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旅游的調查報告

        時間:2022-07-27 14:18:00 調查報告 我要投稿

        關于旅游的調查報告15篇

          隨著個人素質的提升,報告的適用范圍越來越廣泛,報告根據用途的不同也有著不同的類型。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對寫報告很是頭疼的,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于旅游的調查報告,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于旅游的調查報告15篇

        關于旅游的調查報告1

          建始縣發展鄉村旅游起步較早,xx年業州鎮就與旅游局共同發起在野韭池搞農家樂試點,當時由于經驗不足,沒有做得很有特色。其實鄉村旅游是以鄉野農村風光和活動為吸引物、以城市居民為目標市場、以滿足旅游者休閑娛樂和回歸自然等為目的的一種旅游方式。它是一個市民需要、農民受益、前景無限廣闊的新興產業。

          一、建始鄉村旅游發展的優勢、現狀與差距

          我們認為,我縣具有發展鄉村旅游的突出優勢。我們也看到,鄉村旅游已呈現出較好的發展勢頭,但也還存在一些問題。

          (一)優勢突出,開發潛力巨大

          1、優越的地理條件是發展鄉村旅游的基礎,F在的建始無線通信已完全覆蓋全縣,對外信息交流非常便捷。高速公路即將通車,建始已經融入了恩施州一小時經濟圈,鐵路也即將通車。建始大部分的鄉村距縣城都在一個小時以內的車程。加上兩條國道、清江水路的立體交通網絡將逐漸形成。便捷的交通將為建始縣鄉村旅游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

          2、良好的生態植被,宜人的環境氣候是發展鄉村旅游的有利條件。我縣山嶺縱橫、河谷幽深。最高海拔2090米的太平峰,最低的野三口310米,使之立體氣候明顯。典型的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雨量充沛,氣候溫和,既無嚴寒,又無酷暑。70%的森林覆蓋率,是最適宜人類和動植物生長的地方。良好的生態和宜人的氣候環境為我們發展鄉村旅游提供了最好的條件。

          3、豐富的旅游資源是發展鄉村旅游的巨大潛力。我們除了擁有“人類起源地”的國家級桂冠,還有聞名全國的“南方最大的落葉松基地”長嶺崗林場,還有清江發源地之一的野三河,龍骨水瀑布及原始森林,奧陶紀石林代陳溝,山水風光獨特的大沙河等等。這些都是我們發展鄉村旅游的巨大潛力。原始的自然風貌迷人,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奇異誘人。與此同時,我縣廣大農村生態良好的田園風光、山清水秀的鄉野村落、風格獨具的農家小院,慢節奏的農家生活方式、綠色環保的農副產品、風格獨特的農家飲食、熱情好客的農民朋友,都是極好的鄉村旅游資源。這些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必將為我縣鄉村旅游的發展帶來無限的商機。

          4、深厚的文化底蘊,純樸的民俗民風是打造鄉村旅游的重要形式。我們除了擁有蜚聲中外的民歌《黃四姐》以外,還有《中國名勝辭典》中推介的石通洞、石柱觀等名勝古跡。絲弦鑼鼓、鬧年歌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打造鄉村旅游精品的獨具特色重要形式。吳國楨故居、五陽書院等一批歷史古跡以及中共湘鄂西地下黨革命活動地、官店戰場壩蘇區、紅軍樹等紅色旅游資源;獨具民俗特色的漢族、苗族、土家族文化,和善良純樸、率性耿直、熱情好客的民俗民風。這些優秀的地方文化,是鄉村旅游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

         。ǘ┼l村旅游勢頭良好,有待于引導

          我縣鄉村旅游是伴隨著人民小康生活的到來而應運而生,沐浴著農村改革的春風春雨而茁壯成長的朝陽事業。

          它的發展現狀呈現出幾個特點。

          1、因地制宜,農家游樂應運而生。新世紀之初,步入整體小康的城里人到鄉下休閑度假漸成時尚,一些農戶就根據自己條件,開發出了以農家樂為主的鄉村休閑旅游產品。如對應城區休閑需求的“野韭池新農村”、紅土坪的“xx山莊”、“xxxx”等,對應到風景區觀光游客食宿的“黃鶴橋農莊”、高坪的“八角人家”、“偏溝灣農莊”等。因為市場有需求,農家樂一產生就顯現出蓬勃的生機與活力。幾年之間,我縣鄉村旅游已成穩步發展趨勢。

          2、因陋就簡,不記成本廉價經營。起步階段的多數鄉村旅游經營者由于資金有限,投入就不大,因而硬件設施都顯簡陋。一些農戶因陋就簡上陣,主要靠低廉的價格吸引游客。雖然收入不多,也使世世代代務農為本農民嘗到了甜頭。

          3、因人成事,各自為政短線為主。廣大農民在完全沒有看到過農家樂是什么樣子,更談不上有什么經營經驗的情況下,自己認為該怎么干就怎么干,把一個個農家樂辦了起來。他們大多以接待一天兩天的游客,提供餐飲住宿、棋牌娛樂為主的短線經營。在不斷的探索中他們闖出了種田之外掙錢的路子。

          4、因勢利導,點多面廣漸成氣候。以農家樂為主的鄉村旅游一經出現,相關部門和各鄉鎮就給予了它足夠關愛和照顧。在大力宣揚鼓勵的同時,還給予了用地、用電、用水、稅費等各方面實實在在的幫助和扶持,因勢利導,全方位推進鄉村旅游的發展。如高坪、花坪召集各農家樂主協商制訂服務規范,舉辦農家樂從業人員的培訓等。據統計,我縣現有農家樂50多家,接待能力已達上萬人。野韭池在雙休日和節假日多的時候一天接待游客100多人。

         。ㄈ┢鸩诫A段,存在不少問題

          1、認識不足,市場觀念不強。首先是對鄉村旅游的產業地位認識不夠,沒有看到鄉村旅游廣闊的市場前景。認為旅游只是風景名勝區的事,鄉村地區沒什么可游的,從而忽視鄉村旅游的發展。再就是缺乏對鄉村旅游基本特征的認識,在開發鄉村旅游產品時忽視有效地保持“鄉村性質”和“鄉村意象”,出現了建筑城市化、活動簡單化等趨向。不少農家樂就是一個“鄉村麻將會所”。

          2、基礎落后,功能配套不全。目前我區廣大農村道路差,還不具備可進入性;還有部分農村農電網未改造,電力不穩定;大部分鄉村沒有建成集中供水體系,未用上安全衛生的自來水。廁所的沖水、洗浴條件沒有改善,接待游客的硬件設施、景點建設、環境打造等總體上講還比較差,整個基礎設施的配套不全,還不能很好地滿足游客吃、住、行、游、購、娛等多方面的需要。

          3、缺乏規劃,零亂無序開發。因為沒有一個規劃作指導,各地的農家樂都是由經營者自己謀劃、自行設計、自主建設起來的。由于他們各方面的局限,導致資源未得到有效利用,有的甚至造成了浪費,也出現了無序開發、重復建設、惡性競爭的現象。

          4、產品初級,特色不夠鮮明。由于缺乏市場理念、產品定位不準、大都缺乏文化內涵、多數是個體經營,大部分農家樂的規模小、檔次低,且多以副業形式開展,故經營效益也不是很好。

          5、沒有在“樂”字上做文章。不少村民小農意識濃厚,只注重眼前利益。在農家樂建設和經營中沒有在“樂”字上做文章,只顧賺錢,有的還破壞生態,污染環境。不是真正的農家樂。

          二、建始縣鄉村旅游發展的目標與定位

          如前所述,我縣完全有條件依托豐富的自然和人文資源,建設形象鮮明、風貌獨特、吸引力大、競爭力強的鄉村旅游強區。筆者認為,我縣鄉村旅游總的定位是建成恩施、建始城的后花園。這個總的定位又可分為四個重要的基地:即建成對大都市最具吸引力的觀光農業基地、休閑度假勝地、納涼避暑重地、戶外運動場地。

         。ㄒ唬┧拇蠡氐氖袌龆ㄎ

          1、觀光農業基地。依托業州的生態農業大觀園、現代農業展示區、高山反季節蔬菜示范區、藥材種植示范區、生態有機茶園、果園、花卉苗木園、高山牧場、水產養殖場等一系列農牧水產業作載體,不斷擴大各片區種養殖規模,提高檔次,增強觀賞性與參與性。逐步形成大觀的大棚時鮮蔬菜,時令水果,反季節蔬菜、藥材和高山牧場,其他大小水庫的生態水產養殖等一系列極富觀賞性和參與性的知名的品牌項目,使之成為建始縣最具影響力和吸引力的觀光農業基地。

          2、休閑度假勝地。依托交通要道、風景名勝區、江河水庫、森林草場等生態良好、環境宜人的地方,建設一批度假村、休閑山莊和農家樂。形成對應不同社會階層、不同職業人群、不同年齡對象消費群體的規模不同、檔次不等的休閑度假場所。其中重點是環境的建設、特色的出新和服務的提升,給人以生態良好、環境優雅、獨具特色的飲食起居環境,安全衛生、細致如微、熱情周到生活與出行服務。使之不僅能留住游客,還要能吸引回頭客,甚至能成為他們定期或長期休閑度假的場所,成為他們的第二個家。

          3、納涼避暑重地。要利用素有“小武漢”之稱的花坪、落葉松基地長嶺崗等一系列高海拔山區和海拔在800米上下的廣大農村地區,夏季的氣溫要比火爐武漢、重慶低十多度這一得天獨厚的條件,建設納涼避暑重地。要根據不同的資源開發各具特色的消夏納涼項目,如修建森林木屋、湖邊草房、巖洞居室、竹林小院、溪邊吊腳樓、林間別墅等納涼度夏的場所;配套開發一些適合夏季的體育健身與游樂的項目,如湖庫垂釣、游泳、深潭跳水、溪流戲水、地宮探洞、林間游戲、散步、棋牌等;還可為一些人士提供諸如網上辦公、交易、科研、藝術創作的條件,為殘疾和康復病人提供療養、康復治療的條件,使他們都能較長時期的住下來,輕松愉快的工作和生活。

          4、戶外運動場地。依托享譽全國的落葉松基地長嶺崗,打造在全國都有影響力的山地戶外運動場所。既可舉辦如國際國內的山地越野車賽、山地自行車賽、軍事體育五項賽、攀巖比賽等正規的體育賽事;也可為廣大的“車友”、“騎友”、“驢友”等戶外運動愛好者提供活動場地。尤其值得一提的“驢行”活動,他們就特別鐘情于像長嶺崗等一些空氣新鮮人跡罕至的地方。可以設計若干條或長或短、或難或易的線路,沿途群眾為他們提供食宿、生活物資補給、向導護送等服務,也是高山偏遠地方開展鄉村旅游的一條路子。

          (二)典型引導樹立樣板

          建始縣的鄉村旅游發展了近十年,但是由于沒有很好的引導,大多數都辦成了農村飯館、麻將館,還有個別辦成低級趣味的場所。筆者在長期的旅游實踐中,多次到全國鄉村旅游辦的好的地方考察,河南的重度溝、海南的萬泉河、桂林的漓江等,都是充分利用當地的自然資源,在政府旅游主管部門的引導下,有效發揮資源的作用,極大地調動當地農民的積極性,讓農民在旅游開發和實踐中得到實惠。旅游業才能可持續發展。筆者建議在大沙河辦鄉村旅游試點,大沙河離城區近,生態環境好,時令水果有特色,農家樂也有一定特色。要在交通設施給予支持,即在汪家寨洞出口300米修建大沙河旅游碼頭(繞過了險灘),讓農民打造船,接城里的人們去大沙河,大沙河的自然風光優美、時令水果如釉子、梨子都是優良品種,在大沙河有發展鄉村旅游的基礎,旅游局曾經在那里做過探討,要組織當地老百姓學習和打造黃四姐文化品牌。一是政府要在基礎設施資金方面給予扶持;如步行道、水利設施等。二是旅游部門要有專人指導,抓好樣榜帶動全縣鄉村旅游的健康發展。

          三、建始鄉村旅游發展的對策與措施

          我們認為鄉村旅游的發展應當堅持四項原則,采取四項策略

         。ㄒ唬﹫猿炙捻椩瓌t

          1、突出鄉土特色的原則。對于都市人群來說,鄉村旅游就在于鄉村的特有魅力,既要保持鄉村的特有的“土”味和“野”味,也要保持鄉村旅游資源的原汁原味。

          2、保護與開發并重的原則。要遵循保護性的開發原則。開發是目的,保護是前提。必須要保護好鄉村的水、森林、植被等自然資源和農耕民俗等鄉村文化資源。要維護好當地的生態資源,防止人為的破壞和污染。

          3、自然美與人工美相協調的原則。鄉村旅游資源的開發是在其原有的自然風景的基礎上進行的加工改造,因而要使自然美和人工美有機的結合起來,協調二者的發展,使其變得山更青、水更秀。吃、住、行、游、購、娛等旅游接待服務設施,游覽標志標牌的設置等,都要既考慮服務功能的完善和配套,也考慮與鄉村景觀協調,使之具有濃郁鄉村特色。

          4、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相結合的原則。既要以取得最大經濟效益為目的,注意投入、產出的測算和經營管理,也要注意社會效益,要考慮旅游者的身心健康和獲得更多的知識;既要考察接待人數、旅游收入等經濟指標,又要考察基礎設施改善、民間文化的發掘、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等社會指標,做到兩個效益的雙豐收。

         。ǘ┎扇∷捻棽呗

          1、科學編制規劃,合理開發資源。要把鄉村旅游納入農村產業發展,納入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加以謀劃。要在對鄉村旅游資源進行全面調查的基礎上,制訂出我縣鄉村旅游的中長期發展規劃和近期發展規劃。要對這些地域旅游基礎設施的建設作出計劃安排,對旅游資源的利用進行統籌協調,對旅游產品的開發進行細致謀劃,對旅游景點和接待點進行合理的布局,對旅游風貌的設計加以規范。在規劃的引領下,合理開發具有地方特色的自然生態資源、民俗文化、傳統飲食和制作工藝等資源,穩步發展農業觀光型、休閑度假型、民俗文化型和美味佳肴型農家樂。

          2、借助各方力量,外引內聯開發。發展鄉村旅游最大的難題是資金問題。首先,政府要整合財政支農資金、扶貧資金、移民資金、項目資金等各方面的政策性資金,用于農村各項基礎設施建設。第二,各金融部門要大力支持,給鄉村旅游的各種項目發放更多的就業創業貸款。第三,要大力招商引資,以一些大項目吸引城市資本和工業資本投向鄉村旅游的開發。與此同時,要充分調市民和農民的主體積極性,以推進城鄉綜合配套改革為契機,出臺各種優惠政策,通過以項目換土地、土地作價或土地使用權為籌資方式,采用股份制開發等形式吸引外部資金。此外,還可以讓村民以資源入股、資金入股等形式,或以工代資,以勞動力轉化為股份等形式,共同參與鄉村旅游的開發。

          3、重大項目帶動,輻射引導發展。建始鄉村旅游發展應當堅持“大項目、大投入、大營銷”的戰略。要利用大項目擴大影響,發揮它們的輻射和帶動作用促進大批中小項目和農家樂的發展,使鄉村旅游形成星火燎原之勢。

          4、加強宣傳推介,實施品牌營銷。首先要做出如成都的“五朵金花”一樣的幾個精品項目,緊接著就要大力宣傳推介,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網絡等現代傳媒,借助旅行社等中介機構,以交通便捷、消費低廉、綠色健康、田園風光、農家美食、知青年代、周末休閑、回歸自然等等為賣點對外營銷。要在對鄉村旅游精品線路和項目進行整體包裝的基礎上,舉辦鄉村旅游展示會、新聞發布會加以宣傳推介,并以各種節慶活動促銷,促進鄉村旅游的蓬勃發展。

        關于旅游的調查報告2

          第一部分日本出境游趨勢

          自xxxx年日本實行海外旅行自由化以來,出境旅游人數迅速增加。1990年突破了1000萬人次,2019年達到1782萬人次。此后,受日本泡沫經濟破滅、非典和世界金融危機等事件和因素的影響,長期處于低迷和徘徊狀態。2019年,在經歷了“失去的十年”之后,日本經濟出現轉機,表現在失業率逐漸降低,國民消費信心逐步恢復,從而再次引發了日本國民出境旅游的熱潮,出境旅游人次首次超過1800萬。

          2019年,受日中、日韓關系惡化以及日元貶值的影響,日本出國旅游人數減少到1747萬人次(比上一年減少5.5%)。總體來看,日本的出境游未來會以1700萬人次為中心上下徘徊,很難有進一步的上升空間。

          2019-2019年日本出境旅游總人數情況(數據出處:日本旅游發展局)

          一、七成以上日本人有海外旅游經歷

          從調查結果看,在近5年,6成以上的日本人有海外旅游的經歷,超過三分之一的人有3次以上海外旅游經歷。

          日本人有過海外旅游經驗的比例

          其中,女性平均海外旅行次數略高于男性,隨著家庭收入的增高,女性海外旅行的次數明顯增多。

          出境游客中男女比例的變化

          二、出境旅游意愿偏冷

          從調查結果看,超過2成人對過去一年的家庭收入滿意,并認為未來一年收入會有所增加。但認為未來一年收入會減少的也有2成。

          而對于當前是否是海外旅游的好時機這一問題,認為是好時機的不足兩成,不好也不壞的為3成左右,持正面和中性看法的接近5成,持否定態度的占4成以上。

          對當前是否海外旅游好時機的看法

          綜合來看,日本人的海外旅游消費信心指數為39.65,出境意愿處于偏冷的狀態。

          三、旅游目的地從亞洲轉向歐美

          從海外旅游目的地看,迄今為止,日本游客到訪最多的地區是美國,其次是中國、韓國。

          在有關今后3年最想去的目的地這一問題上,回答美國的占36.8%,第二位和第三位分別是法國和澳大利亞,香港和臺灣排第5位,中國大陸則在第10位。

          未來3年想去的國家和地區

          其中,20-39歲的中青年人群選擇想去歐洲旅游的比例高于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亞洲國家中,20-39歲的中青年人群更偏愛中國香港/臺灣和新加坡,中國大陸的吸引力不高。

