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鄉社會實踐新聞稿【精】
在發展不斷提速的社會中,我們用到新聞稿的地方越來越多,新聞稿是客觀事實的報道。事實是新聞之源,不是事實的新聞就不能被稱之為新聞,也不能將事件的真相呈現給受眾,毫無意義。你還在為寫新聞稿而苦惱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新聞稿,歡迎大家分享。
三下鄉社會實踐新聞稿 篇1
為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鼓勵和動員廣大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深入農村、深入基層,了解國情民情,增長才干,服務社會,7月2日下午外國語學院于一期八棟三樓會議室組織召開20xx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啟動儀式暨動員大會。外國語學院黨委書記吳孔寶、指導教師張正華及“三下鄉”團隊全體成員參加了會議。
會議伊始,吳書記對同學們積極參加本次“三下鄉”活動表示肯定,并對本次三下鄉活動進行總體指導。吳書記希望同學們一要結合專業特色和“三下鄉”實踐內容開展趣味英語、繪畫、傳統文化教育等形式多樣、寓教于樂的暑期少年宮特色活動,有效地拓展和提升農村留守兒童的能力、創建自我展示的平臺。二要在實踐中觀察和感受祖國的發展和成就,開展鄉村振興成效實地調研。三要注重團隊合作,樹立安全意識,提高安全防護。
隨后,帶隊教師張正華對此次三下鄉活動的具體工作內容進行指導與布置,確定相關時間安排與物資籌備,為團隊成員答疑解惑。至此,本次啟動儀式順利結束。
此次“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啟動暨動員大會的召開,讓同學們更加了解“三下鄉”活動的`目的和意義,引領廣大學子在火熱實踐中“自找苦吃”,在社會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在“小我融入大我”中堅定信念聽黨話、跟黨走,努力成為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三下鄉社會實踐新聞稿 篇2
“啟迪創新思維,共圓兒童夢想”——機電工程學院20xx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圓滿結束
20xx年7月3日,蘭州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在臨夏東鄉族自治縣果園鄉李坪村李坪小學圓滿結束。參加此次活動的有校工會常務副主席王春龍、校宣傳部副部長齊偉建、東鄉縣果園鄉當地領導、機電工程輔導員老師及12級18名青年學院書記紹兵、機電院學生黨總支書記曹立宏、機電學院全體志愿者。
此次活動以“啟迪創新思維,共圓兒童夢想”為主題向李坪小學捐贈了書籍,科技玩具等,同時開展了為期半天的支教活動。下午15:00左右活動開始,機電院書記邵兵講話并向全體李坪小學同學表示親切的問候,祝愿孩子們早日健康成長。接著全體到場領導向學生代表們進行了捐贈儀式,捐贈物品主要包括大型科技玩具數件、課外書籍400余本及生活用品若干。捐贈儀式之后,科技協會的同學當場進行了航模、機器人的表演,引來了小同學們一陣陣的歡呼喝彩。
接下來的兩節課主要由12級的'志愿者們完成,他們在一個星期的精心準備下,設計了自然科學、人文歷史、音樂、美術書法、手工制作等一系列適合不同年級的課程;钴S的課堂氣氛、親密無間的“師生”關系是小同學們給予他們最大的回報。直至放學鈴聲打響,孩子們還是依依不舍的拉著志愿者們合影留念。
暑期“三下鄉”是我院每年都組織的社會實踐活動,通過這樣的活動形式,我們希望可以澆灌他們渴望知識的幼小心靈、啟迪他們幼小的創新思維,為偏遠地區的孩子們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我們也希望全社會一起行動,關注山區孩子,攜手共圓他們童真幼小的夢想!
三下鄉社會實踐新聞稿 篇3
6月25日,南昌應用技術師范學院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扶蘇之翼”實踐團隊來到九江市柴桑區江洲鎮青少年社會實踐點開展20xx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抵達江洲鎮官場村后,村支部書記楊德勇熱情地接待了實踐團隊,帶隊老師龍少帥與楊德勇就此次社會實踐活動展開交談。會議上,楊德勇為大家介紹了官場村大力發展油菜特色產業,實行“農業+旅游”產業模式,通過建設榨油工坊,與旅游相結合,實現建設和諧旅游、休閑官場的工作目標。同時,楊德勇表示暑期“三下鄉”工作是共青團的一項重要工作,希望各位實踐隊員能夠積極為鄉村振興建言獻策,在實踐團隊的幫助下進一步優化官場村“農業+旅游”的產業模式,同時希望同學們能夠在本次實踐活動中提升專業素養、提高人生閱歷。
下午14時,“扶蘇之翼”實踐團隊以調研的形式走訪了鄉村的各個角落,與農民的交流中了解到,官場村積極發揮黨組織的引領作用,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助力下,實現了農業的轉型升級和農村經濟的繁榮,在創新旅游發展上尋求新突破,走出農文旅游的高質量發展道路。
通過本次走訪,團隊成員們對鄉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為他們后續的工作提供了寶貴的參考。他們意識到,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應該積極投身到鄉村振興和傳統文化傳承的事業中,為建設美麗鄉村、繁榮鄉村文化貢獻自己的力量。
