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問題調查報告

        時間:2023-03-25 03:51:13 調查報告 我要投稿

        關于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問題調查報告

          一、調查背景

        關于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問題調查報告

          大學生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涉及面廣,內容豐富,為大學生了解中國國情開啟了一扇窗口,密切了高等教育與新農村建設的關系,有益于高教體系建立針對性和切合實際的促進新農村建設的策略和途徑。

          二 、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問題表現及成因

          隨著我國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廣大農民紛紛進城務工就業,隨之而來的人口遷移帶來了許多社會問題,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便是其中一個。留守兒童大多存在自卑、不自信、自閉、叛逆、壓抑、孤僻等心理問題,這主要是由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造成的:

          1. 成長背景復雜。農村留守兒童大多家庭經濟條件比較差,尤其是生活在相對偏遠的農村的孩子。由于他們的父母大多或離異,或離世,或因經濟困難常年在外打工,他們一般由爺爺奶奶或其他長輩撫養,導致他們缺少父愛母愛,也常常受到他人的嘲笑,所以他們更懂得世態炎涼,這類孩子內心世界對社會差別感受到的強烈不平等,易產生自卑、自控能力不強、意志力薄弱、戒備能力強等不良心理。

          2. 文化背景差異大。很多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于是他們便把孩子接到所在城市上學,但這類孩子是介于城市和農村這兩個群體之間的一個特殊群體,他們的文化基礎較差,無法在短時間內適應生活,不同的口音、不同的教材、不同的教學進度以及不同的教學方式使得他們的成績較本地孩子差,受到來自本地孩子的歧視,讓他們承受著一定的心理壓力。主要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沒有學習熱情,缺乏成就感,情緒不穩定,如忍受性低、孤獨感強等;二是缺乏團體歸屬感,易產生不良情緒如反抗傾向、被壓迫感等。同時, 農民工子女還普遍存在自信心不足、自我評價偏低、自卑、自閉、壓抑等心理特征。這些原因導致流動兒童產生厭學態度。

          3. 監護人監護不到位。由于父母本身文化素質低,不在身邊,留守兒童的臨時監護人又大多年老體弱,文化素質也不行,“天高皇帝遠”,在這樣的背景下,他們仿佛脫了韁的野馬,沒人管,不會管,或者管不了。對于后來被父母接到所在城市一起生活的孩子來說,父母工作大多不穩定,他們的居住場所也不固定,而且出于經濟上的考慮,租住房往往都是在環境較差、出行不便、租金低廉的地方。為了改變現狀,父母每天早出晚歸,回到家里就顯得非常的疲憊,對于孩子身上出現的一些不好的問題,他們根本就沒了心情與孩子進行思想上的交流和溝通,不是責罵就是打,這樣一來,孩子就沒有一種家的歸屬感,言行上就會出現叛逆的表現。

          4. 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脫節。留守兒童的父母因為常年在外打工,居無定所,學校和家長很難建立固定的聯系方式。導致學校無法及時將孩子表現出的一些問題反饋給父母,父母也不能夠及時的給予糾正。對于孩子的一些錯誤言行,臨時監護人憑著“人家的孩子不好管”的心理,對其說兩句便聽之任之,是為“管不了”。

          5. 缺少存在感。留守兒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被遺忘”的一類群體,除了物質的缺失,他們還普遍感覺缺少愛,缺少被關心關注,沒有存在感。因此他們往往會表現出一幅無所謂、不可一世的態度,或者采取一些乖張或過激行為來引人注意,證明自己的存在,獲取心里的存在感、充實感。而且,他們的那些乖張過激行為往往是威脅社會穩定的隱患,一些行為甚至已經造成了不良后果。

          三、調查問題建議

          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不僅關乎對留守兒童負責,更是對國家、社會的長期穩定和長遠發展負責,因此全社會應該一起來關注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讓所有的留守兒童都能夠在共同的藍天下一起成長。