          第二部分日本來華旅游進入停滯期

          截至2019年,日本一直居中國入境游國外游客的第一位。2019年雖然被韓國超越退居第二位,但入境人數一直保持增長。2019年,日本來華游客達到創紀錄的397.8萬人次,2019年和2019年,因世界金融危機的爆發而有了大幅度下降,2019年和2019年雖然開始有所恢復,但從2019年起,受中日政治關系影響,開始又進入下降趨勢。2019年,日本來華游客為287.8萬人次,同比下降18.2%,較2019年減少了110多萬人次。

          日本來華旅游人數的增長

          以2019年為例,日本出境游整體增長8.2%,其中,增長比例最大的是泰國,達21.8%,其次是越南,為19.7%,第三位是新加坡,增長15.3。在主要國家中,中國是唯一例外,減少了3.8%。

          2019年日本出境游主要國家、地區的增長比率

          一、日本來華旅游的特點

          從日本游客來華旅游的目的看,回答觀光旅游的占8成,回答美食、購物的均為4成左右,其次是度假,占3成,商務出差的接近3成。

          來華旅游目的

          與此相關聯,在日本出境游游客中,男女比例接近1:1,但在來華游客中,男女比例為6:4,男性多于女性。

          日本來華游客與海外游客的性別比較

          從年齡來看,在有過來華旅游經驗的人中,45歲以上年齡層的比例超過總體的一半以上,較日本出境游客的平均值來說,來華游客中中老年的比例偏高。

          日本來華游客的年齡構成

          從以上分析看,日本來華游客中男性和中老年人偏多,來華旅游多是為了觀光游覽而非休閑度假。而從日本出境游的總體來看,休閑度假旅游所占比例越來越大,且女性和青少年旅游者正處于不斷上升的階段。由此可見,日本來華旅游的游客屬性與日本出境游的主流有一定偏差。

          二、來華旅游的概況

          1.來華旅游的方式

          從本次調查看,日本來華旅游的方式,以選擇“自由行”的最多,超過半數;其次是“全包價旅行團”。通常來說,高收入人群、二次旅游的人多選擇自由行,而低收入人群和第一次來華旅游的游客傾向于選擇參團旅游。其中,男性選擇自由行的比例明顯高于女性,女性更偏好全包價旅游團。

          來華旅游方式

          2.在華游覽的城市數量

          接近60%的日本游客到中國旅游會選擇走訪2至3個城市,但也有三分之一的人只到1個城市。

          來華旅游的城市數量

          3.逗留時間

          關于旅游期間在華逗留時間,3-5天為最多,占總體的61.6%。一周以上的占8.3%。

          來華旅游的逗留時間

          4.在華旅游花費

          日本游客每次來中國旅游的花費以1000-1500美元最為普遍,以此消費為界高低兩邊大致相當,2500美元以上僅有10%,平均值為1300美元左右。其中,男性每次來中國旅游花費在2500美元以上的比例最高。

          在華旅游花費

          三、對來華旅游滿意度:得分為76分

          在旅游滿意度方面,對于最近一次來中國旅游體驗的回答,絕大部分人喜歡選擇“一般”這樣的中性評價。如果以50分為基線,將“比較滿意”+“滿意”視為高評價,將“不太滿意”和“不滿意”視為低評價,則旅游住宿、整體體驗、旅游景點、旅游餐飲四項明顯是高評價,而旅游交通、購物體驗、旅行社服務、旅游娛樂和出入境服務等軟性指標則為50分以下的低評價。而對中國旅游整體體驗明確表示滿意的為66.7%,按照百分制換算的話,得分為76分。

          對中國旅游的滿意度評價

          其中,女性對旅游景點、旅游信息和整體體驗的滿意度均明顯高于男性。50歲以上人群對中國旅游的整體體驗滿意度高于其他年齡段的人群。

          四、今后來華旅游意愿

          對來華旅游表示“非常有興趣”和“有些興趣”的總計為37.8%。而回答“沒有興趣”的接近6成。沒有興趣的多于有興趣的超過兩成。其中,50歲以下中青年男性對來華旅游表示有興趣的比例更高。

          對中國旅游感興趣程度

          在各項來華旅游的因素中,悠久歷史占的比例最高,為總體的34.5%,其次是優美的自然風光,國寶熊貓居第三位。其中,40歲以上中青年人群對自然風光最感興趣,女性對大熊貓感興趣的比例高于男性。

          對中國旅游感興趣的因素

          具體到今后幾年有沒有去中國旅游的打算這一問題,表示“沒有去過,以后也不打算去”的為73.4%,加上“去過,所以不打算再去”的10.7%,意味著未來幾年,完全沒有計劃來中國旅游打算的達84.1%。表示“有去過,但以后打算去”和“去過,以后還打算再去”的為15.9%。

          今后幾年是否有去中國旅游的打算

          關于不愿來中國旅游的原因,選擇空氣污染的比例最高,占總體的一半。其次是治安不好和不喜歡中國,均為4成。近年來,中日關系的現狀直接影響了日本游客的來華意愿。

          不愿來中國旅游的原因

          第三部分中國主要旅游目的地在日本的形象

          一、中國主要城市在日本形象

          北京和上海在日本擁有極高知名度,認知率均為96%以上,屬于第一梯隊。南京、天津、青島、廣州、大連認知度均在50%左右,屬于第二梯隊。西安、重慶、哈爾濱、蘇州和敦煌、桂林為第三梯隊,認知率在30%以上。其他城市的認知度在30%以下。

          中國主要城市在日知名度

          在希望去旅游的中國城市中,上海的比例最高,達67.8%;其次是北京,為50.3%;其余城市均低于10%。其中,成都9.5%、青島7.6%、洛陽5.9%,相對較高。

          去中國主要城市旅游的意愿

          二、中國主要景區在日本形象

          對中國旅游景區認知度最高的是萬里長城(94.4%);其次是少林寺和故宮,認知度在40%-50%之間,這些屬于第一梯隊;桂林、兵馬俑、九寨溝、景德鎮、黃山、布達拉宮、蘇州園林等屬于第二梯隊,認知率在10%左右及以上。

          對中國主要景區的認知

          從日本游客對中國主要景區感興趣的程度看,萬里長城遙遙領先,43.6%的人表示想去游覽。幾乎凡是對中國旅游感興趣的人,都希望到長城一游。接下來是故宮、少林寺和桂林。兵馬俑、莫高窟和九寨溝也有一定的人氣。

          對中國主要景區的旅游意愿

          三、感興趣的旅游帶

          對中國哪些旅游帶感興趣的調查中,回答萬里長城旅游帶和絲綢之路的比例最高,均超過半數,屬于第一梯隊;其次是京西滬桂廣旅游帶、黃河旅游帶和長江旅游帶,占3成左右。但對于剛剛被評選為世界文化遺產的京杭大運河感興趣程度總體不高,只有1成多一些。

          其中,男性對青藏鐵路沿線游和內蒙古草原之旅感興趣的程度高于女性。

          感興趣的旅游帶

          第四部分中國對日旅游傳播效果的評價

          一、互聯網是日本游客獲取中國旅游信息的最主要途徑

          關于獲取有關中國旅游信息的途徑,互聯網被排在第一位,占7成;其次是電視,為57.2%;第3位是報紙,為兩成左右。而中國媒體/網站、廣播、戶外廣告、郵寄廣告、交通工具(巴士、地鐵)和推廣活動等,均低于5%。

          獲取有關中國旅游信息的途徑

          二、對中國主要城市在日旅游傳播活動的接觸情況

          隨著近幾年中國旅游市場的繁榮,中國更多城市及景區開始加強對旅游宣傳促銷的投入,除了結合自身資源加大對旅游產品的開發外,還積極主動向海外推介自身的旅游形象。從調查結果看,接近半數的日本民眾一定程度上接觸過上海和北京旅游傳播活動或相關信息。其次是西安、青島、南京、桂林、敦煌等城市,接觸率均在10%以上,其他城市均低于10%。另有3成的人從未接觸過類似的旅游推廣活動或信息。

          對中國各省區旅游傳播活動的認知

          對于國家旅游局組織的各項以“美麗中國”為主題的活動,表示“非常了解”的為2.6%,“有些了解”的為7.6%,總體認知率只有一成多。

          對“美麗中國”推廣活動的認知

          在調查中,我們選擇了7個國家的對外旅游傳播口號請調查對象進行評價。其中,“日本,精彩無限(Japan Endless Discovery)”受到的評價最高,其次是“迷人的泰國(Amazing Thailand)”,“美麗中國(Beautiful China)”居第五位。

          對各國旅游口號的評價

          第五部分總結與建議

          一、盡管日本的出境游在2019年出現一次高潮,但從2019年開始,又出現下行趨勢。從調查結果看,日本人的海外旅游消費信心指數總體偏冷,未來很難有大的增長空間。

          從日本來華旅游來看,存在多種不利的影響因素。除了中日關系、霧霾、安全問題等外部客觀因素外,更主要的是日本人來華旅游意愿較低。從調查結果看,明確表示未來幾年有來華旅游打算的只有15.9%。這種心理的變化往往會有很長時間的影響。

          二、在這種大背景下,對于日本來華旅游的營銷推廣應把側重點從量的擴大轉移到質的提升上來,逐步推進日本來華旅游的升級換代。目前,日本來華游客中以男性和中老年人偏多,來華旅游的目的多集中在觀光游覽而非休閑度假。而從日本出境游的總體狀況來看,休閑度假旅游所占比例越來越大,且女性和青少年旅游者正處于不斷上升的階段。由此可見,日本來華旅游的游客屬性與日本出境游的主流有一定偏差。隨著對中國懷有特殊情感的老一代日本人逐漸減少,日本老年市場的開拓會越來越困難。這需要我們要逐漸把重點轉移到面向年輕人、女性等日本主流消費者,開發適合他們需求的旅游產品。

          三、改善和提升中國的旅游形象,特別是塑造主要旅游城市的鮮明形象和旅游目的地形象是中國開拓對日旅游市場的重要課題。在中國的主要旅游城市中,除了北京和上海擁有極高的知名度和信息傳播影響力外,其他城市還存在不小的差距。一些城市,如南京、天津、青島、廣州、大連等雖然在日本擁有較高知名度,但主要是歷史上形成的。日本民眾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有機會接收到這些城市的旅游信息。

          此外,日本游客認知度較高的旅游目的地,如萬里長城、少林寺、故宮、桂林、兵馬俑、九寨溝、景德鎮、黃山、布達拉宮、蘇州園林等均屬于有著悠久歷史的古跡或自然風光景觀,對中國近年來新興起的旅游目的地認知度非常低。在繼續強化優勢城市和景區的對日傳播的同時,有計劃地對日本推出一些有影響力和競爭力的旅游城市及旅游目的地,特別是加大一些旅游帶的傳播,如青藏鐵路、京杭大運河等,是開拓日本旅游市場的關鍵所在。

          四、利用在華日本人開展傳播

          從調查結果看,日本民眾獲取中國旅游信息的途徑主要是互聯網和電視。但在中國旅游機構針對日本開展的旅游傳播活動中,這兩種手段的優勢并未得到充分發揮。首先,從互聯網利用來看,社交媒體的作用越來越大,但由于語言與傳播方式的特點,中國旅游部門開展社交媒體作用非常有限。目前,在中國長期居住的日本人約有14萬人,他們很多都擁有臉譜等社交網絡,有些還開設了自己網頁或網站,對中國社會生活及旅游資源都比較熟悉,較之日本大眾媒體,能夠更加充分客觀地向日本民眾傳遞中國的信息。為此,有必要在今后的對日傳播中,讓在華長期居住的日本人在其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其次是電視。雖然伴隨互聯網的發展,電視的作用有所下降。但在部分人群中,電視依舊是第一媒體,特別在形象化傳播中國旅游資源與形象方面,電視有著不可取代的作用。1979年,日本NHK與CCTV合作拍攝的《絲綢之路》在日本播出后,在日本引起巨大反響,對之后的中國旅游熱起到了很大作用。此后,NHK與中國合拍或獨立拍攝了大量與中國相關的紀錄片,如《《話說運河》《望長城》《故宮》 《中華文明502019年》《新絲綢之路》《關口知宏之中國鐵道大紀行》等,成為日本民眾了解中國的最直觀的渠道和途徑。

          五、借鑒日本開發入境游的經驗

          日本為促進經濟復蘇,制訂了“觀光立國”戰略,取得了明顯成效。日本的成功經驗包括:

          (1)確定重點市場,優先投入預算,積極開展持續性宣傳。

          (2)開發適合外國游客的旅行線路和旅游產品。

          (3)發動地方政府和企業參與日本旅游推廣。

          (4)放寬簽證。日本幾乎對所有發達國家都實行了旅游免簽政策。

          (5)改進和完善旅游環境。

        關于旅游的調查報告3

          引言

          為了在世界各地積極推廣生態旅游,聯合國把20xx年命名為“生態旅游年”。作為聯合國“生態旅游年”的活動計劃之一,世界生態旅游峰會于5月19日——22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召開。會上來自132個國家的公有、私有及非政府部門的1000多名代表就生態旅游發展問題進行了研討并提出了建議。大會發布了《魁北克生態旅游宣言》,并擬提交給20xx年8~9月份在南非舉行的世界可持續發展首腦會議(WD)。作為對聯合國“生態旅游年”的積極響應,許多國家和地方機構也在20xx年舉辦了各種類型的研討會。

          聯合國“生態旅游年”以及圍繞主題年的一系列活動的開展,推動各國政府、生態旅游的經營者、消費者之間的更好合作,為生態旅游在世界范圍的發展提供了契機。也必將促進我國的生態旅游研究和實踐發展。

          早在1999年,我國國家旅游局就確定該年為“生態環境旅游年”,各地也借機推出了一些生態旅游產品,在我國展開了轟轟烈烈的生態旅游實踐活動。隨著環保觀念的日益深入人心和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生態旅游也獲得了長足的發展。

          特別是近年,很多開展生態旅游的區域地處西部或者邊遠貧困山區,旅游業被資源稟賦良好的西部和貧困地區當成了優勢產業,成為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替代產業。生態旅游這種兼顧經濟、環境、社會效益的旅游形式更是倍受推崇,成為西部地區和邊遠貧困地區脫貧致富、堅持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選擇。

          但是,由于生態旅游在發展的過程中也產生了一系列的問題,因此,生態旅游在倍受關注、并被寄予厚望的同時也招致了很多的非議。什么才是真正的生態旅游?怎樣實現生態旅游諸多目標的和諧統一從而推動生態旅游的成功實踐?值此聯合國“生態旅游年”之際,在我國“生態環境旅游年”實施后的第四個年頭,對我國生態旅游發展中的問題進行總結和分析,為下一步我國的生態旅游發展掃清障礙,成為當前緊迫的任務。

          一、生態旅游概念的提出和實踐發展

         。ㄒ唬┥鷳B旅游概念的提出

          關于“生態旅游”這一概念是由誰最早提出的,目前尚未有定論[1][1]。大多數觀點認為“生態旅游”一詞是由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特別顧問、墨西哥專家謝貝洛斯·拉斯喀瑞(Ceballos-Lascurain)在20世紀80年代初首次提出的。但是,直到1992年“聯合國世界環境和發展大會”的召開,在世界范圍內提出并推廣了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和原則之后,生態旅游才作為旅游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形式在世界范圍內被廣泛的研究和實踐。

          “生態旅游”概念一經提出之后,世界上很多組織和研究者都從不同的角度對生態旅游進行了界定,至今尚未有一個統一認可的定義,對生態旅游的內涵也眾說紛紜。不過,關于生態旅游的目標卻得到了基本的認同:生態旅游應該保護自然資源和生物的多樣性、維持資源利用的可持續性,實現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為了更好的實現這一目標,生態旅游應該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唯有經濟發展之后才能真正切實地重視和保護自然;同時,生態旅游還應該突出對旅游者的環境教育意義,生態旅游的經營管理者也更應該重視和保護自然。

          正如世界旅游組織秘書長弗朗加利在世界生態旅游峰會的致詞中指出的“生態旅游及其可持續發展肩負著三個方面的迫在眉睫的使命:經濟方面要刺激經濟活力、減少貧困;社會方面要為最弱勢人群創造就業崗位;環境方面要為保護自然和文化資源提供必要的財力。生態旅游的所有參與者都必須為這三個重要的目標齊心協力的工作!