三下鄉社會實踐新聞稿 篇4
7月12日,xx學院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高揚科普旗幟,踐行八字真經”三下鄉社會實踐團在明中村開展了關于科普知識普及的調查問卷。此次調研主要以明中村村民對于環境保護、環保問題和災難避難的了解狀況為主,同時倡導村民學習科普知識,健康生活。
實踐團全部成員分成兩隊,分別了解訪問村中各家的飲食情況、生活狀況等日常生活方式,以及每家每戶進行科普知識的問卷調查。此次的問卷調查中,遇到了一個73歲的`爺爺,他以前是一名老師。志愿者從他的口中了解到,明中村生活中的各類食品都是自給自足,不過隨著社會的發展,家鄉的.環境越來越差,河水里有著各類生活垃圾。他還說道,以前的垃圾都是放入種植地可以做肥料,但是現在的垃圾種類越來越多,倒入地里只會毀了那塊地,只有焚燒才可以減少,不過大多數人都是將垃圾直接倒入土地里,垃圾處理一直也沒有人重視。他希望將環保、食品安全等科普知識讓更多人了解并且重視。
通過此次的科普知識調研,志愿者不僅了解了當地的科普知識的了解情況,同時也使村民意識到了科普知識對生活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對于農村的老人與孩子來說,環境保護、環保衛生等意識不夠,存在很多不恰當的處理方式。實踐團之后的活動開展將針對日?破罩R、環境保護、食品安全等方面進行開展提高村民的環境環保意識。
三下鄉社會實踐新聞稿 篇5
6月28日,南昌應用技術師范學院教育學院暑期“三下鄉”行知實踐隊來到共青城市澤泉鄉關帝廟村青少年社會實踐點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此次活動旨在全力推進“大思政”課堂入基層,實地調研和學習紅色文化,依托潘家灣研學實踐點,以鄉村調研、村民訪談、紅色走讀等方式深入基層感受鄉村發展現狀,感受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汗水。
行知實踐隊在村黨支部書記蔡紅生的帶領下,與當地村民交流溝通,了解了村文化。在交流過程中,實踐隊了解到村委會為了推進潘家灣村民主法治建設,維護社會穩定,樹立良好的民風、村風,創造安居樂業的社會環境,促進村級各項事業的'全面發展,建設文明衛生新農村,經村民代表大會討論通過,制定了本村村規。
蔡紅生為南昌應用技術師范學院教育學院暑期“三下鄉”行知實踐隊上了一堂思政課。
行知實踐隊在蔡紅生一行帶領下,參與了“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頒發儀式。儀式后,實踐隊員們拜訪了兩位老黨員:胡仁水、潘海水,以老黨員和青年學生對話的方式,在訴說和聆聽中追尋紅色記憶,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
通過本次實踐活動,隊員們希望通過深入走訪調研,鼓勵更多的人參與到“三下鄉”和紅色走讀活動中,共同推動農村發展、傳承紅色精神。
三下鄉社會實踐新聞稿 篇6
自外國語學院20xx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開展以來,校、院兩級領導高度重視,持續關注實踐隊伍動態及進展。7月7日上午10點,校團委副書記李妍妍、外國語學院黨委書記吳孔寶、校團委學生社團管理辦公室主任方淑穎一行赴宿州泗縣惠廟村參加“筑夢遠航,愛心助學”捐贈儀式并對正在開展活動的“丹心筑夢”鄉村振興探索團的師生們送去關懷。
到達實踐地點惠廟村小學后,李書記及吳書記首先對探索團各小組的工作現場進行觀摩,隨后了解各小組工作的具體內容和進展。方淑穎主任認真查看團隊成員的住宿飲食環境,詳細詢問了大家的日常工作、物資供應等情況,并對探索團成員吃苦耐勞、踏實肯干的寶貴精神給予充分肯定。
在“筑夢遠航,愛心助學”捐贈儀式上,我院“丹心筑夢”探索團負責人劉姍姍發言,對目前活動進展進行詳細匯報,同時表示一定會繼續以更積極陽光的面貌,在實踐中練本領,在磨礪中長才干,以更飽滿的熱情、更昂揚的斗志投入到社會實踐中,為學校高質量發展貢獻青春力量。隨后,李妍妍書記高度肯定了我院“丹心筑夢”探索團在義務支教、紅色教育、鄉村振興中作出的努力和貢獻,同時希望團隊成員們繼續發揚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通過社會實踐拓展視野,增長才干與本領,充分展現我校學子良好的精神風貌。
捐贈儀式結束后,我校領導與探索團成員共同在惠廟小學食堂進餐并進行親切會談,吳書記提議團隊成員可以積極與當地小朋友進行結對幫扶,建立我校與惠廟村更牢固穩定的聯系,為他們提供可持續、更豐富、更深入的.幫助與合作,利用所學的知識與技能持續助力惠廟村的鄉村振興。李書記也對團隊后續工作提供相關建議與指導,表示要積極深入田間地頭、扎實了解鄉情農情,將理論知識和生產實踐緊密結合,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進一步發揮我校大學生的主力軍作用。隊員們也都深受鼓舞,紛紛表示會在接下來的實踐活動中牢記囑托,充分發揮專業特長和團隊特色,保質保量地完成各項任務,在三下鄉實踐活動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
此次三下鄉社會實踐是對同學們的一次歷練,是培養學生骨干志愿精神與責任的絕佳方式。我校領導的慰問為辛苦工作數天的探索團成員們帶來了溫暖,相信在接下來的日子中,探索團成員們會以百倍的熱情投身到工作學習當中,圓滿完成本次社會實踐,書寫新時代青年的奮斗理想,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征程上貢獻青春力量!
