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寒假五龍山農民狀況調查報告
在放寒假期間我在黑龍江省鐵力市桃山鎮五龍山村做了個社會調查,在調查期間讓我真切感受到耕耘的艱辛,收獲的喜悅, 在寒假期間我主要做了以下的工作。
我在五龍山村村民委員會了解到五龍山村受教育狀況 五龍山村有居民5500多人,村民中有30%受過初等教育、1%受到過高等教育,F在村里有34個高中生。如今兒童的上學年齡限制到6歲,但有50%的孩子7歲才開始上學。
我還了解農民的生活狀況,據調查村民的糧食、蔬菜,肉制品都自給,只買一些生活用品,因此大部分家庭每月生活費在200元以下,村民主要以種植水稻、大豆和玉米等為生,也有部分勞動力在外打工。
經過這幾天時間與鄉親們的接觸,我深深地感到:農村對教育的重視程度比起城市有過之而無不及,甚至越是貧窮地區的人們對教育的渴望越強烈。教育滯后的根源不在于觀念的落后而在于經濟的落后.
在我們調查的家庭中有80%的家庭的二分之一家庭收入用于孩子的教育,絕大部分的家長非常希望孩子能上到大學.我依然清楚地記得鄉親們樸實的話語,在調查時,當問及孩子們的.學習情況時,他們總說:我的孩子能像你們一樣就好了。其實我們這么辛苦,啥也不圖,就希望他們多學點東西,找一條好的出路. 還記得有個老漢對我們說:俺孩子能上到哪,我供到哪,就算砸鍋賣鐵也得上. 由此,我們轉過頭來想一想,一個地區是否重視教育能單憑入學率或人口文化水平來衡量嗎?答案是否定的。對于農村來說,判斷人們重視教育程度的標準應是他們用于教育的開支所占家庭收入的比重。雖然農村地區經濟落后,但也正因為落后,他們比城里人更渴望受到教育、更渴望個個都能考上大學!當你看到周家村的鄉親省吃儉用供孩子們上學的時候;當你聽到老漢說砸鍋賣鐵也得上的時候,你還會說他們不重視教育、還在扳著指頭數有幾個失學兒童嗎?!那么,盲目地給老少邊窮地區扣上不重視教育、教育意識薄之類的帽子是不是過于武斷、是否含有某些歧視成份呢?
從開始調查到調查結束,我經過調查的很感慨,也感受到了農村對知識的渴求,對富裕的渴望。我愿想盡自己的最大努力為五龍山村的父老鄉親們做出貢獻。但是對于有一些想法我只是想得到卻無能為力幫助他們,然而現今我們只能在宣傳五龍山村成功的經驗的同時,提一些不夠成熟的建議。
以前五龍山村是連鄉村公路都沒有通,目前,村民們的收入主要是靠種植水稻、大豆和玉米,公路以到了村公所,這樣就為他們提供了更多的賺錢機會,比如,他們可以種很多的水稻、大豆和玉米,還可以靠打工賺錢。 當然,這取得的一切成績離不開村領導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廣大村民的辛勤勞動。
通過幾天的實踐,我們發現該地農民的經商意識非常薄弱,或許是受傳統觀念影響太深,其時,逐步使他們轉變觀念對經濟發展是有重要意義的。
社會上的很多東西單從課堂上是難以得到的.因此我們必須走向社會,深入農村,農民的現狀,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才能真正在實踐中增長我們的才干。
還有淳厚民情和樸素民風中的情感滋養,難以盡得于書本;貧困母親臉上的愁容和失學兒童眼中的渴望所激發的力量,難以取之于校園。走出象牙之塔,融入堅實的土地,貼近農民的心,才會真切感受到耕耘的艱辛,收獲的喜悅,才會真正把成長的根深深植入祖國的沃土。
實踐以充分證明,社會實踐促進了大學生的全面發展。通過社會實踐活動,我們從與人民群眾的廣泛接觸、了解、交流中受到真切的感染和體驗,從無數活生生的典型事例中受到深刻的啟發和教育,使思想得到升華,社會責任感增強。在實踐中 ,我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得到進一步的強化,提高了認識能力、適應能力和創新能力。
【關于寒假五龍山農民狀況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縣失地農民狀況調查報告01-21
關于農民收入調查報告07-21
農民增收調查報告08-31
道德狀況的調查報告10-23
農民工就業關于情況調查報告08-01
關于大學生戀愛狀況的調查報告11-16
關于市農民工就業情況調查報告12-18
農民增收調查報告13篇10-26
農民工情況調查報告10-26
就業狀況調查報告(通用5篇)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