          (二)國際生態旅游實踐

          生態旅游目前已經成為當今世界旅游業發展的熱點,生態旅游的實踐區域也在不斷的擴大,較早發展生態旅游的地區和國家也在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1、生態旅游實踐的主要地域和內容

          非洲是世界生態旅游的重要發源地之一,野生動物資源為世人矚目,尤其是南部非洲成為當今國際生態旅游的熱點地區,具有代表性的有肯尼亞、坦桑尼亞、南非、博茨瓦納、加納等國。

          在美洲生態旅游較發達的地區是亞馬孫河流域,代表國家有哥斯達黎加、洪都拉斯、阿根廷、巴西、秘魯、智利、美國、加拿大等。

          在亞洲,最早開展生態旅游活動的地區出現在印度、尼泊爾和印度尼西亞以及馬來西亞等地。

          此外英國、德國、日本、澳大利亞生態旅游也有所發展。

          這些地區和國家開展的主要生態旅游活動有野生動物參觀、原始部落之旅、生態觀察、河流巡航、森林徒步、賞鳥、動物生態教育以及土著居民參觀等。

          2、國際生態旅游發展的主要經驗

          在生態旅游發展的過程中,以上的國家和地區都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主要做法有:(1)立法保護生態環境。例如1916年,美國通過了關于成立國家公園管理局的法案,國家公園的管理納入了法制化的軌道。在英國,1993年就通過了新的《國家公園保護法》,旨在加強對自然景觀、生態環境的保護。自1992年里約會議以后,日本就制定了《環境基本法》。1923年芬蘭頒布了《自然保護法》。(2)制定發展計劃和戰略。美國在1994年就制定了生態旅游發展規劃,以適應游客對生態旅游日益增長的需求。澳大利亞斥資1000萬澳元,實施國家生態發展戰略。墨西哥政府制定了“旅游面向21世紀規劃”,生態旅游是該規劃的重點推介項目?夏醽喺椭贫嗽S多重要的國家發展策略,其中特別將生態旅游視為重點項目。(3)進行旅游環保宣傳。在發展生態旅游的過程中,很多國家都提出了不同的口號和倡議,例如英國發起了“綠色旅游業”運動,日本旅游業協會召開多次旨在保護生態的研討會,并發表了“游客保護地球宣言”。(4)重視當地人利益。生態旅游發展較早的國家肯尼亞,在生態旅游發展的過程就提出了“野生動物發展與利益分享計劃”。菲律賓通過改變傳統的捕魚方式不僅發展了生態旅游業同時也為當地人提供了替代型的收入來源。(5)多種技術手段加強管理。在進行生態旅游開發的許多國家都通過對進入生態旅游區的游客量進行嚴格的控制,并不斷監測人類行為對自然生態的影響,利用專業技術對廢棄物做最小化處理,對水資源節約利用等等手段以達到加強生態旅游區管理的目的。澳大利亞聯合旅游部、澳大利亞旅游協會等機構還出臺了一系列有關生態旅游的指導手冊[2][2]。此外,很多國家都實行經營管理的分離制度,實施許可證制度加強管理。

          二、中國生態旅游的發展現狀

          雖然生態旅游所闡發的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依稀可以在我國古代先哲們那里找到思想的源泉,但是,作為明確的“生態旅游”這一提法,卻是完完全全的舶來品。生態旅游在我國的發展可以從理論界的研究發展和我國各地實踐兩個方面來概括:

         。ㄒ唬╆P于生態旅游的研究

          雖然旅游與環境這個與生態旅游密切相關的問題早在70年代初就引起了旅游界的注意,但是“生態旅游”這一概念是經由國外傳入我國并逐漸被接受的。直到1993年9月份,在北京召開“第一屆東亞地區國家公園和自然保護區會議”通過了《東亞保護區行動計劃概要》的文件,才標志著生態旅游概念在中國第一次以文件形式得到確認[3][3]。

          1995年在西雙版納召開了“中國首屆生態旅游研討會”,此次大會是由中國旅游協會、生態旅游專業委員會與有關單位共同組織的,有118位學者出席研討。會議就生態旅游的定義、內涵;生態旅游與自然旅游保護的關系;如何在生態旅游中開展環境教育;中國生態旅游資源的綜合評價和持續利用的總體戰略;生態旅游線路的優選等問題進行了研討,會上還發表了《發展我國生態旅游的倡議》,標志著我國對生態旅游的關注和生態旅游研究的起點。研討會后有關生態旅游研究的文章在各個刊物上頻頻發表,使“生態旅游”這一概念迅速在國內被普遍地接受。

          此后,在近十年中,有關生態旅游研究的大量文獻和資料都集中在對生態旅游概念的界定、內涵的解釋、功能的探討、特征的描述等基礎理論研究方面,很多的專家和學者根據中國國情,賦予“生態旅游”概念以中國特色。國內出現的“生態旅游”的定義達幾十種之多,有些概念和定義還引起了廣泛的關注甚至是爭議,一時間對生態旅游的內涵眾說紛紜。

          近期更多的關注中國生態旅游實踐的研究。在對實踐的研究上,大致形成了兩個熱點,一個是對我國開展生態旅游條件的判斷和注意問題的研究,一個是針對特定區域的生態旅游規劃案例研究。

         。ǘ╆P于生態旅游實踐

          我國的生態旅游是主要依托于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等發展起來的。1982年,我國第一個國家級森林公園——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建立,將旅游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有機結合起來。此后,森林公園建設以及森林生態旅游突飛猛進的發展,雖然這時候開發的森林旅游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生態旅游,但是為生態旅游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至1999年初全國已經建起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森林公園近900處。從1956年開始建立第一批自然保護區以來,至1997年底,共建各類自然保護區932處,其中國家級的'有124處,被正式批準加入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絡的有14個。我國共有512處風景名勝區,總面積達9.6萬平方公里。

          99昆明世博會和1999年國家旅游局的“99生態環境旅游”主題活動大幅度推進了我國的生態旅游實踐。在1999年,四川成都借世界旅游日主會場之機推出了九寨溝、黃龍、峨眉山、樂山大佛等景點,開發生態旅游產品。隨后,湖南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舉辦國際森林保護節,推出武陵園等生態旅游區。以湖南和四川為起點,生態旅游逐漸在全國范圍內發展起來。在20xx年對全國100個省級以上自然保護區的調查結果顯示,已有82個保護區正式開辦旅游,年旅游人次在10萬元以上的保護區已達12個。

          1、生態旅游開發實踐的主要區域

          目前,在國內,開放的生態旅游區主要有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等。生態旅游開發較早、開發較為成熟的地區主要有香格里拉、中甸、西雙版納、長白山、瀾滄江流域、鼎湖山、廣東肇慶、新疆哈納斯等地區。按開展生態旅游的類型劃分,我國目前著名的生態旅游景區可以分為以下九大類,1)山岳生態景區,以五岳、佛教名山、道教名山等為代表。2)湖泊生態景區以長白山天池、肇慶星湖、青海的青海湖等為代表。3)森林生態景區以吉林長白山、湖北神農架、云南西雙版納熱帶雨林等為代表。4)草原生態景區以內蒙古呼倫貝爾草原等為代表。5)海洋生態景區以廣西北海及海南文昌的紅樹林海岸等為代表。6)觀鳥生態景區以江西鄱陽湖越冬候鳥自然保護區、青海湖鳥島等為代表。7)冰雪生態旅游區以云南麗江玉龍雪山、吉林延邊長白山等為代表。8)漂流生態景區以湖北神農架等為代表。9)徒步探險生態景區以西藏珠穆朗瑪峰、羅布泊沙漠、雅魯藏布江大峽谷等為代表[4][4]。

          2、我國生態旅游產品的主要類型

          早在99生態環境旅游年的時候,當時推出的生態旅游的類型主要包括了觀鳥、野生動物旅游、自行車旅游、漂流旅游、沙漠探險、保護環境、自然生態考察、滑雪旅游、登山探險、香格里拉探秘游、海洋之旅等十大類專項產品,共193項,向世界推薦開展生態旅游的森林公園119個,《世界遺產名錄》中的中國風景名勝區7個,中國生物圈保護區19個,中國植物園11個。1999年,國家旅游局同有關部門逐步規劃開發,建設了一批生態旅游區,主要類型包括了海洋、山地、沙漠、草原、熱帶動植物等。目前,我國生態旅游形式已從原生的自然景觀發展到半人工生態景觀,旅游對象包括原野、冰川、自然保護區、農村田園景觀等,生態旅游形式包括游覽、觀賞、科考、探險、狩獵、垂釣、田園采摘及生態農業主體活動等,呈現出多樣化的格局。

         。ㄈ╆P于生態旅游研究與實踐的矛盾

          雖然生態旅游的實踐在不斷地進行,但是針對我國目前的生態旅游開發,許多專家和學者仍存有異議。大多數研究者認為真正意義上的生態旅游應當把生態保護作為既定的前提,把環境教育和自然知識普及作為核心內容,是一種求知的高層次的旅游活動。首先,在開發經營上,生態旅游是科技含量很高的產業,應該在科學技術的密切參與下運作,要求旅游開發者和經營者必須要對所處地區生態系統的特點非常了解,具有生態環境保護的專門知識。其次,在市場方面,真正意義上的生態旅游要求參與者具有較高的環保意識。并且生態旅游市場多在偏遠、生態系統脆弱地區,這決定了生態旅游消費遠遠高于一般的大眾旅游消費。因此,參加生態旅游的旅游者多是文化程度較高、環保意識強的經濟富裕者,與大眾旅游形成了明顯反差。而目前我國很多生態旅游實踐并沒有達到生態旅游的本質要求,著重強調了生態旅游“認識自然、走進自然”的一面,而忽略了生態旅游“保護自然”的目標,有些生態旅游產品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生態旅游產品,而是自然旅游或者是觀光旅游的另一種形式,對這種產品的開發要慎重和緩行,否則這樣的生態旅游開發必然會引發大量的問題。

          三、中國生態旅游實踐中的問題

          我國的生態旅游實踐的確引發了一系列的問題,很多專家學者都對此表示了憂慮。但是在目前對生態旅游開發引發的問題的概括中,大多在講生態旅游問題產生的原因而非問題本身。筆者擬從生態旅游要實現的目標來看生態旅游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概括為以下四個方面:

         。ㄒ唬⿵纳鷳B旅游的基本目標——環境保護來看:環境破壞嚴重

          生態旅游開發對于自然環境的破壞主要來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由于規劃開發不當造成的生態系統破壞;第二,游客過度進入超過環境承載力造成破壞;第三,消費者進入以后產生的垃圾污染沒有得到很好的回收和管理而造成的破壞。目前,有關開展生態旅游對環境造成破壞的報道常見于各種媒體,據我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的一份調查資料顯示:一些自然保護區違反有關管理條例,在緩沖區,甚至核心區內開展生態旅游活動。一些地區還大興土木,大造人文景觀,破壞了自然美。在已經開展生態旅游活動的自然保護區中,有44的保護區存在垃圾公害,12出現水污染,11有噪聲污染,3有空氣污染[5][5]。據對全國100個省級以上自然保護區的調查表明,有22的自然保護區由于開展生態旅游而造成保護對象受到損害,11出現旅游資源退化[6][6]。一些研究人員對臥龍自然保護區研究后認為,每年5萬人的旅游活動是造成保護區內大熊貓種群減少的主要原因之一。很多保護區尚未設定游客容量的上限,所以游客接待量已接近或超過極限值。九寨溝在開發生態旅游之后,水流中的有機質比剛剛開發的10年前大大增加。

         。ǘ⿵拇龠M當地經濟發展的角度來看:生態旅游被當作標簽

          通過發展當地經濟從而更好的保護生態環境是生態旅游目的所在。因此,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成為生態旅游的又一個重要目標。生態旅游是通過吸納當地企業和個人參與生態旅游產品的開發以及經營與管理、通過生態旅游利益的回饋機制、甚至通過旅游業的發展和生態旅游產品的開發實現當地對資源利用方式的轉變,從而促進當地的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最終達到開發一方,造福一方的目的?墒窃诂F實發展中,很多地方沒有認真研究開發的可行性,而是把生態旅游當成了一種標簽和市場上招徠客源的幌子,以迎合旅游者向往自然、回歸自然的心理。甚至,有些企業為了自身的經濟利益,利用生態旅游概念上存在爭議的機會,在主觀上有意識地曲解生態旅游含義。雖然,在生態旅游發展的初始階段,這種做法一時間吸引了眾多的“眼球”,獲得了可觀的經濟收益,但是這種做法不僅對旅游者產生了誤導,還嚴重損害了當地的聲譽,造成環境的永久性破壞,不利于當地旅游業的長遠發展,更有悖于生態旅游發展的初衷。正如世界旅游組織秘書長弗朗加利所說,“不能把生態旅游看作是一時流行的時尚或者是騙人的把戲,而應當把它看作是發展未來旅游業的有生力量”。

          (三)從對旅游者進行環境教育方面來看:旅游者滿腹抱怨

          從旅游者角度來看,生態旅游是通過旅游者的走進自然、認識自然,從而達到自覺保護自然的目的。因此對生態知識的普及教育應該是生態旅游活動的關鍵環節,也是生態旅游區別于一般自然旅游的一個關鍵因素。但是,目前我國的生態旅游開發遠未達到這樣的標準。首先,缺乏必要的環境教育設施。據問卷調查顯示,在全國建立的932個各類保護區中,僅有38個建立了自然博物館或展廳,59個設置了知識講解標牌。而且這些設施許多已經陳舊不堪,野外的知識性標牌數量稀少(阮美勤,20xx)。同時,設施所提供的知識內容也殘缺不全,掛一漏萬,展示手段更是保守落后、形式單調,無法滿足游人的需要。其次,缺乏專業人員。不僅生態旅游區的許多導游沒有經過專業訓練,不能把地質地貌的形成、動植物的分布及保護區生態系統的意義等自然知識講解給游客,而是牽強附會,胡編亂造,達不到讓游客認識自然、增強環保意識的目的,就連生態旅游區的經營管理人員有時候自己也不是十分清楚生態旅游的本質內涵。這種現狀必將使旅游者對生態旅游產生誤解,乘興而來,掃興而歸,牢騷滿腹。

         。ㄋ模⿵奈{當地人參與來看:當地人尚未真正參與其中

          我國生態旅游的開發是依賴于自然保護區、國家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等資源基礎的。以自然保護區為例,保護區的建設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了當地社區對資源的利用,由于我國自然保護區管理經營合一的體制原因[7][7],而當保護區開發利用資源時,往往會導致資源的再度爭奪,進一步加劇保護區與當地社區的矛盾。根據抽樣調查,在3年間,被調查的85個保護區內發生違法利用資源的事件2117起,最多的保護區發生500起,其次分別為226、200、158、156起。社區非法利用與開發保護區資源已成為保護區管理的主要問題[8][8]。由于目前管理體制的原因,社區還未真正參與到生態旅游發展中去,當地人參與的主要形式只是停留在賣些旅游紀念品的階段,這種游兵散勇式的參與又導致市場管理混亂,有時候還給游客留下了極其惡劣的印象。此外,生態旅游要求要高素質專業化的從業人員,而很多生態旅游區尚未建立起生態旅游從業人員的培訓教育體系,使當地居民因缺乏相應的知識而難當重任。

          四、中國生態旅游實踐中問題成因剖析

          綜觀我國目前生態旅游實踐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筆者認為主要是由兩大原因引發的:其一是外部原因,是由目前我國國情決定的。在目前經濟水平不高、環保意識較差、國內旅游市場仍處于大眾觀光、度假旅游階段,尚不完全具備開發生態旅游的條件[9][9]。在這種情況下,盲目引導旅游者進入生態系統較為脆弱的地區必然引發一系列的問題。其二是生態旅游自身發展中的問題。由于生態旅游概念和實踐在我國發展歷史較短而產生的內涵認識不清、設施設備缺乏、專業人才缺乏等問題。

          (一)外部原因

          1、生態旅游的市場不成熟

          生態旅游的發展應該定位于高收入、高教育背景和高環保意識、具有環境責任感的旅游者群。正如1990年加拿大做的一項調查表明,加拿大一般旅游者有20.7的人具有大學文化程度,而生態旅游者中,這個比例高達64.9,具有經驗的生態旅游者(已經參加過)則有96以上都上過大學。從我國目前的情況來看,首先,我國國際入境旅游的主要興趣點還在于中國的古老文明而非自然風光。我國國內旅游市場需求還主要集中在觀光、度假旅游,雖然大多數旅游者都向往自然、希望回歸自然,但自然保護意識卻不強,而且追求娛樂是其主要的目的。生態旅游的開發經營者為了迎合這種需求從而在生態系統脆弱地區大力開發各種度假娛樂設施,再加之目前環境技術手段和監測的缺乏,對環境造成損害在所難免。

          其次,從國內旅游者的環保觀念來看,國內旅游者的環保觀念較差。在一般歷史文化景區,亂寫亂畫、踐踏草坪、亂扔垃圾的惡習尚難以完全杜絕,要求其在生態旅游區主動保護生態,特別是在沒有明確約束的條件下,更是難上加難。

          2、生態旅游企業存在的外部環境欠缺

          生態旅游產品的開發,不僅僅是一個概念,而是需要有實實在在的產業支撐。真正生態旅游活動的完成有賴于無數個把環境保護納入戰略目標的企業的支持。而目前,在我國現有的統計制度和會計制度下,企業經營成果完全是以經濟收益來衡量的,這就與生態旅游的多重目標產生了本質上的沖突。在絕大多數的其他企業尚未考慮環境成本、經濟成果的衡量也不考慮企業經營的環境收益時,獨獨要求從事生態旅游經營的企業把環境目標納入企業的整體戰略目標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可能的。但是,作為生態旅游區的企業如果在經營中不考慮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勢必會出現大肆招徠客源、片面追求經濟效益的弊病。

         。ǘ┳陨戆l展中的原因

          1、對生態旅游認識不清

          我國對于生態旅游的內涵的研究還存在一定的分歧,不少人對生態旅游旅的理解僅僅停留在走向大自然,而忽視了生態旅游的環境教育和文化保護意義。這種認識上的誤區直接導致很多問題,首先是對生態旅游產品市場定位不清晰。生態旅游發展的經驗表明,生態旅游應該定位為高層次的具有責任感的旅游者群。而目前在國內,對傳統大眾旅游客源和高層次的生態旅游客源沒有區分,大批觀光游客的進入,對生態旅游區的環境造成了破壞。其次,把大眾旅游的開發方式和經營管理方式套搬到生態旅游區,開發管理不當造成環境破壞等。例如面對黃金周對大眾旅游市場廣泛招徠,致使景區過度進入。