三下鄉社會實踐新聞稿 篇7
7月3日上午,南昌大學共青學院20xx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暨“萬名大學生進千站”文明實踐出征儀式在行政樓三樓會議室舉行。學院黨委副書記王鵬程,黨委委員、副院長沙易卉出席儀式。出征儀式由學院團委副書記熊自超主持。
20xx年優秀學生志愿者代表許斌凱,20xx年學生志愿者代表徐巧巧進行發言,他們紛紛表示要用實際行動彰顯共青學院“立德、善事、思源、奮進”的校訓,一起肩并肩、手挽手,為高質量完成本次暑期“三下鄉”各項任務共同努力。
王鵬程對20xx年暑期社會實踐工作表示肯定,并對即將出發的實踐團隊提出以下幾點希望:第一,要端正態度,虛心學習。青年學子要志存高遠、腳踏實地,虛心向群眾學習,向身邊人學習,增強奉獻意識和責任意識,把課堂學習和社會實踐緊密結合起來,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青春力量;第二,要不畏艱苦,百折不撓。吃苦應該是新時代青年的一場必修課,在開展社會實踐的時候,要堅持團隊精神,互相幫助、互相鼓勵、密切配合,積極探索新思路、新辦法、新形式,以飽滿的熱情,昂揚的`斗志走向基層;第三,要嚴守紀律,注意安全。社會實踐中安全工作是重中之重,也是一切工作的基礎,同學們要嚴守紀律,服從指揮,不斷增強自我保護意識,確保實踐活動安全順利開展。
該學院共有13支隊伍進入基層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各系黨總支書記,院團委、學工處、黨委宣傳部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各帶隊老師以及實踐團隊成員共計50余人參加出征儀式。
三下鄉社會實踐新聞稿 篇8
7月3日,湖南師范大學暑期社會實踐團來到永定區教字埡鎮,完成了為期十一天的“三下鄉”活動。
當天下午,召開了湖南師范大學赴教字埡鎮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見面會。教字埡鎮黨委書記李飛,黨委委員向宇,黨委委員童線,黨委委員、副鎮長向振宇出席會議。會上,李飛向湖南師范大學暑期社會實踐團9名學生的到來表示歡迎,并介紹了教字埡鎮基本情況,就教字埡鎮紅色文化、特色產業、旅游亮點與“三下鄉”團隊深入交流,共同探討最能體現教字埡特色文旅、且高效可行的調研拍攝行程,為余下10天工作的順利開展打好基礎。
尋訪紅色足跡。組織瞻仰教字埡烈士陵園,重走紅軍長征路,飽覽竹園坪村180米紅色文化墻,采訪覃輔臣后代覃大亞、自由撰稿人張萬潤,開展教字埡紅色文化調研座談會,參觀賀龍紀念館。聽英雄故事、尋紅色足跡、傳紅色基因。了解以覃輔臣為代表的革命武裝敢于反抗、勇于斗爭的故事,進一步挖掘整理資料,為傳播教字埡紅色文化而努力。
推廣特色旅游。先后實地調研取景拍攝龍洞湖冰洞、盤龍山茶園、虎勢崗星空牧場、七家坪黃桃果園、陽光戶外沙灘車俱樂部、五色大米等旅游景點、游玩勝地、特色產業,結合負責人介紹、切身體驗等方式,利用專業優勢,突出教字埡游玩的亮點、抓點。
助力鄉村振興。資助政策送下鄉、反詐宣傳走進村、調查問卷送入戶。利用“趕場”、家長兒童講座等時機,組織開展學生資助政策講解、防詐騙知識宣傳、“推普進鄉村”活動和防溺水安全教育為主題的'志愿宣傳活動,發放宣傳冊150余份,從老中青幼四個年齡段入手,提高村民的安全防范意識及自我保護意識,加深了對普通話重要性的認識。堅持需求導向,全力助鄉村振興。
期間,團區委書記向傳果、團區委副書記(掛職)丁嵐到教字埡鎮看望“三下鄉”大學生,了解其工作中存在的困難,為其答疑解惑,并提出殷切希望,鼓勵學生們在活動結束時可以交出一份驚艷自己、驚艷政府的答卷。
總結會上,湖師大暑期社會實踐團的隊員們就活動開展情況進行匯報總結,展示了近十天的工作成果,并從專業角度給出教字埡鎮文旅發展的建議。教字埡鎮組織委員向宇充分肯定了實踐團的展示成果,表示這是一次深入交流、共享共贏的合作,此次活動調研成果將轉化為教字埡鎮特色文旅發展的良性基礎,也希望教字埡鎮黨委政府可以與湖南師范大學發展長期合作關系,共話鄉村振興。
三下鄉社會實踐新聞稿 篇9
為進一步推進大中小學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切實增強學生們安全思想的主體意識。7月3日,重慶財經學院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金花朵朵”志愿服務團隊來到巴南區花溪街道先鋒村,開展“安全入‘童心’,平安‘暑’于你”為主題的安全教育活動,為青少年構筑一道安全防線。
此次活動設置了多個環節,內容豐富且實用。駐村民警率先登場帶來暑假安全第一課,涵蓋了各類安全知識!敖鸹ǘ涠洹敝驹阜⻊請F隊隨后講解溺水案例,并通過互動問答的方式,加深青少年對安全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活動中,實戰消防逃生演練環節緊張有序,青少年在志愿者和消防員的專業指導下,迅速而有序地進行撤離,在實踐中掌握安全技能。
三下鄉社會實踐新聞稿 篇10
7月4日,由共青團廣西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長學制團委主辦的“感恩行動,關愛老年人身心健康”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正式拉開帷幕。
上午9:00,參加三下鄉的同學們就按時來到今天服務的明秀社區,正在社區活動中心里晨練及散步的老人小孩對我們的到來既感到高興又感到新奇,并對我們的.到來表示歡迎。
在寄生蟲教研室劉老師的帶領指導下,開始布置服務場地,同學們發揚不怕苦不怕累團結協作的精神,或搬桌子抬椅子,或拉掛宣傳橫幅,或擺好展示標本,大家共同努力,互相幫忙,為即將開始的服務活動做好最后的準備工作。
最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感恩行動,關愛老年人身心健康”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簡易大本營完成,準備開始本次的服務活動。
三下鄉社會實踐新聞稿 篇11
6月30日,在喜迎建黨103周年之際,重慶科創職業學院暑期“三下鄉”民族團結實踐團(以下簡稱“實踐團”)積極行動,組織40余名各民族青年大學生匯聚一堂,走進永川區“重慶市第三批鄉村治理示范村鎮”仙龍鎮與“農村綜合改革試點示范鎮”板橋鎮,開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實踐活動,持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活動中,實踐團成員們不僅送去了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展示,還通過生動的宣講,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種子播撒在鄉間田野。重慶科創職業學院的青年學生們在文藝演出時與當地居民親密互動,載歌載舞,不僅展現了各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更促進了民族間的深情厚誼,實現了情感與文化的'深度交融。
重慶科創職業學院學生代表米日古麗在活動中分享道:“通過表演自己民族的傳統舞蹈,我感到無比自豪。這不僅讓不同民族的兄弟姐妹們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讓彼此的心靈越走越近、越走越親!
