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工業經濟發展現狀的調查報告
*市工業經濟發展現狀的調查報告 這些年來,**市大力實施“項目立市、工業強市”戰略,立足本地資源和產業特色,突出抓好工業園區建設,營造優良政策環境,積極招商引資和激活民間資本,工業經濟發展水平得到明顯提高,經濟發展后勁不斷增強。
現狀:民營企業迅速崛起,工業發展勢頭強勁 民營企業已成為市域工業經濟的發展主體。從2000年起,該市大力推進“國退民進”、“兩個置換”、“產權多元化”等改革措施。到2003年底,全市工業企業改革基本完成,國有、集體企業全部退出市域經濟舞臺,取而代之的是一批民營企業和產權清晰的股份制企業。民營企業的蓬勃生機全面激發了市域工業經濟的發展活力,市域工業經濟駛入了快速發展期。目前全市共有規模工業企業43家,工業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已由2000年的17%增加到37%;規模工業實現的產值由2000年的5.48億元增加到13.4億元。全市工業稅收由2000年的980萬元增加到3000萬元,所占比重由2000年的20%增加到44.4%。
工業園區已成為市域工業經濟的重要支撐。近三年來,該市著力抓好太子廟生物醫藥園、蔣家咀棉麻紡織工業園、城關鎮楊木及食品加工工業園的建設,培育了棉麻紡織、食品加工、黑楊加工、生物醫藥、汽車制造及新材料、精細化工六大市域支柱產業。從入園企業戶數來看,三大園區規模企業戶數較3年前增加了一倍。2000年三個園區僅有規模企業18家,目前已達36家。從園區工業產值看,三大園區規模企業產值是3年前的近三倍。2000年末三個園區規模企業產值不足3個億,今年可達8.5億元。目前三大園區規模工業實現的現價總產值占全市規模工業的90%。從入庫稅收來看,三大園區規模企業入庫稅收較3年前翻了三倍。2000年末三個園區規模企業入庫稅收只有500萬元,今年將達1500萬元。從園區工業投入來看,三大園區近3年新增項目投入5億元,是前20年工業投入總和的1.3倍。
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成為市域經濟的主要特色。目前全市擁有各類農產品加工企業239家,其中規模企業26家,出口規模企業5家。2003年全市產值過1000萬元的農產品加工企業達17家,其中產值過5000萬元的2家,產值過億元的2家。“榮祺牌”茭頭、“紅菱牌”水生蔬菜、“福景牌”木制品等成為*場上的知名品牌。黑楊加工產業發達,全市楊樹面積達50萬畝,是目前全國最大的黑楊生產基地市,并獲得了“中國黑楊之鄉”的美譽。苧麻加工業已與全國20家大型紡織企業建立了穩定的合作伙伴關系,產品遠銷安徽、廣東、上海等10多個省*,并出口西歐、北美、日本及東南亞等國家或地區,去年苧麻產品出口交貨值1320萬元,出口創匯150萬美元,特色產業規模集群效應初步形成。
良好的政策環境成為市域工業經濟發展的強勁動力。“制定優惠政策,把投資商請進來;創造優良環境,讓投資商留下來;提供優質服務,使投資商富起來”已成為全市招商引資、發展市域工業經濟的共識。主要的政策有:一是引導企業發展的扶持政策。出臺了《加快工業發展的決定》、《扶持、指導規模企業做大做強的意見》、《優化經濟環境,大力招商引資獎勵辦法》等政策文件。二是鼓勵企業發展的獎勵政策。全市設立了納稅大戶獎、企業上臺階獎和創品牌獎,重獎對工業發展有突出貢獻的民營企業主。2003年市政府財源建設獎勵支出200多萬元。同時,給予民營企業主相應的政治待遇,積極推選他們擔任省、*、市各級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并在電視、報紙等新聞媒體上重點宣傳推介,擴大知名度和影響力。三是保護企業發展的服務政策。全市實行了市級領導聯點企業、“一站式”審批、重點企業掛牌保護、經濟環境“黃牌警告”等政策制度,打造誠信政府,強化政府職能部門的服務意識,為民營工業的發展保駕護航。通過這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全市工業發展環境不斷優化,對投資者吸引力不斷增強,4年來,全市引進投資300萬元以上項目52個,投資額5.3億元。 問題:規模不大,產業不強,投入不足,體制不順企業規模較小,整體素質不高。全市現有規模工業企業43家,年產值13.4億元,實現稅收1800萬元。但其中稅收過千萬元的企業目前還沒有一家。由于部分民營企業是由原國有企業改制轉換而成,一些陳舊的設備和廠房無力及時更新,導致產品檔次低,效益差。就農產品加工業而言,同樣存在重視粗放產品加工,忽視產品的深加工增值問題。
產業不強,缺少龍頭品牌企業。主要表現在:一是產業集中不夠,大型現代企業少。雖然在棉麻紡織、黑楊加工上形成了一定特色,但遠遠沒有達到能夠形成一個產業的規模。二是產業鏈條不緊,上下游產品脫節現象嚴重。如紡織企業由于產品的結構雷同,科技含量低,企業之間缺乏專業化的分工協作,不但沒有形成特色產業鏈,相反往往同類企業爭原料、搶資源、拼*場、打價格戰。三是“家長式”管理、“家族式”的經營,企業經營管理機制不健全,降低了企業駕馭*場、抵御風險的能力。四是企業缺乏科技人才。從對10家企業的4780名員工調查來看,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僅506人,占總人數的10.6%,具有高級職稱的僅6人,初級以上職稱的624人,占13%。75%以上的民營企業家沒有技術職稱和大專以上文憑;企業產品更新難,大多數為傳統的、技術含量低的低附加值產品,企業主要依靠廉價勞動力來降低生產成本,在*場上沒有競爭力。
