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護婦女勞動權益工作的調研報告
維護婦女勞動權益工作的調研報告
《婦女權益保障法》實施10年來,男女平等就業和女職工的勞動權益保障得到了進一步的維護。
中國城鄉婦女就業人數從1990年的2.91億增加到20xx年3.37億。
目前城鎮單位女性從業人員為4156萬人,占城鎮單位就業人員總數的38。
但在婦女權益保障方面仍然存在不少問題。
全國婦聯20xx年5月《婦女權益保障法》實施情況調查報告中,認為城鎮婦女勞動權益受侵害的現象在所有問題中最為嚴重,主要表現在就業方面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女工勞動保護規定不落實。
我認為產生以上問題的原因,主要是: (一)重男輕女的傳統觀念,依然影響著女性就業。
“男主外,女主內”已成為中國家庭的固定模式,束縛著婦女的解放。
然而社會的進步已經促使婦女從家庭進入社會,特別是在當前改革開放的年代里,愈來愈多的女性參與社會活動。
即便如此,她們中的大多數毅然承擔著社會和家庭的雙重角色,承擔著人類再生產的光榮使命。
這使職業女性,尤其是已婚的'職業女性,在精力、時間,感情、體力等方面必然比男性要承擔更多的負擔,為此付出更多的代價。
這種性別的沖突,使女性在參與社會活動及勞動就業方面客觀上就有所限制,在男女公平競爭的天平上,女性就略低一籌。
更何況社會上歧視婦女的現象并未完全消除,表現在招工、招生、畢業分配、住房分配、下崗就業等方面。
(二)在社會主義經濟轉型時期,男女兩性的差異是導致婦女實現勞動就業的障礙。
1.隨著我國市場經濟因素的增加和擴展,社會分工加劇,性別職業被強化了。
在衛生、社會福利、金融保險,廣播電視這些被認為更適合女性生理條件的行業,這幾年就業人數呈上升趨勢,而這些被女性看好的行業,男性同樣可以參與;相反地,如高空、井下、高溫等工作,女性由于自身生理特點卻無法參與。
尤其是下崗女工,她們所從事的職業主要集中在餐飲服務、營業員、營銷員、勤務工、家政服務等;對要求高的管理類、技術類的崗位很少涉足。
同時由于受勞動力市場供求關系的影響,即使是適合女性的就業崗位,用人單位還要選擇那些文化程度較高、年紀輕、長相好的婦女。
2.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就業的公平競爭與經濟利益之間的矛盾,中突加劇,也給婦女就業造成了一定困難。
女性的生理機能決定了她們在一生中必然要經過經期、懷孕期、生育期、哺乳期、更年期等特殊時期。
在市場經濟日益完善的形勢下,私營企業、個體經濟、三資企業等非公有制經濟在國民經濟中所占比例逐年上升,這些企業又是近幾年來吸納勞動力較多的企業,尤其是這些企業大部分為勞動密集型,有的工種技術含量不高,很適合婦女勞動。
但由于這些企業多為獨立經營,自負盈虧,考慮自身經濟利益比較多。
在吸收婦女勞動力時,企業主考慮女性懷孕、生產、撫養后代等特殊時期,會給企業造成經濟損失,為降低成本,增加利益,因此他們往往“寧要武大郎,不要穆桂英”。
(三)女性總體素質偏低,特別是下崗女工更為突出。
她們大都年齡偏大,文化程度和技能偏低,沒有受過專門的培訓。
女性文化素質偏低,已成為女性就業競爭的一個弱勢,也是影響女性就業的關鍵因素。
從總體上看,目前婦女就業的壓力仍然很大,就以北京市為例:全市單位招用人員中,女性只占總需求量的27.3。
北京市某負責人說:“這既有用人單位性別選擇傾向,也有婦女自身就業能力問題! (四)在維護女工勞動保護方面還存在許多問題。
不少企業,特別是非公有制經濟中個體、民營以及租賃承包的國有大集體企業主,對國家制定的女工勞動保護、女工禁忌的勞動范圍等不了解或根本就無視其存在,缺乏保護勞動女工的意識。
這些企業為了追求經濟效益,往往以女工的健康和安全為代價以換取最大的經濟效益。
突出表現在:任意延長工作時間、加班不加薪;任意加大工作強度,員工超負荷勞動;低報酬招聘、男女同工不同酬;不簽訂勞動合同,任意解雇,有的試用期滿即換人有害有毒不適合女性工作環境的事先不告知等,特別是在對待女職工特殊期保護方面很少或甚至沒有相應措施。