據悉,此次“三下鄉”活動的成功舉辦,是重慶科創職業學院在新時代對民族團結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的新路徑的又一次積極探索,為構建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長期以來,學校始終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深度融合課程教學、思想政治教育及實踐育人體系,確保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貫穿于黨的建設、學校管理及思政課堂的每一個環節,致力于培養具有高度國家認同感和社會責任感的新時代青年,為促進民族團結進步、共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出了積極貢獻。
三下鄉社會實踐新聞稿 篇12
今時今日,我國高等教育不斷進行改革和發展,高等教育加快了從“精英化”向“大眾化”轉變的步伐,高職類大學生的數量迅速增加,高職畢業生就業問題也日益凸現。在高手如云的求職大軍中,如何脫穎而出,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職業道路,是每一個畢業生都在思考的問題。為了能夠更好的幫助我校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就業觀,更好的在基層就業,為社會服務,校學生會以“影響高職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的主要因素及對策調研”為主題,在暑假期間開展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本次“三下鄉”活動以采訪、走訪的活動形式,針對高職畢業生就業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及對策開展一系列的活動,如采訪學院招生辦老師和各分院輔導員老師,對我校學生在基層就業的情況獲得一個初步的了解;走訪人才市場,與各種各樣的單位面對面的進行接觸;采訪我校優秀畢業生,直觀的了解學長學姐們的工作歷程;走訪校企合作單位,進入工作單位,直觀的了解高職畢業生的工作現狀等。
6月11日到6月22日,校學生會的.成員通過上網瀏覽資料,在學校圖書館查閱相關文獻,為活動的正式開展做出充分的準備,只有足夠多的數據和資料,才能使調研結果更具有實際價值,而不僅僅是片面的。不僅如此,在正式的“三下鄉”出發前,校學生會對學院招生辦任老師進行了采訪,從本校學生的實際出發,以便將來為同學們更好的.在基層就業,為學校更好的發展作出貢獻。同時,也對杭州本地的校友和人才市場進行了走訪,與校友、在杭單位面對面的交談,為正式的“三下鄉”獲得更多的數據,并積累經驗。
經過了一個多月的準備和前期工作,本次“三下鄉”活動在寧波為期三天,在6月27日正式開始。第一天,我們對我校優秀畢業生進行了采訪,了解她在實習和畢業后的工作歷程,及在基層工作的現狀。通過交談,我們交流了在基層工作崗位就業的心得和經驗,為即將畢業的我們和其他高職畢業生們分享了一些真實體驗心得,值得我們去更多的學習。接下來的兩天,我們走訪了我校校企合作單位,進入單位,直觀的了解單位對用人的要求和我校及其他高職畢業生在基層的就業現狀。同時也與在單位中工作就業的我校畢業生們進行了交流,關注他們的工作狀況,分享他們在工作中的經驗,使我們對高職畢業生在基層就業的現狀和影響高職畢業生進入基層就業,進入基層服務的因素有了更進一步和更貼切的了解。
“三下鄉”的團隊活動在6月29日圓滿結束了,不過這也是我們校學生會后期活動的正式開始。在6月30日到7月15日后期活動中,我們的團隊成員對自己本地的高職畢業生和一些單位進行了走訪,更加豐富我們的調研成果,將“三下鄉”實踐做的更好。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是高校素質教育的有效載體,也是大學生鍛煉自身綜合素質,提高實踐能力,更是展示我校風采的最好平臺。本次“三下鄉”活動即磨練了我們青年大學生的意志,也培養了大家理論運用與實際的能力和團隊的精神,實現了“實踐社會,鍛煉自我”的目的,也為將來如何更好的引導我校的學生進入基層,服務基層做出貢獻。
三下鄉社會實踐新聞稿 篇13
為引導大學生“珍惜韶華、奮發有為”,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奠定青年基礎。近日,安徽建筑大學土木學院組織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以“踔厲奮發新青年,美麗徽州新畫卷”為主題,深入皖南鄉村,用實際行動奉獻青春力量,用所學知識服務鄉村振興,讓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
賡續青春熱血情 共赴美麗鄉村路
7月上旬,學院學院舉行了20xx年“萬名大學生服務鄉村振興”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啟動儀式,學院領導、團隊指導教師、輔導員代表以及三下鄉志愿服務團隊成員代表參加儀式。
會上,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吳德義表示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意義重大,同學們要將個人才能與專業實踐相結合,實實在在了解鄉土鄉情,在實踐中踐行責任和使命。各分隊指導教師介紹了實踐活動的各項安排、工作內容及紀律要求。學院黨委副書記馬智鑫強調,同學們要將學!靶≌n堂”與社會“大課堂”有效對接:一要講政治、一切行動聽指揮,在保證自身安全前提下圓滿完成實踐任務;二要展形象、保持良好精神風貌,在調研走訪過程中,時刻注意精神風貌與素養,秉承“進德 弘毅 博學 善建”的校訓精神,樹立安建大學子陽光形象;三要重實踐、理論聯系實際,充分利用本次三下鄉機會,發揮專業優勢,勤學善思,在實踐中檢驗所學、提升自我。
本次實踐活動共組建了金寨縣危房鑒定實踐團隊、徽州橋梁遺產調研與保護實踐團隊、皖南山區生命線橋梁風險快速評估實踐團隊、“入刻徽州”磚雕技藝調研實踐團隊、城市生命線橋梁安全“輕量化”評估實踐團隊、中國文化與建筑傳承與創新調研實踐團隊等6支隊伍。通過學習黨史、研討交流、實地走訪紅色教育基地、調研評估皖南山區古橋梁現狀、深挖磚雕技藝、研學宣州地區文化與建筑等形式,引導土木青年在實踐中當中增長才干,在廣闊大地上實現個人價值。