          2、生態旅游的專業技術人才缺乏

          這是導致生態旅游問題的又一大原因。真正意義上的生態旅游對產品

          設計有專業化的要求,技術較為復雜。而我國生態旅游發展實踐尚短,生態學和旅游學又相對獨立,既懂生態學知識和旅游學知識,同時又能正確把握生態旅游內涵的專業人才缺乏。更為重要的是,生態旅游的開發依托的資源基礎多分屬不同部門管轄,作為旅游管理機構的旅游局沒有權利對其生態旅游開發和管理參與意見。大多是保護部門又同時搞開發,無論從專業背景或經營管理水平均不能滿足生態旅游對開發經營人員的多樣化要求。

          3、缺乏真正科學的生態旅游規劃

          首先是開發隊伍的問題,生態旅游專業性很強,同時要考慮到生態環境的保護和社區經濟的發展等多重目標,所以不僅需要多方面的專家、還要吸納當地居民代表參與,而我國現在的生態旅游開發規劃隊伍仍沿用傳統的大眾旅游規劃的人員結構和規劃方法,這已經不符合生態旅游規劃的要求。其次,規劃中保護意識淡漠,缺乏必要的保護手段和技術。

          4、生態旅游區歸屬不清,管理混亂

          作為生態旅游主要載體的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區和風景名勝區在部門歸屬上述多頭領導,分別歸林業部門、建設部門、環保部門、水利水電部門等管理。作為主要行業管理者的國家旅游局很難有所作為。以自然保護區為例,生態旅游諸多問題的產生有著更加深刻的體制原因。目前我國的自然保護區采取的分部門、分類型、分級別管理的管理體制。在管理上,國家自然保護區管理條例規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由其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國務院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管理!钡珜嶋H上,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中,除臥龍、白水江及佛坪3個自然保護區由國家林業局直接管理外,其他保護區均是由保護區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的林業、環保、資源、農業等行政部門管理,或市、縣林業、環保、資源、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管理,有的國家級保護區由鄉鎮政府管理(歐陽志云等,20xx)。在保護區一哄而上搞開發的時候,這種管理上的錯位和缺位必然引發對環境涸澤而漁的利用。

          五、中國生態旅游發展的建議

          針對生態旅游實踐中的一系列的問題,應該著力構建我國生態旅游適宜的開發和經營模式,以糾正目前生態旅游發展中的偏差。而就目前的現狀和問題來看,適宜的生態旅游開發經營模式著重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ㄒ唬嫿ㄉ鷳B旅游區發展的利益驅動機制

          在我國直接參與生態旅游活動過程的以下幾個利益主體,第一個就是參與生態旅游活動的游客;第二個就是生態旅游區所在的當地居民;第三個就是生態旅游區的管理部門;第四個就是在生態旅游區經營的企業,針對生態旅游者開發和經營生態旅游產品的旅游企業。了解每個利益主體的目的并合理劃分各個利益主體的合理權限和職責,建立生態旅游區發展的利益驅動機制,協調和保障各方在生態旅游發展中的利益,是我國生態旅游實踐的關鍵所在。生態旅游者的旅游目的在于親近自然、享受無污染的自然環境、認識自然、增長環境自然保護的知識,從而保護自然,因此生態旅游者希望參與的自然環境是獨特的生態系統,具有豐富的環境教育價值,多數情況下并兼具審美價值。對于國家生態旅游區或者自然保護區等生態旅游資源的管理部門來說,對資源進行有效的保護,合理的利用是其主要目的,在此基礎之上,由于有些生態旅游資源直接歸地方管轄,資源所在地區的經濟增長和社區的穩定也是其關注的目標。對于生態旅游資源所在的社區來說,在生態資源被保護之后,如何找到替代的經濟來源,是其所最關心的。因此,在構建中國生態旅游發展的利益驅動機制時,以自然保護區為例,在用于旅游開發的自然保護區建立國家公園、自然公園和森林公園,國家或者各地相關管理部門作為執法機構進行監管,防止資源的不合理使用和破壞,這就必然要觸及目前我國自然保護區現行的管理體制,把經營和管理截然分開,保護區內的執法人員和科研人員實現公務員制。這些區域的經營采取許可證制度由企業承擔。企業旅游收入的部分回饋給當地以求獲得當地政府和社區的支持。管理機構也可以通過增加當地人管理旅游的權限更多的吸納當地參與生態旅游開發。由于生態旅游企業承擔了部分環境保護的責任和社區就業的壓力,所以國家應該在相關的政策上給予傾斜。企業在管理部門的環境要求框架內經營并對旅游者進行規范。管理部門對環境質量進行監測和檢查。旅游者在享受企業提供的生態旅游產品的同時也要遵守行為規范,在生態旅游過程中培養自然保護的意識。

          (二)加強生態旅游立法、加強環境管理、科學規劃

          由于生態旅游區涉及生態系統脆弱敏感地區,因此要加強立法。在現有的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等的立法基礎之上,迫切需要建立有關開發和生態旅游監管的法律法規。

          在生態旅游區的管理方面,應該加強管理審批和環境管理。例如,根據《自然保護區條例》第二十九條規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展生態旅游需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審批后,報國務院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地方級自然保護區開發生態旅游需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有關自然保護區行政主管部門批準。特別要重視環境保護的宣傳教育,加強環境管理。以自然保護區為例,針對生態旅游的環境管理可以分階段進行,在立項階段的環境管理、施工期環境管理以及運營后的生態監測和后評估,不同階段的環境管理的側重點有所不同。

          在生態旅游規劃方面,具有專業水準的生態旅游規劃隊伍是良好規劃的保障,在規劃過程中要注意聽取各利益主體的聲音,并在規劃中得到協調。同時作為專項規劃的生態旅游規劃應該服從于保護區或者森林公園的總體規劃。在生態旅游規劃之前,進行可行性研究,對旅游資源價值和市場潛力以及旅游開發將會造成的環境影響等方面進行調查和評估,制定符合生態旅游目標的土地利用規劃、景觀規劃、水資源和能源規劃、環境保護規劃等各種專項規劃。

         。ㄈ┙⑸鷳B旅游開發和經營企業的特殊運營模式

          由于生態旅游產品開發同時要兼顧多重目標,因此進行生態旅游開發和經營的企業也不僅僅是直接利潤的追逐者,而應該在其戰略的目標中滲入更多的人文關懷的色彩,在其經營中堅持綠色經營,以綠色為品牌在市場上樹立自己的形象,把自己與傳統的旅游企業區別開來。

          生態旅游企業的發展是對把環境保護目標納入企業戰略目標、承擔環境成本的嘗試,這必將對中國的可持續發展產生良好的推動作用,因此在生態旅游企業的開發、籌資、稅收等方面,政府應該給予相應政策上的扶持。政府還可以出面爭取國際機構的援助。政府也可以采取更加有效的鼓勵投資政策,把企業對環境保護的收益轉化為特許的經營權,這樣,形成開發和保護的良好循環,必將產生良好的外部性作用。在生態旅游企業的開發經營過程中,盡量采取對環境影響最小的一種開發方式和經營方式,實現綠色經營。例如住宿問題的解決上可以考慮投入較小、對環境影響較小的青年旅館和家庭旅館等形式的適用性。又如在飯店不出售任何受保護的野生動植物,不提供與本地區社會文化相違背的服務項目等等,創建綠色飯店。在生態旅游企業的

          市場營銷中,可以采納一個可靠的認證制度或其他自愿性的規范制度,比如生態標識,以便向潛在客戶表明其堅持可持續原則和所提供的產品與服務的可靠性。

         。ㄋ模┙⑸鷳B旅游從業人員的培訓體系,吸納當地社區參與

          生態旅游區的開發要帶動地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就不可能在開發和經營中把當地人排除在生態旅游開發之外。吸納當地人參加生態旅游開發和經營,這不僅是生態旅游發展的群眾基礎,也是當地就業和經濟來源的替代選擇,是決定生態旅游開發成敗的關鍵。

          但由于生態旅游開發和經營對專業化的要求較高,這就使得建立生態旅游從業人員的培訓體系顯得尤為重要。教育培訓成為當地勞動力就地轉化的重要橋梁和當地社區真正參與的重要環節。生態旅游區培訓體系可以主要考慮以下三個層次:首先,管理人員的培訓。管理人員包括景區環境管理的主管部門工作人員以及生態旅游企業的高層管理人員。這種類型的培訓可以采取“借用外腦”的形式,邀請生態學專家、旅游專家等來舉辦定期講座、培訓班等。其次,一般工作人員的培訓。一般工作人員應該主要堅持就地轉化的原則,對生態旅游區的規范要求和生態旅游企業的操作規范進行培訓。這一層次的培訓應該通過生態旅游發展的利益回饋機制,建立旅游職業技術學校、旅游?茖W校等得到解決。此外,也可以通過企業內部的在崗培訓完成。第三,對當地社區普通群眾的環保知識教育。運用宣傳教育欄、廣播、電視等形式,把生態旅游環境保護的觀念和當地文化、風俗等結合進行宣傳,便于當地居民接受。在當地人參與的形式上要不斷探索。當地人不僅要能夠參與生態旅游的開發和經營,如當地人參與住宿接待、發展特色交通、旅游購物以及參與反映當地文化特色的旅游項目等,還要在生態旅游的開發決策時考慮當地人的意見。

          (五)加強游客管理,進行生態旅游的市場教育

          目前我國旅游者的環保意識還不強,很容易對生態系統造成破壞,開展生態旅游必須要加強游客管理。加強游客管理可以主要通過以下三個方面來進行:

          第一,要根據景區內環境承載力的狀況,利用門票等經濟手段、利用線路設計、分區規劃等技術手段對游客進行引導,使其在時間上和空間上合理布局,以達到不破壞景區內生態系統的目的

          第二,借助景區的宣傳欄、宣傳畫、演播廳、書籍、手冊指南以及導游解說系統對旅游者進行環境教育。旅游之前就應明確告訴旅游者應遵守的規范。特別是通過生態旅游企業服務人員的身體力行和生態旅游區周圍社區的環保氛圍使旅游者受到教育和感染。

          第三,生態旅游景區建立一定的法律、法規、制度,對旅游者的行為進行約束,避免對環境造成的不良影響。例如有的景區實行旅游者攜帶物品的檢查制度,又如美國旅行社協會(ASTA)提供的生態旅游者十條“道德標準”(張建萍,20xx)。

          第四,通過這些措施的實施,不但塑造了負責任的旅游者,也是在進行我國的生態旅游市場教育,必將加速我國生態旅游市場的興起和成熟。

          (六)建立生態旅游專家規劃和指導的輔助系統

          生態旅游要求專業化的開發經營人員,必然要求強大的科研支持,而目前我國多數旅游企業難改小弱散差的局面,企業負擔大量的研發人員是不現實的。但是生態旅游作為專業性的旅游形式,一方面,應該隨著環保產業的不斷進步,也不斷地進行技術革新,把環保產業的新技術不斷地應用到生產中去。另一方面,為了保證把旅游對生態的影響降低到最小,就要求不斷地進行環境的檢測、研究和比較。而生態旅游科研機構作為研究機構,也不可能長期的駐留景區進行經營,因此,建立生態旅游專家規劃和指導的輔助系統就顯得很必要了。

          具體在做法上,第一,應該建立生態旅游區與生態旅游研究機構之間的良好聯系。聘請這些機構和專家擔任生態旅游區的顧問或者組建智囊團,提供指導和咨詢服務。從生態旅游區的規劃開發前期考察開始就不斷地為生態旅游的發展提供建議,定期為生態旅游區的管理部門提供必要的環境情況報告,并不斷對現實發展中的偏差提出糾正意見。

          第二,加強生態旅游管理部門同研究機構的聯系。建立生態旅游主管部門通科研單位的合作機制,加強生態旅游的理論創新研究、推動生態旅游的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制定科學的生態旅游規范和技術標準。

          通過兩方面的合作,充分吸收生態旅游研究的成果,把大量的專家和學者納入生態旅游發展的輔助系統。

        關于旅游的調查報告4

          一、 調查背景

          對于社會的特殊群體——大學生來說,更是如此。高校大學生思維活躍、精力充沛,喜歡了解新的環境,希望結交志趣相投的朋友。由于身心的迅速發展和生活領域及交往范圍的不斷擴大,特別是伴隨著社會的進步和自身年齡的增長,大學生對自我、對社會均有了自己獨立的認識,他們渴求獲取更多的新知識!白x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思想觀念促使高校學生們選擇旅游作為擴大交際、增長見識的有效途徑。大學生作為中國旅游市場的特殊消費群體,雖然現在消費力相對偏低,但人數龐大,消費領域集中。更重要的是現在的大學生在不久的將來,是整個中國社會的中堅力量和消費主體,誰抓住了他們,誰抓住了未來的市場。因其蘊涵潛力巨大的商機,日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

          本文著重哈爾濱大學生旅游市場開發的相關問題進行探討,為哈爾濱旅行社開發大學生旅游市場提供可供參考的策略。

          二、調查說明

          1、調查總體

          調查總體界定為哈爾濱市在校的大學生

          2、調查目的

          哈爾濱大學生旅游市場開發的相關問題進行探討,從而了解哈爾濱大學生旅游市場開發的可行性和哈爾濱大學生旅游市場的基本特征,為哈爾濱旅行社開發大學生旅游市場提供可供參考的策略。

          3、調查方法

          調查方法采用二手資料調查法,通過網上資料的搜尋、相關書籍資料的查詢。

          三、調查結果

          一、哈爾濱大學生旅游行為分析

          1、旅游次數

          調查結果顯示高達44%的大學生每年旅游的次數為1至2次,只有9%的大學生是在4次以上的,而一年旅游2至4次和一次以下的比例分別為22%、25%。

          2、旅游時間

          在對于旅游時間段的安排上,選擇寒暑假這個時間段的人數最多,占了總人數的46.8%。在法定假日出游的比例為24.4%。選擇周末出游的人較少,占總人數的16.4%。剩下的12.4%是在其它時間段出去旅游的。

          3、旅游形式

          現代旅游形式的多樣已成為一種趨勢,我們從調查得到的數據分析中不難發現與朋友結伴這一旅游形式所占比例最高為54%;自助游的趨勢在加強,所占比例為25.2%;11.6%的學生愿意以班級社團組織的形式出去旅游,剩下9.2%的學生會選擇旅行社包價旅行。

          4、旅游開銷

          大部分大學生旅游平均每次花費在100-500元之間的,占44%。每次花費低于100元的大學生占22%;18%的大學生每次花費在500-1000元之間;每次花費在1000元以上的大學生為16%。

          5、旅游信息獲得途徑

          調查表明,好友介紹的旅游景點可信度相當高(約占37.8%),其次是上網搜索約占31%,通過高校社團的推廣而獲得信息約占12.2%,通過報刊廣告和旅行社咨詢而獲得旅游信息分別為9.6%和

          9.4%?煽闯龊糜延H身游玩過的景點的好壞對周圍的同學產生很大的影響。

          6、出游范圍

          絕大多數大學生出游范圍在所在省的其他市旅游景區進行旅游,這一比例高達46.4%;23.6%的大學生出游范圍為學校鄰近地區;15.6%的大學生出游范圍為外省旅游景區;還有14.4%大學生選擇其他旅游景區。由此看出,所在省的其他市旅游景區的出游范圍更深受廣大大學生的歡迎。

          二、哈爾濱大學生旅游動機分析

          1、關注要素

          學生在準備外出旅游前,關注的問題通常是出游的住宿、餐飲,娛樂、購物,交通和導游等各有所重,其中住宿、餐飲是大學生旅游旅游最關注的旅游服務要素,33.8%的大學生旅游時最關注這一服務要素;娛樂、購物也是大學生旅游較關注的服務要素,所占比例為25.6%;22.6%的大學生旅游時關注交通這一要素;關注導游要素為

          7.4%;剩下的10.6%有其它的關注要素。

          2、考慮因素

          調查顯示55.6%以上的大學生認為影響出游最重要的是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27.6%左右的大學生認為旅游價格是影響他們出游的重要因素,17.2%左右的大學生認為旅游服務影響他們。同時金錢是影響著多數大學生出游的重要因素。

          3、旅游目的

          對于目前哈爾濱大學生旅游的人群來講,40%的大學生旅游目的是觀賞各地風景;32%的大學生旅游目的是解除壓力、旅游散心;14%的大學生旅游目的是了解各地文化;探險、尋求刺激的旅游目的,有8%的大學生。

          四、調查結論與建議

          結論:

          1、通過對不同旅游時間的不同旅游形式和旅游范圍的交叉分析,我們得出:

          (1)更多學生選擇在法定假日及周末與朋友結伴到省內其它市或學校鄰近地區進行游玩。法定假日及周末休息時間較有限,大學生都只為假日做簡短的休息安排,減緩工作所帶來的壓力,以此旅游市場可以在省內較近的旅游景點開發多種適合朋友聚會等休閑娛樂方式,滿足大學生的口味,促進旅游市場的進一步發展。

          (2)選擇進行省外旅游的也不在少數,但大部分是通過寒暑假與朋友結伴出行。寒暑假大學生沒有了學業的壓力,到省外旅游也可以擴展知識面,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充足的時間也是大家選擇省外游玩的首要因素。

          2、通過對哈爾濱大學生旅游動機的分析,我們得出:

          大部分大學生打算去旅游,調查顯示大部分人考慮到的是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同時金錢是影響著多數大學生出游的重要因素。在未來幾年,隨著中國中產階級的進一步擴大,大學生出游的經濟能力限制必然減少,這將決定了未來十年大學生旅游市場的“炙手可熱”,從側面驗證大學生旅游市場是有很大的市場拓展空間。

          3、不同旅游開銷的不同出游形式和范圍,我們從數據分析中得出:

          (1)旅游開銷的不同情況下,多數人選擇與朋友結伴旅行和自助游。

          (2)旅游開銷的不同情況下,開銷在500元以上的人多數選擇外省旅游景區和所在省其它市旅游景區。開銷在500元以下的人多數選擇所在省其它市旅游景區和學校鄰近地區。

          綜上所述,在旅游開銷的不同情況下,與朋友結伴和自助游的形式最受歡迎。旅游范圍的選擇中受旅游開銷影響較大,開銷大則旅游范圍更廣,反之旅游范圍小。

          建議及對策:

          1、提升附加值,形成大學生旅游的新模式

          目前在大學生旅游人群中,結伴自助游、班級集體旅游等形式占了絕大部分比例。要在目前的觀光游、休閑游之外,提出“大學生體驗旅游”的概念,如校際交友與旅游的結合、假期社會實踐與旅游的結合、對熱點業城市的考察與旅游的結合等,以此為切入點,亮出獨有的模式,吸引大學生群體的試用與體驗。

          (1)服務于課堂的認知旅游。如文物古跡考察、建筑風格鑒賞、動植物品種辨別、計算機應用網絡管理實務以及各種工藝流程操作等,這些內容在一線進行教學要比課堂講授好得多,學校既節約了設備購置與管理費用,也保證了教學設備的先進性、學習場景的真實性、教學活動的趣味性。

          (2)服務于企業的商務旅游。服務于企業的產品推銷、市場調研式的商務旅游,也正在成為校園的時尚。大學生的商務旅游可以細化高校與企業的合作,使校企實現資源共享。

          (3)業考察游。針對學生比較關心的業問題,旅行社可以設計以業培訓、業考察,開拓眼界為主題的寒暑假業游,到知名企業考察工作環境。通過這種旅游,讓大學生全面感受城市的環境文化氛圍,了解城市的消費水平、生活水準、發展趨勢以及心儀單位或行業的工作環境、收入狀況等等。

          (4)體育旅游。大學生活潑好動,特別是男生,多數酷愛體育運動,大力倡導有關的體育運動,除了競技體育外,還應開展具有健身和娛樂性的滑雪、滑草、水上體育、海底潛水等旅游活動。

          2、設計針對大學生的旅游產品

          (1)建立青年旅館。

          青年旅館是適宜青年旅游者的專業化旅館。主要面向出外旅游的學生或其他社會青年,為其提供衛生、安全、經濟的住宿場所。在中國,青年旅館的發展速度很快,但與廣大背包自助旅游的青年、大學生的愿望與潛在需求相比較,其總體規模和服務水平尚有不小差距。

          (2)社會各個部門的支持和配合。

          大學生旅游消費中存在的經濟問題,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社會各個方面的努力。這不僅有待于整個社會經濟水平的提高,同時與旅游相關的交通部門也可適當地提供一些讓利活動。

          3、針對大學生的特點,樹立新的營銷理念

          (1)在大學內創建旅游品牌,播種旅游文化,培養長期市場。大學生旅游消費者與社會旅游消費者相比有一個獨特的區別,是對某商家及其產品的認可具有很強的傳播性和承接性,可以在不同專業、不同年級、新老學生中長期存在,也是說只要某商家將幾個品牌旅游產品做好,會形成每年的穩定利潤源。

          (2)借助網絡及其它媒介的影響,擴大營銷的廣度和深度。除了傳統的宣傳媒介之外,旅游企業可以利用大學生偏好網絡、追求新奇的特點,構建高校旅游網絡,進行網絡動態營銷。

          總結,大學生將會是以后社會的主流人群。他們的生活消費將會是主流消費趨勢,旅游是生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大學生們的良好旅游觀念和旅游意識對將來旅游業的發展和壯大會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把握大學生這一個具有很大上升空間的潛在旅游市場,無疑對旅行社和旅游產品開發者來說都是一個重大的商業契機。

        關于旅游的調查報告5

          旅游業作為第三產業的龍頭,在經濟生活中發揮著越來月重要的作用。當前的旅游業已經連續四年保持了世界的第一大產業地位,近幾年來我國的旅游業增長速度超過GDP的平均增長速度,占GDP的比重快速攀升,中國旅游的發展舉世矚目,旅游經濟作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其產生的連帶效應顯著,旅游業已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之一。

          一、調查目的

          為了更加發揮資源優勢,調整經濟結構,形成特色經濟;關聯輻射功能顯著,帶動第三產業,促進傳統產業的發展和升級;增加外匯收入,是非貿易創匯的重要來源;擴大國內消費,促進市場繁榮;創造新的市場勞動崗位,可為城市下崗人員和農村富余勞動力提供就業機會;促進貧困地區脫貧致富;旅游引來物流、信息流、資金流、技術流,促進觀念更新;提升焦作整體形象,促進傳統文化、名勝古跡和民俗風情的保護和開發,推動精神文明建設;優化生態質量,促進環境保護;建設具有地方特色或民族特色的城市標志性的景觀帶;確立城市標志物和市樹、市花,組織地方的旅游節慶活動,形成獨特、鮮明、富有個性的城市旅游形象。暑假期間我對附近市區的旅游情況進行了調查。

          二、調查內容

          針對該處的自然旅游資源,歷史文化資源,旅游宣傳活動,該地周圍的環境以及旅游團的收費標準和服務態度進行了全面的調查,F在的城市經濟發展、文化建設、市政建設、環境保護和城市風貌、都要考慮到旅游業發展的需要,并與之相結合,所以這些也要進行調查。

          三、調查方法

          第一、我采用取樣拍照的方式,對有代表性的地區的環境,景色和人流進行了拍照。

          第二、我還采用了問卷調查的方式。分別在各個景點給游客發放200份問卷。問卷調查題目有10道題目,分別如下:

          1、您對此地的了解程度。A比較清楚。B大致了解C、印象模糊D、很不清楚

          2、您在景點會選擇什么樣的住宿地點A、回家睡B、民居C、便宜的旅店D、賓館酒店

          3、您覺得這的旅游消費是否合理A合理B偏低C偏高

          5.、您已經或計劃去那些景點?(自寫)

          6、您這次旅游采用何種交通方式?A。步行B、包車C、自駕車D、路邊找車

          7、您認為這的旅游資源如何?A、豐富B、中等C、一般

          8、您認為這的旅游資源的優勢在于?A、山水自然風光B、少數民族特色C、氣候條件

          9、您對這的旅游資源開發規劃及管理的認可程度A、開發充分,管理到位B、開發不足,管理到位C、開發充分,管理缺陷D、開發不足,管理缺陷。

          10、您認為這的景點缺乏的是哪些方面?A導游服務B景點整體規劃及安排C、基礎配套設施D、地方特色購物E、文化背景挖掘F其他。

          四、調查結果及分析

          通過調查結果分析,近5年的入境旅游者人數都在1000人次左右,其中多為臺及港澳的旅游者,海外旅游市場的開發還很滯后。旅游者在景點的停留時間短,不過夜的旅游者占51%,停留1夜的旅游者占38%,過境觀光游的特征十分明顯。旅游者在景點的消費少,景區門票、餐飲和住宿占了絕大部分(76%),這表明該地旅游發展尚處于初級階段,還沒有明確的旅游消費導向,如購物、娛樂等比例過小。旅游者感受的一致性很高,即:對旅游景區質量及導游等景區服務感到滿意,對住宿、購物、餐飲、娛樂等印象一般,對長途交通(外部交通)條件感到失望。

          通過調查還得出,旅游基礎設施相對薄弱;該市共有200多家旅行社,但企業規模實力小,經營管理分散,體制不活,營銷手段滯后,技術依托和網絡化水平低,市場尚不規范,絕大部分的旅行社為小作坊經營方式,只有幾個員工,服務質量低下,這些旅行社從表面上看隸屬于不同的行業和部門,關系錯綜復雜。

          任何一個旅游產品都不可能滿足所有旅游者的需求,所以應該綜合分析興此地旅游產品特性和旅游市場這兩個因素,確定旅游產品的目標人群作為長期營銷的方向。

          在過去的旅游發展中,部分景區無意中造成重開發輕保護的現象,出現了一些掠奪性經營如過多的停車場和日益寬敞的景區道路及游步道公園化現象嚴重等,同時在風景區的亂搭亂建現象,正逐步擠占核心景區。景區各生活接待區的空氣質量堪憂,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不斷增加,城市水源面臨威脅。旅游資源已遭到不同程度地破壞,景區的保護問題已經顯得非常重要了,不能僅局限于內部的精耕細作,部分園區旅游設施已超越限度,對景區的美學價值造成相當大的影響。

          此外,我們應該設計自己的旅游精品,推出的為我獨有的特色產品,使我們的產品成為面向國內外的名牌產品,這些應該由精選的旅游景點、合理的旅游線路和出色的服務六要素構成。旅游精品應該成為是旅游業形象的集中體現和王牌產品。

          五、調查的意義

          經過此次調查,我們知道:旅游業是由食、住、行、游、購、娛等多種要素組成的綜合性產業,旅游購物不僅是旅游者消費支出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旅游目的地創收的重要來源。該市旅游商品和旅游購物目前仍屬起步階段,尚未形成品牌,也未能成為焦作旅游獨具特色的吸引因子之一。該市旅游商品目前品種單一,供游客選擇的范圍狹小,產品檔次低,新面孔少,難以吸引游客目光。

        關于旅游的調查報告6

          本次調查的抽樣樣本庫為教育部網站上公布的全國985、211院校和普通高校名單中抽選的23所高校,調查對象涵蓋清華大學、西南民族大學、廈門大學、云南大學、湖南大學等23所高校的約1800名在校大學生。共收回問卷1751份,問卷有效率約為97.88%。在被調查對象中,男生占總數的49.51%,女生占總數的50.49%,男女比例大致相當;大一年級的學生占總數的20%,大二占31%,大三占29%,大四占10%,研究生也占了10%。

          出游意愿強烈境外旅游仍未普遍

          調查顯示,近九成的被調查對象表示熱愛旅游,這說明大學生對旅游的態度多數屬于正面。

          從出游范圍看,57.57%的被調查者近來曾在省內旅游,比2011年高出了3.54%;58.08%的被調查者最近在國內其他城市旅游過,比2011年增長了10.5%;只有7.54%的被調查者最近去過國外旅游。

          在出游頻率方面,47.91%的被調查者每學期出游一次,而28.65%的被調查者每學年出游一次,只有15.36%的被調查者每學年出游三次以上,8.02%的被調查者從未出游過。

          在出游時間方面,大部分被調查者出游時間在3天至一周,占據了總數的56.77%,比2011年增加了約3個百分點;而進行一周以上長途旅游的所占比例則為6.66%,比2011年下降了4.15%。

          在被調查對象中,46.82%的被訪者每月生活費在500~1000元,32.07%的被訪者每月生活費在1000~1500元之間,與2011年相比增長了4.18%。

          旅游費用資金來源的調查結果與2011年大致相同,60.64%的被訪者資金來源于父母,23.01%的被訪者是通過平時節省生活費來積攢旅游資金,11.7%的被訪者是通過做兼職工作。

          39.45%的被調查者愿意把生活費的10%~20%用于旅游;28.29%的被訪者愿意把20%~30%的生活費用于旅游,與2011年相比下降了5.31%;10.75%的被訪者愿意把生活費的三成以上用于旅游,但與2011年相比,下降了2.89%。

          在阻礙大學生旅游的因素中,資金缺乏仍是最大的因素,雖然比例比2011年下降了約3個百分點,但仍然占據了64.39%;時間不足仍然排在第二位,占據了23.62%,比例比2011年稍有增長。

          住宿花銷最多最愿為美食花錢

          在短途旅游中(3天以內),40.88%的人花費在200元以內,41.92%的人花費在200~500元,只有14.12%的人花費在500~1000元。

          在中長途旅游(3天以上)中,花費在200元以內的比例降至22.11%,200~500元的比例下降至34.66%,而500~1000元的比例上升至25.22%。

          在所有花銷中,住宿成為花費最多的項目,占據了31.73%;其次是景區門票,占了20.88%,交通(17.38%)和餐飲(16.98%)位列其后。

          而在花費意愿上,78.22%的大學生愿意為美食花錢,看特色演出(38.37%)、買當地特產(33.66%)和景區門票(32.1%)均排在美食之后,此結果與2011年相同。

          自助游極受青睞火車是首選交通工具

          在本次調查中,有73.17%的被訪者選擇自助游的出游形式,說明自助游在大學生群體中非常受青睞,選擇旅行社團隊游和社團旅游的則分別只占據了14.91%和6.28%。

          在選擇出游的同伴時,要好的朋友仍然占據首位(39.86%),其次是家人(27.09%),同學(11.91%)和獨自一人(10.82%),戀人則占了9.79%。

          在是否會乘坐以下交通工具的選擇當中,71.16%的被訪者選擇會乘坐火車,其他交通工具的乘坐比例遠遠小于火車。選擇會乘坐汽車的有50.6%,選擇飛機的有20.96%,另外還有10.57%的人選擇自行車,6%的人選擇輪船。

          觀賞風景仍是出游首要目的

          在旅游目的的調查中,觀賞風景(56.38%)仍為第一位,比2011年增長了18.45%;增長見識(48.71%)仍排在第二位,比2011年增長了19.5%。

          更傾向暑假出游網上尋找出游信息

          在旅游時間的選擇上,暑假依然是被調查對象的首選,選擇此項的人數占總體的63.85%,而選擇十一黃金周(33.12%)、寒假(32.44%)、五一等小長假(31.47%)、雙休日(25.01%)的比例則遠遠低于暑假。

          在了解旅游目的地信息和了解旅游價格信息兩項調查中,網上信息均名列前茅,分別為61.56%和65.1%,這占據了絕對的比例,遠遠超出朋友介紹和通過旅行社等方式。

          55.27%的被訪者表示會提前兩周進行旅游準備,30.07%的被訪者選擇提前一個月,此結果與2011年基本持平。

          旅游舒適度仍是首要關注因素

          在選擇旅游目的地時,旅游舒適度仍是大學生首要考慮的因素,占39.52%;其次是費用,占23.04%;第三是安全,占20.85%。此結果基本與2011年持平。

          在旅游過程中感到不滿的環節調查中,住宿(39.06%)和交通(32.38%)仍是讓大學生容易感到不滿的環節。

          大學生群體是最容易接受新事物的群體,在分享旅游感受的方式上,傳統方式如互贈照片、發彩信等早已不是主流方式,而博客(54.25%)、社交網站(48.32%)和微博(30.5%)則成為大學生最傾向選擇的分享方式。

          77.49%的被訪者會選擇與他人分享旅行圖片,只有16.13%的被訪者會選擇用文字記錄旅行感受。

          境外旅行更青睞自然風光類景點

          本次調查在往年基礎上增加了境外旅游的項目設置,其調查結構與之前的類似。

          看世界新角度(70.76%)成為大學生選擇境外旅游的最主要目的,其次是長見識(65.68%)和鍛煉自己(61.39%)。由此可見,大學生群體進行境外旅游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開拓視野、增長見識,以及能夠鍛煉自己的獨立自主能力。

          而在選擇境外旅游目的地中,自然風光類更受大學生青睞,占了66.78%,歷史人物類則稍遜一籌,占33.22%。

        關于旅游的調查報告7

          隨著我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旅行消費變得越來越熱,出外旅行已成為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旅行群體當中,大學生是整個旅行市場的一個重要而又獨立的組成部分。大學生作為社會的一個特殊群體,具有一定的經濟獨立能力和自我生活能力,有相對寬松的時間,具有更多的冒險精神和追夢遐想,這些促成了大學生旅行熱。因此,大學生作為一支旅行生力軍的地位確實不容忽視。當今全國高校數量已達2000多所,在校生人數超過2000萬人,可見中國的大學生旅行是一個巨大的市場。

          同時,國內的旅行社達1.6萬個,競爭非常激烈。但是大學生旅行卻很少選擇旅行社這條途徑,是大學生的原因還是旅行社的原因呢?另一方面,旅行社對于大學生市場的潛力不是很明了。鑒于這兩點,對當今大學生旅行的調查就顯得是有必要的。

          所以,我通過自己搭建的個人網站“一起旅行吧-大學生自助游”做了相關調查。此次調查的目的在于了解當今大學生旅行的大體情況以及大學生對旅行社的態度,為了解大學生旅行市場狀況提供最直接最有效的數據。同時通過對調查結果分析,為大學生的旅行市場開發提供可行的建議。

          一、大學生旅行的意向

          在旅行意向上,有接近95%的大學生表示非常喜歡旅行,另外5%的大學生表示一般喜歡。但來自城市和農村的學生卻有明顯的差異,幾乎100%來自城市的學生有旅行意向,而只有接近85%來自農村的學生非常旅行。引起這一差異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來自城市與農村的學生的經濟條件的差異造成的。對旅行沒感覺的大學生有66%主要是沒有錢,其中來自農村的學生占74%。

          去旅行的目的是欣賞景觀、增長見識(62%)和休閑散心(21%),另外找同學、熟人玩接近16%,而純粹娛樂性質上的游玩、觀光不大受大學生的歡迎。

          同時,調查也顯示80%以上的大學生認為影響出游最重要的是金錢,15%左右的大學生認為時間是影響他們出游的重要因素,而5%左右的大學生認為伙伴、宣傳地、朋友意見影響他們。

          在調查中還發現,由于不同學校的大學生專業的差異,有些同學是出于專業的目的而選擇去哪里旅行,例如旅行管理專業,勘探專業的大學生,他們由于學習目的而選擇旅行。

          以上調查結果顯示由于大學生受到來自學校、家庭、社會的壓力,故對旅行的喜愛不同。但大部分人喜歡旅行是來欣賞景觀、增長見識,同時金錢是影響著多數大學生出游的主要因素。

          二、大學生旅行的地點與時間

          調查結果表明,大學生偏愛自然風景區,占了總人數的54%,表明大學生更愿意與大自然親近。

          其次,旅行目的地選擇民族風俗區有30%左右;有相當一部分人選擇繁華城市區和海濱城市區,分別約占總人數的9%和5%。反而紅色旅行革命區和高校校園不大受大學生的歡迎。