投入不足,企業發展缺乏后勁。中小企業發展最需要的是資金,貸款難,籌資難,已成為制約市域工業經濟進一步發展的瓶頸。究其原因,主要在四個方面:一是商業銀行為追求最大效益,對市一級下放的貸款額度很小,不僅沒有將信貸資金向中小企業傾斜,反而將從市級吸收的存款轉移到大中城*,有的銀行對市級只存不貸。二是中小企業起步基礎差,特別是財務制度、財務管理相對不規范,不穩定,缺乏透明度,經營風險和人為風險高,使金融機構和其他投資者望而卻步。三是中小企業信用觀念淡漠,抵押與擔保受限。四是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尚未建立,企業籌資缺少信用服務平臺。
體制不順,使市域工業經濟發展缺乏動力。一是行政體制方面,近年來,隨著一些職能部門劃歸“線管”,市級政府職能越來越弱,這種“條塊分割”的局面使得市級政府經濟調劑缺乏手段。如工商、稅務、國土、質監等部門上劃后,市級的調控能力下降了,收費優惠等承諾難以落實到位。二是財稅體制方面。實行分稅制改革后,市級財力相對減弱了,增值稅、所得稅增量部分大頭被中央、省級拿走,嚴重挫傷市級發展工業經濟的積極性。三是投資融資體制方面主要向大城*、大型企業傾斜,也不利于市級中小企業的發展。四是受國土、電力等宏觀調控因素的`影響,加大了市域工業經濟發展的困難。
對策:突破瓶頸,培育特色,筑巢引鳳,打造品牌
拓寬融資渠道,破解瓶頸難題。一是要抓好企業誠信建設,營造誠信環境。建立企業信用管理協會,負責制定行業規范,監督信用行為,組織信用評估。把不守信用的企業及法人代表列入黑名單,使之難以在*場上立足。二是幫助企業摒棄落后的家族管理模式,優化股權結構,逐步實現資本社會化,管理職業化,建立符合*場經濟要求的現代企業制度。三是要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市級財政應設立工業發展專項基金,主要用于重點項目的貸款貼息,鼓勵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和擴大規模,支持本地優勢產業、特色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四是要抓好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加快建立公司制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中心。可采取政府投入、企業參股、民間集股等辦法建立擔;。五是要激活民間資金,引導民間投資轉移到工業項目上來。六是要支持鼓勵企業上*,發揮企業直接融資的功能。
突出特色,培養龍頭企業。特色就是優勢,市域工業經濟發展的出路在于經營特色。要立足區位和自然資源優勢,因地制宜,在“特色”二字上做文章,打造特色產業,大力培育和發展產業鏈條長、輻射帶動作用大、*場占有率高和發展前景廣闊的龍頭企業。如**的苧麻產業,省政府將苧麻產業納入了全省七大農業高新技術發展規劃,**市被列為基地建設項目市。**務必抓住這一發展良機,在加緊規劃種植的同時,加大規模加工企業的擴張改造,開發延伸下游的印染、服裝等“鏈條產品”,提高產品質量和附加值。
加快園區建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一是要根據園區的不同功能與特色,突出重點,科學規劃,提升園區品位,為民營工業上規模上檔次提供一流的設施和一流的服務。二是要明確主導產業,創新機制,加快產業集聚。要充分利用國際分工和東部沿海發達地區轉移淘汰產業的歷史機遇,發揮比較優勢,緊緊圍繞業已形成的支柱產業,按專業化分工協作要求,優化整合,形成地域產業鏈。三是要全方位、寬領域、多形式的招商引資。要立足資源特點和區域優勢,認真篩選、編制、準備一批建設條件成熟、*場前景廣闊、預期效果理想的新項目,為園區做大做強夯實項目基礎。
實施品牌戰略,提升產業特色。實施品牌戰略,首先是要抓“原創”,把產品質量搞上去,把品牌數量積起來。要支持企業加大技術改造和科技投入力度,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要幫助企業關注科技*場,捕捉科技信息,主動積極尋找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等合作伙伴,發展高新技術產業;要鼓勵企業主動靠大投強,以特色創優勢,以優勢創品牌。其次要抓“整合”,利用已有的特色品牌資源,實行品牌擴張,發揮品牌價值倍增作用和行業帶動效應。第三要抓宣傳和服務,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場占有率。第四要抓獎勵,對拿到省以上知名品牌的企業要分層次給予重獎。同時,要引進和培養一支高技能的人才隊伍,積極實施“名企、名牌、名人”工程,不斷提高企業的對外影響力和品牌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促進產業特色的不斷提升。
閱讀更多:
政府創新能力的調查報告
中國城市青年生活狀態調查報告
私營企業的發展環境調查報告
關于中學生性格特點調查報告
【某市工業經濟發展現狀的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經濟發展現狀的構思論文10-01
經濟發展現狀調研報告05-06
企業應用工業工程現狀分析08-14
林產工業經濟發展模式研究論文06-26
農村經濟發展現狀調研報告范文05-06
信息技術在工業工程中的應用現狀11-11
農村經濟發展的調查報告10-23
淺析縣域工業經濟發展與思考論文06-17
淺析我國旅游經濟發展現狀與相關建議10-14
工業節能產業現狀及發展方向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