憶取皖南英雄血 爭做當代“映山紅”
為引導廣大同學在實踐中堅定理想信念,以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投身到社會實踐活動中去,“三下鄉”期間,學院依托革命老區涇縣當地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開展紅色研學活動。中國文化與建筑傳承與創新調研實踐團隊成員參觀了皖南事變烈士陵園和新四軍軍部舊址,瞻仰革命遺跡、接受紅色教育、緬懷革命先烈。通過對革命歷史的參觀學習,團隊師生進一步堅定了愛國理想信念、發揚新四軍精神、強化了當代大學生的責任擔當。
榜樣引領成長路 專業賦能助振興
為充分了解當地鄉村振興建設情況,中國文化與建筑傳承與創新調研實踐團隊前往涇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交流學習。座談會上,涇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1984級建房專業校友俞金龍和20xx級土木專業校友杜都帆交流了當地城鄉建設發展的經驗與收獲,介紹了基層住建系統的工作職責與內容,分享了自己的職業感悟與體會。在研討環節,俞金龍勉勵青年學子發揚建大人“老黃!钡木瘢鷮崒I知識、培養個人能力、做好職業規劃,踏實肯干、主動奉獻。
為幫助農村居民改善居住環境,金寨縣危房鑒定實踐團隊赴當地潭灣社區、紅村社區和青山社區開展了危房鑒定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團隊借助先進技術設備和專業知識,通過實地勘察、記錄和分析,評估了建筑結構、墻體狀況、地基等方面的問題,為當地危房檢測和改造工作提供了數據支撐。此外,團隊成員還向當地居民詳細介紹了危房檢測的目的和意義,幫助居民提高安全意識。在此過程中,同學們通過對金寨縣農村居住環境深入觀察和調研,鍛煉了專業能力,夯實了專業知識,對自己未來職業方向有了新的理解。
青磚黛瓦馬頭墻 入刻徽州揚磚雕
為探究徽派建筑的傳承與創新、深挖磚雕市場與傳承的實況,中國文化與建筑傳承與創新調研實踐團隊和“入刻徽州”磚雕技藝調研實踐團隊分別在涇縣和池州市兩地,開展實地調研。
馬智鑫帶隊前往涇縣著名的安徽美術家村“查濟”,實地考察宣州地區的橋梁、祠堂、民居等古代建筑。通過研學,學生們了解到查濟的村鎮布局、村民生活、建筑結構、建筑用料、建筑風格等方面特征,切身體會徽派建筑將青磚黛瓦融入山水間的獨特匠藝和皖南文化的韻味與典型特征。在古村落黃田村,同學們參觀了以“洋船屋”為代表的有著較高歷史價值、科學價值和獨特藝術價值的古民居建筑群,實地感受與觸摸古代哲學思想和建筑美學結晶。團隊還調研了皖南地區獨特的宗族文化,所有成員各自結合專業知識和實地走訪情況,完成個人調研報告。
周宇帶隊尋訪了池州市秀山門博物館和建材市場,調研徽州磚雕在池州歷史建筑中的裝飾應用、深挖徽州磚雕技藝的傳承命脈,在實踐中深度了解徽州磚雕的歷史文化內涵和藝術價值。
實踐團隊不僅在尋訪中發現徽州磚瓦材料在當地使用較少,認識到徽州磚雕銷售市場存在一定滯待性和局限性,也跟隨其他橋梁隊伍考察了通濟橋、杏花村大橋等遺產古橋,了解到徽州磚雕的傳統制作技藝如何與橋梁設計相結合及應用。通過暑期三下鄉活動的開展,實踐團隊對徽州磚雕在徽州周邊城市的應用與傳播展開科學調研分析,也對徽州磚雕文化在橋梁工程中的應用有了更為深刻的了解。
古橋橫臥長虹間 徽州文化永傳承
為調研徽州地區古橋現狀,徽州橋梁遺產調研與保護實踐團隊、皖南山區生命線橋梁風險快速評估實踐團隊、城市生命線橋梁安全“輕量化”評估實踐團隊赴池州市進行為期一周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在調研過程中,團隊師生一同逆溪而上、轉山尋橋,觸摸古橋的歷史余溫,共完成了8座遺產古橋的.實地勘察,獲取了橋梁的結構特點、規模以及所在環境等信息,獲取了不同橋梁在承載能力、耐久性以及抗震性等數據,為“輕量化”安全評估提供科學有效的實踐數據。在指導老師專業講解及引導式實踐教學中,團隊總結了古橋所面臨的一系列問題,初步調研發現古橋主要災變誘因有拱上填料滲水腐蝕、拱腳沖刷基礎掏空、植被生物侵蝕砂漿、拱腳料石強度不足、現代管線施工損痕等。針對這些問題,團隊結合既有遺產橋梁保護方法,提出了古橋保護新建議、新途徑,為徽州古橋的保護與可持續發展貢獻青春智慧。
在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中,學院各團隊成員收獲的不僅僅是專業知識,更多的是對革命先輩的崇高敬意、對鄉村振興的全新理解和對自己專業肩負責任的重新認識;是建大土木人所承擔的國家建設與發展的使命與自豪,是“厚土承德 菁木興華”院訓精神的具體落實。面向實際、深入實踐、知行合一,土木青年以腳步丈量徽州大地,了解國情民情,用專業知識和青年智慧推動鄉村振興,用青春書寫無愧于時代、無愧于歷史的華彩篇章。
三下鄉社會實踐新聞稿 篇14
7月15日,宿城區陳集鎮迎來江蘇理工學院材料工程學院“田間新花路”實踐團的近20位師生。實踐期間,他們圍繞鄉村振興“帶頭人”“合伙人”“護苗人”三大主題,深入陳集鎮王莊村、旗桿村、廟莊村、伏堯村等地,開展走訪調研、直播助農、主題墻繪、志愿服務等大學生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
校地共建:探索鄉村振興新路徑
7月17日上午,實踐活動開幕式暨陳集鎮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揭牌儀式在鎮綜合指揮調度中心舉行。江蘇理工學院與宿城區陳集鎮雙方圍繞人才交流、產業發展、社會實踐等方面開展交流,團市委副書記亓俊先,江蘇理工學院材料工程學院黨總支副書記占成,宿城團區委書記徐眾,陳集鎮黨委書記周鑫乾,陳集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尹和尉及江蘇理工學院師生代表共40余人參加活動。
尋訪:“帶頭人”提振鄉村振興速度
同學們首先參觀了“集韻紛陳”陳集鎮鄉情館,全面了解了陳集的歷史沿革、風土人情、產業發展和未來規劃。隨后,實踐團走訪陳集葡萄產業園、省生態循環農業試點,對話王莊村黨支部書記王繼成、返鄉創業青年代表汪碩,深入調研陳集葡萄產業發展情況,了解陳集產業興農、科技賦能、脫貧致富的背后故事。