          在對于旅行時間段的安排上,最多人選擇的時間段是不定期,想去就去,占了總人數的56%左右,說明了大學生都喜歡把外出旅行的時間由自己自由安排,不受約束。在具體時間段上,最多人選擇的時間段是國慶、五一長假,約占了總人數的52%。選擇寒暑假期以及平常的周末出游的人少,分別約占總人數的20%和24%。原因可能是一方面寒暑假的假期長,大多數學生都喜歡留在家看電視看書而不外出旅行;而普通周末由于時間較短,沒有充分時間做好旅行前的準備工作和旅行后的休息調整,不利于出游;另一方面,由于大學生的課業比較重,一般會利用周末進行復習或預習新知識,還有相當部分大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做兼職或參加各種活動;故國慶、五一長假是大學生旅行的高峰(56%),大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可以自由分配,而且還可以趁黃金周的時間休息調整。

        關于旅游的調查報告8

          系部: 專業: 班級: 姓名: 學號:

          一、調查情況:

         。ㄒ唬 調查時間:2016年2月4日~2016年2月5日

         。ǘ 調查地點:

          (三) 調查對象:中國旅行社、國際旅行社

          (四) 調查方法:現場咨詢,記錄,網上數據查詢

          (五) 調查人:

          二、調查內容:

          (一)前言

          去年以來,新的休假制度形成的春節、 “十一”、“五一”三個假日旅游“黃金周”,極大地刺激了人民群眾的旅游熱情,國內旅游空前火爆,自去年國慶至今年春節,接連出現了公眾旅游消費熱的幾個高潮。

         。ǘ﹥热

          1、假日旅游帶動旅游產業的發展!拔逡弧逼陂g全省共接待中外游客千萬人次以上,旅游收入突破百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增長十幾個百分點。全省各地的熱點旅游區再度火爆,如南京的中山陵在去年共接待海內外游客800萬人次,而在去年國慶期間就接待游客總流量突破70萬人次;去年暑假期間,就一個7月份,在常州恐龍園二日游的游客已超過千人由此可見,假日的旅游大大推動了旅游產業的發展。

          2、假日旅游帶動民航交通業的發展。有關資料顯示,南京祿口機場2016年度出入境旅客流量突破120萬人次高消費的交通方式如此,那么比較普通化的公路和鐵路、水運帶來的更不可小覷。而據測算,交通費在旅游花費中所占比例最高可以達到70%以上,因此,鐵路、民航、公路以及水運已成為假日旅游最大的受益者。

          3、假日旅游帶動零售業的發展。南京、常州、蘇州等地大型商場銷售平均增幅約50%以上,客流量比平日成倍增長,其中一半顧客是來自江蘇省以外旅游的人。2016年江蘇的社會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7.4%,但節假日的銷售卻增長了70%。這就表明,假日旅游帶動旅游消費已趨明朗化,消費者正在逐漸形成假日消費的習慣。因此,假日商場的火爆可以說是假日旅游推動零售業追上國際潮流的表現。

          4、假日旅游帶動餐飲的發展。這么多人得吃喝必然給飲食業帶來巨大的商機,假如按40元/人天的標準計算,這將是一筆可觀的數目。無論是“五一”、“十一”,還是元旦春節,許多城市、許多景點,出現人流如潮、、瘋狂熱賣的火爆場面,不少灑樓、餐館、快餐店要排隊預約。而且,游人在飲食過程中,還可領略全省各地的飲食文化。

          5、假日旅游帶動休閑娛樂業的發展。假日旅游的啟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城鎮居民的消費模式逐漸向休閑娛樂轉變。休閑娛樂不僅讓游客參與各種游樂設施和娛樂活動,體驗其中的知識與樂趣,而且以休閑娛樂為載體,將休閑文化、體育運動等形式與游樂主題融為一體,使“娛”變得豐富多彩,滿足了游客休閑、娛樂、健身的愿望。調查顯示,節假日50%的人考慮外出旅游,在外出旅游的人群中,64.8%參與人休閑娛樂。為了適應這一新的需求,各地興起了許多休閑娛樂行業,如茶館、陶吧、酒吧、迪吧、氧吧、健身房、射擊、水上運動、網球、高爾夫和跳舞機等,到了節日這些地方都是處處爆滿。另外,假日旅游還帶動金融業、網絡電信業、農牧業和建筑制造業的發展。

         。ㄈ┯^點:

          假日旅游有力推動了我省旅游產業及鐵道、交通、民航和餐飲、商業等相關行業的發展,刺激了消費,拉動了內需,增加了財政收入,滿足了公眾的旅游需求,豐富了節假日生活,對提高人們生活水平、繁榮地方經濟,發揮了積極重要的作用,受到全社會的普遍歡迎和關注。而政府在發展旅游產業中應該充分發揮它的基本職能:

          1、制定一系列發展旅游產業的政策。政府政策的推行會引起社會成員對其切身利益關系的考慮,從而引發其意識和行為的改革。當這種考慮和改變形成群眾意識時,就可能影響社會發展的趨勢,體現政府的政策目的。所以,科學的、經過嚴密論證的法制化政策過程,可以在廣泛的社會生活中形成穩定的促進作用,有利于宏觀調控的規范化運行。政府執行政策具有強制性、直接性、權威性等特點,政府主導推行的過程,也是旅游產業方面的政策地位不斷提升的過程。旅游產業在政府政策推動下呈現出蓬勃的發展勢頭。

          2、制定旅游總體規劃。旅游產業是由核心旅游產業和輔助旅游產業構成的綜合性產業,其持續發展必須有賴于一個具有權威的管理部門對其進行必要的規劃、規范、指導和調控。

          3、制定旅游市場法規、條例和規定。對旅游產業的規制旨在營造健康有序的發展環境,這是宏觀調控的一種根本手段。世界旅游組織認為,政府旅游部門在旅游產業中所起的作用,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開拓者階段、規制者階段和協調者階段。我國目前正處于第二階段,即政府主管部門對旅游產業的管理正由直接管理向行業管理轉變。

          4、提供公共性服務,收集和發布旅游信息。目前旅游市場中介服務體系還很不完善。因此,旅游產業的許多公共性服務還需要由政府來承擔,這些服務主要包括旅游市場的宣傳與促銷、旅游資源的規劃和開發、旅游服務的評定與檢查、旅游人才的培訓與考核等。

          5、合理開發與保護當地的旅游資源,走可持續發展旅游的道路。旅游資源的開發必須兼顧旅游經濟效益、人文效益、環保效益。因此,在旅游資源的開發中,各級政府應十分重視旅游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由此可見,國家應努力推動旅游產業的發展,從而帶動國家的經濟發展!

        關于旅游的調查報告9

          調查地點:北京市

          調查方法:電話訪問

          調查時間:2月底

          被訪者:18-60歲之間的城市居民

          樣本量:201

          調查機構:北京科思瑞智市場調查公司

          報告來源:北京科思瑞智市場調查公司

          旅游市場社會實踐調查報告內容:

          旅游已逐漸成為人們娛樂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們除了能享受到旅游過程中的愜意與放松,其實更多的是對生活的體味。但隨著旅游逐步深入生活,關于旅游的投訴也常見于報端。據最近的一次調查顯示,五分之一的受訪者對隨團旅游表示不滿意,不滿意的原因主要來自導游和旅行社方面。對于沒有隨團出游的受訪者,旅游費用以及旅行社的信譽仍是主要的影響因素。

          該項調查由北京科思瑞智市場調查公司于XX年2月底在北京實施,調查采用電話訪問的方法,共完成有效問卷201份,調查對象為年齡在18-60歲之間,家中有電話的北京居民。調查結果可以推論北京有電話的居民。

          隨團旅游:不滿意

          旅游服務一直以紛爭不斷而出名,從調查顯示的結果看,人們對隨團旅游的評價的確不高。在有隨團旅游經驗的受訪者中,有五分之一的人對其最近一次隨團旅游表示不滿意,而表示滿意的只有三分之一,近一半的受訪者表示服務一般。

          導致受訪者不滿意的主要原因是“導游未盡職責”和旅行社“降低等級標準”。這兩項的比例分別達到30.8%。其次是“擅自變更行程安排”占23.1%,和“配套設施不完善”占15.4%。

          在整個旅游過程中,游客與旅行社的接觸更多的在出游前期的報名環節。而在旅行途中,導游則很大成分上充當了旅行社的代表。游客對旅行社服務的不滿意在得不到導游的妥善處理后,則很容易轉化成對導游的不滿。

          科思瑞智的研究人員認為,旅游作為一個服務行業,消費者花錢購買的既是旅游社和導游提供的服務。對服務的滿意程度的高低是保持回頭客的關鍵所在。對于旅行社來說,其所提供的服務并非殺雞取卵的短期利益行為,所帶來的回報應是長期收益。隨著世貿組織的加入,國外旅行社加入競爭,必然會使旅行社的客源結構發生變化。對于某些愿意嘗新,或更加信任外國貨的人來說,參加外國旅行社出游具有不小的誘惑力。國內旅行社可能會發現,他們所面臨的問題很簡單,就是服務質量的競爭。

          費用和信譽:參團出游的主要障礙

          受訪者中,有7成的人沒有隨團出游過。其中,近一半的人是由于“沒有時間”,而三分之一左右的受訪者則是因為“費用較高”。還有7%的受訪者表示不隨團旅游是因為“對旅行社不信任”。從這一結果看,費用和旅行社的信譽問題是阻礙人們參團旅游的重要因素。

          從交叉分析看,家庭收入越高,有隨團旅游經歷的人所占比例越大。在家庭月收入低于XX元時,90%左右的人沒有隨團旅游的經歷,而在家庭月收入達到5000元以上時,則超過一半的人有隨團出游的經歷。看來,盡管對旅行社而言,價格的可調節余地不太大,但普通工薪階層對旅游費用的可支持能力依然有限;蛟S在達到規模效益情況下,價格還可以適當調整,畢竟目前,降價仍是屢試不爽的刺激需求的看家法寶。但對于信譽問題,樹立起良好的形象,扭轉人們心中已形成的觀念則非短時間內即可達到的,因為人們更愿意接受與自己觀念相近的意見。

          假期放飛,出游最宜

          調查顯示,消費者在選擇何時出行方面越來越理智,有可能是吸取十一期間黃山慘案的教訓。四成的受訪者表示愿意在學生的寒暑假出游,兩成的受訪者會利用單位休假出游,依然希望在春節、五一、十一等節假日出游的受訪者不到15%。

          另有相關分析顯示,不同年齡的消費者對出游時間的選擇有顯著差異。年齡在30到50之間,有50%的人會利用孩子的寒暑假帶孩子出去旅游;而年齡在18到29歲的年輕人則更多的會在單位休假期間出游。

          對于出游時間的選擇,個人因人而議。但可以看出,人們在出行時間安排上都注意避開節假日的高峰期,因而外出旅游的時間結構發生變動,學生的寒暑假將會是頗受青睞的旅游時期,這也提醒旅行社針對學生組織的旅行團可以成為旅行社經營的另一方向。

          潛力巨大的自助旅游

          就像自助餐一樣,旅游也可以自助。但目前來看,了解自助旅游的人還不是很多,只有30%左右。與沒有隨團旅游經歷的受訪者相比,有經歷的受訪者的了解比例更高一些。但無論是否有隨團旅游的經歷,當受訪者被詢問是否希望嘗試旅游自助時,一半左右的人表示希望。

          相關分析顯示,年輕人更愿意嘗試自助旅游,隨年齡的增加,希望嘗試的比例逐步降低。這種差異還表現在家庭收入的差異上:家庭月收入在XX元以上,超過半數的受訪者希望嘗試,而家庭月收入XX元以下,則只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希望嘗試。

          傳統的隨團旅游,衣食住行不用自己操心,但代價是失去了自由;自己出行有了隨意安排的自由,但凡事都需自己操辦,難免玩得盡興。自助旅游似乎實現了兩者的結合,取長補短。而調查結果也說明這種新型旅游方式潛力巨大,這是否意味著在自助旅游市場上,令一場戰爭又要開始了呢?

        關于旅游的調查報告10

          隨著我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旅游消費變得越來越熱,出外旅游已成為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旅游群體當中,大學生是整個旅游市場的一個重要而又獨立的組成部分。大學生作為社會的一個特殊群體,具有一定的經濟獨立能力和自我生活能力,有相對寬松的時間,具有更多的冒險精神和追夢遐想,這些促成了大學生旅游熱。因此,大學生作為一支旅游生力軍的地位確實不容忽視。當今全國高校數量已達2000多所,在校生人數超過2000萬人,可見中國的大學生旅游是一個巨大的市場。

          同時,國內的旅行社達1.6萬個,競爭非常激烈。但是大學生旅游卻很少選擇旅行社這條途徑,是大學生的原因還是旅行社的原因呢?另一方面,旅行社對于大學生市場的潛力不是很明了。鑒于這兩點,對當今大學生旅游的調查就顯得是有必要的。

          通過對部分地區、部分城市的調查,得出了一些數據和建議,謹供參考。本次調查采取抽樣調查方式,通過調查,現就江西省南昌市的幾所高校進行了調查得出了寫建議。

          一、大學生旅游的意向

          在旅游意向上,有接近95%的大學生表示非常喜歡旅游,另外5%的大學生表示一般喜歡。但來自城市和農村的學生卻有明顯的差異,幾乎100%來自城市的學生有旅游意向,而只有接近85%來自農村的學生非常旅游。引起這一差異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來自城市與農村的學生的經濟條件的差異造成的。對旅游沒感覺的大學生有66%主要是沒有錢,其中來自農村的學生占74%。

          去旅游的目的是欣賞景觀、增長見識(62%)和休閑散心(21%),另外找同學、熟人玩接近16%,而純粹娛樂性質上的游玩、觀光不大受大學生的歡迎。

          同時,調查也顯示80%以上的大學生認為影響出游最重要的是金錢,15%左右的大學生認為時間是影響他們出游的重要因素,而5%左右的大學生認為伙伴、宣傳地、朋友意見影響他們。

          在調查中還發現,由于不同學校的大學生專業的差異,有些同學是出于專業的目的而選擇去哪里旅行,例如旅游管理專業,勘探專業的大學生,他們由于學習目的而選擇旅游。

          以上調查結果顯示由于大學生受到來自學校、家庭、社會的壓力,故對旅游的喜愛不同。但大部分人喜歡旅游是來欣賞景觀、增長見識,同時金錢是影響著多數大學生出游的主要因素。

          二、大學生旅游的消費方式

          在選擇旅游消費方式上,更多的大學生選擇自助游,約占51%;其次是選擇個人游的,占21%;而只有28%的大學生選擇跟旅游團。

          調查結果表明,大學生有較強的獨立自主意識。在選擇自助游和個人游的學生中,高年級明顯多于低年級,這可能是高年級有更多的社會知識和經驗;來自城市的學生明顯多于來自農村的學生,這可能與學生的個性有關。

          三、大學生旅游的方式

          在調查中,大學生以往出游時,出游方式選擇與同學結伴而游的(約52%)占大多數,與男(女)友一起的約占21%,數字表明大學生大多數喜歡跟同年齡段的人一起外出旅游,而與家人一起(約6%)和獨自一人出游(約21%)也占一定比例。在旅伴的選擇上,部分人選擇跟男(女)友一起去旅游,這可能是大學生旅游的一大特點。大學生正處于感情萌發的時期,與情侶同游一方面可以體驗生活,增加旅游樂趣,共同解決旅途中的困難,另一方面又可以促進雙方的了解,培養共同興趣、增加雙方的感情。相反,選擇與父母親人同游的人很少,只占6%,這也表明大學生自主獨立的意識在不斷增強。

          大學生選擇旅游地點的因素,以及個人消費水平的差異,旅途距離長短,個人愛好等等原因,影響大學生選擇了不同的出行方式。

          四、大學生旅游的消費狀況

          在以往外出旅游的花費上,游覽、門票占其主要,占總數的約67%,其次是吃的,約占14%,交通約占19%。而對旅游地的風味小吃上,感覺一般約占33%,喜歡約占46%。而特別喜歡僅約占13%。由此可見,當地的風味小吃沒有將其特色表現出來,就深入了解,許多大學生對在沒有品嘗時給予的期望值偏高,而真正品嘗之后,其期望值大打折扣,畢竟青年人對新鮮事物在感官上都會給予很高的評價,而一旦去體驗之后,沒有其想象的好時,將會大所失望,這也許是其感覺對其旅游地的風味小吃上感覺一般的比例占較高的原因。在住宿上,一般學生(約53%)選擇30元左右(人/每晚),可見,大學生旅游消費的要求體現了節約原則,這可能表明現代的大學生保持著儉樸節約的優良傳統,也有可能是大學生的旅游費用大部分還是處于家庭資助。因為有80%左右大學生的生活費是來自家庭資助的。

          五、大學生對旅行社的滿意程度

          從調查顯示的結果看,大學生對隨團旅游的評價的確不高,約75%左右的大學生對旅行社不滿意。導致大學生不滿意的主要原因是“導游未盡職責”和旅行社“降低等級標準”。這兩項的比例分別約達到34%和28%。其次是“擅自變更行程安排” 約占23%,和“配套設施不完善” 約占15%。

          在整個旅游過程中,游客與旅行社的接觸更多的在出游前期的報名環節。而在旅行途中,導游則很大成分上充當了旅行社的代表。游客對旅行社服務的不滿意在得不到導游的妥善處理后,則很容易轉化成對導游的不滿。

          六、大學生旅游市場的前景

          根據學生旅游市場的現狀以及學生特點,結合旅游電子商務的可重復消費的特性,完全可以將兩者結合,為旅游電子商務企業的現在和未來創造利潤。因為,大學生群體對于旅游電子商務網站的貢獻,不僅是現實的,而且在未來還會產生更大的回報。

          1、大學生是現實的目標客戶

          今日的大學生,不再是原來“窮學生”的概念,獎學金、勤工助學、社會兼職、家教等一系列的社會活動,已經提高了大學生的消費能力,大量的旅游產品,在大學生的消費能力之內,旅游電子商務相對于大學生的營銷,本身就能收到相當可觀的經濟效益。

          2、大學生畢業后成為消費主體

          大學生群體是社會中相對素質較高,對網絡知識較多,使用電子商務的障礙較少的群體,幾年之后當他們步入社會,將會成為旅游電子商務的主力軍之一,并對周邊人群形成帶動。旅游電子商務網站與其等到他們畢業之后再考慮如何營銷,倒不如在他們相對較為集中、營銷成本較低的時候開始,為未來打下良好的基礎。

          3、大學生是將來旅游項目的經辦人

          今日的大學生幾年后都要走向各個工作崗位,從基層做起的他們之中,將會有辦公室文員、董事長秘書、人力資源部的主管等等。本單位的旅游事項,他們雖然沒有決策權,但都會成為經辦人,是否使用電子商務網站,使用哪一家的服務,選擇權在他們手中。能否在將來形成更穩固的群體,就要在現在讓他們加深對服務的認知與體驗,固化他們的使用習慣。

          大學生市場的開拓,對于旅游電子商務而言,意味著現在和未來,即學生對于旅游電子商務而言,不僅是馬上能夠創造利益,更是旅游電子商務未來的主力軍,因此做好學生市場,對于旅游電子商務的發展不可估量。

          七、建議與結論:

          如何才能抓住大學生旅游市場?