有的企業甚至將女工勞動保護和婦女保健開支一減再減,企業不設或很少設有托兒所、哺乳問,有的企業規定女工在錄用期要保證不生育等。
根據全國婦聯《婦女權益保障法》實施情況調查報告的統計數字顯示,所在單位沒有為婦女提供特殊保護措施的:哺乳期為25.6,孕期40.1,經期78.5。
婦女本身也缺乏維權意識,有的女工也不了解國家和政府對女職工還制定有專門法規,因此對她們來說談不上維權,只好以犧牲自己的健康為代價,換取一個生存的“飯碗”。
鑒于以上原因,今后必須加強《婦女權益保障法》的宣傳力度,特別是在維護婦女勞動權益和女職工特殊保護方面還應下大功夫解決。
(一)首先要在全民中宣傳馬克思主義婦女觀和男女平等基本國策。
政府及有關部門也應相應地采取一些政策措施,促進男女平等就業,消除對女性的歧視。
如有的地方建議人大設立專門“性別平等”政策評價、監督機構;勞動部門設“性別平等”監管辦公室;勞動力市場設監控窗口處理投訴,使遇到性別歧視的女性勞動者有正常的投訴渠道。
對性別比例達到一定幅度的企事業單位可減免稅收,也可通過投資抵免,刺激投資者向適合女性就業的行業投資。
同時婦女本身也要更新就業觀念,對計劃經濟體制下的依靠國家分配,一業定終生的就業形勢必須打破,要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需要,全方位,多渠道、多種形式的就業。
在婦女中要樹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精神,提倡自主創業、自謀職業,改變依靠國家政府發飯碗,要靠自己找飯碗,國家出臺的一系列有助于下崗人員的優惠政策,應多向女性傾斜,多為她們提供就業服務,鼓勵并幫助她們實現就業。
(二)開展職業培訓,提高婦女勞動者的素質。
首先在婦女中普及基礎教育,提高婦女的文化素質,在農村婦女中掃除文盲、半文盲,在城市中普及基礎教育和職業技術教育培訓的重點應放在失地的農民婦女和城市流動人口中的農村婦女,這部分人的文化水平都很低,有的甚至沒有文化,只有在普及基礎教育的基礎上才能有效地開展職業技術培訓。
特別是當前技術發展日新月異,新技術不斷出現,沒有一定的文化程度,直接接受技術培訓是相當困難的。
在經濟結構調整中,為什么女職工下崗比男職工多,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女職工過去從事的大部分為文化程度要求不高、單一技能的工程,或者是簡單的熟練工種,因此這部分人要想實現再就業就必須參加職業技術培訓。
事實也證明了在下崗人員中凡是參加了再就業培訓的,再就業的機率就高。
目前職業技術培訓方面還存在不少問題,主要是培訓內容與勞動力市場需求不對口;培訓質量低,學習不到什么東西;有的培訓機構受商業利潤的驅使,只為賺錢影響了培訓質量;還有的職工本身對培訓失去信心,缺乏參加培訓的積極性,認為參加了培訓拿到了上崗證仍然找不到工作,白白浪費了時間,相反沒有經過培訓沒有上崗證照樣能找到工作。
以上這些問題還需教育和勞動等政府部門協調解決。
(三)切實加強對女職工的勞動保護。
黨和政府多次頒布對女職工勞動保護的規定和條例。
從法律條文上看,只規定了應該怎樣做,對違法或不按法律辦事的單位或個人應如何處理沒有做明確規定,這樣對單位或個人來說,缺乏法律應有的約束力,認為不執行也無礙于事;而被保護者出于自身利益考慮,怕丟飯碗也可以忍氣吞聲,息事寧人,很少去投訴,這是勞動法規不能嚴格執行的癥結。
今后要加強這方面宣傳教育,并對有關法規作一些具體細則規定,使女職工勞動保護在實際工作中得到進一步實現。
【維護婦女勞動權益工作的調研報告】相關文章:
淺談加大支持就業創業維護勞動保障權益政策12-03
農村婦女兒童權益問題調研報告2篇10-28
勞動調研報告06-21
縣婦女創業就業工作情況調研報告07-28
城鄉婦女居家就業調研報告02-10
婦女創業就業情況調研報告09-07
縣婦女創業就業工作情況調研報告范文08-14
有關婦女權益的大學英語作文10-23
婦女創業就業情況調研報告范文07-08
電信維護工作報告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