入局:“合伙人”賦能鄉村振興廣度
鄉村振興,青年先行。同學們化身帶貨主播,連續3天以直播的方式向觀眾推廣“柒小恒”葡萄脆、陳集大曲等特色產品,介紹陳集葡萄的品牌故事,宣傳陳集三產融合的發展思路和成效。3場直播共吸引近1200人次觀看,收獲點贊次數近3.5萬。
“藝”繪鄉村,添筆新彩。旗桿村的黨群服務中心坐落在鄉間小路旁,院內一堵長達9米的圍墻雖維護得干凈質樸,卻也略顯單調。同學們冒著高溫酷暑,完成了鄉村振興主題墻繪的'創作,為村莊增添了一抹靚麗的色彩。
服務:“護苗人”守護鄉村振興溫度
為切實關心關愛陳集鎮留守兒童、困境青少年,實踐團開設了“護苗暑托班”,結合專業特色,精心設計課程,為30余位小朋友帶來心理團輔、“神奇的材料”科普系列課、冬奧精神、常州非遺文化、大暑節氣活動等共計8個學時的課程。指導孩子們親手為3D打印的葡萄串上色、參與材料專業的趣味小實驗、聆聽龍城常州的人文歷史……暑托班的小朋友們被實踐團的課程內容深深吸引,學習熱情高漲。
本次實踐活動中,同學們深入了解了陳集鎮村情村貌和特色農業發展情況,以實際行動為助力陳集產業發展、基層治理貢獻了青春力量。同學們紛紛表示,要主動融入鄉村振興戰略大局,將個人理想與家國情懷緊密結合起來,將理論學習與實踐鍛煉緊密結合起來,以實際行動在服務鄉村振興中彰顯青年擔當。
三下鄉社會實踐新聞稿 篇15
7月12日,xx學院經濟學院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來到麻溪鋪鎮考察金融改革陣地,了解該鎮農村金融服務體系改革工作。
據悉,麻溪鋪鎮高度重視農村金融服務體系改革工作,通過精心組織成立了鎮金融服務中心,各村委會成立了信用創建小組,全面負責各村委會金融服務中心工作,并配合鎮金融服務中心開展工作。
在麻溪鋪鎮黨委副書記、人大主席舒海的介紹下,實踐團參觀了金融服務中心、產業信用協會等。成員們認真聽取了舒書記有關于該鎮農村金融服務體系改革工作情況。舒書記指出,“財政扶貧”、“金融服務”是關鍵,要想深入扶貧就必須先帶動農業大戶富起來,先富帶后富,最后實現全面富裕。目前鎮金融服務中心必須主動作為,從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開始,以開展“三級聯創”為抓手,將工作推上一個新的臺階。隨后,他就鄉鎮金融服務中心的定義及意義、工作目標、工作職責及服務對象作出強調,并對如何全面開展好這項工作提出了五個方面的策略,一是加大宣傳力度,開展全方位、多形式、多渠道、不間斷的宣傳,爭取做到家喻戶曉;二是以點帶面開展好“三級聯創”,做到有據可依;三是要調查農戶金融需求,幫助有需求的`農戶獲得貸款;四是中心工作人員加強業務學習,提高服務本領;五是把農業保險等工作一并列入農村金融服務站工作內容,做出特色,創出經驗。
麻溪鋪金融服務中心的調研使實踐團成員進一步明確了課題思路和重點,為后序的專業課題開展提供強有力的保證。
三下鄉社會實踐新聞稿 篇16
為引導和幫助廣大青年學生在與現實相結合的“大思政課”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重慶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組建“萌芽”社會實踐服務隊于7月5日至7月9日前往重慶市忠縣烏楊街道太集村,開展20xx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據悉,本次的暑期社會實踐中,“萌芽”社會實踐服務隊將以口腔健康為切入點,關注留守兒童和老人的身心健康。團隊將利用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在太集村小學開展兒童口腔宣教,為太集村老人開展口腔義診,為忠縣居民開展口腔健康知識科普。同時也將走訪黨員之家,聆聽黨員故事,傳承紅色精神,賡續紅色血脈,在社會實踐結束后結合所思所感所悟,傳承優秀傳統文化。
“萌芽”社會實踐服務隊嚴格落實黨建帶團建要求,由18名學生和2名指導教師組成,包含研究生、本科生、住培生黨支部以及重醫附屬口腔醫院牙周黏膜黨支部的黨員代表。
在工作籌備階段,共開展了五次團隊培訓。結合服務地實際活動內容,指導老師分別培訓了口腔科普健康知識宣講要點、口腔涂氟、行前安全教育等內容。各小組也進行了多次小組會議,反復排練科普預演、兒童情景劇等內容,力求將各項工作準備充分。
在出發前的動員會上,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黨委副書記鄭雷蕾寄語“萌芽”團隊,希望團隊在“三下鄉”的過程中有所收獲,能夠利用自身所學為群眾做實事、做好事,主動思考、主動作為,助力鄉村振興。
7月5日,口腔醫學院“萌芽”社會實踐服務隊全體隊員準時集合,乘車前往目的地——重慶市忠縣烏楊街道太集村。當天全體隊員在忠縣烏楊街道辦事處參加了“三下鄉”活動特色班開班儀式。忠縣烏楊街道黨工委書記鮑和平、組織委員冉春蘭、重慶市紀委監委幫扶企業派駐忠縣烏楊街道太集村駐村工作隊隊長彭世華,隊員馬蜀君、陳新參加了開班儀式。
當天下午,“萌芽”社會實踐服務隊全體隊員前往白公祠、忠州博物館和忠文化展覽館。參觀結束后,團隊成員們紛紛表示將在接下來的學習生活中不斷增強文化自信,從自身做起,更好的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并在接下來的.活動中結合服務地實際,通過專業所學為忠縣的基層口腔健康事業和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三下鄉社會實踐新聞稿 篇17
近日,哈爾濱應用職業技術學院到訥河市開展20xx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師生們深入訥河市博物館、龍河鎮勇進村村史館、市童心港灣等地,開展實踐活動,詳細了解訥河市深厚的歷史底蘊以及獨特的.民俗風情,進一步錘煉學生在實踐中的能力。
與此同時,哈爾濱應用職業技術學院的師生們還來到孔國鄉德寶村、文明村開展慰問,為兩個村共20戶低收入家庭送去了米面油等慰問品。護理學院的學生充分發揮專業優勢,為老人們測量血壓。
此次社會實踐活動,豐富了學生們的實踐經驗,傳遞了知識和愛心,展現了當代大學生的擔當與風采。
三下鄉社會實踐新聞稿 篇18
