易”,警惕自己有虛榮攀比的不正確的消費心理。如有這些心理要及時與學生本人進行溝通,循循善誘,切忌一味指責,傷害學生的感情。
4、社會與學校、家庭要引導大學生探索更美好的生活的的途徑。
學校應加大對學生就業能力的培養,教育鼓勵學生在不影響學習的前提下做一些有利于提高綜合能力的兼職。學校應多提供一些勤工儉學的工作崗位。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蔽覀兊穆肥冀K要自己走才能走好。學生們都知道,短暫的經濟幫助不如一個謀生手段。學生們經驗尚淺,要探索出更美好的生活的的途徑離不開社會與學校、家庭的及時正確的引導。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雖然,社會上很多人都認為,大學生健康的消費風氣應成為建設“節約型”校園的一項重要內容?晌艺J為,我校校風建設應該不要輕視大學生投資理財方面的內容。適當培養我校大學生的賺錢方式和塑造大學生健康的消費心理和行為,以促進大學生學業的成功追求的同時自身的社會能力也得到提高。我們該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設計有關大學生提高自身素質與健康消費理念的活動專題,并且持之以恒。
學生調查報告 篇10
告別了緊張的高中時期,我們來到了學習、生活、情感都非常自由開放的大學。在這里我們可以任由感情的釋放,當然戀愛將成為一項必修課程。9月15日,我們全部組員就大學生談戀愛這個話題進行了調查。
上午,我們把已經準備好的一百份針對大學生談戀愛的調查問卷發給一百位同學,讓同學們即時完成了問卷答題。隨后又針對我們問卷的答案進行了分析。對此我們作出了如下這樣的分析:
調查顯示,“贊成談戀愛”的同學占64.1%,同時9.1%“已經談成”,26。4%的同學認為“學習期間不想戀愛”。另外一些同學戀愛動機簡單化許多大學生在戀愛中沒有考慮到將來的結婚,不是清楚地自覺地意識到應選擇一個終身伴侶,他們戀愛,只是因為需要愛和被愛。還有一些同學急著找女朋友、男朋友想戀愛。
有趣的是,專業不同對大學生談戀愛的現狀有影響。其中,工科專業的男女生“從未考慮”的比例最高;“曾經談過,目前未談”和“失戀”所占比例最高的是外語專業男生和藝術專業女生;藝術專業男生以“正在談戀愛”的比例最高,后者高達40.8%。
另外一個有趣的發現是,學習成績對大學生變戀愛現狀具有一定影響。與人們一般所認為的不同,成績優異的男女生正在談戀愛的最多,而學習成績差的男女生“從未考慮”和“失戀”的最多。
很多人認為大學生應將重心放在學習上,以學習為主,盡量不要因為談戀愛而景響學習。沒錯,大學生應將主要精力放在學習上、增加閱讀量與知識儲備量以及提高人文內涵。盡管有部分學生談戀愛影響了學業有的甚至荒廢了學業,部分學生沒有協調好沒有掌控好時間的分配,可并不能否認談戀愛的作用。
大學三、四年的生活雖說是豐富多彩,可很多時候也是孤獨寂寞的,對于這一點上過大學的朋友會明白的。這時談戀愛可以減少孤獨豐富生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與人溝通的能力、學會換位思考與關愛他人、掌握為自己負責的能力,而這些能力與素質恰恰是走上工作崗位上的需要。誠然大學生要多讀書但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工作崗位上需要的這些能力與素質。但談戀愛不要耗費大學生朋友過多的時間,要知道你還是學生,你還沒有收入,你的學費都是父母親提供的。你在大學里讀書承載著父母的對你的巨大期望,你應該將這種期望轉化為前進的動力。
如果你把過多的時間放在談戀愛上就是一種不負責任,不僅僅是對父母的不負責,也是對自己的不負責。談戀愛時需要成本的也是要付出代價的,有本事自己掙錢而不要靠家里人供應,如果你能做到筆者非常敬佩你,你是個男子漢。如果你還是靠父母親“救濟”,對不起,你必須承擔責任,對父母負責,對父母對你的期望負責。
競爭日益激烈,就業形勢越來越差。大學生要想找到工作,必須要有不可替代的核心競爭力而這種競爭力的塑造主要是在大學里。大學生朋友應想方設法地提高自己、增加工作技能,為自己在競爭中獲得好工作增加籌碼,而這必然要耗費大學生的時間。
最后,我們全體組員也發表了我們自已對大學生談戀愛的看法,我們認為:我們要有正確的愛情觀和行為習慣,提倡志同道合的愛情;擺正事業和愛情的關系;愛情需要互相理解,互相信任,是一份責任和奉獻。我們要有愛情,但我們必須將愛情和學習的關系處理好,樹立正確的愛情觀。
我們五個人通過這次活動,更加明確了大學生談戀愛的利弊,同時更加了解我們大學生目前對戀愛的想法和意見。在這次活動中,我們不僅增加了我們彼此之間的友誼,還讓我們體會到了怎么做一份市場調查,怎么樣了解社會。這次活動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中學到了不少的知識,?我們很珍惜這次機會。
【【熱門】學生調查報告合集10篇】相關文章:
學生調查報告08-27
【熱門】學生學習計劃合集10篇01-11
大學生消費調查報告(合集15篇)01-13
學生寫作調查報告01-15
學生安全調查報告10-30
學生兼職調查報告08-19
學生暑假調查報告08-18
【熱門】學生實習報告范文合集5篇01-01
【熱門】學生實習報告范文合集六篇12-22
學生調查報告15篇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