          1、提升附加值,形成大學生旅游的新模式

          目前在大學生旅游人群中,結伴自助游、班級集體旅游、同學居住地互訪旅游,三種形式占了絕大部分比例。大學生喜歡運用身邊的資源,運用電子商務的比例很少。主要原因,在于電子商務離他們很遠,沒有合理的引導,沒有體驗的機會。

          在此方面,就需要網站針對學生群體,提升服務的附加值。要在目前的觀光游、休閑游之外,提出“大學生體驗旅游”的概念,如社團主題活動與旅游的結合、校際交友與旅游的結合、假期社會實踐與旅游的結合、對熱點就業城市的考察與旅游的結合等,以此為切入點,亮出獨有的模式,吸引大學生群體的試用與體驗,從而形成使用電子商務的新習慣。

          2、設計針對大學生的旅游產品

          對于學生市場而言,設計恰當的產品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旅游電子商務中最占重頭的機票和酒店,就能組合出針對大學生市場的產品。針對學生經濟狀況,酒店最好是以青年旅館為代表的廉價旅館;機票是紅眼航班或冷僻時間段;目的地的選擇不要考慮常規的旅游線路;增加班級、支部或社團為單位的團購產品等。

          3、推出大學校園營銷活動

          旅游網站應該走近校園,通過線下活動,聚焦學生的課余生活,形成精確傳播、深度傳播,完成自身的營銷推廣,例如高校旅游線路設計大賽、大學生最喜歡的十大景區評選、校園旅游大使選秀、高校足球嘉年華等活動,都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立足長遠,固化大學生群體的使用習慣。

        關于旅游的調查報告11

          xx年,我市旅游業繼續健康發展,各項主要數據穩步增長。全年接待游客6870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13%。其中,接待入境游客53萬人次,同比增長15、1%;接待國內游客6817萬人次,同比增長12%;旅游總收入348億元,同比增長15%。其中,旅游業收入1、5526億美元,同比增長15、02%。國內旅游收入337億元,同比增長15、09%。

          首先,節日活動在吸引游客和促進旅游業繁榮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春季有牡丹文化節,秋季有河文化旅游節,春秋兩季這兩個節日帶來了大量的游客,激活了旅游市場!爸挥心档げ攀钦嬲膰,花季遷都”節日活動已經成為城市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牡丹文化節持續了40天,接待了1700多萬海內外游客。旅游總收入86、73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9、11%和8、33%。河流文化旅游節持續30天,全市接待海內外游客947、55萬人次,旅游總收入47、65億元,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10、1%和10、25%。兩個節日共持續70天,接待游客2647、55萬人次,占全年游客總數的38、5%。旅游收入134、38億元,占全年旅游總收入的38、6%。

          二是入境旅游持續穩定發展,港澳臺游客數量大幅增加

          2005年入境游客53萬人,同比增長15、74%,其中外國人40萬人,同比增長7、44%;港澳臺游客13萬人,同比增長51、9%。港澳臺游客中,臺灣省游客數量最多,占59、4%。雖然香港和澳門的游客數量很少,但卻大幅增加。香港和澳門游客人數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120、39%和119、27%。說明旅游業在港澳的影響力在逐漸增強。

          在外國游客中,來自亞洲國家和地區的游客數量最多。年,全市接待亞洲國家和地區外國游客18、63萬人次,同比增長36、78%,其次是歐洲游客,占外國游客的33、3%,僅次于亞洲,但游客數量比去年同期下降25%。其次是美洲和大洋洲,游客分別為2、87萬人和1、15萬人。來自非洲的游客數量排在最后,但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3、6倍。

          第三,減少海外游客的停留時間

          年,境外游客人均停留時間1、46天,比上年減少0、11天。其中外國人人均停留時間1、41天,比上年減少0、02天,港澳臺游客人均停留時間1、61天,比上年減少0、57天。港澳臺游客中,臺灣省游客停留時間最多,人均1、68天,比上年減少0、78天。港澳游客停留時間變化不大,均比上年略有增加。香港游客人均停留時間1、52天,比上年增加0、03天,澳門游客人均停留時間1、53天,比上年增加0、32天。

          我市旅游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資源整合的問題還是要注意的。游客停留時間短仍然是影響旅游業經濟效益的原因。在鄭州居留和生活的問題,使得優質的旅游資源無法享受所有的旅游成果。食物、住宿、旅游和娛樂”在旅游業的六大要素中,超過一半的利益已經被他人切斷。

          2、隨著自動駕駛汽車的增加,交通擁堵問題亟待解決。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不僅增加了出行次數,而且由于私家車的大量增加,出行成為一種旅游時尚。然而,交通堵塞和糟糕的道路使許多人“如果你想游泳,看著它,嘆口氣”,影響游客旅游積極性,制約客源市場。為了保證游客的游泳,一方面要加強交通管理,同時道路規劃也要更加合理。

          3、“龍門石窟”全市唯一5a景區的挖掘利用,至今沒有找到真正的切入點。“龍門山色彩”一直是八大景點之首。景點雖小,但景點的氛圍和優雅是國內任何一個景點都無法比擬的。不然武則天也不會在那里挖窯洞,站在那里塑造自己的形象。龍門山有從不同角度轉移風景的效果,風景很美。因此,對外宣傳應該將世界文化遺產與自然景觀進行比較,而不是突出一面,忽視另一面。讓遠道而來的游客忽略自然風光。自然風景有時需要提醒。如果沒有,很多人會“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心”在忽略美景的同時,自然風光也有密碼。當很多人不了解其中的奧秘時,提醒他們可以幫助人們了解景點,自然地培養它,享受其中的美,從而加深他們對景點的印象。

          4、更加注重旅游業的投入產出效應。每年,城市都會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進行旅游宣傳,目的是為了帶來經濟效益。通過宣傳邀請游客。如果景點不吸引人,城市不吸引人,游客只是簡單瀏覽,然后匆匆而過,給城市帶來的經濟效益有限。有時候和我們之前的努力相比,連產出都沒有投入多少,很難產生經濟效益。要增加城市的吸引力,不僅要做好城市的硬件設施,還要深入挖掘城市的文化內涵,找到自己獨特的地方,不僅要邀請游客,還要留住游客。從這個角度來看,有必要開發建設以龍門景區為中心的隋唐文化中心。

        關于旅游的調查報告12

          旅游紀念品,顧明思義,是為游客在旅游購買過程中設計的富有吸引力的工藝品。發展旅游紀念品,對于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提高宏觀效益,增加就業機會,滿足游客需求,形成產業優勢都具有重要意義。

          全市擁有世界文化遺產1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7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27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358處,擁有博物館45座,全市14個綜合檔案館向社會開放檔案29.5萬卷(件)截止2005年底,全南京市共有旅游景點75處,全年游客接待量5061萬次。這一連串的數值也清晰地展示了南京旅游旺盛的生命力南京的紀念品產業作為南京旅游產業的重要主成部分,在整個旅游業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就當前的旅游紀念品市場存在很多問題,突出表現在以下幾點:

          1.旅游紀念品競爭力有待提高

          旅游紀念品種單一,無論是雨花臺還是夫子廟,紀念品的品種都過于單一,多是一些未經過加工的原材料,就以雨花石為例,市場上千篇一律地只是利用了雨花石的觀賞價值,諸如5元抓一把雨花石,或者是將雨花石作為配飾,鑰匙扣,也有稍微加工一點的,將雨花石組合起來制作成具有按摩作用的鞋子,但這樣的紀念品與其他非南京地區的雨花石相差無幾,不能體現南京作為雨花石故鄉的特殊性。更讓南京作為革命圣地的革命精神不能得到很好發揚與繼承。

          2.紀念品的質量低劣,

          3.旅游紀念品的文化價值體現不夠,缺乏應該具備的文化內涵

          4.旅游紀念品低價競爭

          5.有創新意義的紀念品不夠

          對于旅游紀念品的發展我的建議如下:

          旅游購物、美食業和旅游娛樂業的發展成熟是旅游產品升級換代的必經途徑,也是對旅游資源進行深層次開發的重要手段,但目前在來寧旅游的國內游客的旅游消費中,旅游購物、美食和娛樂等方面的支出所占比例普遍不高,在當前南京市傳統觀光型旅游產品的開發已近飽和的狀態下。

          要遵循這個原則就要重視市場調查,加強對旅游紀念品市場和旅游者心理的研究,將市場調查作為旅游紀念品開發的先導。旅游紀念品生產企業應通過市場調查,分析、研究國內外旅游者對旅游紀念品的需求情況,及時調整商品結構,并對原有商品進行改進、完善和提高,積極開發適應國內外旅游者需求的旅游紀念品。地方特色文化特征越鮮明,文化品格越高的旅游紀念品,其價值越高,也越受歡迎”。

        關于旅游的調查報告13

          實踐時間: 2014年11月28-29日

          實踐地點: 網絡、學校

          一、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

          西藏自治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五個民族自治區之一,成立于1965年9月1日,位于中國的西南邊疆,青藏高原的西南部。自古以來,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創造了豐富燦爛的民族文化。青藏高原是世界上隆起最晚、面積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因而被稱為“世界屋脊”。西藏以其古老的歷史氣息、濃郁的傳統文化、神秘的宗教色彩吸引著世界各地的人們,是令人神往的旅游圣地,有無與倫比的旅游資源優勢,既有獨特的高原雪域風光,又有嫵媚的南國風采,而與這種大自然相融合的人文景觀,也使西藏在旅行者眼中具有了真正獨特的魅力。至今,還有許多藏族人的生活習俗與高原之外的現代人有著很大的距離,也正由于距離的產生,才使西藏的一切具有了觀賞價值。西藏名勝古跡眾多,如:布達拉宮、珠穆朗瑪峰、青藏高原、拉薩河、八角街、大昭寺、哲蚌寺、甘丹寺等等。目前,全區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251處,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7處,自治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5處,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69處。這也是吸引我們小組做本主題調查分析的主要原因,我們分析了西藏旅游的現狀,思考了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提出了我們對西藏旅游發展的一些建議和看法。

          二、調查結果的基本概況

          通過我們小組成員調查統計,具體分析如下:

          調查問卷客觀數據顯示,利用寒暑假前往西藏旅游的人較多,因為此次調查對象以大學生居多;40%的被調查者的經濟水平低于中等經濟水平,一般人群的

          月收入大約在1500-5000元,只有近10%的被調查者的收入大于5000元。多數被調查者的出游頻率在每年1-3次左右且旅游動機大多為休閑度假與觀光;只有極少數被調查者的旅游動機為增長知識、探親訪友和公務出差。同時,火車仍然是人們出游西藏的首要選擇。旅游者在選擇旅游地過程中獲取旅游信息的渠道也多種多樣,近50%的被調查者是通過朋友推薦和旅游書籍來選擇旅游目的地的;而通過旅游電子商務網站、旅行社、旅游達人的微博、微信等方式獲取旅游信息的較少,只有少數旅游者會選擇在專業的旅游論壇來獲取旅游信息。同時,多數被調查者向往青藏高原的自然風景、布達拉宮的文化名跡和具有西藏地方特色的人文風俗。

          被調查者主觀意向顯示,過半的被調查者對西藏旅游最關注的服務要素是住宿和餐飲,還有一部分人關注交通方式、導購與娛樂方面。西藏旅游也存一些問題,多數被調查者認為路線表達不清楚、特色介紹不明確;同時,還存在住宿、飲食介紹不全面、超過費用預算等問題。 被調查者希望景區在游客安全及旅游指導、便民設施、旅游點的景點維護和相關配套設施如停車場、賓館、餐廳等方面做足準備措施,這樣不僅可以提高游客的滿意度,而且可以令景區更好的可持續發展。

          三、調查中發現以及存在的基本問題

          1. 基礎設施建設滯后 服務功能有待提升:

          所謂旅游業,包括“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日前山南地區大部分景區沒有過硬的基礎設施,旅游景區建設投入渠道單一,旅游產業發展還停留在原始階段。

          2. 基礎薄弱, 觀念保守:

          西藏因為經濟發展速度緩慢, 經濟基礎薄弱,所以生產方式和經濟結構相對落后,更無力去開發和利用豐富的旅游資源;部分地區自我封閉的經濟觀念根深蒂固 。

          3. 遠離客源市場,受地理環境制約

          西藏地處“地球第三極” , 西藏地廣人稀,交通不是很便利,交通費占旅游費用 的主要部分,西藏遠離國際和國內主要客源市場, 雖具有獨特的民俗,但路途遙遠險惡,高原反應嚴重,成為制約其旅游市場發展的一大因素。

          4. 旅游業投入不足,政策性依賴過強。

          西藏經濟在對資金的分配利用上傾向于傳統產業, 且對旅游業認知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旅游業景點開發滯后, 宣傳力度不夠。

          四、今后的建設方向或應該采取的措施

          旅游業是高投入、高產出、高創匯、高效益的產業,沒有有效的投入就難以形成產業規模。日前在山南地區召開的旅游產業研討會上,地區行署副專員普布頓珠一針見血地指出:“山南地區旅游產業發展還停留在原始階段,大部分景區沒有過硬的基礎設施!边@嚴重阻礙了山南旅游業發展,因此,要推動旅游業跨越式發展,就必須把改善和提升旅游發展條件放在首位。

          通過對調查問卷的分析,我們所提出建議如下:

          1、加強對西藏旅游的宣傳促銷,以增加游客數量

          重視旅游宣傳尤其對主要客源地的宣傳,是旅游業賴以生存發展的重要手段,必須加以改進。據香港旅游協會資料,每增加1美元的旅游宣傳投資,可增加123美元的旅游收入。西藏也應加強對旅游業的宣傳工作,每年劃出一部分經費,其來源可從政府稅收撥款,另一方面也可督促有關旅游企業支付一定的宣傳費用,把宣傳工作做好。對主要客源地,宣傳應有的放矢,具有針對性。因為不同的客源地有不同的愛好,西藏對客源地則可以“文化古跡、民族特色、宗教圣地”等為宣傳側重點。在宣傳方式上,也宜采取多樣化,如通過舉辦旅游產品展銷會、各行業交流會、締結友好城市、組織友好訪問團、現代網絡信息技術、各種圖文并茂的印刷宣傳品進行宣傳。

          2、加強西藏旅游設施和基礎設施的建設,提高服務質量

          所謂旅游業,實際包括吃、住、行、游、娛、購六個要素。西藏對旅游設施的資金投入比較少,設施不全,導致基礎設施比較落后。比如,有些旅游景點交通不夠便捷,客運能力差,在旅游旺季長期處于緊張運營狀態。可見便利的交通對西藏旅游業的貢獻非同小可。另外,基礎設施方面比較突出的問題是衛生條件差、公交車秩序比較亂,關于這一點,很多被調查者都曾提出意見。服務質量差是旅游景點內的通病,這一點在西藏也不例外,旅游商品往往缺乏統一標準,且中外旅客有別。旅游消費品則品種單調,缺乏高質量的新穎產品。西藏要想發展

          好旅游業,必須在改善這些基礎設施方面加大力度。

          3、加強旅游資源及產品開發創新

          圍繞西藏旅游資源,以市場為導向,以資源為依托,以產品為基礎,以效益為中心,以創新為靈魂,將西藏巨大的旅游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據世界旅游組織預測,世界五大旅游時尚產品分別為生態旅游、探險旅游、文化旅游、海洋旅游和沙漠旅游,而西藏在這五中里占了三種,這是先天優勢,應該充分利用。比如在西藏可以充分利用歷史名人或探險家走過的路線,利用西藏的民族節日,利用處在邊境的條件,設計專題、專項旅游項目:文成公主路線游、唐蕃古道游、體驗藏歷年(望果節、雪頓節)游等

          4、必須高度重視旅游安全,建立有關法規和相應的管理制度

          對游客的人身和財物安全,必須引起高度重視,避免一切事故的發生。因此,西藏應該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機構,重視旅游旺季、重大節日等特殊時期的安全保障問題,關注可能影響游客生命的環境因素,加強對旅游設施的安全管理和檢查,注重提高安全管理部門人員專業素質,努力幫助游客提高自身安全意識,建立有關法規和相應的管理制度,層層落實,特別要讓風景點所屬的主管政府部門負起應有的責任。