7月17日上午,重慶市江津區幾江街道辦事處組織召開了20xx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交流分享活動。
會上,幾江街道團工委書記對實踐團成員的到來表示熱烈地歡迎,希望同學們能夠在實踐中有所收獲。同時,他對幾江街道人居環境整治情況、鄉村振興政策落實、特色產業戰略等方面向實踐團成員做了詳細介紹,實踐團成員的老師和同學們也提出了他們在實踐過程中的考慮和困惑,詳細探討交流了本次社會實踐活動的具體安排。
交流活動結束后,實踐團成員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深入幾江街道西關社區進行人居環境整治調研、關愛留守兒童、慰問老黨員等志愿服務活動。在調研過程中,同學們采用隨機走訪的形式,通過訪談、實地觀察等方式,切實體會到了規范化治理對改善人居環境的重要意義,收集了群眾們對進一步改善人居環境的建議。在走訪慰問中,為留守兒童帶去學習用具,詳細詢問孩子們生活學習情況以及假期安排,宣傳了暑期兒童安全教育知識;在老黨員的家中,同學們為老黨員送去牛奶等慰問品的同時,詳細了解了老黨員的身體、生活等情況,與老黨員們促膝而談,共話崢嶸歲月,感受前輩矢志不渝的信念、歷久彌新的`擔當情懷。
理論是實踐的眼睛,實踐是思想的真理。本次活動的開展,不僅讓社區群眾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關愛。接下來,實踐團成員將在江津區幾江街道開展為期一周的社會實踐活動。我們相信,實踐團成員們將在本次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中認真研學、積極探索,充分展現當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磨礪奮斗意志、練就過硬本領,為鄉村振興助添青春力量。
三下鄉社會實踐新聞稿 篇19
26日,南平市大學生助力鄉村振興行動暨武夷學院暑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在武夷學院啟動,南平市近萬名大學生將奔赴基層開展社會實踐,以青春熱情助力鄉村振興。
啟動儀式上,四所在南高校團委與南平市十個縣(市、區)團委簽署南平市大學生助力鄉村振興行動校地合作協議。
截至26日,南平市已報名組建294支“三下鄉”社會實踐隊伍,他們將以“青春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主題,結對鄉鎮、村,圍繞產業、人才、文化、生態和組織振興等方面設置重點項目,從理論宣講、中華文化傳承、促進鄉村振興、服務基層群眾等方面,開展科技支農服務、制作文創產品、加強文旅推介等社會實踐。
三下鄉社會實踐新聞稿 篇20
8月19日至22日,西南交通大學峨眉校區電氣工程系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隊在自貢市貢井區龍潭鎮開展了為期4天的“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本次活動是該校電氣工程系深入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組成部分,以“參觀新農村建設下新農村變化,走進農民日常生活”為活動主題。
8月19日上午8點,“三下鄉”社會實踐隊從學校出發,前往目的地自貢市貢井區龍潭鎮。在簡短的出征儀式上,隊員們舉起了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隊隊旗,活動拉開序幕。帶隊的鄭敏老師向同學們提出了幾點要求,她勉勵大家把握好這教育實踐活動的契機,感受新農村的發展和變化,在活動中不怕吃苦,樂于奉獻,培養自己的社會責任感,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經過4個小時的車程,隊伍到達自貢市貢井區。在簡單的休整之后,隊員們分頭前往批發市場為老黨員、孤寡老人、留守兒童購買慰問品。他們頂著烈日,冒著酷暑,用有限的活動經費采購了一些生活和文具用品。
8月20日一大早,隊員們乘坐郊外班車到達龍潭鎮。在參觀龍潭鎮場鎮建設情況之后,他們來到相對偏遠的龍潭鎮白鶴村,拜訪這里的基層老黨員,慰問孤寡老人和留守兒童。村支書親切地接待了“三下鄉”社會實踐隊成員一行,帶領大家參觀了農家書屋和村民活動室?吹睫r家書屋里擺放的各類書籍和村民活動室里的娛樂設施,隊員們感受到了日益豐富的農民精神文化生活。
在村民活動室,隊員們同該村的老黨員、孤寡老人在一起拉家常,和留守兒童一起做游戲。老鄉們對這群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隊成員也非常熱情,交流活動至始至終傳遞著一股正能量。隊員們把準備好的書包、筆記本、文具親手送到留守兒童的手中,孩子們的臉上洋溢出了幸福的笑容。他們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和祖輩們生活在一起。雖然父母平常不在身邊,但是孩子們十分樂觀。隊員們和孩子們一起玩拼圖繪畫游戲,歡快的笑聲彌漫整個活動室。游戲之余,這群大學生還向孩子們分享了自己的成長經歷和大學生活。小朋友們紛紛瞪大了眼睛,好奇得聆聽這些“新鮮事”。隊員們鼓勵這些孩子,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在白鶴村,隊員們慰問了老黨員和孤寡老人,向他們贈送了糧油和大米等生活物資,老人們紛紛表示感謝,并向隊員們談到,現在國家對他們的照顧和社會各界的愛心,已經使他們的生活狀況大為改善,隊員們對此也倍感欣慰。
8月21日,“三下鄉”實踐隊員們參觀了龍潭鎮千畝綠色蔬菜示范園。該示范園是龍潭鎮發展現代農業的一個典型范例。龍潭鎮近年來由于大量人員外出務工,土地閑置問題日益突出。千畝蔬菜示范園的建立,很好地化解了土地和勞動力的矛盾,推動了農業產業現代化。在這里,農民們變傳統的農業生產散戶為現代農業產業化工人,在蔬菜基地里勞動和拿工資。隊員們走進蔬菜生產基地,參觀了即將采摘的茄子、鐵架上生長的冬瓜,還有大棚里的辣椒苗。這些蔬菜的生長狀況很好,加上采用“套種”的科學種植模式,農業生產效率很高。隊員們和正在干活的農民們一起除草,共同感受勞動的辛苦和快樂。在這個蔬菜基地里,各種農機的使用已大大減少了農業生產的勞動強度。不過,由于地形等條件制約,許多農機的性能和適用范圍還需改進,這需要科學技術的支持,隊員們感到這也是電氣系同學今后可以努力的方向。結合自身所學專業,“三下鄉”社會實踐隊成員們向村民們發放了安全用電知識宣傳單,普及安全用電常識。隨后,隊員們前往了龍潭鎮中壩村居民新村,環境優美的園林式小區給隊員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龍潭場鎮上,隊員們開展了有關“新農村建設下村民幸福指數感受”的問卷調查活動。從調查結果中,隊員們發現村民們對新農村建設所帶來的新變化產生普遍的認同,覺得自己“很幸!钡拇迕裾紖⑴c調查村民的百分之七十左右。