          1.繼續關注“三農”,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農村之所以存在大量留守兒童,一個主要原因就是他們的父母因家庭經濟困難而不得不外出打工,以爭取改善家庭經濟拮據的狀況。留守兒童也常常因為家境貧寒和缺少父母的愛而遭到恥笑,感到自卑。所以,大力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使父母盡量在家打工,給出更多的時間照顧孩子,是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的一個重要舉措。

          2.關心貧困農民工子女,進一步完善義務教育管理體制,切實保障其完成義務教育。很多留守兒童或因為經濟原因,或因為自身心理原因,往往在義務教育還未進行完就已經輟學,過早踏入社會。幫助留守兒童完成義務教育,不但能增加他們的知識量,而且學校還能在心理上給予他們更多正確的引導和關心,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從而減少他們步入歧途的機會。對此,我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采取“減、免、捐”等措施,通過多種方式多種渠道籌措資金,幫助貧困農民工子女完成義務教育。二,對進城務工人員中貧困家庭子女入學,在接受政府、學校及個人資助時與本地學生同等對待。對家庭確有困難的學生,學校要采取多種措施,籌措經費。三,利用好“希望工程”、教育基金會和個人捐助等渠道,資助貧困農民工子女完成學業。四,學校定期進行家訪,加強學習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聯系,了解更多學生情況,并給不重視孩子教育的父母或其他監護人做思想工作,減少孩子輟學失學率。

          3.父母應加強與留守兒童的思想溝通,盡量抽空回家見見孩子。父母打工再辛苦,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孩子,為了家庭的幸福,而幸福與否與物質的增加并不一定成正比,有了豐富的物質但缺乏精神的滿足,那算不得幸福。所以,孩子的父母,除了給予孩子物質的同時還要給予他們精神的慰藉。與孩子進行思想上的交流和溝通,在很大程度上是給予他們他們心靈的安慰,F代社會不是古代,天遠地遠的距離都可以通過電話拉得很近,父母在遠處若能常常打電話了解他們的煩惱,聽他們的故事,從中及時發現并糾正他們的錯誤思想和言行,讓他們感覺到父母雖然再遠方,卻仿若在身邊一樣的關注著自己。再時間允許的情況下,不要舍不得那幾個路費,衡量一下究竟是錢重要還是孩子重要,;丶铱纯春⒆,增加親子關系。

          4.鼓勵社會各界人士給予留守兒童更多的關心、關注。沒有誰愿意被人遺忘,如果愿望“被遺忘”,只能說明他是害怕人家記不得自己,所以告訴自己要遺忘。留守兒童大多有這樣的心理,他們缺愛,沒有存在感,或者覺得自己的存在是多余的,所以渴望他人(尤其是親人、朋友記得自己)關心、關注自己,但他們害怕,害怕被忽視,被當成自己隱形人!如果感覺到被親人、朋友忽視了,他們會很受傷,如果他們確實是這樣,社會各界的你們請一定要看見他們!不要忽視他們!給予他們除了物質更有精神上的關照顧。

          5.組織留守兒童參加豐富多彩的文娛活動。組織各種各樣的文娛活動,不論是競賽性質的還是游戲性質的,只要給他們一個展現自己的舞臺,他們便會跳出最美的舞蹈。很多留守兒童都有自閉的心理問題,除了通過與他們進行思想上的溝通可以打開他們的心扉外,我想豐富的集體活動是另一個最有效的方法。在活動過程中,對他們心里或多或少都會有一定的觸動,并逐漸形成集體歸屬感,讓他們在這個窗口獲得心里的滿足。

          關注兒童的心理成長是社會發展的必要條件。

        閱讀更多應屆畢業生調查報告:http://www.ruiwen.com/wenshu/diaochabaogao/

        【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問題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問題調查報告06-28

        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問題調查報告08-28

        關于留守兒童心理問題06-11

        關于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的調研報告07-08

        關于農村留守兒童的問題調查報告07-26

        關于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淺談06-05

        關于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淺析06-05

        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4大表現05-08

        盤點引起留守兒童心理問題的原因08-17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