          5、充分利用西藏文化條件,加強對西藏古老文化的保護

          知識除來自課堂書本外,更多的來自于實踐活動中,這也是中國古人追求的“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境界。旅游實踐活動可以極大地豐富人們歷史、地理、文學、民俗風情、宗教等各方面的知識,西藏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而且民族文化更是吸引國內外游客的源泉。與此同時,在旅游活動開放性的允許下,在西藏,不同文化背景人群間的交流越來越普遍,給西藏帶來豐厚旅游收入的同時,也對西藏環境產生了一定的不良影響,給當地人民的風俗習慣、日常生活、社會活動,甚至信念、人生觀、價值觀等帶來影響,特別是原來傳統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在外來游客的沖擊下發生異化,傳統習俗、服飾、生活方式、舉止行為等會在不經意中發生改變甚至消亡。

          6、加強核心景區建設,打造旅游精品線路

          推動西藏旅游業快速發展,必須把打造旅游品牌作為重要突破口。山南各縣、各級旅游部門在景區打造、包裝推介上應學習兄弟地市的成功經驗,圍繞雍布拉

          康、桑耶寺、藏王墓、拉姆拉錯神湖和羊湖做文章,推出叫得響、名氣大的核心旅游景區。發展山南旅游,精品路線的規劃設計顯得尤為重要,F在的游客,提起山南,知道的僅僅是幾個“第一”,來山南旅游基本上當天到當天回,沒有像樣的特色路線。地方政府應進一步加大引導和投入,集中力量打造精品線路,大力發展特色文化產業,著力推動全地區旅游產業整體上水平。山南要依托藏源歷史文化資源,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歷史文化旅游板塊;利用高原生態旅游資源,建設高原國家山水休閑度假旅游勝地;以勒布紅色旅游資源,建設山南一流紅色旅游板塊;依托雍布拉康、桑耶寺宗教文化資源,建設國際知名宗教文化旅游板塊;發揮地熱資源優勢,建設沃卡溫泉等休閑旅游板塊;依托雅魯藏布江流域的濕地、峽谷、民俗等地質構造和文化資源,建設雅魯藏布江風情旅游板塊。

        關于旅游的調查報告14

          報告名稱: xx游客滿意度調查

          調查地點: xx市

          調查方法: 街頭訪問

          調查時間: 1999年11月

          樣本量: 334

          被訪者: 省內、省外及港澳臺旅游者

          調查機構: 蘭邦市場調查公司

          報告來源: 蘭邦市場調查公司

          報告內容:

          隨著旅游業的蓬勃發展及其在旅游地經濟中作用的日益增強,如何以具有吸引力的旅游產品來開拓客源市場、保證穩定的客源成為各旅游地關注的焦點。而由于旅游產品和其它服務產品一樣,具有無形性和不可移動性的特點,它的生產和消費過程是同時發生的,因此,旅游業更多地是在營銷“經歷”。大量的研究結果也表明,對服務產品而言,除消費者親身經歷外,他人的口頭宣傳比任何其它信息來源更加重要。若旅游地希望消費者為自己作良好的口頭宣傳,就必須為他們創造良好的旅游經歷。如果具有無限資源,旅游地也應該象工業生產部門一樣在質量上追求“零缺陷”,使旅游者在各方面都得到滿足,但由于資源的限制,實際運行中應追求資源的優化配置按照問題的輕重緩急來分配資源和安排工作。對旅游者滿意度的現實衡量、尋找旅游地績效的薄弱環節以明確工作急需改進的領域就成為當前旅游地建設中的重要課題之一。

          以xx市作為旅游地的研究例證,xx蘭邦市場調查公司于1999年11月在xx主要景點和火車站、羅湖商業城等處對來xx的旅游者(包括省內、省外及港澳臺旅游者,未包括外國旅游者)進行了調查。調查采用問卷式的面訪方式,問卷共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甄別問題是將不在本次研究范圍之內的當天往返游客、本地游客以及來深以長期工作為目的的對象排除在外。第二部分是主體,將影響旅游者滿意度的29項評價指標分別表述為相應的句子,以Likert5級態度量表測量旅游者在深旅游的滿意度和各項評價指標在其外出旅游時對他個人而言的重要程度。第三部分則是背景資料部分。調查共發放問卷340份,有效回收問卷334份,有效回收率為98.2%。

          由圖可以看出:共有9項指標(占31%)落在了重要程度高而滿意水平也較高的右上區域,屬于xx目前的優勢領域。這些因素包括社會治安、有許多自然景色和風景點、游玩地多、交通、通訊、主題公園、綠化、清潔衛生、氣候。在這些方面xx市需要繼續保持現有的績效,并努力提升以成為與其它旅游城市相比的競爭優勢。尤其是在兩項重要程度較高的因素——“綠化好”和“是個清潔、衛生的城市”上旅游者對xx的滿意度評價都頗高,可以形成為xx旅游形象宣傳的突出優勢。

          值得注意的是,“有許多自然景色和風景點”幾乎接近橫坐標,即目前旅游者的滿意程度處于“一般稍偏上“的水平。如果在這一方面不采取措施進行改進,有可能未來幾年隨著周邊旅游風景區的開發和旅游者崇尚自然回歸趨勢的加強,旅游者的評價就會降低,從目前的優勢降低為劣勢。日前xx旅游發展規劃中已將東部黃金海岸和西部田園風光的建設作為開發重點,當前的任務則是切實將自然風光的開發落實到實處,以未雨綢繆,順應時勢之需。

          有5項指標(占17%)落在了右下區域,因這部分指標的重要性較高,但旅游者的滿意水平較低,是急需大力改進的關鍵領域。它們主要集中于xx的各項價格方面(物價、景點的門票價格、餐飲住宿價格和易找到適合自己要求的餐飲住宿處),其次是商場、餐飲的服務質量。從xx作為一個旅游地的角度來看,這些方面是xx的薄弱環節,目前需要著重分配資源和注意力以改變目前不利的局面。

          左上區域包括6項指標(占21%),被訪者認為xx目前的績效不錯,但它們的重要性不高,如經濟比較發達、城市的基礎建設、商品豐富、人的效率等等,屬于無關緊要領域,目前對旅游者的宣傳和促銷上可不必花費過多資源于這些方面。

          有8項指標(占18%)屬于不占優先地位的領域,即左下區域。被訪者對這些因素的績效評價不高,但因它們的重要性也相對較低,目前可以不必過分關注。如果當xx市的旅游業在現有的基礎上向更高的目標發展時,就必須得關注這些方面現有績效不佳的原因并尋求解決辦法。

          在這一區域中不可忽略的是,“賓館的服務質量”幾乎位于縱坐標上,說明它的重要性接近中等,但旅游者的評價不高,同樣需要引起重視。

          對旅游者的滿意狀態進行評價和分析對旅游地的管理和營銷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它同時向旅游地指明了工作急需改進的方向。對xx旅游業而言,目前需要引起重視的是價格的問題。相關的方差分析表明,國內旅游者對xx的各項價格評價較低,而港澳臺旅游者則認為價格比較合理。因此,在xx大力吸引國內游客來深旅游時,要注意對現有產品結構作進一步的優化調整和配置,以結構合理的多樣性來滿足不同特征旅游者的需要,如開發更多的中低檔產品來滿足國內家庭旅游、學生旅游等市場的需要;另一方面則應進一步提高產品和服務的質量以使旅游者感到物有所值。

          來深旅游者認為綠化和清潔衛生這兩項因素在外出旅游時重要程度較高,他們對xx有相當滿意的評價,是xx市目前使游客滿意的優勢環節。要確定這些方面是否已形成為xx對旅游者獨具吸引力的競爭優勢,還應在今后的調查研究中與有關競爭地進行比較分析。

          正如忠誠的顧客是企業實現利潤的穩固基礎一樣,忠誠的旅游者也是旅游地具有穩定客源,增強競爭力的寶貴財富。而造就忠誠旅游者的關鍵則在于使他們滿意,旅游者的滿意度越高,忠誠度也越高。但對于旅游地來說,無論它是多么吸引人,旅游者再購買行為即再訪機會都不會太多,故旅游地的忠誠顧客主要表現在他們的口碑效應,即將他們在旅游地的滿意經歷推薦給他人,以帶來更多的旅游者。因此了解旅游地自身的績效薄弱環節,以找準方向有效提高旅游者的滿意度從而培養忠誠旅游者,無論是對旅游地的資源優化配置還是對其競爭力的增強都具有長遠而積極的作用。由于旅游者的需求呈現動態變化,有可能目前重要的因素在幾年之后就成為次要的因素,從這一角度來說,蘭邦的市場研究人員建議旅游地還需要對旅游者進行連續監測,一方面檢測所采取的改進措施是否富有成效,另一方面則可充分把握市場變化趨勢和有效分配自身有限的資源。受時間和資源的限制,蘭邦主持的本項調查并未包括來深的外國旅游者,因此只是對xx國內旅游市場的試探性研究,對國際旅游者在深旅游經歷的滿意度狀況分析是今后也應予調查的重要領域。

        關于旅游的調查報告15

          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進行,“三農”問題急待解決。如何更好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讓農村的社會、經濟和環境達到協調、可持續發展。總體效益得到明顯提升。近幾年來,汕頭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相對落后,人多地少,交通不暢,信息獲取能力有限,環境污染嚴重,這也造成些地方農民增產不增收的局面;汕頭產業結構不太合理,第一、二、三產業比例分別為11.4%、51.5%、37.1%、,第三產業明顯落后,特別是經濟危機的到來,農副產品價格持續下降,農民消費能力下降。隨著汕頭三大經濟帶、生態型海濱城市的規劃構建,開發好旅游資源,推動旅游業發展,顯得更加重要,這不僅能推動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完善服務體系,也能轉移剩余勞動力,提供就業機會,為農村農業、工業、商貿發展做貢獻,從而使旅游與經濟社會發展良性互動。

          通過這一次實踐調查了汕頭旅游資源及其開發存在的問題,并就此提出建議:

          一、汕頭旅游資源總體情況

          1、自然旅游資源:青山藍海一體,生態環境質優

          汕頭地處韓、榕、練三江沖積而成的潮汕平原,海岸線曲折而漫長,不少海岸地帶多濕地灘涂,且紅樹林眾多,尤以韓江新津河入海口為國際保護性濕地示范區,知名度高,同時為候鳥越冬的地區之一,構成藍海候鳥映趣,渾然一體的獨特景觀,值得一提的是,汕頭是唯一擁有內海的城市。

          豐富的綠色植物資源,種類繁多,生物多樣性明顯,在桑浦山,大南山地區,自然環境良好,如潮陽蓮花峰風景區,南澳海島國家森林公園;眾多奇特的海濱巖石,海蝕地貌,特色鮮明,優質的生態環境很適宜開展旅游休閑度假活動和生態旅游。

          2、文化旅游資源:民俗奇特多樣,民間藝術豐富

          汕頭的文化淵源深、積淀厚、領域廣,與整個潮汕地區文化密切相聯。閩越古風與中原文化的融合,歷史、現代文化的互相滲透。華夏文化與外來文化的結合,形成獨特,絢麗多彩的文化,是中華文化中的一枝秀美奇葩。汕頭的潮文化,僑鄉文化,海洋文化,紅色文化,工夫茶文化,媽祖文化,特別是榕江流域沿岸民眾信奉三山國王為地方獨特民俗,同時獨特的僑批文化,在海內外更有高的知名度和影響。

          汕頭民間藝術源遠流長,豐富多彩,尤其是在廣大農村地區,最為突出的是潮劇和潮州弦詩樂這兩種古老藝術,其獨特藝術風格和濃郁地方特色,又有深厚群眾基礎和高度藝術價值令海內外人士稱道不絕;素有“全國民間藝術之鄉”的潮陽,民間藝術更加豐富,綻放異樣光彩,英歌舞,剪紙,版畫,內瓶畫,各式各樣的動物舞蹈等等。

          3、社會旅游資源:僑鄉港口特區,潮人心系家鄉

          作為著名僑鄉之一,海外潮籍華人華僑有幾百萬之眾,港澳臺胞也超過百萬,遍布世界各地,俗話說“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人存在!鄙穷^的僑鄉文化獨特之處在于華僑眷戀眾多,僑資僑匯多,僑房也多,且與經濟文化聯系密切。因地處沿海,是中國最早開放的港口之一,改革開放后,也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歷史因素,汕頭成為經濟特區。海外潮人情系桑梓,積極在家鄉興辦實業,投資公益事業,支持家鄉建設,每年的國際潮團聯誼會,在促進中國與僑居地友誼有不可替代作用,這也是汕頭獨有的旅游資源。

          二、旅游資源開發存在的問題

          1、開發的產品功能結構不夠完善,層次較低

          現代區域旅游業的產業規模和效益較大程度上依賴于完善的產品功能結構。從汕頭旅游資源存在的狀況看,優美的海濱生態環境,多姿多彩的民俗民風,發達的海上交通,可開發出觀光、休閑、商貿、會議等多功能旅游產品,現有的旅游景點中三個層面基本齊全,即基本層面(陳列欣賞型),提高層面(表演欣賞型)和發展層面(主題參與型)。但從現開發程度上看,基本層面景點相對較多,以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的陳列觀光為主,提高和發展層面相對較少,這樣不利于資源充分利用和游客停留時間延長。這種情況同樣反映在廣大農村,旅游業發展滯后,在于農民觀念轉變不了,即使開發,也只能停留在較低層次。

          2、開發突出不了特色,發掘也不深

          可能是對旅游環境認識層次較低,導致特色不夠鮮明,特色資源開發不足,開發過程中偏重物質建設,文化內涵挖掘不深,這是開發中明顯存在的問題。另外一方面,大量的自然生態旅游資源和農業生態旅游資源沒有得到重視和開發,而這些資源卻大部分在農村地區,這也是農村旅游業發展落后的原因之一。

          3、資源開發不注重環境整治和配套設施完善

          旅游資源開發的狀況關鍵在于游客的感知評價,很多游客認為在開發過程中旅游環境綜合整治和景點綜合配套能力不能滿足市場需求,特別是農村地區旅游環境亟待進一步完善,各種設施也未能完全配置。例如,交通不夠暢通,通訊相對落后,這不僅會帶來旅游資源開發程度低,也會影響農村社會經濟發展和和諧社會的構建。

          三、針對旅游資源開發狀況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完善產品功能結構,重點開發農村,發展鄉村旅游

          汕頭旅游資源開發要想適應現代區域旅游業發展的新趨勢,關鍵旅游資源開發不能只停留在基本層面,要不斷完善產品功能結構,提高發展層面和提高層面在產品中所占比例,比如增設參與性,娛樂性項目 。農村可以適當發展觀光農業,通過種植特種花卉、水果,讓游客親自體驗生態農業活動和農業技術,或以“農家樂”、“漁家樂”、“當一天農民”,自己收獲自己的勞動果實,例如潮陽區金灶鎮每年舉辦“楊梅節”、“三棱橄欖節”這一品牌,吸引眾多游客前來觀光;汕頭農科所通過現代農業技術讓游客親身感受奇異瓜果的種植過程,這種鄉村旅游開發突出地方文化,讓農民、漁民增收增益。

          2、政府引導企業進農村,加大基礎設施建設

          汕頭還有大量尚未開發的旅游資源。在農村,開發好旅游資源,將使大批農民受益,也為新農村建設做貢獻。政府應該積極引導相關部門,旅游企業進入農村,開發旅游新產品,協調好開發與經濟社會發展。其次政府加大對農村重點旅游項目的扶持力度,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完善農村的交通、電力、通訊、環境等基礎設施;鼓勵華人華僑在家鄉投資建設,并為此提供便利與優惠。隨著汕頭三大經濟帶規劃建設的展開,各項工作的展開,重點也要放在農村,但農村也不能只靠政府扶持,農民自身也要謀發展,尋找自身特色所在,開發新產品。

          3、突出區域旅游特色,加強旅游環境整治

          旅游資源開發中要將自身文化發掘出,將富有汕頭地方特色的僑鄉文化、潮文化、海洋文化、民俗文化、商貿文化等開發形成產品系列,突出本身與其他地方不同,乃至與潮汕其他地區不同。同時,加強旅游環境的整治,營造出一種舒適的氛圍。例如09年春節期間潮陽大峰風景區有人大肆進行非法活動,還有一些景區游客隨意亂扔垃圾的現象隨處可見,可想而知,這將給其他人造成多大影響。

          4、確定目標市場,針對性開發產品

          汕頭作為僑鄉,潮籍華人華僑,港澳臺胞很多,且廣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確定好海外市場這個目標,有針對性、目的性開發旅游資源,重點開發探親尋祖,朝拜(媽祖、三山國王神),修學旅游產品;可以利用每年港澳臺胞回潮祭拜三山國王神、媽祖,國際潮學研討會,國際潮人聯誼年會,加大開拓市場力度,宣傳也要到位,才能更好推動農村旅游業發展。

          旅游發展與新農村建設達到良性互動,在于如何協調好開發過程中與地方社會經濟發展突出問題的解決與完善。不可否認的是,旅游資源開發肯定會不同程度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對地方文化的沖擊一系列社會問題的產生。我們應該盡力避免問題產生,防患于未然。促進和諧社會建設,才能良性互動。這不僅是汕頭三大經濟帶構建規劃應該注意的問題,也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應解決完善之處,這將會為社會主義現代化作出不可估量的貢獻。

        【旅游的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旅游調查報告06-27

        旅游調查報告05-10

        旅游調查報告11-26

        旅游調查報告12-15

        關于旅游的調查報告02-11

        暑期旅游調查報告04-26

        旅游環境調查報告12-03

        旅游現象調查報告12-05

        2017旅游調查報告12-14

        有關旅游的調查報告11-29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