8月22日,“三下鄉”社會實踐隊來到位于自貢市大安區的`江姐故居。在江姐故居,隊員們參觀了江姐故居、“渣滓洞”影視拍攝基地等紅色景點。他們緬懷革命先輩矢志不渝的革命精神,在這里開展了一堂愛國主義革命教育實踐課和黨性修養教育課,對如何成為一名新時期合格的大學生黨員,有了更為深入的思考。
當天下午,“三下鄉”隊員們返回龍潭鎮,在龍潭鎮副鎮長的帶領下,參觀了龍潭鎮敬老院。該敬老院最近評為國家三星級敬老院,硬件設施和服務水平一流。漂亮的公寓,整潔的居住環境,還有川劇活動室,隊員們見證了新農村建設過程中黨和政府對老人特別是“五保老人”的優撫,使他們老有所養,老有所樂。
結束了為期四天的“三下鄉”實踐活動,代表隊成員們一起返回學校。在返校的路上,大家一起交流了在本次活動中所獲得的收獲與體會。隊員們紛紛表示,通過參加這次活動,自己了解了農村的很多實際情況,學到了很多書本里學不到的知識。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之中,要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為新農村建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三下鄉社會實踐新聞稿 篇21
為了引導和幫助廣大青年學生在社會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在觀察實踐中體會鄉村振興給農村帶來的發展。7月24日上午9時,湖南機電職院經濟貿易學院(二級學院)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在沅陵縣二酉苗族鄉落鶴坪村落鶴坪九校,舉行了“20xx年暑期‘三下鄉’暖心暑假班開班儀式”。落鶴坪村村委會委員陳沙沙、經濟貿易學院專職組織員、學管指導老師丁麗娜、經濟貿易學院“三下鄉”指導老師徐紋,另外還有20位“三下鄉”志愿者和40名落鶴坪村暖心暑假班的學生出席本次開班儀式。
本次儀式中志愿者代表汪恩麒同學表示,本次暖心暑假班活動是一個雙向交流和學習的過程,也希望通過本次活幫助這些小朋友們塑造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和價值觀。陳沙沙和丁麗娜表示,希望學生享受本次特別的暑假班生活,通過本次機會增長知識,以志愿者老師為榜樣、相互學習共同進步。
三下鄉社會實踐新聞稿 篇22
7月8日,共青團湖南應用技術學院委員會“薪火鄉傳”志愿服務隊走進常德市西湖管理區西洲鄉黃泥湖村開展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聚焦科普惠民便民,該志愿服務隊進門入戶,采用宣講形式,給當地村民講解資助政策、防溺水、防詐騙及消防安全等系列知識,手把手地指導村民注冊“湘易辦”APP。
聚焦鄉村振興主戰場,師生向村民傳播先進的科學技術和文化知識,幫助農民解決一些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進一步提高自身的科技文化素質,為新農村建設貢獻力量。
通過此次下鄉宣傳活動,志愿者們深切體會到了社會基層干部的艱辛,作為當代大學生要用汗水詮釋青年擔當,用雙手傳遞志愿溫暖,以青春之我、奮斗之我投身社會實踐,在服務鄉村中展現湖應風采。
三下鄉社會實踐新聞稿 篇23
6月30日,江西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院“青囊益站”社會實踐服務隊和“懸壺”青年社會實踐服務隊前往共青城市共青精神體驗園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3周年,探尋敢于拼搏、辛勤勞作的共青面貌。
體驗園內,學生黨員們整齊劃一,面向鮮艷的黨旗,高舉右拳,鏗鏘有力地宣讀入黨誓詞。隨后,全體實踐隊員們齊唱經典歌曲并誦讀《墾荒》詩詞。“把荒島變成樂園,讓明珠光彩閃閃……”隊員們高唱墾荒之歌,歌聲繚繞悠遠,追溯那段崢嶸歲月!笆治罩R的犁鏵,深耕醫學的沃土……”伴隨歌曲旋律,澎湃激昂的《墾荒》詩朗誦,宣揚著開拓進取的共青精神。
展示館內,通過一張張黑白照片中的年輕臉龐,他們的`眼神透露著堅定與執著,志愿者們仿佛置身于那個年代,目睹他們揮灑汗水、辛勤耕耘,將一片荒蕪的土地變成了一片綠洲,書寫了一曲感人至深的墾荒史詩。
飲水思源處被掛起的98只水桶,紀念著98位上海青年墾荒者。實踐服務隊員們依次參觀墾殖場舊址、墾荒文化實踐基地、人民公社和青年公園,仔細研究當年墾荒隊員開墾荒地時使用的農耕和副業生產工具。簡單粗糙的工具,艱苦樸素的環境,向困難進軍,把荒地變成良田,拼出了一個水秀山清的共青城市。
【三下鄉社會實踐新聞稿】相關文章:
三下鄉社會實踐新聞稿(精選30篇)07-12
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報告2014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范文08-26
三下鄉的社會實踐心得11-17
“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11-13
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11-30
三下鄉社會實踐心得02-08
三下鄉社會實踐日記03-11
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03-11
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03-24
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11-14